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新生儿窒息指初生儿生后短时间内无呼吸或仅有不规则间歇而浅表呼吸,表现乏氧者.1998~1999年我院儿科收治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患儿42例.患儿入科后首先了解窒息复苏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给予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窒息是胎儿缺氧及分娩过程中发生的呼吸循环障碍而导致的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和导致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为5%~10%[1]。因此,早期复苏对提高其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出生后,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自主呼吸的缺氧状态,是新生化出生后的一种紧急情况。抢救不及时,易造成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因此,对窒息新生儿的及时复苏,尽量缩短窒息时间,是与优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死亡及儿童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重要原因,越来越受到广大儿科医生的关注.如何降低HIE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是广大儿利医师的研究课题。目前对于HIE的发生率及有关治疗的报道较多,而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早期药物干预降低HIE的发生率反其严重程度的报道不多。我科对1996年1月~1997年9月收治的重度窒息复苏后新生儿进行早期药物干预.与1994年1月~1995年12月收治的35例重度窒息复苏后新生儿常规方法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赵志明  赵宝珍 《武警医学》2007,18(9):680-681
新生儿窒息(Asphyxia of the newborn)是指新生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及娩出过程中引起呼吸、循环障碍,在生后1min迟迟不出现自主呼吸,但心跳仍存在,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生与妊娠期的保健、生产时及新生儿的处理手段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外报道该病的发生率为5%~6%,而国内为4.7%~8.9%。现对我院收治的68例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重度窒息是新生儿出生24h内死亡的主要原因,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程度与窒息时间长短呈正比,新生儿复苏时必须分秒必争缩短新生儿的窒息时间.为了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减少和避免致残率,我科从2008年10月起对产儿科医生和助产士进行新生儿复苏技术的急救演练培训,确定新生儿窒息临床责任人员所具备的能力和资格水平,分清责任等级,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1994~ 1999年 ,我院采用气管插管抢救新生儿窒息 30例 ,救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30例中 ,孕龄 37~ 4 0周 12例 ,4 1~ 4 2周 18例。正常分娩 6例 ,胎吸分娩 12例 ,剖宫产 4例 ,臀位牵引 2例 ,产钳助产 6例。按妇产科学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 ,出生后 1min的Apgar评分 0~ 3分 (重度窒息 ) 4例 ,4~ 7分 (轻度窒息 ) 2 6例。1 2 方法 采用上海手术器械七厂生产的气管内导管 ,按新生儿复苏方案进行复苏 ,包括清理呼吸道、建立呼吸、循环 ,药物复苏及复苏评估。对经吸痰 人工呼吸或面罩给氧仍无自主呼吸 ,心率…  相似文献   

8.
郭英  刘文清  蒲璨 《西南军医》2010,12(1):147-148
目的探讨新生儿围产期重度窒息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方法对69例围产期重度窒息与多器官功能衰竭新生儿行新法复苏及护理。结果本组治愈25例,死亡23例,死亡率为33.3%。结论新生儿围产期重度窒息与多器官功能衰竭护理着重在于产科儿科正确及时的复苏技术及复苏后护理,是新生儿围产期重度窒息与多器官功能衰竭护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张金桃  王远旭 《人民军医》1999,42(10):597-599
新生儿窒息可引起心、肺、肾、脑等多系统缺氧和损害,是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产前预防、出生时正确复苏外,复苏后的监护和治疗效果均与是否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及其预后密切相关。为此,我们就新生儿窒息102例复苏后多脏器功能损害情况进行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02例中,男65例,女37例;胎龄<37周11例,37~42周65例,>42周26例。出生体重<2500g30例,2500~4000g60例,>4000g12例。入院时为出生10min~5d。按窒息程度分成两组:出生后1min内Apgar评分0~3分为重度窒息组,共41例;4~7分为轻度窒息组,共61例。复苏后监护…  相似文献   

