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等(1982)曾报告,马来丝虫Ⅲ期幼虫感染雪貂后,可作为丝虫性热带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甚或其它潜隐性感染的致病机理的实验动物模型。本文旨在研究采用雷貂静脉内注射马来丝虫微丝蚴,是否可引起与Ⅲ期幼虫感染相同的典型的潜隐性丝虫感染,使  相似文献   

2.
长爪沙鼠实验感染马来丝虫后,用感染期幼虫、微丝蚴的超声粉碎片段抗原和成虫的冰冻切片抗原,进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观察血清抗体动态变化。抗感染期幼虫抗体多于感染后前3Wk内出现,抗成虫及微丝蚴抗体多于感染后前5、6wk内出现。在微丝蚴出现前,腹腔微丝蚴阳性和阴性沙鼠抗体水平差别无显著性,而在微丝蚴出现后,抗体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别。  相似文献   

3.
用中华按蚊人工感染亚周期型马来丝虫,观察其摄入的微丝蚴数、胸肌中的幼虫数和感染期幼虫数。以每蚊体内感染期幼虫数与摄入微丝蚴数之比作为传播能力。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8±1C,相对湿度75%的条件下,亚周期型马来丝虫在中华按蚊体内约需10~12d发育成熟,传播能力为10%。  相似文献   

4.
为了鉴定在丝虫感染时能引起保护性的、致病性的以及变态性的免疫反应的寄生虫抗原,作者制备了一系列针对马来丝虫各期(成虫、微丝蚴和感染期幼虫)的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首先从血餐后12~14天的埃及伊蚊收集感染期幼虫。微丝蚴和成虫均从阳性沙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马来丝虫经长爪沙鼠传代的衰退情况。 方法 用马来丝虫微丝蚴感染中华按蚊 ,收集感染期幼虫 (L3) ,通过腹腔接种感染长爪沙鼠 ,连续观察 3 3代长爪沙鼠体内马来丝虫微丝蚴的发育情况。 结果 从 1974年建立的马来丝虫长爪沙鼠动物模型至今 ,通过 3 3代传代 ,发现随着转种代数增加 ,从第 2 8代起长瓜沙鼠的阳性率逐年下降 ,由 2 8代的 80 %下降至 3 2代的 16% ,到 3 3代时阳性率降为 0。 结论 经过较长期的传代 ,马来丝虫幼虫难以在长爪沙鼠体内发育繁殖。  相似文献   

6.
彭亨丝虫和亚周期型马来丝虫均在蚊媒飞翔肌纤维中发育,本文报告这两种丝虫幼虫的感染对蚊虫飞翔肌的损害情况。使实验室纯系培养的埃及伊蚊叮咬彭亨丝虫或亚周期型马来丝虫微丝蚴阳性家猫,并从野外采  相似文献   

7.
作者在马来丝虫从家猫传播给砂鼠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一些有趣的特点。12只长爪砂鼠经皮下接种亚周期马来丝虫感染性幼虫后的60天,开始从动物的尾部采血20立方毫米,制成涂片,用稀释的吉氏液染色,镜检微丝蚴。砂鼠感染后血内微丝蚴出现前期的时间为80~155天。在10只出现微丝蚴血症的砂鼠中,有5只砂鼠的外周血液内看到了幼期胚胎型微丝蚴。这些胚胎型呈近似圆形的卵圆形,外有微细彩点的粉红色膜,一  相似文献   

8.
作者在印度喀拉拉邦对当地60例马来丝虫和27例班氏丝虫感染者作了微丝蚴周期性的观察和分析。在24小时内,每2小时取血1次,制作涂片3张,每张涂片血量为20立方毫米,染色后作微丝蚴计数。根据不同时间微丝蚴计数的结果,马来丝虫微丝蚴的高峰在22时至2时之间,有时出现两个高峰,前1个高峰较后1个高峰为低。班氏丝虫微丝蚴只有1个高峰,2时左右开始上升,于4时达高峰,以后很快下降。两种丝虫微丝蚴都是夜间周期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中华按蚊、东乡伊蚊、淡色库蚊分别人工感染亚周期型马来丝虫,通过观察其微丝蚴摄人数、幼虫穿壁率、幼虫发育成熟率及感染24h 幼虫的黑化率等指标探讨了蚊种对亚周期马来丝虫的易感性。结果表明,中华按蚊、东乡伊蚊对亚周期型马来丝虫易感,淡色库蚊不易感。黑化反应在三蚊种体内均可发生,从多方面影响幼虫在淡色库蚊体内的发育。  相似文献   

10.
在实验室家猫感染周期型马来丝虫较为困难。我们采用将感染期幼虫直接注射到腘窝淋巴结的方法感染家猫成功,并对微丝蚴的周期性进行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一)感染期幼虫的收集:用本所实验室饲养驯化的中华按蚊,光照下以胎盘膜饲血瓶喂食37℃混有周期型马来丝虫感染长爪沙鼠腹腔液的兔血。饲血后于28℃饲养11天,贝氏分离法收集感染期幼虫,备用。 (二)实验动物及感染方法实验用6只家猫均购自马来丝虫非流行区。猫龄6月~4岁,人工感染前血检均未发现微丝蚴。实验感染时,将家猫固定于实验台上,轻度麻醉。  相似文献   

