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在我院诊疗的34例肝脏FNH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扫描,总结其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结果本组34例肝脏FNH患者均由多层螺旋CT扫描初步确诊,并经病理证实,符合率达100%。19例患者呈低密度或略低密度影像,7例呈等密度影像;8例可见中央星状瘢痕;7例伴有钙化影,2例无明显中央瘢痕。增强扫描显示动脉期28例明显强化,6例无明显强化;门脉期病变强化中9例呈低密度,19例等密度,6例呈高密度;延迟期7例呈低密度,18例呈等密度,9例呈高密度。结论多层螺旋CT在肝脏FNH中的诊断价值较大,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CT多期增强扫描征象,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FNH的CT平扫及三期动脉增强扫描表现。结果平扫7例为等或稍低密度,3例为低密度;4例病灶中心可见中央疤痕。增强扫描动脉期8例明显强化,2例中度强化。门静脉期病灶强化程度减轻,但较正常肝实质8例呈等或稍高密度,2例呈稍低密度。延迟期7例呈等或稍高密度,3例呈稍低密度。4例中央瘢痕延迟期强化显著。结论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FNH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在CT和MR扫描影像上的特征进行探讨,以提高该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2例患有肝脏局灶性增生的患者临床诊断资料中的CT及MR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其增生病灶直径为2.1~7.0cm,平均为(4.55±2.45) cm.22例患者中实施CT检查的共有14例,对其病灶处进行扫描均为低密度,其中有11例患者的CT扫描影像显示在增生病灶的中心出现星芒状低密度的中央瘢痕,7例影像显示在病灶中央或周围出现迂曲增粗血管,3例影像显示中央瘢痕在延迟扫描时呈现出延迟强化现象;有8例患者实施MR检查,其影像结果显示在平扫时MR的TIWI呈现出低信号,而T2WI则呈现出高信号.其中有5例患者影像显示出现中央瘢痕,有1例患者的中央瘢痕在延迟扫描时出现延迟强化.结论 CT扫描和MR扫描的影像结果能够很好地显示出FNH疾病的相关特征,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诊断FNH的重要诊断检查工具.  相似文献   

4.
刘建华  陈思争  陈言 《中国保健》2006,14(18):89-89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2例经手术及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肝脏FNH平扫及动态增强CT资料.结果12例FNH均为单发结节,肝右叶9个,肝左叶3个,结节长径1.5~8.7cm.CT平扫11例呈低密度,1例等密度,6个病灶低密度中央可见星芒状、点状或线状更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11个病灶实质明显均匀强化,1个中等强化,2个病灶中心或边缘见增粗扭曲的血管门脉期9个病灶强化高于肝实质,2个等于肝实质,1个低于肝实质延迟期11个病灶略高于或等于肝实质,1个低于肝实质.动态增强扫描10个病灶显示中央瘢痕,其中6个呈典型"延迟强化"表现.2个病灶边缘出现薄层环状强化.结论螺旋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对FNH诊断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局灶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FNH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追踪证实的11例FNH病灶影像学资料,包括CT检查11例,其中4例同时行MRI检查。结果 11例均为单发病灶。CT平扫为低密度8例,等密度3例。MRI平扫T1WI为低信号3例,等信号1例;T2WI均为高信号。所有病例CT增强动脉期均呈明显强化,门脉期8例呈等密度,3例为稍高密度;延时期9例为等密度,1例呈稍高密度,1例呈稍低密度。多期扫描6例可见中央瘢痕,2例有假包膜。结论 CT多期扫描可充分反映FNH的血供特点及病理特征(本组未作MRI增强检查)。因此,增强检查在FNH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CT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要点,提高与其他血管丰富的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与病理证实的32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平扫与增强后的表现。结果共检出36个病灶,28例为单发病灶,4例2个病灶。CT平扫病灶均呈等密度或轻微低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除中心瘢痕外,所有病灶均有明显的均匀强化,其中19个病灶中心或周边见增粗、扭曲的供血动脉;门脉期病灶呈稍高密度,延时期病灶呈等密度;17个病灶伴有中心瘢痕者均有延迟强化,CT正确诊断28例,诊断符合率87.5%。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能较全面显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病理特征和血供特点,对大部分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可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可明显提高与血管丰富的肝细胞癌及肝血管瘤等的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7.
