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背景:卒中后早期M R弥散加权成像(DW I)可显示急性缺血性病变,并因此可改进对预后的预测,减少卒中治疗试验的样本量。但以前关于DW I和预后的研究尚存在争议。目的:在大范围急性卒中人群中,确定DW I所显示的病变特征是否能独立预测患者的预后。方法:将各种严重程度的疑似卒中住  相似文献   

2.
背景:以往的研究发现,急性缺血性卒中在发病后1周内,通过弥散加权成像(D W I)观察可见其有较高的缺血性损伤复发率。据此推测,通常在卒中后1周到90d之间发生新的静息型缺血性损伤,并且早期的缺血性损伤复发可能同晚期缺血性损伤复发相关。方法:本试验对8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研究,这些患者都在发病48h内进行了初次M RI检查,并且在发病后5d、30d或90d进行随访M R I检查。第5天D W I上出现新的缺血性损伤被定义为早期损伤复发,30或90dDW I或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 IR)成像出现新的缺血性损伤被定义为晚期损伤复发,发生外侧灌注缺…  相似文献   

3.
背景:急性多发性脑梗死(AM BI)的弥散加权成像(DW I)模式与动脉及心源性栓塞密切相关。关于椎-基底动脉夹层及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卒中患者的DW I特征尚无详细报道。目的:通过描述后循环血管闭塞患者的DW I卒中模式,阐明其缺血的机制。设计:对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疾病患者的梗死模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机构:大规模的社区教学医院。患者:对因椎-基底动脉疾病而住院的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症状发生7d内进行DW I检查的患者纳入本研究。主要观察指标:根据已经建立的血管分布区模板对患者的梗死模式进行分析。结果:11例动脉夹层患者和39例动脉…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老年性白质损害(W M Ls)与首次局部卒中预后的关系知之甚少。根据1例先证者的情况,推测年龄和预先存在的W M Ls而非梗死体积和分布决定患者的预后。患者与方法:将34例M R I弥散加权成像证实的孤立性急性小脑梗死连续患者前瞻性地纳入卒中资料库中,而将先前已有神经缺陷、出血性或恶性小脑梗死患者除外。采用R ankin和Barthel残疾量表将患者分为卒中后14d完全恢复组、中度或重度残疾组。结果:所有患者的最常见症状为头晕、恶心、行走不稳和肢体共济失调,其最初的神经和功能评分相似,梗死体积、血管部位和共病并不能预测患者…  相似文献   

5.
《陕西医学杂志》2019,(5):599-602
目的:比较90 d复发风险评估量表(RRE-90)、ESSEN卒中风险评估量表(ESRS)和卒中预测工具-Ⅱ(SPI-Ⅱ)量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诊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全面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RRE-90、ESRS和SPI-Ⅱ量表评分。患者出院后1月、3月、6月及1年时进行随访,记录卒中复发情况。计算各个随访点三种评分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对比三种量表预测卒中复发的效能。结果:排除基线不全、失访等患者后,研究最终纳入患者471例。1年随访结束时,卒中复发40例,累计复发率为8.75%。对比各随访点RRE-90、ESRS和SPI-Ⅱ评分的AUC发现,随访1月、3月时RRE-90预测效能优于ESRS和SPI-Ⅱ(P<0.05),1年时ESRS和SPI-Ⅱ预测效能则优于RRE-90(P<0.05)。ESRS与SPI-Ⅱ预测效能类似(P>0.05)。结论:应用RRE-90、ESRS和SPI-Ⅱ量表均能预测卒中复发。RRE-90对卒中短期复发预测效果优于ESRS和SPI-Ⅱ量表,ESRS和SPI-Ⅱ量表对卒中复发预测效能效果相近,且在预测卒中长期复发上二者均优于RRE-90。  相似文献   

