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房棘球绦虫混合重组BCG—EmII/3和BCG—Eml4—3—3疫苗免疫后再以Em原头节攻击后小鼠脾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将疫苗采用皮下注射和鼻腔内接种分别免疫BALB/c小鼠后8周,用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18周杀鼠取脾,分离脾细胞,用EmAg或ConA刺激培养,并收集脾细胞培养上清液,用试剂盒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IFN—γ、TNF—α和IL-4的水平,同时设有空载体、BCG和PBS对照。结果-疫苗接种组的IFN—γ和TNF—α水平升高,IL-4水平降低;皮下注射组的TNF—α水平高于鼻腔内接种组。结论-多房棘球绦虫混合重组BCG—EmⅡ/3和BCG—Eml4—3—3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Th1型细胞应答,抵抗Em原头节的攻击感染。疫苗皮下注射途径优于鼻腔内接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动态观察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Ⅱ/3疫苗免疫小鼠后脾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采用鼻腔内接种疫苗免疫BALB/C鼠,在免疫后0、2、4、6、8和10周各剖杀4只小鼠取脾,分离脾细胞,用EmAg或ConA刺激培养,收集脾细胞培养上清液,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L-2、IFN-γ、TNF-α和IL-4水平,同时设有PBS对照。结果疫苗接种组中IL-2、IFN-γ、TNF-α和IL-4分别在免疫后2~6、2~6、2~10和8~10周升高,分别在免疫后4、4、8和10周达最高水平。结论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Ⅱ/3疫苗在免疫早期(2~8周)即可诱导小鼠产生一个TH1型保护性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以多房棘球绦虫(Em)重组BCG—Em14-3-3疫苗免疫小鼠再以Em的续绦期幼虫泡球蚴的原头节攻击后,鼠脾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将疫苗采用皮下注射和鼻腔内接种分别免疫BALB/c小鼠,免疫后8周用Em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18周杀鼠取脾分离脾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的凋亡,同时设空载体、BCG和PBS对照组。结果:疫苗接种组小鼠脾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低于感染对照组;鼻腔内接种组脾细胞的凋亡率显著低于皮下注射组。结论:泡球蚴的感染可引起小鼠脾细胞发生凋亡,Em重组BCG-Eml4-3—3疫苗接种可抑制感染小鼠脾细胞的凋亡。疫苗鼻腔内接种是一种较好的免疫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b-EmⅡ/3-Em14-3-3疫苗对原头蚴攻击小鼠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方法:将重组Bb-EmⅡ/3-Em14-3-3疫苗分别通过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鼻腔黏膜接种和口服接种免疫BALB/c小鼠12周后, 用50个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蚴腹腔注射进行攻击, 攻击感染后18周剖杀小鼠, 取脾脏制备淋巴细胞悬液体外培养, 分别以多房棘球绦虫抗原(EmAg)、 刀豆素A(ConA)刺激诱生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干扰素γ(IFN-γ);以脂多糖(LPS)刺激诱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常规ELISA测定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2、 IL-10、 IFN-γ和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疫苗免疫组IFN-γ、 IL-12、 TNF-α水平增加, IL-10水平降低, EmAg刺激组和ConA或LPS刺激组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相应的原液组.结论: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b-EmⅡ/3-Em14-3-3疫苗可诱导攻击感染小鼠产生Th1型细胞免疫应答, 增强宿主抗多房棘球绦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动态观察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Ⅱ/3疫苗免疫小鼠后脾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将疫苗采用鼻腔内接种免疫Balb/c鼠,在免疫后0、2、4、6、8、10、12、14、16周和18周各剖杀4只小鼠取脾,分离脾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脾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同时设有PBS对照。结果疫苗接种组的脾CD4+和CD8+T细胞亚群分别在免疫后2~10周和2~18周升高,分别在免疫后4周和10周达最高水平。结论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Ⅱ/3疫苗可诱导小鼠脾CD4+和CD8+T细胞亚群的增殖。  相似文献   

6.
