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结合胆酸药铝碳酸镁和促动力药吗丁啉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胃镜结果和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给予口服铝碳酸镁、吗丁啉,连续应用8周;对照组20例,给予口服硫糖铝、吗丁啉,连续应用8周。治疗后2组均做胃镜检查,观察治疗前后镜下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8周后各项症状积分及胃镜下所见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总有效率达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结合胆酸药铝碳酸镁与促动力药吗丁啉合用能有效缓解胆汁反流性胃炎症状,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潘立酮与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采用多潘立酮与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并比较两组药物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χ2=0.00,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24h胆汁监测的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各组与对应的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出现恶心2例,呕吐1例;对照组出现腹痛1例,口干1例;上述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可耐受,未作处理,不影响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多潘立酮与铝碳酸镁均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药物,可明显减少胃内胆汁反流,均为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推荐药物。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 观察铝碳酸镁和西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联合应用铝碳酸镁和西沙必利,疗程6周,治疗前后对比患者临床症状及胃镜下表现以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后各症状及胃镜下所见均显著改善,总有效率为95.2%.结论 铝碳酸镁和西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张清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0):55-5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5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予以多潘立酮片和铝碳酸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明显优于对照组73.08%(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辨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8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上并不少见,且有增多的趋势,已受到消化科医师的高度重视,治疗方面尚未有较确切的方法,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与莫沙比利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BRG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联合应用铝碳酸镁与莫沙比利,对照组仅用莫沙比利,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铝碳酸镁与莫沙比利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我院消化科自 1 992年 5月~ 1 998年 5月采用中药煎剂为主配合西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5 2例 ,并设对照组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情况 将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门诊病人 1 0 0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2例中 ,男 37例 ,女 1 5例 ;年龄 2 2~ 62岁 ,平均 31 .5岁 ;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1 1年。对照组 48例中 ,男 34岁 ,女1 4例 ;年龄 2 3~ 61岁 ,平均年龄 32 .4岁 ;病程最短3个月 ,最长 1 0年。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程长短上无显著差异。1 .2 临床表现 所有病例均有典型的胃脘部呈持续性或频发不适或疼痛 ,…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消炎利胆片联合多潘立酮及铝碳酸镁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纽40例采用消炎利胆片联合多潘立酮及铝碳酸镁治疗,对照组41例用多潘立酮及铝碳酸镁治疗,均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消炎利胆片与多潘立酮及铝碳酸镁联用可减少胃内胆汁反流,有效缓解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症状,是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一种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1.
12.
胆汁反流性胃炎也称碱性反流性胃炎,系指由于胆汁反流入胃所引起的上腹痛、呕吐、体重减轻等一系列表现的综合征,常见于胃切除、胃肠吻合术后,发病率约5%左右,其中BillrothⅡ式胃切除术后的发病率为Billroth Ⅰ术式的2~3倍.鉴于其症状、病理变化以及治疗反应与其他胃切除后综合征有所不同,Roberts等将本病从胃切除后并发症中分出,列为一种独立的病症,临床比较常见,现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给予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薛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22):238-23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六味安消胶囊、铝碳酸镁、吗丁啉)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口服铝碳酸镁、吗丁啉;观察组口服铝碳酸镁、吗丁啉、六味安消胶囊。两组均7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隐痛、饱胀、嗳气、反酸苦水等临床症状的改善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72.92%,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治愈率50.00%,总有效率75.00%。治愈率、总有效率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隐痛、饱胀、嗳气、反酸苦水等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及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六味安消胶囊、铝碳酸镁、吗丁啉)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可较好地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中药结合西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0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宏琪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5):465-465
目的观察参柴脾胃舒汤结合西药疗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4例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6例采用铝碳酸镁片治疗:治疗组10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自拟参柴脾胃舒汤,2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79.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冠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中,养胃舒软胶囊与铝碳酸镁片联合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和国际随机数字排列法将选取的54例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则采用养胃舒软胶囊联合铝碳酸镁片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治疗,观测两组患者胃镜疗效评估结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2.59%,而对照组仅70.37%;结论:养胃舒软胶囊与铝碳酸镁片联合用药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胃炎汤与莫沙比利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对比情况。方法:将124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比利与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胃炎汤治疗,2组均治疗2月。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积分和24 h反流总次数。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94%,对照组为88.71%,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评分和24 h反流总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2组治疗后2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胃炎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与莫沙比利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方案相当,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反流总次数,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莫伟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285-28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8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观察每组的临床疗效,并做统计学分析,探讨3组疗法的效果差异。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纯中药治疗组及西药治疗组(P均<0.05)。结论对于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约占胃炎的24.2%[1],近来国内外资料显示胆汁反流入胃与胃粘膜恶变显著相关。近年来,我们采用自拟方“柴连汤”和西药吗叮啉合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在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中药、西药、中西药组3个组。中药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25~51岁,平均年龄38岁;病程半年至10a。西药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23~52岁,平均年龄38.5岁;病程3个月至12a。中西药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22~51岁,平均年龄36.5岁;病程4个月至10a。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 相似文献
20.
<正>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检出率较过去提高。笔者自2005年6月一2009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2例,并设立西药对照组58例,经临床观察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中,男29例,女33例;年龄18~73岁,平均47.5岁;病程3个月~12 a。对照组58例中,男27例,女31例;年龄17~71岁,平均47岁;病程4个月~13 a。两组临床资料相似,经统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