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常规X线头影测量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作者对常规X线头影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此所作的改进进行了综述。它包括提高仪器的精确度以减小误差,从影像中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包括:三维头影测量分析、傅立叶函数分析、有限元分析)及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更好的处理(包括:模板分析、网络图分析、多元分析法)等三个方面,尤以后两方面为主。  相似文献   

2.
3.
本文研究了7d名正常(牙合)汉族青年的颅基位X线头影测量片,就选择参考中线、计算面部对称程度及在外科正畸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1)颅基位X线头影测量片与侧位及正位X线头影测量片结合,可以全面地分析面部畸形;(2)以Ba至FH垂线为参考中线是比较合理的;(3)本文提出面部结构偏离度及偏差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可用于分析面部结构的影称程度;(4)正常人中面部结构偏离度小于10%,面部结构偏差小于21mm;(5)提出了以上、中、下面部结构为基础的外科正畸X线头影测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新型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分析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开发运行于Windows环境之下的采用图形用户界面的新型计算机X头影测量分析系统。方法:在采用面向对象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之上,以可视化程语言Visual C++编制全部程序。结果:用户可通过扫描仪将病人的X线头颅侧位片扫描输入,然后在本系统的支持下,在屏幕所显头颅影像中直接标定测量基准点,勾画组织轮廓并进行测量和重叠比较分析,结果可打印输出。结论:本研究成果具有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直观  相似文献   

5.
正颌外科X线头影测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运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将116例湖北地区正常He成人(男60人,女56人)的牙颌颅面硬组织结构的二十四项测量均值与北美白人成人(男14人,女16人)的相应均值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差异,提出在正颌外科手术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即应以同一种族,同一地区的正常He成人测量均值为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分析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或第二前磨牙后上颌牙弓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择50例拔牙矫治病例。其中减数第一前磨牙30例、减数第二前磨牙20例。通过X线头影测量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牙He的变化。结果 无论是减数第一前磨牙组或是减数第二前磨牙组,其矢状方向长度变化相似。但减数第一前磨牙组比减数第二前磨牙组前牙内收更多。结论 应根据对切牙内收或磨牙前移的预期来决定减数第一前磨牙或第二前磨牙。  相似文献   

7.
X线头影测量中标志点的自动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X线头影测量分析中标志点实现自动识别。方法:在自动定点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标志点采用不同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模板匹配方法应用于头影图像,可以确定孤立标志点。对于依附于边缘的标志点采用边缘检测的方法。首先对标准图像的特征边缘利用仿射变换确定被测图像特征边缘的初始位置。然后采用基于仿射变换的模板匹配方法,将模板匹配和仿射变换结合起来,调整图像的初始边缘。最后采用跟踪虫技术对边缘作进一步的修正。根据提取的边缘曲线的特征和标志点的几何特性能够确定依附于边缘的标志点。结果:避免了由于头影图像中有些目标在不同图像中的位置存在差异或形变而不能识别目标的缺陷,能更准确地判断 目标。结论:该技术能较好的确定X线头影图像中常用的测量标志点。  相似文献   

