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陈贵艳  郎丽萍  勾建强 《现代预防医学》2014,(20):3821-3822,3840
目的分析老年肿瘤患者呼吸道革兰阴性菌感染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407例老年肿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分离出257株革兰阴性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呼吸道分离出革兰阴性菌株257例中,前三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20.23%,17.51%和14.79%。5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且耐药率40%抗生素有: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及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波动于33%~47%;38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且耐药率10%抗生素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25株大肠埃希菌中,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且耐药率10%抗生素有: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结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根据药敏结果应尽可能合理使用抗生素,减慢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扩散。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致病微生物的种类及耐药性。方法选取新疆军区总医院2017年3月—2019年6月期间228例医院获得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下呼吸道痰液样本进行细菌鉴定,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228例患者的228份痰液样本中分离出279株致病微生物。主要革兰阴性菌为鲍曼不动杆菌(53株,19.00%)、铜绿假单胞菌(42株,15.05%)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39株,13.98%);主要革兰阳性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9株,6.81%);主要真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29株,10.39%)。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妥布霉素、米诺环素、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均2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妥布霉素、米诺环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均10%;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2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氯霉素、链霉素、利奈唑酮、利福平、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20%;白色假丝酵母菌对6种药物的耐药性均较低,10%。结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为医院获得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不同菌株的耐药性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回顾性调查2008-2013年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收治的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分析其痰培养病原菌构成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共调查SAP患者98例,痰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124株,其中革兰阴性(G-)菌75株(占60.48%),革兰阳性(G+)菌44株(占35.49%),真菌5株(占4.03%)。存在混合感染的患者21例(21.43%),治疗过程中出现细菌变更者23例(23.47%)。检出菌株数居前4位的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3株,占34.68%)、肺炎克雷伯菌(19株,占15.32%)、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各18株,各占14.52%)。肺炎克雷伯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32%,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均100%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均呈现严重的多重耐药(MDR)现象,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8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33.33%。真菌中未检出耐药菌株。结论该院SAP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且除肺炎克雷伯菌外,其余均耐药严重,临床医生应根据其分布特点及药敏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张秀红  董亮  曹燕  严洁 《现代预防医学》2015,(21):4013-4015
摘要:目的 了解该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ICU送检的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统计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及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采用WHONET 5.4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355份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3805株,检出率为59.87%。其中,居首位的是鲍曼不动杆菌1013株,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906株,分别占26.62%、23.81%。鲍曼不动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75.00%,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分别从2011年的43.84%、36.99%上升到2013年的72.89%及71.21%,但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相对较低(33.43%~43.15%)。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均相对敏感,耐药率均<50.0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由2011年的46.77%、46.24%降至2013年的26.29%和 31.96%。结论 该院ICU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连续3年分别居第1位和第2位,且呈现高耐药和多药耐药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肺移植受者主要革兰阴性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用药参考。方法 对2010年1月-2014年12月肺移植受者送检的标本,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使用WHONET 5.4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412份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636株,检出率为45.04%;其中革兰阴性菌525株,排名前4位病原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38.10%,17.33%,16.76%和8.57%。标本主要来源为痰液(73.27%)和支气管灌洗液(22.33%)。鲍曼不动杆菌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 <60.00%。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耐药性<30.0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性高,耐药率分别为7.69%和0.00%;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也较敏感,耐药率为23.08% ~27.47%。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啉、头孢呋辛耐药率为100.00%,耐药率<30.00%的有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呋喃妥因和妥布霉素,未发现耐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菌株。结论 肺移植受者分离的的革兰阴性菌以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为主,不同种类菌株药敏结果差异较大,需继续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和预警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院ICU下呼吸道患者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情况并对其进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法国梅里ATB细菌鉴定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法,对下呼吸道感染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耐药性监测。结果:2013年1月-2014年12月,该医院ICU共分离出致病性革兰阴性杆菌菌株182株,居前5位的依次为肺炎克雷伯(32.9%),鲍曼不动杆菌(15.4%),铜绿假单胞菌(13.2%),产气肠杆菌(7.1%),大肠埃希菌(5.5%)。药敏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6.7%,100%,100%,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敏感率最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美洛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及头孢哌酮的敏感率高达100%,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达100%。