11.
作者研究了23个药物对体外彭亨丝虫微丝蚴及感染期幼虫、埃及伊蚊体内的彭亨丝虫幼虫和沙鼠体内的彭亨丝虫和派特丝虫的作用,同时也观察了其中的3个化合物对猫彭亨丝虫的效果。结果,23个抗蠕虫药中有10个对蚊体内的幼虫具有较好的效果;另有9个化合物分别对体外的微丝蚴或感染期幼虫有效。混合感染彭亨丝虫及派特丝虫的  相似文献   

12.
作者从感染马来丝虫的埃及伊蚊中获取第三期幼虫,并从感染沙鼠的腹腔中分离出马来丝虫的成虫和微丝蚴。雄性成虫、微丝蚴和L_3经PBS清洗、冻干,在PBS中不断搅动抽提,经20,000g离心20分钟,上清液贮于-20℃备用。从感染犬取得犬恶丝虫,成虫抗原制备步骤同上。6周龄的BALB/C小鼠经腹腔注射微丝蚴10~5条,每次间隔3  相似文献   

13.
用马来丝虫成虫和微丝蚴可溶性粗抗原作ELISA,观察了感染马来丝虫的长爪沙鼠血清中特异抗体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感染沙鼠腹腔液中的微丝蚴阳性检出率为36.7%;抗成虫和微丝蚴抗体最早分别在感染后第2周和第3周可测得;两种抗体在第1次出现后,均持续上升,抗成虫抗体水平在感染后的第16周稍有下降,而抗微丝蚴抗体却持续在高水平上;显性感染沙鼠的抗微丝蚴抗体在腹腔出现微丝蚴后,明显高于隐性感染鼠.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一种增进布鲁属丝虫微丝蚴发育适用于现场的液氮低温保存技术。腹腔灌洗法从已感染的沙鼠腹腔获取马来丝虫和彭亨丝虫微丝蚴,置TC199培养液  相似文献   

15.
马来丝虫有夜间周期型和夜间半周期型两种类型,而这两型马来丝虫的传播媒介不同,亚周期型又有动物保虫宿主,因此区分这两型马来丝虫,在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曾有人发现在厚血片中许多周期型马来丝虫微丝蚴有脱鞘的倾向,亚周期型马来丝虫微丝蚴则无此现象。本文作者对两型马来丝虫和彭亨丝虫的微丝蚴在体外不同条件下出现脱鞘的情况作了观察。取两型马来丝虫携带者及阳性猫的60立  相似文献   

16.
左旋米唑是一种抗蠕虫和免疫调节性的化合物,对布鲁属丝虫感染猫和马来、班氏丝虫感染人体均有很强的杀微丝蚴作用。 1983年Sim等报道无微丝蚴血症的临床慢性马来丝虫病人的血清,在体外对马来  相似文献   

17.
宿主体内的丝虫成虫与微丝蚴一般很难直接观察。作者用视屏显微镜(带有照像系统的Olympus高倍解剖镜或Olympus高倍倒置显微镜,放大倍数是×25~×66)观察了雪貂体内马来丝虫的活动与形态。在雪貂两侧腹股沟皮下注入马来丝虫感染期幼虫,几个月后从后趾皮内注射伊文氏蓝,手术暴露其后肢大腿与腘部淋巴结间肿胀的淋巴管,在高倍视屏显微镜下观察到虫体在淋巴管内左右摆动;将淋巴管双侧结扎切下,亦可见丝虫通过淋巴管的瓣膜来回移动,切开管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探针,经斑点杂交法检测蚊体内马来丝虫幼虫。可测到丝虫和微丝蚴2ng的DNA量,不与其它动物丝虫标本发生交叉反应。将单个蚊直接压于硝酸纤维素膜上进行检测,感染蚊中含有1条感染期幼虫就可出现阳性反应。将一组蚊虫在裂解液中研磨集体检测时,在20只蚊虫中有1只感染蚊即可检出。显示该探针可用于马来丝虫地区的蚊媒监测。  相似文献   

19.
应用DNA探针检测蚊体内丝虫幼虫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用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探针,经斑点杂交法检测蚊体内马来丝虫幼虫。可测到丝虫和微丝蚴2ng的DNA量,不与其它动物丝虫标本发生交叉反应。将单个蚊直接压于硝酸纤维素膜上进行检测,感染蚊中含有1条感染期幼虫不可出现了性反应。将一组蚊虫在裂液中研磨集体检测时,在20只蚊虫中有1只感染蚊即可检出。显示该探针可用于马来丝虫地区的蚊媒监测。  相似文献   

20.
本文比较观察了血液和腹腔来源马来丝虫微丝蚴在中华按蚊体内的穿壁和发育情况。血液来源微丝蚴有84%于感染蚊2h内穿过蚊胃壁,而腹腔来源微丝蚴2h内仅有19%穿过胃壁,4h后穿壁率达61%。无论来源如何,穿过胃壁的微丝蚴可在蚊体内发育到感染期幼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