10.
王争芳  张芹 《西南军医》2008,10(5):169-170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发生窒息的新生儿,除两倒伴有颅内出血放弃治疗,1例伴有肠麻痹肾功能衰竭,1例伴有肺出血死亡外,其他38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在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及时抢救有效的复苏及复苏后正确的护理和治疗,能够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窒息是一种严重危及新生儿生命的急诊,也是新生儿生后24小时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对于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治疗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不能及时给予合理的治疗,其并发症仍为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现结合临床病例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治疗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经新生儿窒息复苏规范化培训后产儿科协作新法复苏的效果。方法:收集产儿科协作规范复苏培训前后3年在我院分娩的所有活产新生儿资料,以美国第4版《新生儿窒息复苏教材》(NRP)中译本为培训资料,推广应用规范化复苏技术,对我院2001年-2007年出生的281例窒息新生儿进行调查,比较分析培训前后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效果。结果:对培训前后各3年的窒息新生儿分为两组进行分析比较,两者窒息发生率差别有显著性,X^2=14.435,P〈0.01;复苏成功率两者差别有显著性,X^2=4.30,P〈0.05;窒息病死率两组比较差别亦有显著性,X^2=4.295,P〈0.05。结论:通过加强参与复苏人员的技能培训,加强产儿科协作,规范的复苏技能操作可有效降低高海拔地区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从而降低新生儿窒息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潘瑞德 《西南军医》2006,8(2):48-49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正确复苏方法及使用气囊面罩正压给氧的正确方法和气管插管指征。方法 对90例新生儿窒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实施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法及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结果 使用面罩给氧后窒息发生率逐年下降;重度窒息发生率显著减少。结论 正确使用面罩正压给氧抢救新生儿窒息方便、显效快。可有效地预防窒息加重,减少窒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窒息的多器官损伤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由于窒息造成血流重新分布 ,内皮素 (ET)水平升高 ,缺血缺氧所致原发性损伤和再灌注损伤 ,可引起多器官损害。推广新法复苏 ,重视胎粪吸引等 ,可使窒息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高原地区新生儿新法复苏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即往复苏和新法复苏二组病例中的窒息成功率及死亡率采用2检验方法。结果:新法复苏窒息率明显低于即往复苏;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即往复苏(P<0.05)。结论:高海拔地区窒息率高,采用新法复苏,能降低其窒息发作率,明显提高复苏成功率,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窒息是常见的产时并发症 ,笔者对 5 8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在常规复苏措施基础上 ,早期给予高压氧 (HBO)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降低了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 2 0 0 0年 6月~ 2 0 0 2年 6月分娩、1分钟 Apgar评分≤ 3分的足月重度窒息新生儿 ,共 5 8例 ,平均心率 <80次 /min、呼吸微弱或停止。2 .治疗方法 :按出生时间顺序随机将其分为 HBO组和对照组 (各 2 9例 )。对照组采取的复苏措施包括 :(1)胎儿娩出后 ,立即用吸引管或手挤压法清除鼻咽部粘液及羊水 ,断脐后将胎儿仰卧放于抢救台上 ,继续…  相似文献   

17.
彭芳  杨文敏  晏咏梅 《西南军医》2012,14(2):245-245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诱因及复苏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58例窒息新生儿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窒息治愈出院55例,家长放弃治疗1例,死亡2例。结论加强孕期保健,积极治疗并发症及合并症,适时终止妊娠,提高产科、儿科医务人员技术,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有效措施,正确的复苏及加强复苏后的护理,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自2004年5月~2006年5月应用脑苷肌肽早期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45例(治疗组)与2002年4月~2004年4月收治的窒息复苏后立即收入住院的新生儿及发生HIE的住院新生儿56例(对照组)作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ASL)对新生儿窒息后缺氧脑损伤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有出生窒息史且符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的足月新生儿17例作为窒息组,收集同期临床无出生窒息史、存在高胆红素血症可疑存在脑损伤行头颅MRI检查的足月新生儿18例为对照组;记录窒息组患儿出生后1、5 min Apgar...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在围产期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异常的表现。常见于严重窒息的足月新生儿,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常见原因之一。CT的出现为诊断HIE提供了可靠依据。本文对128例HIE患儿临床及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表现及CT的诊断价值,资料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