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 p2 7kipl、雌激素受体 (ER)与孕激素受体 (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6 6例子宫内膜癌、2 9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病变和 31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2 7kipl蛋白及其癌组织中ER和PR的表达。结果 在癌组织中p2 7kipl的表达率为 5 3.0 % ,明显低于非典型增生病变的 75 .8%和正常子宫内膜的 87.1% ,并与其分级有关 ;ER和PR的表达与p2 7kipl相似。结论 p2 7kipl与此癌的发展和恶性程度有关 ,这对其治疗和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分析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内膜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ER、PR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8例子宫内膜癌、37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25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25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进行ER和PR的检测.结果 ER、PR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子宫内膜分别为24.0%、20.0%;单纯性增生52.0%、44.0%;非典型增生70.3%、64.9%;子宫内膜癌62.1%、56.8%.正常内膜到单纯型增生及非典型增生阳性表达率呈阶梯样上升,子宫内膜癌略低于非典型增生,两者均明显高于正常内膜(P<0.05).子宫内膜癌ER、PR强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组织分级中高分化Ⅰ级53.8%、53.8%;中分化Ⅱ级27.8%、22.2%,低分化Ⅲ级7.1%、0,低分化低表达.高分化高表达,Ⅰ级与Ⅲ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PR强阳性表达率在年龄≤50岁患者41.9%、38.7%,>50岁25.9%、22.2%,≤50岁组高于>50岁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各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结论 正常子宫内膜到非典型增生、癌变过程中出现ER、PR异常高表达.ER、PR表达高低与癌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预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84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ER、PR的表达。结果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65.5%。ER、PR阳性表达率与手术病理分期无关(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G1级者ER、PR阳性表达率(74.4%、83.7%)显著高于G2级(55.6%、59.3%)(P〈0.01)和G3级(14.3%、21.4%)者(P〈0.05)。子宫肌层浸润深度≤1/2者中ER、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8%、77.4%,〉1/2者阳性表达率为38.7%、45.2%,两者中ER、PR阳性表达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59.4%、71.6%)分别与有淋巴结转移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50.0%、20.0%)进行比较,2者比较PR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ER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ER、PR的异常表达可能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分析子宫内膜腺癌的预后和指导临床内分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状态与子宫内膜癌患者无瘤生存率的关系。方法:共纳入358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选取患者切除标本,对组织中ER和PR表达的强度和细胞比例进行免疫组化半定量评价,探究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48.2个月(2~60个月),5年内有82例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复发。ER/PR的表达,无论是强度评分、比例评分还是总评分,都可以很好的预测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ER/PR状态总评分是患者无瘤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ER较PR更为显著。对于生存时间,ER高/PR高组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最长,其次是ER高/PR低组、ER低/PR高组,最低的为ER低/PR低组。结论:在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ER/PR的低表达是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有效对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
雌、孕激素受体与子宫内膜癌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对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的检测分析 ,探讨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科经手术治疗的新鲜活体组织标本 ,并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子宫内膜癌 30例。采用较新的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的表达水平。结果 ER和PR的阳性率一致 ,均为 6 6 6 7% :组织学分级高分化腺癌 (Ⅰ级 )的阳性率为 4 0 % ,明显高于中、低分化者 (Ⅱ、Ⅲ级 ) ;临床分期早期 (Ⅰ期 )的阳性率为 4 3 33% ,明显高于中、晚期 (Ⅱ、Ⅲ期 )患者 (P <0 0 1)。在同一标本不同部位的癌灶、癌旁和正常组织中ER和PR的阳性率显示癌灶组织明显低于癌旁和正常组织(P <0 0 5 )。结论 ER和PR的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有一定的关系 ,高分化癌的ER和PR表达水平高 ,低分化癌的ER和PR含量低 ;临床分期早期患者的ER和PR含量高 ,中、晚期患者的ER和PR含量低。笔者认为 :ER和PR的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化趋势、分级及临床分期和内分泌治疗与对预后的监测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ER、PR、p53、C-erbB-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法对32例子宫内膜癌和12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标本进行ER、PR、p53、C-erbB-2的检测.