螺旋CT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螺旋CT双期扫描表现。结果58例共发现病灶89个。其中肝左叶35个,肝右叶64个。肿瘤大小0.5~17.9cm,平均4.2cm。平扫发现病灶53个,27个表现为低密度,密度均匀者19个,7个不均匀密度病灶中可见到更低密度的坏死区或脂肪变性。肝动脉期扫描发现病灶82个,高密度均匀性强化75个,不均匀性强化6个,有1个无明显强化仍为低密度。门静脉期扫描发现病灶73个,均转化为稍高密度或等低密度影。结论螺旋CT能充分反映肝癌的血供特点,可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提供更多可靠的信息及病变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螺旋CT双期扫描表现。结果58例共发现病灶89个。其中肝左叶35个.肝右叶64个。肿瘤大小0.5-17.9cm,平均4.2cm。平扫发现病灶53个,27个表现为低密度,密度均匀者19个,7个不均匀密度病灶中可见到更低密度的坏死区或脂肪变性。肝动脉期扫描发现病灶82个,高密度均匀性强化75个,不均匀性强化6个,有1个无明显强化仍为低密度。门静脉期扫描发现病灶73个,均转化为稍高密度或等低密度影。结论螺旋CT能充分反映肝癌的血供特点,可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提供更多可靠的信息及病变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检测中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到本院治疗肝脏肿瘤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多层螺旋CT、MRI两种方式进行诊断,观察肝脏肿瘤在两种诊断方式下的影像学特点,研究多层螺旋CT、MRI在肝脏肿诊断中的鉴别价值。结果:肝脏肿瘤患者动脉期检测出68个病灶,其中有28个高密度病灶、8个低密度病灶、10个等密度病灶;在静脉期检测出40个病灶,其中有22个低密度病灶,经CT平扫检测无异常表现的患者有4例,但通过MRI检查T2WI序列显示出异常信号,增强CT检测呈现出明显病灶。结论:多层螺旋CT与MRI诊断可有效呈现出肝脏肿瘤的血供特点,且肝脏肿瘤的有效检测率较为显著,若将两种检测方式将结合可为肝脏肿瘤的鉴别最有价值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螺旋CT对肝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2例肝门胆管癌的CT平扫和动态增强影像表现特征。结果32例均有程度不同的胆管扩张,其中27例平扫表现肝门区低或略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呈高密度4例、等密度13例、略低密度10例,延迟扫描呈相对高密度28例、等密度4例、无低密度,肿瘤边界更明确。结论螺旋CT是诊断肝门胆管癌有效、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A case of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of the liver was reported, in which various diagnostic imaging modalities were performed. Hepatic colloid scan (SPECT) in this case shows typical focal accumulation in the lesion. Ultrasonic image shows a sharply demarcated hypoechoic lesion in the left lobe. But no significant informations of this tumor were obtained in the plain CT, CE-CT and angiography. Echo-guided biopsy was performed and focal cirrhotic finding in the lesion without liver cirrhosis was obtained.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物质定量分析对肝硬化再生结节与癌性结节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2014年2-6月在本院行能谱CT三期增强扫描并经病理证实的肝占位患者33例,其中肝硬化再生结节22例,癌性结节11例,对比两组病例的能谱图像,算出不同能量时病灶与肝实质对比噪声比(CNR)、标准化碘浓度(NIC)、病灶与正常肝实质含碘浓度比值(LNR)、病灶动脉期和门脉期碘浓度差异(ICD)。结果:肝硬化再生结节与癌性结节在不同能量下病灶-肝脏对比噪声比有一定规律,随着能量的增加,病灶-肝脏对比噪声比减少(P〈0.05)。癌性结节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标准化碘浓度、碘浓度比值和碘浓度的差异值均低于肝硬化再生结节。