张宁  李文桂  向进平 《免疫学杂志》2012,(2):142-146,151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重组双歧杆菌属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Bb)(pGEX-Sj14-3-3)疫苗免疫Balb/c小鼠后脾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方法重组疫苗分别经口服灌胃及鼻腔粘膜接种小鼠;在免疫后0、2、4、6、8、10、12、14、16、18、20和22周各剖杀4只小鼠,取脾及分离脾细胞;脾细胞分别经未刺激、SjAWA和ConA刺激培养;收集培养的上清液,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口服组小鼠脾细胞IFN-γ、IL-12、TNF-α和IL-10水平分别在免疫后2~12、6~8、2~12和2~8周显著升高,分别在免疫后8、8、6和4周达最高水平;鼻腔黏膜接种组小鼠脾细胞IFN-γ、IL-12、TNF-α和IL-10水平分别在免疫后2~20、2~10、2~16和2~16周显著升高,分别在免疫后2、2、4和4周达最高水平。结论重组Bb(pGEX-Sj14-3-3)疫苗能够诱导免疫小鼠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7.
目的 动态观察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免疫小鼠后脾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疫苗分别采用口服灌胃和鼻腔内接种免疫Balb/e鼠,在免疫后0、2、4、6、8、10、12、14、16和周各剖杀4只小鼠取脾,分离脾细胞,用EgAg或ConA刺激培养,收集脾细胞培养上清液,用试剂盒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液的IL-2、IFN-у、TNF-α和IL-4水平,同时设有PBS对照.结果 口服免疫组的IL-2、IFN-у、TNF-α和IL-4水平分别在免疫后4~10周、2~10周,2~18周和10周升高,分别在免疫后10、10、6和10周达最高水平;鼻腔内接种组的IL-2、IFN-у、TNF-α和IL-4水平分别在免疫后2~18周、2~10周、2~18周和10周升高,分别在免疫后10、8、12和10周达最高水平.结论 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在免疫早期(2~10周)可诱导小鼠脾细胞产生Th1和Th2.混合型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重组双歧杆菌(rBb)-OprF疫苗免疫小鼠,PAO1株攻击后产生的细胞免疫应答。方法将rBb-OprF疫苗分别采用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鼻腔黏膜和口服灌胃4种途径免疫Balb/c小鼠,免疫后8周用5×106CFU的PAO1株攻击,攻击1周后杀鼠取脾,MTT法检测特异性脾淋巴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脾CD4+T和CD8+T细胞比率,用ELISA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IFN-γ、IL-12、TNF-α和IL-10的水平。结果脾T淋巴细胞增殖明显;脾细胞CD4+和CD8+T细胞亚群显著增加;脾细胞培养上清IFN-γ、IL-12、TNF-α和IL-10的水平显著升高,其中IFN-γ最为显著。结论铜绿假单胞菌rBb-OprF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混合型的Th1和Th2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免疫和Eg原头节攻击后小鼠脾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将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采用皮下注射、鼻腔内接种、口服灌胃和肌肉注射4种途径分别免疫BALB/c鼠,免疫后8周用Eg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18周杀鼠取脾,分离脾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细胞的凋亡发生率,同时设有BCG和PBS对照.结果:疫苗接种组的脾细胞凋亡发生率明显低于感染对照组;口服和肌肉注射组的脾细胞凋亡发生率显著低于皮下和鼻腔内接种组.结论:Eg原头节感染可引起小鼠脾细胞发生凋亡,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接种可抑制感染鼠脾细胞的凋亡,疫苗口服和肌肉注射是两种较好的免疫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重组双歧杆菌属两歧双歧杆菌(Bb) (pGEX-Sjl4-3-3)疫苗免疫小鼠后其免疫应答的动态变化.方法 将重组疫苗分别采用口服灌胃和鼻内接种免疫BALB/c小鼠,分别于免疫后2、4、6、8、10、12、14、16、18、20和22周ELISA法测小鼠血清中IgG及其亚类、IgE和IgA及脾细胞培养液中IFN-γ、IL-12、TNF-α和IL-10水平;MTT法测定脾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细胞凋亡率及CD4+和CD8+T细胞亚群百分率.