[结果]正常增生子宫内膜与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PR、p53、C-erbB-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1.67%、83.33%、8.33%、16.67%及46.88%、4063%、53.13%、62.5%,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子宫内膜癌ER、PR表达在G1与G3之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G1与G2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p53、C-erbB-2表达在Ⅰ期与Ⅲ期之间、G1与G3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ER、PR、p53、C-erbB-2的异常表达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ER和PR的表达可作为内分泌治疗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27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12例增生期子宫内膜,10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42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标本中p27蛋白的表达。结果:p27蛋白在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分别为100%、60%和40.47%。随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的升高、病理分级的降低及肌层浸润的加深,p27蛋白的表达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p27蛋白低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27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12例增生期子宫内膜,10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42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标本中p27蛋白的表达.结果:p27蛋白在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分别为100%、60%和40.47%.随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的升高、病理分级的降低及肌层浸润的加深,p27蛋白的表达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p27蛋白低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癌组织雌、孕激素受体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葡聚糖-活性炭吸附法(DCC法)对6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进行ER、PR测定,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其中30例进行ER、PR检测。结果:DCC法检测ER、PR的阳性率分别为79·4%和77·9%,免疫组化法均为86·7%。两种测定方法比较,ER与PR的总符合率分别为82·4%和85·7%。免疫组化法可在DCC法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组织来源。ER、PR水平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组织类型中腺癌(包括乳头状腺癌)与腺棘癌的ER、PR水平高于其他癌。ER水平与肥胖呈正相关。结论:ER、PR水平与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均反映了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ER、PR的测定对估计预后和临床选择激素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p14ARF蛋白的表达及其与p53 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14ARF 、p53 基因在41 例宫颈癌及20 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14ARF在正常宫颈组织中不表达,41 例宫颈癌中35 例表达阳性,占85. 4 %。病理分级为G1 、G2 级的宫颈癌的p14ARF阳性表达率为68. 4 % ,G3 级为100 % ,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 。宫颈癌组织中p53 蛋白表达阳、阴性者中p14ARF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 0 %(12/ 16) 和92. 0 %(23/ 25) ,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14ARFF与p53 表达不相关。结论 p14ARF在宫颈癌中高表达有一定的诊断和估测预后价值,可能是宫颈癌新的肿瘤标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p53、ER和PR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5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进行检测,结合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p53、ER和PR在56例子宫内膜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4.6 %,66.1 %和64.3 %。p53的阳性表达率在子宫内膜癌的不同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ER、PR在子宫内膜癌的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在组织分化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组织分化差的阳性表达率(P<0.05)。结论:p53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ER、PR的缺失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对分析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和指导临床内分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甲状腺肿瘤组织中p14ARF和MDM2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thyroid papillary carcinoma,PTC)、34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thyroid papillary microcarcinoma,PTMC)和45例甲状腺腺瘤中p14ARF和MDM2蛋白的表达。结果p14ARF和MDM2蛋白在三组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14ARF蛋白在PTC组的阳性率显著低于腺瘤组(P=0.002)及PTMC组(P=0.008)。MDM2在PTC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腺瘤组(P=0.000)及PT-MC组(P=0.009)。PTC组与PTMC组中p14ARF蛋白和MDM2蛋白表达显著负相关。p14ARF蛋白表达与PTC组的淋巴结转移显著负相关。