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历摘要男,35岁。患感冒1周,现以胸痛、咳嗽、咳黄痰为主要症状,于1998—05—15来本院就诊。胸部X线拍片:左肺下野心影后见一团块状阴影,密度呈均匀、中等,边缘毛糙、模糊,大小约4.0Ocm×4.3cm;余肺野清晰,肺门影不大,膈面光滑,心肋膈角锐利,心脏大小、形态正常。X线诊断:左下肺炎性假瘤可能性大,建议进一步检查。胸部CT平扫:左肺下叶后基底段见一团块状阴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肺炎性假瘤误诊为周围型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因发热、咳嗽、咳痰15 d入院,诊断为肺部感染、左侧胸腔积液,予抗感染等对症治疗20 d,恢复尚可出院。2个月后再次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外院胸部CT检查示左侧胸腔积液、左下肺占位,PET-CT检查考虑左下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在我院行左下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左下肺炎性假瘤。术后抗感染治疗10 d,痊愈出院。结论肺炎性假瘤可伴肺门或纵隔淋巴结增大及胸腔积液,PET-CT检查可产生假阳性,易误诊。提高对其认识,及时完善相关检查,认真进行影像学分析,可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 cm以下原发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特点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125例病例,从病理类型、胸膜侵犯、CEA值、分化程度、位置五方面分析淋巴结转移规律。结果:上述特点与淋巴结转移均有显著关系(P〈0.01)。结论:腺癌淋巴结转移率最高,胸膜侵犯、CEA值升高、中低分化腺癌、右肺癌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陆光斌  冉发元 《华西医学》1995,10(2):129-131
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进展陆光斌,冉发元综述罗炎杰审校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小细胞肺癌(SCLC)生长快,侵袭力强,转移早,未经治疗的SCLC中位生存时间仅为2~4月,经常规剂量化疗或/和放疗后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局限型(LD)为14~18月,广泛...  相似文献   

5.
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全身性恶性肿瘤,约占肺癌的20%~25%,其主要特点是易转移,恶性程度高,生存期短。而脑是主要转移部位,转移率为20%~25%。因此,脑转移的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取得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几种肺部良性孤立性结节病理基础分析,提出肺部孤立性结节良恶的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1995年1月至2006年12月本院收治的23例临床诊断为肺癌,术后病理证实为肺部良性孤立性结节。结果肺结核球、炎性假瘤和错构瘤是肺部常见的良性孤立性结节,术前均误诊为肺癌。结论肺内良性孤立性结节应依据病史和影像学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对我院1998—01~2005—06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56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7例,女9例,年龄38~77岁,中位年龄59岁。鳞癌53例,腺癌2例,大细胞癌1例;淋巴结转移30例,无淋巴结转移26例;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10例,中分化35例,低分化11例;临床分期:Ⅰ期20例,Ⅱ期19例,Ⅲ期15例,Ⅳ期2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总结65岁以上老年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7例。方法:术前充分呼吸道准备,术中应用支气管袖状切除,和(或)肺动脉成形、隆突重建合并切除部分心包及大血管组织,治疗中心型肺癌47例,其中左上叶袖状切除17例,右上叶袖状切除重建27例,右上叶袖状合并隆突切除1例,右中叶及下叶背段袖状切除重建2例,同时行肺动脉切除成形11例。术后配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院内死亡。结论:对于肺功能较差的老年患者,采用支气管袖状切除和(或)同时肺动脉成形可扩大中心型肺癌的手术指征,符合肺癌手术"两个最大限度"的原则。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46岁.因发热、消瘦、乏力1个月,加重1周,在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20 d无效,于1997年6月16日入我院结核科.住院检查:T41.0℃,P 100次/min,R 21次/min,BP 90/53 mm Hg(1 mm Hg=0.133 kPa);白细胞7.8×109/L,中性粒细胞0.8,淋巴细胞0.2,血沉25 mm/h;结核菌素(PPD)试验:18 mm×20 mm,9次痰结核菌涂片及7次痰细胞学检查均为阴性.X线胸片(2007年6月16日)可见双肺上、中、下野,内、中、外带分布较均匀、大小相似粟粒状阴影.  相似文献   

10.
袁磊  徐亚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4017-4017
总结分析我院2005-03-2009-01间对10例非小细胞肺癌做介入综合治疗,包括CT导引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微粒子治疗,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及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探讨其使用技术、操作方法、安全性及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4例,年龄44~67岁。均摄正侧位胸片,并做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经支气管镜或胸穿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CT影像学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术前接受胸部增强CT检查的101例周围型NSCLC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由2名医师盲法阅读术前CT资料,记录肿瘤的位置、大小、密度、增强CT值、分叶、毛刺及胸膜凹陷情况,纵隔淋巴结是否显示及显示淋巴结的大小、数目及边界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进行筛选.结果 纵隔淋巴结大小、边界、肿瘤大小、位置、密度、胸膜凹陷及肿瘤病理类型是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周围型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不仅与淋巴结大小相关,还与淋巴结边界、肺癌的大小、密度、位置及胸膜凹陷等多种CT表现相关,综合分析多种因素有助于提高CT诊断周围型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1 病历捅要 女,42岁。以反复咳嗽、咳痰2个月余、痰中带血1个月为主诉于2005—04入院。入院时一般情况好。查体:左锁骨上可触及两个质硬、活动的淋巴结,最大直径约2cm,左上肺呼吸音弱,腹部平软,未触及包块,入院后检查CT示:左肺上叶占位性病变,伴上叶肺不张,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B超示:腹部未发现病变,行纤维支气管镜取材活检确诊为小细胞肺癌,给行“EP”方案化疗4周期后好转出院,于2005-10患者发现腹部包块,到我院腹部肿瘤外科检查,CT和B超示;腹腔多发包块,给行剖腹探查,发现腹膜、大网膜、盆腔淋巴结广泛转移,双侧卵巢转移,给行减瘤手术,术后病理报告为肺癌卵巢转移,术后再次到我可科行“EP”方案化疗1个周期后失访。  相似文献   