部分肠杆菌对多种头孢类抗生素呈现多重耐药倾向。结论:本地区ICU下呼吸道患者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埃希菌等为主要致病菌,这些病原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敏感率最高,临床用药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减少细菌多重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山东省重症监护病房(ICU)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山东省101所医院ICU及106所医院普通病房(非ICU)分离细菌的药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细菌24 458株,革兰阴性菌占80.37%,革兰阳性菌占19.63%。ICU分离居前5位的细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来源于ICU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黏质沙雷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高于非ICU来源菌株(均P0.01)。ICU分离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属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非ICU菌株(P0.05)。ICU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78.0%、79.0%;铜绿假单胞菌对前述药物耐药率分别为25.5%、21.6%,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30.0%。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39.7%,高于非ICU的26.0%(P0.05)。结论 ICU分离细菌耐药情况比较严重,应依据药敏结果指导抗菌药物合理应用,防止耐药菌感染扩散。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重症医学科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及细菌耐药性情况。方法对某院重症医学科2009年10月~2011年9月的所有分离革兰阴性菌株进行耐药分析。结果共分离革兰阴性杆菌795株细菌,最常见的革兰阴性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对丁胺卡那的敏感率最高(77.8%);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仅为41.4%。ESBL(+)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明显升高,对亚胺培南敏感率分别为96.2%和100%。鲍曼不动杆菌呈现多重耐药,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61.3%。结论重症医学科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高。细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经验性用药及抗菌药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全国临床血标本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对2014-2019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ARSS)上报的所有血培养分离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血标本共分离细菌1 599 27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28 846株(51.8%)。2014-2019年居前5位的病原菌无变化,居首位的为大肠埃希菌(402 818株,25.2%),其次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193 968株,12.1%)、肺炎克雷伯菌(162 613株,10.2%)、人葡萄球菌(136 396株,8.5%)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06 915株,为6.7%)。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43 565株,2.7%)和鲍曼不动杆菌(37 244株,2.3%)构成比最高,但呈逐年下降趋势。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在0.8%~1.6%,对美罗培南耐药率由0.8%上升至1.3%。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有所增高,耐药率为6.6%~11.7%。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有下降趋势,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由7.1%降至2.6%。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有下降趋势。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葡萄球菌属细菌。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耐药性均较低。结论 全国临床血标本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病原菌菌种构成无明显变化。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有所上升,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有所下降,临床应加强血流感染病原菌的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江艳  何萍  施志勇 《现代预防医学》2014,(16):3023-3024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08年8月-2012年4月从医院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菌,使用VITEK2-compact微生物全自动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分离出革兰阴性菌591株,其中肠杆菌科细菌341株,占57.7%;非发酵菌246株,占41.6%。分离前六位的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4.7%)、铜绿假单胞菌(17.3%)、肺炎克雷伯菌(15.7%)、鲍曼复合醋酸钙不动杆菌(12.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6.6%)、阴沟肠杆菌(6.4%)。其中肠杆菌科细菌中除液化沙雷菌外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均低于1.2%,非发酵菌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复合醋酸钙不动杆菌、鲁氏不动杆菌、洋葱伯克霍尔菌、产吲哚金黄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6.7%、2.8%、33.3%、50.0%、100.0%。结论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体外抗菌活性明显高于非发酵菌。临床应合理使用亚胺培南,减缓耐药菌株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耐亚胺培南革兰阴性杆菌的变迁与临床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调查耐亚胺培南革兰阴性杆菌的分离情况和临床分布.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患者各种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用WHONET 5.4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3年内共分离出耐亚胺培南革兰阴性杆菌株906株,其中2008年185株,分离率为15.7%,非发酵菌占93.0%;2009年361株,分离率为18.0%,非发酵菌占73.4%;2010年360株,分离率为18.1%,非发酵菌占81.9%,非发酵菌主要见于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杆菌属、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等;肠杆菌科主要见于变形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结论 医院分离的耐亚胺培南菌株中非发酵菌一直占较大比例,且2009年出现的耐亚胺培南肠杆菌科比2008年明显上升,但2010年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血培养中常见病原菌构成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对2008-2010年血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08份送检血培养标本检出病原菌241株,阳性率为10.4%,其中革兰阳性菌96株占39.8%,革兰阴性菌145株占60.2%,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结论 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对控制医院感染和减少多药耐药菌株的出现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血培养阳性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易感因素,为临床预防血流感染和指导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65例血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7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2株占65.8%、革兰阳性菌16株占20.3%、真菌11株占13.9%;医院获得性血液感染分布前3位的科室依次是血液科、移植科、消化道肿瘤科;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及耐亚胺培南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结论 大肠埃希菌是血流感染常见病原菌,万古霉素对抗革兰阳性菌有效;亚胺培南对革兰阴性菌有效;老年肿瘤患者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和类固醇激素,使真菌感染成为严重问题;对免疫功能低下的肿瘤患者,应尽量减少静脉置管时间,加强手卫生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4.