结论p14ARF和MDM2可能参与了PTC与PTMC的发生和发展,p14ARF可作为临床判定PTC生物学行为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中cyclinD2 、CDK4 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2(cyclinD2)、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yclin-dependentkinase4,CDK4)的表达,探讨它们与p27kip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6例乳腺癌、18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石蜡切片中cyclinD2、CDK4的表达,比较它们与p27 kip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96例乳腺癌组织中cyclinD2、CDK4和p27kip1表达率分别为41.7%、54.2%和38.5%,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②cyclinD2、CDK4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核分裂数有关(P〈0.001),和局部复发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类型无关(P〉0.05),CDK4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状态也有密切关系(P〈0.01)。③p27^kip1的表达缺失,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核分裂数,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局部复发均有关系(P〈0.05),而且p27 kip1的表达与eyelinD2、CDK4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叭)。结论 cyclinD2和CDK4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而p27 kip1的表达缺失和CDK4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的侵袭、转移及复发有关,可作为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中survivin、caspase-3和p21WAF1的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联系以及survivin与caspase-3和p21WAF1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15例正常结直肠粘膜和62例结直肠腺癌标本中survivin、caspase-3和p21WAF1的蛋白表达。结果 结直肠腺癌与正常结直肠粘膜比较,survivin、caspase-3和p21WAF1的蛋白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survivin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均显著相关(P〈0.05)。survivin蛋白与Dukes分期相关(P〈0.05);但caspase-3的蛋白表达与Dukes分期无关(P〉0.05)。p21WAF1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均显著相关(P〈0.05)。survivin蛋白分别与caspase-3、p21WAF1蛋白表达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survivin、caspase-3和p21WAF1蛋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和进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p21WAF1基因与结直肠癌的恶性进展显著相关,此结论鲜见报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27蛋白及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子宫内膜癌中p27蛋白及cyclinD1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p27蛋白的核表达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及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cyclinD1的核表达率为40.5%,明显高于对照组;p27和cyclinD1表达均与子宫内膜癌的细胞学分级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p27核低表达合并cyclinD1阳性高表达出现在分化差及手术病理分期高的病例。结论p27蛋白核表达的降低及cy-clinD1蛋白核表达增高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相关,联合检测p27、cyclinD1蛋白有助于估计预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ER,PR和p16联合免疫组化染色在子宫内膜腺癌和宫颈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察ER,PR,p16在子宫内膜腺癌和宫颈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腺癌中ER,PR和p16的阳性率分别为85.29%、76.47%、23.52%;宫颈腺癌为33.33%、42.86%、80.95%,子宫内膜腺癌ER,PR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宫颈腺癌,宫颈腺癌p16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腺癌.在子宫内膜腺癌和宫颈腺癌中3种标记差异均有显著性(ER:x2=20.78 P<0.005;PR:x2=8.32 P<0.01;p16 x2=17.24 P<0.005).结论:ER,PR,p16联合检测对鉴别子宫内膜腺癌和宫颈腺癌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 p2 1 WAF1/ CIP1在肺癌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62例肺癌和 1 4例正常肺组织石蜡切片 p2 1 WAF1/ CIP1的染色强度。结果  1 .p2 1 WAF1/ CIP1定位于细胞核或细胞浆。2 .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中核 p2 1 WAF1/ CIP1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 ( P<0 .0 0 5) ,浆 P2 1 WAF1/ CIP1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 .0 0 5)。3.核与浆 P2 1 WAF1/ CIP1表达的对比在高、低分化肺癌中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结论 肺癌细胞 p2 1 WAF1/ CIP1的生物学功能可能依其定位、量表达的高低及组织学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杨锡贵  姜超  刘封  杨香山 《肿瘤防治研究》2012,39(10):1240-1242
目的探讨酸性富含半胱氨酸分泌型蛋白(SPARC)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0例食管鳞癌及癌旁组织中SPARC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200例食管癌标本162例表达(+/++),38例表达(-)。所有癌旁正常组织均表达(-),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ARC蛋白阳性表达颗粒大都定位于细胞间质、仅21例标本SPARC蛋白阳性表达颗粒可见于食管癌细胞的细胞质。食管癌组织中SPARC蛋白的表达与分期、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期越晚,SPARC蛋白阳性表达率越高。在有转移的患者SPARC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相关生活习惯(饮酒、喜食腌制食品等)、家族史等均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SPARC蛋白的表达可作为预测食管鳞癌分期、转移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