6.
背景和目的:许多短暂性缺血发作(TIA)或轻度卒中患者常常在疾病发作数天或数周以后才就诊,此时往往难以获得明确的病史,而临床体征可能已经消失。由于弥散加权M RI(DW I)显示的缺血性病变常持续数周,因此本文假设在T2加权成像的基础上加上弥散加权成像对于入院较晚患者的诊疗能有所帮助。方法:研究卒中发生≥3d以后入院的TIA或轻度卒中的连续病例,两个观察员用两种方法独立观察报告近期缺血性病变发生与否,第1次仅使用T2扫描,第2次同时使用T2和DW I。参考临床书面病历摘要,观察员报告其诊断结果和推荐的治疗方案。结果:扫描的300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白细胞水平与其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37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于入院24 h内测定血清白细胞计数,分为白细胞正常组(I组)及白细胞异常组(Ⅱ组),并于入院后24~48 h内行头颅CT或MRI检查明确为急性脑梗死。入院时、治疗后14 d以NI HSS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I量表评定日常生活能力,治疗后90 d随访所有患者的改良Rankin评分(mRS)。结果:入院及治疗14 d时,Ⅱ组NI HSS评分明显高于I组(P<0.05~0.01),BI评分明显低于Ⅰ组(P<0.05~0.01);治疗后14 dⅠ组NI HSS评分降低趋势明显优于Ⅱ组,治疗后90 dⅠ组mRS良好预后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Ⅱ组(P<0.01)。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白细胞水平与其病情及预后有明显相关性,可用于病情及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特征及其3个月死亡的预测因素?方法:基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卒中登记数据库,前瞻性登记2004—2008年间缺血性卒中患者,详细记录其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数据?卒中发病后90 d采用电话或问卷调查形式随访患者本人或家属,记录所有预后?临床事件及其发生时间,临床事件包括死亡?卒中复发?其他并发症等?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对患者预后进行评分?对可能影响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 835例缺血性卒中患者,3个月随访时死亡233例,病死率为12.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 1.019,95% CI 1.004~1.034)?房颤史(OR 1.944,95% CI 1.219~3.098)?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OR 6.253,95% CI 4.315~9.061)?肺部感染(OR 4.109,95% CI 2.841~5.944)?消化道出血(OR 4.245,95% CI 2.086~8.639)是缺血性卒中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结论:年龄?房颤史?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是卒中后3个月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将近一半的再发脑卒中发生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几天或几周内。再发脑卒中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廷长、功能预后恶化、死亡率增加,因此识别卒中复发风险患者至关重要。来自土耳其哈斯特帕大学医学院神经科的Arsava教授等人评估了专用于预测卒中复发早期风险的预后评分系统的有效性,结果发表在JAMA Neurology杂志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超敏肌钙蛋白I (hs-TnI)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及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3月在诸暨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0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在90 d随访时Rankin量表(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mRS 0~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 3~6分)。比较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前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hs-TnI水平与90 d预后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hs-TnI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 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女性比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曾患有卒中比例、收缩压、住院时间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预后不良组病史及吸烟史比例、舒张压、心率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不良组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血肌酐水平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不良组白细胞计数水平、hs-TnI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水平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女性、年龄、既往卒中病史、入院时NIHSS评分、hs-TnI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红蛋白为预后良好的保护性因素(均P<0.05);hs-TnI的AUC值为0.818。 结论 hs-TnI升高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影响轻型脑梗死患者临床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轻型脑梗死患者125例。按病发90 d时的mRS评分分为转归良好组(n=90)和转归不良组(n=35),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轻型脑梗死患者临床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年龄、基线NIHSS评分、大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并发肺炎、基线mRS、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有既往缺血性卒中史、缺血性卒中复发等9个因素是影响轻型脑梗死患者临床结局的主要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基线NIHSS评分高、大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基线mRS评分高、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和缺血性卒中复发是导致轻型脑梗死患者转归不良的重要因素。结论轻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结局主要与患者的年龄、基线NIHSS评分、大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基线mRS评分、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和缺血性卒中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12.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早期预测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东菊 《广东医学》2006,27(12):1924-1926
缺血性进展性卒中(progressive ischemic stroke)是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的脑卒中一个特殊类型,常常造成患者严重而持久的神经功能缺损,并使卒中病死率增加4倍以上,是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因此,早期诊断和预测神经功能恶化,并给予早期治疗是抢救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成功的关键。尽管目前对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无定论,但近年来对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本文拟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回顾和分析,对缺血性进展性卒中发病因素、早期预测及早期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背景:虽然小卒中患者症状和体征轻微,但这些患者在急性期仍有病情恶化的风险。关于小卒中急性期恶化对于远期预后影响的研究并不多。本研究旨在观察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NSR)研究中缺血性小卒中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恶化(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ND)的临床特点以及对中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以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NSR)的患者资料为数据来源进行的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入选患者为发病24小时以内入院的缺血性小卒中(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3)患者。比较急性期神经功能恶化和未恶化患者的基线信息、住院期间并发症、卒中的病因类型、及3月,6月和12月预后的差异。结果:共2424例小卒中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368例(15.2%)患者在急性期神经功能恶化。急性期ND的患者中平均住院时间、既往有糖尿病史、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未恶化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小卒中急性期ND是卒中后12个月生活依赖(调整的OR=5.20, 95% CI, 3.51 to 7.70, P<0.001)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本研究发现小卒中急性期ND的风险较高,15.2%的小卒中患者会出现急性期ND。急性期ND是缺血性小卒中患者3月、6月和1年预后不良(死亡和生活依赖)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4.
曹三勇 《吉林医学》2014,(12):2610-2610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采取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和预后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4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小剂量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0.9 mg/kg)静脉滴注,持续7 d,对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 d、3 d、7 d及半年后进行中国卒中量表(CSS)测定分析,比较疗效及预后。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67.5%(27/40)。rt-PA静脉溶栓治疗与患者生活能力的改善有关(校正OR 1.2,95%CI 1.105~1.553;P=0.003)。结论:证实了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不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可有效改善患者功能转归,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背景和目的:女性较男性卒中的预后更差,前期研究结果发现急性卒中患者的凝血和纤溶标记物随性别不同而有差别。本研究旨在评估性别在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使用包括美国国家神经疾病和卒中研究院(N IND S)、阿替普酶非介入性溶栓治疗急性期缺血性卒中(A TLA N TIS)A和B以及第2次欧洲联合急性卒中试验研究中受试者的联合数据库。在不同性别患者中随机使用rtPA和安慰剂治疗,观察90d后患者的预后,使用Logistic回归控制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结果:988例发病后0~6h接受rtPA治疗的女性患…  相似文献   

