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辨证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晓  林文博 《新中医》2018,50(7):141-143
目的:观察基于中医辨证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功能性便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辨证推拿手法治疗。2组均治疗5天后比较临床疗效,评定小儿便秘实证型、虚证型中医证候积分和便秘症状积分,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随访3月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组为7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实证型、虚证型中医证候积分和便秘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各项积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7.5%,对照组为4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组复发率治疗组为7.5%,对照组为2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中医辨证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可改善中医症状,缓解小儿便秘,不良反应和复发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推拿疗法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按中医辨证分为实证便秘和虚证便秘,予以推拿疗法进行治疗;时照组40例口服妈咪爱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8%,对照组为42.5%,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排便失败、排便不尽感、排便费力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排便失败、排便不尽感、排便费力感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推拿疗法治疗小儿便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治疗组给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总积分、证候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肝旺脾虚型小儿厌食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调肝理脾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虚肝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厌食症(脾虚肝旺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方调肝理脾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 0%,对照组为86. 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主要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调肝理脾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虚肝旺型)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缓肝理脾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脾虚肝旺型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脾虚肝旺型抽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予缓肝理脾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予氟哌啶醇片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YGTSS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两组YGTSS总分和中医证候总分组内比较,P﹤0.01,组间比较,P﹤0.01;治疗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1.1%、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缓肝理脾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脾虚肝旺型抽动障碍,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抽动症状,远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联合推拿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脾虚肝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功能性便秘脾虚肝旺证门诊患儿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联合推拿治疗。比较2组便秘改善情况、便秘患者临床评分量表(CC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胃肠激素、血清炎症指标水平,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组首次排便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周排便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C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CC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分较本组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胃泌素(GAS)较本组治疗前均下降(P<0.05),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较本组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GAS低于对照组(P<0.05),VIP、SP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脾虚肝亢型小儿抽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脾虚肝亢型小儿抽动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YGTS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YGTSS评分明显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同时,两组的TESS评分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脾虚肝亢型小儿抽动症患儿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能够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脾虚肝亢型小儿抽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脾虚肝亢型小儿抽动症患儿,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运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YGTSS评分、TES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脾虚肝亢型小儿抽动症患儿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能够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三字经流派推拿法治疗脾胃气虚、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6例符合试验标准的厌食症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推拿组,各68例。对照组口服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推拿组接受三字经流派推拿方案。观察治疗前后患儿食欲、食量、中医症状体征情况,评估临床疗效及中医症候改善情况。治疗结束2周后随访疗效评估为有效的患儿,评估厌食症的复发情况。结果:推拿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9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前,2组食欲积分、食量积分、中医症候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食欲积分、食量积分、中医症候总积分显著降低(P0.01);推拿组食量积分、症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推拿组复发率为30.36%,对照组复发率为27.7 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字经流派推拿法治疗脾胃气虚、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疗效较好,优于常规西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湖湘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型泄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湖湘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对照组则给予传统推拿治疗,均每天1次,5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组食欲减退、大便失常等症状积分及总症状积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神疲懒言、肢体倦怠、食后腹胀等症状积分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湖湘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疗效显著,是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有效外治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乳食积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评价临床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4.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11.1%,对照组为58.3%,两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乳食积滞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治联合西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单盲法将120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候积分、症候总积分及结肠传输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治疗后症候总积分分别为90.0%、(4.62±3.12)分,较对照组的75.0%、(8.32±4.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右半结肠、直肠及全结肠通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治联合西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疗效明确,能明显改善患者结肠传输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枳术增液汤治疗小儿脾虚津亏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津亏型功能性便秘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枳术增液汤治疗,对照组30例予口服妈咪爱治疗。结果 2组治疗后总积分,大便间隔、性状及困难程度等主症积分,手心热、食欲、口臭唇红及面色等次症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枳术增液汤治疗小儿脾虚津亏型功能性便秘疗效优于妈咪爱。  相似文献   

14.
丘燕燕  辛奇遥  王霞 《新中医》2017,49(3):87-89
目的:观察健脾消积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实验组予健脾消积口服液治疗,对照组予吗丁啉混悬液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以此判断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74.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实验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脾胃不和型、脾胃气虚型和肝旺脾虚型的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积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消积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3种证型的治疗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温热电灸综合疗法治疗脾气虚证小儿消化不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3例脾虚证消化不良患儿,根据患儿情况及患儿家长意见以患儿治疗方案分组,50例患儿应用推拿治疗纳入推拿组,43例患儿应用温热电灸综合疗法纳入电灸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胃动素、胃泌素、神经肽Y、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经治疗,推拿组与电灸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00%与95.3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食少纳呆、食后腹胀、大便异常、面色萎黄的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胃动素、胃泌素、神经肽Y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但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上述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随访1个月,推拿组与电灸组复发率分别为6.00%与4.6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热电灸综合疗法与推拿疗法治疗脾虚证消化不良疗效相当,安全性高,且具有无创、无烟、自由调节温度、节约人力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中医推拿敷贴疗法对小儿乳食积滞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名便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联合中药穴位敷贴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小儿化食丸口服治疗,期间观察经治10 d中医证候积分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治10 d,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90%,治疗组在总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推拿敷贴治疗小儿乳食积滞型便秘的临床疗效确切,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研究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脾虚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6年6月儿科门诊脾虚便秘患儿56例,将其随机分为M组(推拿组)和N组(金双歧组),每组各28例。两组患儿在相同的饮食运动指导下,M组应用健脾消积推拿疗法治疗,N组应用口服金双歧片治疗。结果:M组总有效率为92.86%,N组为89.29%;M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N组3.57%;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儿进行3周的随访,M组复发率为21.43%,N组为25.00%。两组患儿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情况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推拿疗法对治疗小儿脾虚便秘同样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无不良反应,不易复发,宜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疗气滞寒湿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采用疏肝温经汤及腰背部推拿、火疗法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中医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总体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积分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辨证推拿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娟  齐尚锋 《四川中医》2008,26(9):112-113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推拿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辨证推拿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30例,并与口服思密达治疗28例时照.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推拿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满意,无不良反应,患儿易于接受,疗效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四君子汤加味在改善脾虚肝旺型厌食症患儿食欲食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2017年12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厌食症患儿300例,按随机平行分组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包括硫酸锌糖浆、乳酸菌素片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四君子汤加味口服。2组患者的疗程均为4周,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促人生长激素腺释放肽、瘦素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愈显率94.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4周后,2组患儿食欲不振、性躁易怒、大便不调、乏力气短等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或P 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1);2组患儿瘦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促人生长激素腺释放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对脾虚肝旺型小儿厌食症应用四君子汤加味能够降低瘦素水平,提高促人生长激素腺释放肽水平,有效改善小儿食欲食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