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证候研究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医学的“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及病势等所做的病理概括,是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性两方情况的综合,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做的结论。辨证论治在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和医疗实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证候研究是中医学术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中医学向客观化和科学化迈进的重要基础。简单回顾了证候研究的成果,分析了目前证候研究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证候研究有重要意义,是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中医证候量化分析研究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诊病的手段是望、闻、问、切直观方法,缺乏客观、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因而建立统一、客观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是当前中医药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关于中医症状定量化研究国外尚未见报道,但国外已有关于症状定量分析的个别报道,国内定量辨证是从80年代开始,目前正在进行探索期间,其特点是:①逐步引入“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力求进行半定量化、定量化、客观化和标准化诊断研究的各种探索;②建立西医微观指标与中医“证候”的联系,目前尚未达成共识[1]。1利用相关因素赋分法及数理模型对中医证候进行量化中医学是一门临床医学,因而对证候相关因…  相似文献   

3.
心力衰竭(HF)中医证候学研究是实现病证结合、方证对应的关键。HF证候演变起于阴阳之变,终于阴阳衰竭,不离五脏,又以心肾为中心,就此提出阴阳五脏论的演变假说。HF证候规范化亟待解决,而方法学的应用将为证候标准的建立与使用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4.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制中的动物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制与应用渐受重视并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已涉及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14种证型,140多种造模方法,相关文献800多篇,主要涵盖模型研制的思路、方法、动物外观状态及检测指标和药物反证的问题(就是“像不像”问题),但对实验动物本身(就是“像不像”的物质基础问题)研究尚少。本文拟结合我们研究工作的逐步展开,对该问题作一分析讨论,以期为进一步研制证候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证候研究的新思路初探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证候是对疾病过程中的病理状态的综合描述 ,它涵盖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信息 ,定性描述和动态变化是其主要特征。因此 ,证候信息多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复杂科学、模糊数学、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这类信息的研究提供了可能。1 证候研究的困惑近几十年来 ,随着证候研究的  相似文献   

6.
心力衰竭(HF)中医证候学研究是实现病证结合、方证对应的关键.HF证候演变起于阴阳之变,终于阴阳衰竭,不离五脏,又以心肾为中心,就此提出阴阳五脏论的演变假说.HF证候规范化亟待解决,而方法学的应用将为证候标准的建立与使用带采希望.  相似文献   

7.
证候研究是中医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主要包括证候概念、证候分类、证候命名、证候规范化、证候实质以及证候量化诊断等方面,其中对证候规范化的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绩,但是距离真正的规范化还相差很远.在温习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以现代手段研究古代文献中证(候)、症、病的含义为基础,并以现代手段研究古今脾、肾证谱的演变规律为切入点,进行证候规范化的文献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医眼科证候的诊断和命名庄曾渊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诊疗的基本法则,通过四诊及其他方法获得病邪入侵人体后,正邪抗争所产生的一系列以临床症状为主的各种证据,加以辨析,确定证候,决定治疗方针。证候是中医的诊断概念。正确的证候诊断是建立在掌握足够的,确切的临床...  相似文献   