结果 口服组血清IgG、IgG1、IgG2a、IgG2b、IgG3、IgE和IgA水平分别在免疫后8、6、6、4、8、10和6周达峰值.脾淋巴细胞增殖和凋亡水平均在免疫后4周达峰值;CD4+T细胞于8周达峰值,CD8+T细胞于14周达峰值.IFN-γ、IL-12、TNF-α和IL-10水平分别于8、8、6和4周达峰值.鼻内接种组血清IgG、IgG1、IgG2a、IgG2b、IgG3、IgE和IgA分别于4、6、4、4、8、10和8周达峰值.脾淋巴细胞增殖及凋亡水平也均在4周达峰值;CD4+T细胞于8周达峰值,CD8+T细胞于4周达峰值.IFN-γ、IL-12、TNF-α和IL-10水平分别于2、2、4和4周达峰值.口服及鼻腔内接种是两种较好的免疫途径,且后者优于前者.结论 该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免疫和Eg原头节攻击后小鼠脾CD4 和CD8 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将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采用皮下注射、鼻腔内接种、口服灌胃和肌肉注射4种途径分别免疫Balb/c鼠,免疫后8周用Eg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18周杀鼠取脾,分离脾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脾CD4 和CD8 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同时设有BCG和PBS对照.结果 疫苗接种组的脾CD4 和CD8 T细胞亚群显著增加,口服接种组和肌肉注射组的CD4 T细胞亚群和CD4 /CD8 亚群比值显著高于皮下注射组和鼻腔内接种组.结论 CD4 T细胞亚群可能与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诱导的小鼠抗Eg原头节攻击感染的保护力有关,疫苗口服接种和肌肉注射是两种较好的免疫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CD-Em10免疫对泡球蚴感染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pCD-Em10肌肉注射免疫BALB/c鼠,免疫后8周用Em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18周剖杀小鼠,计算减蚴率;取脾并分离脾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脾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用EmAg或ConA刺激培养脾细胞,收集脾细胞培养上清液,用试剂盒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液的IL-2、IFN-γ、TNF-α和IL-4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细胞的凋亡发生率,同时设有BCG和PBS对照。结果:pCD-Em10免疫组的减蚴率为71.17%,脾CD4^+T细胞亚群显著增加,IFN-γ和TNF-α水平升高,IL-4水平降低,脾细胞凋亡发生率明显低于PBS对照组。结论:pCD-Em10可诱导泡球蚴感染小鼠产生一个保护性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细粒棘球绦虫(Eg)重组双歧杆菌(Bb)-Eg95-EgA31疫苗免疫小鼠后其免疫应答的动态变化。方法:将疫苗分别采用口服灌胃和鼻腔内接种免疫BALB/c鼠,分别于免疫后2、4、6、8、10、12、14、16、18和20周用ELISA法测定免疫小鼠血清中IgG及其亚类和IgE水平。用MTT法测定脾淋巴细胞的增殖,用ELISA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2、IFN-γ、TNF-α和IL-10水平,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脾CD4+和CD8+T细胞百分率。结果:口服免疫小鼠血清IgG、IgG2a、IgG2b、IgG1、IgG3和IgE水平分别在免疫后8、2、6、6、8和10周达到峰值。脾淋巴细胞悬液中IL-12、IFN-γ、TNF-α和IL-10水平分别在免疫后4、2、4和6周达到峰值。脾淋巴细胞增殖在免疫后6周达到峰值;脾CD4+T细胞在免疫后6周达到峰值,脾CD8+T细胞无明显变化。鼻腔内接种免疫小鼠血清IgG、IgG2a、IgG2b、IgG1、IgG3和IgE水平分别在免疫后10、6、10、8、8和10周达到峰值。脾淋巴细胞悬液中IL-12、IFN-γ、TNF-α和IL-10水平分别在免疫后2、2、4和8周达到峰值。脾淋巴细胞增殖在免疫后6周达到峰值;脾CD4+T细胞在免疫后6周达到峰值,脾CD8+T细胞无明显变化。口服免疫和鼻腔内接种是两种较好的免疫途径,且前者优于后者。结论: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b-Eg95-EgA31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4.