林建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4):3175-3176,3182
目的 探讨ICU患者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病原菌的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细菌培养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 主要革兰阴性杆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占31.5%、肺炎克雷伯菌占20.8%、鲍氏不动杆菌占18.3%、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占11.1%、大肠埃希菌占9.1%;主要革兰阴性均显示多药耐药性,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分别为12.9%、16.7%.结论 临床医师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预防与控制ICU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引起血流感染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WHONET5.3软件对2008-2010年该院血液标本分离的148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148株大肠埃希菌,其中产ESBLs菌株67株,占45.3%(67/148),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35%、8.1%、4.05%和11.49%。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阿洛西林、复方磺胺、氯霉素的耐药率均大于40%。结论大肠埃希菌作为引起血流感染的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现象严重,且出现了2株耐亚胺培南,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长沙市某医院儿科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和探讨某医院儿科分离的病原菌构成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对2009年1-12月该院儿科2 973份临床标本进行接种培养、分离,利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所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73份标本中共分离出常见病原菌405株,分离率为13.6%,病原菌主要分离自痰和血液标本;所分离出的405株菌株中革兰阳性球菌占31.6%,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为主达48.4%,MRSA和MRCNS检出率分别为45.5%和54.8%,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革兰阴性杆菌占60.5%,排在前4位的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都高于95%,对头孢曲松及头孢呋辛等耐药率高于50%,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株。结论该院儿科分离的病原菌存在严重耐药现象,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检出率高,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加强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分离的常见革兰阴性(G-)耐药菌产AmpC酶和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其耐药谱特征。方法采用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单产AmpC酶、同时产AmpC酶和ESBLs菌株,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表型筛选和确认试验检测单产ESBLs菌株,纸片扩散法及E test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检出单产AmpC酶、单产ESBLs、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的细菌分别为28株(16.67%)、71株(42.26%)和12株(7.14%)。AmpC酶检出率在阴沟肠杆菌中最高,为57.14%;ESBLs检出率以肺炎克雷伯菌最高,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分别为71.70%和55.81%。单产AmpC酶菌株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吡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分别为3.57%和28.57%;单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较高,耐药率分别为2.82%、32.39%和25.35%;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的菌株仅对亚胺培南敏感,未发现耐药株。结论RICU常见G-耐药菌的AmpC酶和ESBLs检出率较高,该类菌对大多数新型广谱β 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对亚胺培南敏感。  相似文献   

18.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现状及监测   总被引:22,自引:9,他引:22  
目的探讨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现状及其对13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方法用常规方法对289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株进行鉴定,并采用Kirty-Bauer法选用13种抗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 106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为36.7%,主要来源于痰标本,占78.3%;其在临床病区分布中居前3位者依次为呼吸内科、神经外科、老年病科;10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氯霉素、复方新诺明等8种抗菌药物均表现出>50%的耐药率. 结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严重,对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治疗此类细菌感染宜参考细菌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潘红超  商安全  刘晓明    王利新    魏军   《现代预防医学》2016,(16):3012-3015
目的 通过对OXA、AdeABC、CarO基因及生物膜在临床分离的亚胺培南耐药和敏感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B)中分布特征的研究,进一步探讨AB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方法 运用PCR技术对OXA、AdeABC、CarO基因进行检测;采用微量滴定板法制备生物膜模型及定量实验。结果 OXA-23在亚胺培南耐药和敏感菌株中的检出率分别为99.1%和2.9%(P < 0.05);OXA-51基因在所有检测菌株中均被检出。AdeABC在耐药菌株中的检出率为98.1%,而在敏感菌株中的检出率仅为64.7%(P < 0.05)。CarO基因在耐药和敏感菌株中的检出率分别为97.2%和99.0%,P >0.05。产生物膜菌株在耐药和敏感菌株分别为67.9%和75.5%, P > 0.05。结论 OXA-51基因是确认是否为AB的标志性基因;OXA-23基因在AB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AdeABC外排泵在降低AB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增强细菌耐药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外膜蛋白CarO的改变对于降低AB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的可能性不大;临床分离的AB所引发的感染多数与生物膜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20.
绍兴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3,他引:12  
目的探讨绍兴地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方法对5株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4株亚胺培南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IMP、VIM和oprD2基因等3种基因检测和测序.结果 5株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均检出VIM基因,经比对分析为VIM-2型;无IMP基因检出,oprD2基因均无缺失.结论绍兴地区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由VIM-2型基因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