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密度减低,以致骨强度减弱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疾病,也是老年人腰腿痛、脊柱变形及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常见病因。在中医学中虽无此病名,但根据病因和病症,属中医学中的“骨痿”和“骨痹”范畴,最早的记载见于《内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司天,……驸肿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不得,腰脊头项痛”。《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后世医家,对其病因,病症更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和论述,特别在治疗上,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创制了许多有效的方药。本文着重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做一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2.
中医理论认为,人之一身,不离气血.<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指出:"疏其血气,令其调述".<素问·调经论篇>并强调"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金元四大家之一张子和说:"气血流通为贵".气血和畅是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补肾益精方加减治疗骨质疏松症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组骨病,其特点是骨密度下降,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骨皮质变薄,骨小梁数目大小均减少,髓腔增宽,骨荷载功能减弱,从而产生腰背、四肢疼痛、脊椎畸形、骨脆性增加,最终导致骨折,多发于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大类.中医归类为"腰痛"、"痹症"及"骨痛"、"骨痿"、"骨痹"等范畴,认为本病的形成与肾脾两虚,精血亏损有密切的关系.中医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主要以补肾为主,佐以健脾为治疗骨质疏松的有益途径.近年来用补肾益精方加减治疗骨质疏松属肾虚型25例,得到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正"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素问·上古天真论》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生命周期的概念,把女性的生命规律掌握得如此精确。在祖先的文字描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词汇——天癸。中医以肾为先天之本,随着  相似文献   

5.
耿华峰 《职业与健康》2005,21(3):481-481
痛风是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肾脏、皮下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相应的病损及有炎性反应的一种疾病."痛风"一症,中医经典中曾作了较详细的记载.<丹溪心法.痛风>描述痛风的症状为"四肢百节走痛是也,"还指出"他方谓之白虎历节风证".<类证治载.痛风>则说痛风是"寒湿郁痹阴分,久则化热攻痛".<证治准绳.痛风>认为痛风是由"风湿客于肾经,血瘀瘀滞"所致;<张氏医通.痛风>则指出"肥人肢节痛,多是风湿痰饮流注"的见解.[1]笔者根据以上中医学理论,采用清痹汤加减治疗本病2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胸痹,属于中医病证名,一般指以胸膺部窒塞疼痛为主的病症。出《灵枢·本藏》:"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心悸),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胸痹一证在古代又称厥心痛、真心痛等。症状描述如《灵枢·厥病第二十四》  相似文献   

7.
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这样的说法:“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这长长的一段话详细地描述了男女两性在生、长、壮、  相似文献   

8.
<正> 祖国医学认为,人的生、长、壮、老过程以及生殖功能主要决定于“肾气”的盛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上古天真论》),故五脏盛,乃能泻;五脏皆衰,天癸竭而无子耳;待五脏皆虚,则形骸独居而终。我国古人早就认识到头发在脏象中的地位。如《内经》中就巳指出: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索问·六节脏象论》)在国外,到十五世  相似文献   

9.
心理养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包括人的思想、情趣、信念、欲望、个性、道德观念等.广义的"养生"与"养性"为互用词,古代称"摄生",两千多年前问世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论述.在<素问·上古天真论>所提倡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心理养生法以及<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提出的"四气调神"法,为后世心理养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针对夏季风寒湿邪伤及筋骨、脾胃,引发感冒等疾病,这里向读者具体介绍针灸、拔罐及药物等方面的简单易行的治疗手段。风寒湿痹篇夏季风、寒、湿之邪伤及筋骨,肢体、关节等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一类病证,中医统称为痹证,如《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因邪有偏性,故有行、痛、着、热诸痹的区别。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