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诱导的保护力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文桂  朱佑明 《免疫学杂志》2007,23(4):383-385,389
目的 探讨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免疫鼠后对Eg原头节攻击感染的保护性作用.方法 '将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采用皮下注射、鼻腔内接种、口服灌胃和肌肉注射4种途径分别免疫Balb/C鼠,免疫后8W用Eg 原头节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18周剖杀小鼠,计算减蚴率,测定血清中IgG及其亚类和IgE水平,同时设有BCG和PBS对照.结果 疫苗接种组的减蚴率为18.20%~92.46%,血清IgG、IgG2a、IgG2b水平明显升高,IgG1、IgG3和IgE显著降低.结论 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CG-Eg95疫苗口服灌胃和肌肉注射是两种较好的接种途径,IgG、IgG2a和IgG2b在疫苗诱导的保护力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细粒棘球绦虫(Eg)重组双歧杆菌(Bb)-Eg95-EgA31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后诱导的免疫应答。方法 56只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均分7组,分别为重组Bb-Eg95-EgA31皮下注射组(A组)、肌肉注射组(B组)、鼻腔内接种组(C组)、口服灌胃组(D组)、空载体对照组(E组)、Bb对照组(F组)和Bb培养用液体培养基(MRS)对照组(G组)。免疫后8周各组鼠用50个Eg原头节攻击,攻击25周后,处死小鼠,分离细粒棘球蚴包囊并称重,计算囊重抑制率;ELISA检测血清IgG及其亚类和IgE和脾细胞上清液IL-12、IFN-γ、TNF-α和IL-10水平;MTT法测定脾细胞增殖反应;流式细胞仪检测脾CD4+和CD8+T细胞百分比和脾细胞凋亡发生率。结果重组Bb-Eg95-EgA31免疫组小鼠的囊重抑制率分别为45.33%、41.33%、70.67%和62.67%;血清IgG、IgG2a、IgG2b和IgG1水平升高,IgG3和IgE降低;脾IFN-γ、IL-12和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降低;脾T淋巴细胞明显增殖;脾CD4+和CD8+T细胞显著增加;脾细胞凋亡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细粒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细粒棘球绦虫(Eg)重组双歧杆菌(Bb)-Eg95-EgA31疫苗免疫和Eg原头节攻击后小鼠的囊重抑制率及脾细胞增殖的变化。方法将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b-Eg95-EgA31疫苗分别采用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鼻腔内接种和口服灌胃4种途径免疫BALB/c小鼠,免疫后8周每鼠用50个Eg原头节攻击感染,感染后25周剖杀小鼠,分离细粒棘球蚴包囊并称重,计算囊重抑制率;取脾,分离脾细胞,用Eg粗抗原(EgAg)或刀豆素A(ConA)刺激培养,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免疫小鼠脾细胞增殖反应,同时设有空载体、Bb和MRS对照。结果以上4种疫苗接种组小鼠的囊重抑制率分别为45.33%、41.33%、70.67%和62.67%;疫苗接种组的脾细胞明显增殖;鼻腔内接种和口服免疫组的脾细胞增殖显著高于皮下和肌肉注射组。结论细粒棘球绦虫重组Bb-Eg95-EgA31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细粒棘球绦虫(Eg)转Eg95-EgA31融合基因苜蓿疫苗诱导BALB/c小鼠产生的免疫应答及其对Eg原头节攻击感染的保护性作用。方法:热絮凝法提取转基因苜蓿的叶蛋白,再用无菌双蒸水将叶蛋白提取液的浓度配制成20g/L。分别用100μL灌胃和10μL滴鼻免疫小鼠,每3d免疫1次,连续免疫2个月。同时设转空质粒(pBI121)苜蓿叶蛋白及正常苜蓿叶蛋白对照组。末次免疫后8周,用Eg原头节腹腔注射进行攻击感染(50个Eg原头节/每鼠),感染后24周剖杀小鼠,分离并称重细粒棘球蚴组织,计算囊重减少率;采眼球血,常规ELISA检测血清中IgG及其亚类和IgE水平;取脾,分离脾细胞,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脾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脾细胞体外经脾细胞悬液或加入Eg粗抗原(EgAg)、伴刀豆球蛋白A(ConA)或脂多糖(LPS)刺激培养后,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免疫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AnnexinV-FITC和碘化丙啶(PI)双染色法检测脾细胞的凋亡发生率,常规ELISA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2、IL-10、IFN-γ和TNF-α水平。结果:与正常蛋白对照组相比,疫苗口服接种组小鼠检获包囊质量明显降低,囊重减少率为64.1%,脾细胞凋亡发生率明显降低,脾T细胞增殖水平、CD4+T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和CD4+/CD8+比值显著升高,血清中IgG、IgG2b和IgE水平显著升高,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1L-12和TNF-α水平显著增高,IL-10水平明显降低。结论:细粒棘球绦虫转Eg95-EgA31融合基因苜蓿疫苗口服接种可抑制免疫鼠脾细胞发生凋亡,诱导免疫鼠脾T细胞增殖,产生Th1型细胞免疫应答以对抗Eg原头节的攻击感染,CD4+ T细胞亚群、IgG、IgG2b和IgE在疫苗诱导的保护力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多房棘球绦虫ELP重组蛋白疫苗免疫Balb/c小鼠引起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2  