9.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的现状和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勇  李政木 《河南中医》2007,27(10):14-15
现阶段,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总体上处于停滞状态,由于缺乏恰当的客观化、规范化标准,“证”实质的研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其研究的思路、方向仍不明确。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离不开中医“证”的规范化研究,也需要结合临床及生化指标、病理形态的改变,制定出能反映“证”本质的特异性衡量指标,并综合考虑到病因、动物的优选,才能研制出真正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中医证候的特点,提出证候具有动态性与过渡性。通过对中医证候擎的历史回顾,进一步解析和认识中医证候学的模糊性量化概念,提出量化研究是中医证候规范化和发展中医学科的必经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医证候本质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锋  王宗殿 《中医药学刊》2005,23(1):131-133
证候本质研究是中医理论现代化研究的主要领域。简要回顾了证候研究的历史。分析了近年来证候本质研究的现状与困惑,从证候规范化、病证结合、严格的科研设计、合理利用动物模型及多学科研究等角度对证候本质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提出应坚持中医自主发展道路。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在证名与证候规范的基础上,引入微观分析,宏观指标与微观指标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临床与实验研究并举.以证本质的研究为突破口,推进中医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中医动物模型研究经30年的发展,已逐步成熟,并走入正轨。邝安堃、陈小野、孙孝洪、张启元、梁月华等老一辈科学家在中医证候模型的塑造和评价研究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建立了一系列中医证候模型,用于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已成为中医方法、理论、实践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将在中医药现代化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医证候层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海霞  王阶 《中医杂志》2006,47(2):83-84,127
中医证候是关于疾病特性的综合判断,包括证候病机和与其密切相关的症候群两大部分,具有抽象和具体的双重特性.且证候的发生、形成、发展、转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蕴涵着不同层次、变量和时相等多维特征。从中医的思维角度对中医证候进行分层,从中医古代对证候层次的认识、中医证候分层、证候层次的科学内涵与哲理探析等方面对层次进行论述,其中证候层次的科学内涵与哲理探析又从证候结构层次、同一证候分层、证候的内实外虚层次、证候的纬度和阶度层次、证候的整体性层次等多角度对证候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中医证候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中医证候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在整个中医药理论体系中始终处于核心的地位,是连接临床和基础理论的桥梁。文章主要从证候规范化研究和证候基础性研究两大方面入手,回顾分析了中医证候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今后证候研究的发展思路及趋势。提出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应以证素的提取为前提,从病证结合入手,逐步建立证候诊断标准体系;中医证候基础性研究应建立在系统生物学的基础上,运用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从生物学层面探讨中医证候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5.
中医辨治,重思辨,尚悟性,对疾病的领悟凌驾于形体解剖之上,不深究其本质,对疾病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浑然一体而没有明确界限。西医重形体,尚微观,能相对明确地区分疾病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目前,中医证候现代研究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引用西医方法进行证候本质研究和规范化研究终未出现标志性的成果,两种医疗体系的背景文化和主体思维模式不同是其根本原因。作为内涵人文哲学概念的"证",我们在传统中医思维指导下,立足于自己的文化,深刻理解其内涵与外延,选择适切的方法,才有可能正确阐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16.
中医证候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辨证论治一直是中医临床实践的核心,而与之密切相关的证候研究,也是建国以来尤其是近20年来,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重点.作为中医辨证论治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证候",历代医家给其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同时也留下了不规范的缺憾.最为突出的是所使用的证候名称及其概念缺乏明确的内涵和外延,使其在内容、种类和适用范围上,都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关于证候病理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证候病理学的探讨王庆其(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0032)关键词证候病理学中医病理学的内容主要包括病因学、发病学、病机学三个方面。病因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原因的学说;发病学是研究致病因素开始作用于人体,并形成疾病的条件和方式;病机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  相似文献   

18.
刘红亮  张琳琪 《河南中医》2020,40(5):807-810
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证候分类研究内容较多,除了对中医证候概念标准化分类外,在临床实验室指标、临床证候分型、证候分布规律以及系统生物学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有效的研究工作,并且使用数学、蛋白组学、统计学、流行病学、计算机技术等手段开展了全面详实的研究工作,对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分类学研究提供了较大的帮助。为了借鉴以往的研究成果,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尝试将中医证候分类研究的内涵和外延,赋予创新、发展、科学、规范的思维方法。使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分类研究更加详尽、真实、可信,具有较好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使中医西医相结合,优势互补,融会贯通,充分发挥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研究的理论指导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证候本质研究是中医理论现代化研究的主要领域.简要回顾了证候研究的历史,分析了近年来证候本质研究的现状与困惑,从证候规范化、病证结合、严格的科研设计、合理利用动物模型及多学科研究等角度对证候本质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提出应坚持中医自主发展道路,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在证名与证候规范的基础上,引入微观分析,宏观指标与微观指标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临床与实验研究并举,以证本质的研究为突破口,推进中医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关于蛋白质组学与中医证候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经过长期艰苦的探索,使实践与理论不断地相互印证、积淀、升华,并经过不断地完善、补充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