13.
对我科1994-10~2005-08行肺动脉成形肺叶切除治疗肺癌24例分析如下。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20例,女4例,年龄36~70(平均52)岁。其中鳞癌18例,腺癌6例。左上肺叶肺动脉袖状切除6例,左上支气管及肺动脉双袖状切除3例,左上肺叶肺动脉侧壁切除8例,右上肺及肺动脉侧壁切除5例,右中叶及肺动脉壁切除2例。袖状切除血管最长为3cm。Ⅰ期2例.Ⅱ期10例,Ⅲ期12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改善生存质量.方法:对行肺切除术的53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随访5年以上的生存率.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的预后,与其组织学类型和临床病理分期最为相关.结论:本文资料分析结果提示鳞癌的5年生存率最高为39.9%,腺癌次之为30.7%,扩大手术指征是在不得已情况下,减轻癌瘤负荷,使其他综合治疗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肺部高度恶性肿瘤,其早期诊断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SCLC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物学特征不同,尤其是中央型SCLC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现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未经治疗的42例SCLC的CT表现特征作一回顾性分析,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淑敏  刘欣燕 《临床荟萃》2007,22(2):135-135
据报道前列腺癌、肾细胞癌、何杰金淋巴瘤和肺癌均可转移至胰腺,其中最常见的组织类型为小细胞肺癌。在临床上恶性肿瘤转移引起的胰腺炎并不多见。最近,我院呼吸内科收治了2例小细胞肺癌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患者,报道如下。例1,男,39岁,主因间断发热5个月,伴左上腹部疼痛1个月入院  相似文献   

17.
首发为神经系统症状的肺小细胞癌误诊16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0~ 2 0 0 0年间 ,我科经纤维支气管镜 (FB)检查病理确诊肺癌 5 32例中 ,肺小细胞癌 (Sclc) 4 0例 (占 7.5 % ) ,其中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而就医的颅内或脊髓转移患者占 40 %(16 / 40 ) ,因呼吸系统症状缺如或不明显 ,均被误诊 ,教训颇深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系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例 ,其中男 14例 ,女 2例 ,年龄 32~ 6 2岁 ,平均 47.5岁 ,其中干部 1例 ,工人 6例 ,农民 8例 ,其他 1例 ,吸烟者 13例 ,吸烟时间均在 2 0 a以上 ,吸烟量均在每日 2 0支以上。误诊时间 1~ 3个月。1.2 误诊情况1.2 .1 误诊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程度,为临床治疗NSCLC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的晚期老年NSCLC80例,分析不同化疗方案及不同年龄段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程度。【结果】联合用药方案总有效率为42.67%,控制率为90.67%;联合用药者不同年龄组的疾病控制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75岁以上年龄患者的血液学毒性和胃肠道不适反应比65~75岁患者的不良反应重,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年龄并不是联合化疗的禁忌,对于PS评分和器官功能较好的老年晚期NSCLC采用以铂类为基础的两药联合化疗方案效果理想,7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其顺铂的用量为原始剂量的2/3。  相似文献   

19.
对小细胞肺癌误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42岁。于2004—10初无诱因出现右下腹痛,伴发热及血象升高,外院B超考虑:阑尾化脓可能。于2004—10—08外院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阑尾恶性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免疫组化:CD29(+),CD43(-),CD8(-),CD794(-)。术后出现感染并右下腹包块形成,  相似文献   

20.
临床较少见的小细胞肺癌误诊二例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美玉  姜晶 《临床误诊误治》2010,23(8):747-748,F0003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的影像学表现,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例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本文2例均因间断咳嗽、咳痰就诊。例1胸部CT扫描示右肺上叶可见结节影,边缘见浅分叶,病变密度较均匀,增强扫描后可见轻度强化,周围未见卫星灶;右肺下叶可见多发的结节影,边缘光滑清楚,未见分叶及毛刺,病变密度均匀,周围未见卫星灶;右肺门明显增大,可见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增强扫描后呈不均匀强化。行支气管镜活检诊断为黏膜慢性炎症。例2胸部CT扫描示双肺纹理增多,走行紊乱;上肺可见索条影;右侧胸腔积液,右侧胸膜(包括叶间胸膜)、心膈角区、脊柱旁沟可见多发结节及肿块影,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纵隔内可见多发增大淋巴结,误诊为胸膜间皮瘤。2例均经肺活检明确诊断为小细胞肺癌。结论小细胞肺癌影像表现较典型,明确诊断需依据活检结果,必要时应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