16.
CT对急性颅内出血非常敏感,还能鉴别类似卒中的其他脑疾病.已成为缺血性卒中首选的检查方法。大型临床实验已经证实,在缺血性卒中发病后3~6h内溶栓治疗能改善患者的预后,CT早期缺血性改变可作为溶栓疗法排除标准。因此,熟悉和掌握缺血性卒中的CT早期征象,开发应用新的CT技术,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判断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CT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邱爽  李宗琴  胡兰  陈秀 《西部医学》2023,35(6):843-847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80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 d预后的价值。方法 纳入2019年1月—2021年6月发病7 d内、≥80岁的缺血性卒中患者476例的相关信息、影像结果、随访结果,按照入组患者NLR的四分位数间距分为Q1组(NLR <2.97)、Q2组( 2.97≤NLR <4.49)、Q3组( 4.49≤NLR <7.94)、Q4组 (NLR≥7.94),每组119例。根据不良结局发生率绘制K-M曲线,比较各组在不同时期的生存概率。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患者不良预后的因素。结果log-rank检验显示,四组患者的生存率存在差异,Q4组的90 d生存率显著低于Q1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危险因素后,高NLR和高NIHSS评分是90 d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ROC曲线,高NLR预测患者90 d死亡曲线下面积为0.74。结论 高NLR为影响≥80岁高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0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90 d预后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目的:弥散-加权磁共振(M R)成像(DW I)和三维(3D)飞行时间(TOF)M R血管造影术(M RA)对早期检测卒中和动脉闭塞高度敏感。然而只有少数研究评价了作为影像学诊断常规方法的传统M R序列成像的敏感性。本研究旨在评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成像早期诊断脑缺血和动脉闭塞时不同观察者和不同技术之间的重复性。方法:在30个月内,对34例卒中患者在发病12h内实施脑部M R检查,影像学诊断方法包括FLAIR序列、DW I及3D TOF M RA。10位观察者包括放射科医师及神经科医师,他们分别对FLAIR影像中表现为动脉高信号的脑缺血…  相似文献   

19.
DWI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附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 I)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比较60例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出现后3h内、3~12h的DW I和T1、T2信号、常规CT图像。结果脑梗死3h内DW I与T1、T2信号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12h两者的差异及DW I信号与CT图像阳性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DW I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时间窗与其临床治疗窗相符合,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背景和目的:通过动力敏感性对比(D SC)磁共振血流成像测定大脑血流量的不均一性(FH)目前被认为是预测急性卒中患者最终脑梗死容积的有效途经。本研究描述了发病第1周FH的进展过程及其与患者临床状况的关系。方法:在症状发作后的超急性期(<6h)、24h和1周,对1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分别用DSC M R I和弥散加权成像进行分析。除体素内FH之外,大脑血容量(CBV)、大脑血流量(CBF)和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M TT)均由DSC NR I测定。影像学检查同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卒中评分对所有患者进行神经病学评估。结果:弥散加权成像显示,FH、CB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