目的:观察多房棘球绦虫ELP重组蛋白疫苗免疫Balb/c小鼠引起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方法:在成功构建多房棘球绦虫elp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Q-ELP)的基础上,以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SDS-PAGE鉴定,Bradford法进行定量。用ELP重组蛋白(A组)及ELP重组蛋白加弗氏佐剂(B组)免疫Balb/c小鼠(10只/组),以生理盐水(NS组)作对照。ELISA方法检测免疫后不同时间产生的特异性IgG1,IgG2a和IgG2b水平。双抗体夹心ELISA试剂盒检测免疫鼠脾脏单个核细胞(PMNC)在受到特异抗原刺激后,产生IL-4、IL-12和IFN-γ的能力,^3H-TdR掺入法检测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本研究成功获得高纯度重组蛋白ELP。首次免疫后2周,A、B组小鼠均产生了大量的特异IgGl抗体,B组还产生了少量的特异IgG2b抗体。除B组小鼠脾PMNC产生了微量IFN-γ外,A组、NS组IFN-γ及各组IL-4和IL-12均未检出。A、B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高,其淋巴细胞CPM值分别为NS组的2.8和10.8倍,受到多房棘球绦虫抗原或刀豆素刺激时,A、B组淋巴细胞增殖更明显。结论:多房棘球绦虫ELP重组蛋白疫苗可引起很强的体液免疫应答和微弱的细胞免疫应答,如与弗氏佐剂联合应用引起的细胞免疫应答会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重组BCG—Sj26GST疫苗诱导小鼠sIL—2R和IFN—γ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重组 BCG- Sj2 6 GST疫苗对小鼠脾细胞 s IL- 2 R和 IFN- γ的影响。方法第 1次实验采用 1× 10 6 和 1× 10 8CFU疫苗皮下免疫 BAL B/ C鼠 ,免疫后 8周用日本血吸虫尾蚴进行攻击感染 ,感染后 6周剖杀小鼠 ,同时设有 PBS对照组。第 2次实验用 1× 10 6 CFU疫苗皮下和静脉注射分别免疫小鼠 ,于免疫后 0、4、8、10、14和 16周各剖杀 4只 ,分离脾脏 ,用 Sj2 6或 Con A刺激脾细胞 ,用 EL ISA法检测脾细胞上清液中 s IL 2 - R和 IFN -γ含量。结果疫苗免疫 ,尾蚴攻击后 ,s IL- 2 R和 IFN- γ水平显著升高 ;动态观察发现 s IL- 2 R和 IFN- γ分别于免疫后 8~ 10周和 4~ 8周达最高水平。结论日本血吸虫重组 BCG- Sj2 6 GST疫苗可加强宿主 Th1反应 ,促进 Th1细胞分泌 IL- 2和 IFN- γ,它们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 ,提高宿主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重组干扰素-α(IFN-α)佐剂在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重组疫苗免疫应答中对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T helper cells,Tfh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为IFN-α佐剂免疫调节的新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6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分为3组,实验组联合免疫表达猪IFN-α的重组腺病毒(r Ad5po IFN-α)和表达FMDV VP1的重组腺病毒(r Ad5VP1),另设2对照组,分别注射r Ad5VP1和空载体腺病毒(Advirus)。免疫后7 d,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淋巴细胞中Tfh细胞(CD4+CXCR5+PD-1+)和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GC)B细胞(B220+GL-7+)的增殖分化;real-time PCR技术检测Tfh细胞转录因子Bcl-6m RNA的表达水平;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2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单独免疫r Ad5VP1组相比,联合免疫r Ad5po IFN-α和r Ad5VP1能明显促进FMD重组腺病毒疫苗诱导小鼠Tfh细胞和GC B细胞的增殖分化;重组IFN-α能明显促进FMD重组腺病毒疫苗诱导小鼠Bcl-6 m RNA的表达,提高小鼠血清中IL-21蛋白的分泌水平。结论重组IFN-α能有效增强FMD疫苗诱导小鼠Tfh细胞免疫,为IFN-α佐剂免疫调节作用的新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