8.
9.
石家庄市正常He人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石家庄市正常He汉族人硬组织颅面结构特征,方法:普查石家庄市3649名汉族人,选出147名正常He人,分为替牙期、恒牙期3组,每名被调查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分析其硬组织颅面结构。结果:得出石家庄市正常He汉族人硬组织各项X线头影测量正常值。结论:石家庄市正常He汉族人硬组织多项X线头影测量值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广东双颌前突患者错He类型的调查及X线头影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使用E线检测出的双颌前突患者错He的分类,并对安氏I类双颌前突患者X线头影测量分析研究。方法 对我院放射科现存的部分正畸患者头影测量片,依照片编号次序用E线测评出双颌前突患者110例,统计分类,并对其中60例(男女各30例)I类磨牙关系者进行头影测量描片分析。结果 使用E线检出的双颌前突患者中,安氏I、Ⅱ、Ⅲ类错He分别占70%、27.3%、2.7%。结论 头影测量显示安氏I类双颌前突患者主要表现为以切牙唇倾、唇部组织丰满突出为主。过大的SNA、SNB不是形成患者侧貌较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牙(牙合)模型视频立体测量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建立计算机辅助的牙颌模型立体分析测量系统并应用于临床。方法 将视频测量技术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系统由坐标控制场,两台CCD彩色摄像机,真彩色图象卡,高清晰度彩色监视器及计算机等设备组成,通过特定的测量软件完成模型测量分析。结果 系统经检测精度合乎临床要求,并应用本系统分别对正常He,安氏Ⅱ类1分类错He及安氏Ⅲ类错He的模型进行了研究。结论 模型视频立体测量系统是一套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及推广意义的计算机诊断系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国产牙颌模型三维扫描仪的标定方法,并对标定结果进行检验。方法 设计专用定制的带有量化指标的标准块,对其采集三维数据后用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拟合,从而获得系统参数。标定完成后分别与手工测量和机械式三坐标测量仪(YM-2115)进行了牙颌模型测量的相关对比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经标定完成后对牙颌模型测量结果与手工测量和机械式三坐标测量仪的测量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初步验证了该标定方法的可行性。结论 研究表明该标定方法简便、准确,可以作为一种常规方法对国产D.02-L-3DSCANNER牙颌模型扫描仪进行日常维护性标定。  相似文献   

13.
牙颌模型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可靠性研究及与手工测量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对牙颌模型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可靠性进行研究,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D.01-L-3D SCANNER系统扫描和测量了30例基本正常石膏模型。采用三种方法检验了牙颌模型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可靠性,并与手工测量进行了比较。结果 可靠性一个方法的结果显示无显著性差异;与手工测量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牙颌模型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具有一些手工测量所无法达到的功能。结论 牙颌模型三维激光扫描系  相似文献   

14.
非接触式牙颌模型三维激光测量分析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33,自引:5,他引:28  
目的 研制开发非接触式牙颌模型激光扫描三维数字化系统。方法 用两个步进电机构成牙颌模型旋转与平移的合成运动 ,由一个半导体激光器和两个线阵列 (chargecoupleddevice ,CCD)摄像机获得模型表面各点的三维座标。采用VisualC 编程 ,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 ,完成扫描控制、三维图形重建及测量。结果 该系统测量范围为 70mm× 70mm× 70mm ,测量精度为 0 .0 1mm ,平均测量误差 <0 .1mm ,单颌模型扫描时间 <2 5分钟。用本系统与手工方法对 15副正常颌模型进行测量比较 ,二者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该系统具有精确、简单、高效、测量内容丰富、完整、直观等优点。还开发出一些以往靠手工方法无法实现的新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型三维牙颌模型激光扫描仪可靠性对比研究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目的:检验新型三维牙颌模型激光扫描仪的可靠性。方法:分次利用不同方法,扫描和测量8副牙列石膏模型上的解剖标志点,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同一激光扫描两次定点的线距和角度的测量结果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两次激光扫描分别定点测量的线距和角度结果之间差异也没有显著性;激光扫描定点测定和三维测量仪分别测得的线距和角度结果之间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0.2-L-3D SCANNER激光扫描仪具有较高的精度,较好的可靠性,扫描速度快,扫描盲区少,该系统可以用于以后修复体CAD/CAM系统光学印模的制取。  相似文献   