动脉期病灶与正常肝实质含碘浓度比值鉴别肝硬化再生结节与癌性结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结论:能谱CT物质定量分析对肝硬化再生结节与癌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有巨大临床价值,能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在肝硬化背景下对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VTQ对78例肝硬化背景下的肝脏实性结节和对应的肝背景行VTQ检查,并对所有结节进行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对良恶性结节VTQ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8病例中,原发性肝癌37例,转移性肝癌15例,肝硬化再生结节26例,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与所对应的肝背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与肝硬化再生结节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肝硬化再生结节与所对应的背景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在肝硬化背景下对肝内实性结节的良恶性鉴别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独立完成的腹腔镜肝切除术10例,其中原发性肝癌4例,肝转移鳞癌(肺癌术后)1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并胆囊结石1例,多囊肝1例,肝局灶性肝细胞脂肪变伴胆囊结石1例。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9例,B级1例。结果 10例均成功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92~362分钟,平均(209±77.64)分钟,术中出血20~1800ml,平均(787±643.7)ml,无严重并发症。10例术后随访12~47个月,其中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1例术后3个月复发,12个月后死亡。另3例均无瘤生存,最长1例成活39个月。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安全可行,其不但适用于良性肿瘤,也部分适用于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婴幼儿肝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探讨该病的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方法总结15例临床影像资料完整、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肝母细胞瘤的临床CT表现。结果肿瘤主体位于肝右叶9例,左叶2例,同时累及左右叶4例。CT平扫肿瘤均呈低、等混杂密度,巨大肿瘤内可见多发裂隙状及不规则形更低密度区,7例可见肿瘤内斑片、点线状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呈不均匀性结节状或片状强化,密度高于肝组织,门脉期病灶呈低密度,坏死或液化区无明显强化。结论 CT扫描是婴幼儿肝母细胞瘤最有价值影像检查方法之一,CT平扫及增强对病灶定位定性较准确,能为临床提供诊断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与探讨肝脏继发性淋巴瘤的CT表现。方法对本院近年来收治的34例肝脏继发性淋巴瘤患者进行腹部CT扫描,其中共20例患者接受增强扫描,以确定其CT表现特点。结果 34例肝脏激发淋巴瘤患者,其中出现结节共27例,弥散型共4例,混合型共3例。34例患者中,出现多发性占位的患者共20例。通过CT扫描均可观察到低密度造影,对病变区域进行增强扫描的患者,发现中度强化者共6例,轻度强化者共8例,其余无明显强化表现。结论密度均匀、血供较少、血管无侵犯、多发占位为肝脏继发淋巴瘤的主要CT特点,这些CT表现对于肝脏继发性淋巴瘤的诊断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胆石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经过临床证实患有胆石性肠梗阻的患者16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腹部超声和X先腹部平片以及CT平扫检查。结果 16例患者多层螺旋CT均表现出胆石性肠梗阻征象。多层螺旋CT有100%的临床诊断准确率。结论多层螺旋CT对胆石性肠梗阻诊断中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DR平片对外伤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72例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分别行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DR平片检查。统计患者骨折部位,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肋骨骨折确诊率及骨折合并症检出情况。结果:肋骨骨折多发高于单发,且多发生于第4~10肋骨及腋段,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肋骨骨折诊断准确率为97.2%,DR平片诊断准确率为80.3%,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率明显高于DR(x2=19.15,P<0.01);DR平片漏诊的肋骨骨折主要位于肋软骨(占58.1%),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发现其他部位骨折19处及肺部合并症16例。结论:16层螺旋CT薄层诊断肋骨骨折极大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在隐匿性肋骨骨折及并发症方面其临床价值明显优于DR平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