16.
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在计算机上通过软件模拟患者的口内环境,并根据研究的需要变换不同的修复方式,最后通过应力分析得到相应的力学分析数据,供临床参考。近年来,三维有限元分析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口腔医学研究。本文就三维有限元法在研究不同牙体修复方式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To accomplish computerized 3D morphological analyses of maxillary and mandibular casts with malocclusions on the same co-ordinate system, a new reference co-ordinate located on soft tissue has been proposed consisting of the top of maxillary bilateral tubercles and incisive papilla on the maxillary cast. To test the validity of this co-ordinate system, the angles of the occlusal plane in this system were examined on 10 subjects with normal occlusion. In addition, to analyse maxillary and mandibular casts on the same co-ordinate system, a bite block was made under the intercuspal position. The maxillary cast was measured by 3D measuring system, then, the bite block was placed on maxillary casts, and measured similarly. To examine the position reproducibility of this method, 3D co-ordinates of the apex of the buccal cusp of the mandibular pre-molar in five bite blocks were determined. The angles formed of the occlusal plane were 1.3 +/- 1.3 degrees and 0.2 +/- 1.1 degrees on the sagittal and frontal base plane, respectively. This co-ordinate system had enough stability to replace the occlusal plane. By the measurement of bite blocks, the co-ordinates of the mandibular cusp tips were determined within the deviation of 0.2 mm.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一种新型的三维测量系统3DSS- STD- Ⅱ对牙颌模型进行三维重建,评价该三维测量重建结果的可靠性,为口腔修复体计算机辅助设计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新型结构光测量系统3DSS- STD- Ⅱ对标准下牙列模型从咬合面、右后侧牙列、前牙列区、左后侧牙列和正后方5个角度进行扫描,扫描后的结果经过数据合并、数据精简,利用反求软件Geomagic 6.0重建下颌牙列数字化模型。然后,用此软件自带测量工具测量切牙牙冠宽度、牙弓前段宽度、牙弓后段宽度、牙弓前段长度和牙弓后段长度相关指标,游标卡尺在石膏模型上测量各个相关指标,分析系统的可靠性、可重复性以及扫描精度。结果3DSS- STD- Ⅱ系统的可靠性与可重复性好,扫描精度结果显示与游标卡尺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3DSS- STD- Ⅱ可靠性高、测量速度快,可以满足口腔模型三维数据快速采集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建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面部软组织数字化立体摄影三维重建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和开发一套数字化立体摄影面部软组织三维重建系统 ,可以在计算机中重建面部三维图象。方法 应用数码相机和我们研制的一套数字化立体摄影测量硬件系统 ,在专业计算机立体显示卡上开发面部软组织三维重建和测量软件系统 ,完成面部软组织数字化摄影三维重建系统。结果 可以用显示卡立体眼镜在计算机中观看并且任意旋转、移动、缩放重建的面部软组织三维图像。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面部软组织三维重建系统 ,可进行面部软组织三维形态的重建和数字化储存 ,为口腔正畸学面部软组织三维立体特征的诊断和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sTo evaluate tooth movements during maxillary arch expansion with clear aligner treatment.Materials and MethodsThe study group included 28 subjects (16 females, 12 males, mean age 31.9 ± 5.4 years) collected prospectively from January 2018 to May 2019.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European ancestry, posterior transverse discrepancy of 3–6 mm, permanent dentition stage, presence of second permanent molars, mild or moderate crowding, and good compliance with aligners. Treatment protocol included nonextraction strategies, application of Invisalign clear aligner system, and no auxiliaries other than Invisalign attachments. Linear and angular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before treatment (T1), at the end of treatment (T2), and on final virtual models (T2 ClinCheck). A paired t-test was used to compare T2-T1 and T2-T2 ClinCheck changes. The level of significance was set at 5%.Results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for all measurements, except for ones at the upper second molars. The greatest increase in maxillary width was detected at the upper first and second premolars: +3.5 mm for the first premolar and +3.8 mm for the second premolar at T2. Comparison of T2-T1 angular outcomes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inclinations of all teeth except for the second permanent molars. T2-T2 ClinCheck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or both linear and angular measurements for maxillary canines, resulting in poor predictability.ConclusionsMaxillary arch development revealed a progressive reduction of the expansion rate and buccal tipping in the anterior, lateral, and posterior regions, with the greatest net increase at the first and second premolars. Clinic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maxillary canine movements, and overcorrection should be planned for them during dentoalveolar expan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