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哮喘患儿的焦虑症状测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1] 。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 ] 。反复发作的哮喘严重影响了患儿的身体健康 ,患儿也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本文采用“特质焦虑问卷” (STAI,Formy -Ⅱ ,简称T -AI) [3] ,对我院呼吸科诊治的部分哮喘患儿进行测评 ,并与同龄在校儿童进行对比 ,以期探讨哮喘发作程度和持续时间的相关性。对象 哮喘组 :样本来源于 1998年6月至 1999年 3月我院呼吸科诊治的 2 0名哮喘患儿 ;哮喘发作严重程度 ,按照1994年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对患儿哮喘严重程度进行评分 :非急性期发作患儿 1分 ;急性…  相似文献   

2.
应用电脑对111例儿童哮喘50项指标进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把发作时喘憋严重,平时也有不同程度的喘息症状患儿列入小儿重症哮喘,与非重症哮喘比较,结果显示夜间喘、急性发作持续天数、非特异性刺激诱发、间歇期症状、发绀、呼吸困难、入院后激素治疗、中性粒细胞、IgA、pH、哮喘持续状态等11个因素入选重症哮喘回归方程,表明这些因素与小儿重症哮喘相关,提出儿童哮喘危险信号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1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90例患儿,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基础护理,对研究组患儿在基础护理的同时,给予患儿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研究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儿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结论 人性化护理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该种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胃动素(MTL)和血清胃泌素(GAS)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水平变化,以阐明胃肠激素与支气管哮喘患儿胃肠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检测98例哮喘患儿MTL和GAS的水平,其中76例患儿通过平卧或抬高床脚进行吞钡X线检查,并对喘息发作的次数、年龄、严重复发性哮喘,结合伴有反胃烧心等食管炎症状的患儿做好详细的统计学处理.结果:哮喘患儿无男女性别差异.哮喘有症状和钡餐阳性者与对照组比较P<0.001,哮喘无症状组与对照组及哮喘有症状组与无症状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哮喘有症状组血浆MTL和血清GA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哮喘无症状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经观察发现哮喘反复发作可引起血浆MTL和血清GAS水平的严重降低,支气管哮喘伴发胃食管反流(GER)与哮喘反复发作引起血MTL和GAS水平降低有密切的相关性,胃肠激素水平降低是哮喘引发GER的关键所在,而GER又可触发和加剧喘息的发作.  相似文献   

5.
刘元 《医学信息》2008,21(6):960-961
儿童哮喘足指年龄≥3岁,喘息呈反复发作,发作时双肺可闻及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应用支气管舒张剂有明显疗效,据临床观察,现在大多数成人哮喘病患者都是起病于幼儿时期,儿童哮喘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发展成成人哮喘.所以彻底治疗儿童哮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哮喘的患儿来说,过敏原、感染、心理因素,是诱发哮喘发作的常见原因.尤以心理因素为主,也就是说心理因素足诱发哮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尤其是对儿童病人,娇惯、过分的溺爱、学习的压力等诱因引起的发作占大多数,我们对2005年-2007年间,598名哮喘患儿的诱发原因进行分析,发现超过50%的哮喘发作与心理因素有关,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支气管哮喘不同时期患儿气道微生态与血清免疫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进入成都市双流区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9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其中包括46例缓解期和50例急性发作期,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40名健康小儿作为健康组。对3组小儿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诱导痰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组小儿的IL-4、IL-10、IL-17和IFN-γ水平。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儿Shannon指数与IL-4、IL-17呈负相关(P<0.001),Shannon指数与IL-10、IFN-γ呈正相关(P<0.001);支气管哮喘患儿Ace指数与IL-4、IL-17呈正相关(P<0.001),Ace指数与IL-10、IFN-γ呈负相关(P<0.001)。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儿气道微生态存在明显失调,Shannon指数、Ace指数与IL-4、IL-17、IL-10及IFN-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阳荣秀  秦涛 《医学信息》2018,(2):135-136
目的 观察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采用射干麻黄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 年 7 月~2017 年 4月在本院诊治的100例哮喘患儿,按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实行GINA 方案的基础上,两组必要时均给予雾化吸入以及吸氧、补液、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射干麻黄汤配合穴位敷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采用射干麻黄汤配合穴位敷贴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患儿病症表现,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健康宣教指导在小儿支气管哮喘遵医行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12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进行健康宣教指导分为研究组(n=63)和对照组(n=61)。对照组患儿采用普通健康宣教,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增加健康宣教指导。记录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测量患儿随访前与随访1年后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_1)及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_1/FVC),比较两组患儿随访1年后遵医行为情况及随访1年内复诊率、再次住院率、急性发作次数。结果研究组患儿随访1年后FVC、FEV1、FEV1/FV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正确合理用药、指导患儿合理饮食及家居、参加户外及体育活动及正确处理急性期发作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随访1年内复诊率、再次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宣教指导可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遵医行为,改善其肺功能,对降低支气管哮喘复发率、延长发作间隔时间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和正常小儿外周血CD3+TCRvα24+NKT细胞频率;CD4+、CD8+、CD4-CD8-(DN)3个亚群比例;各亚群细胞胞内IL-4、IFN-γ水平及其表面活化分子CD69的表达情况。探讨NKT细胞在哮喘发作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收集12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和10例健康小儿外周血,分离其中单个核细胞(PBMCs),对其表面分子CD3、TCRvα24、CD4、CD8、CD69及胞内分子IL-4、IFN-γ进行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结果哮喘患儿和健康小儿外周血CD3+TCRvα24+NKT细胞频率分别为0.42%、0.32%。哮喘组CD4+、CD8+、DN 3个亚群比例分别为:71.60%、14.90%、12.55%,正常对照组为:63.00%、13.12%、22.78%。哮喘患儿较正常小儿外周血CD4+NKT细胞比例上升,而DN NKT比例下降。3个亚群的NKT细胞均检测到了CD69、IL-4和IFN-γ的表达。总体而言,CD4+亚群和DN亚群胞内IL-4、IFN-γ水平较CD8+亚群高,DN NKT表面CD69表达高于其它2个亚群。但各亚群CD3+TCRvα24+NKT细胞CD69、IL-4和IFN-γ水平在哮喘组及正常对照组中未检测出明显差异。结论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外周血CD3+TCRvα24+NKT细胞CD4+亚群频率上升,DN亚群频率下降。NKT细胞亚群比例的改变可能参与或介导了哮喘患儿急性期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长期吸入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哮喘患儿在哮喘急性发作时静脉注射琥珀酸氢化可的松,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皮质醇含量,以了解其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重症哮喘儿童社交焦虑现状并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方法:①将医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37例重症哮喘患儿纳为研究对象,待患儿病情稳定后,要求其填写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调查重症哮喘患儿社交焦虑发生率;②根据是否发生社交焦虑将重症哮喘患儿分为焦虑组与正常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重症哮喘患儿社交焦虑的危险因素。结果:①重症哮喘患儿社交焦虑发生率为37.23%;②单因素分析提示,重症哮喘社交焦虑组患儿及正常组患儿哮喘病程、哮喘控制程度、合并呼吸衰竭情况、重症哮喘发作次数、哮喘日常控制程度、母亲文化程度、主要照护者焦虑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结构、父母婚姻状态、父母对患儿治疗信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7.76,14.06,43.36,20.35,23.19,7.09,7.13,6.35,6.58,49.56;P0.05),两组年龄、性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重症哮喘多次发作、哮喘日常控制不良、母亲低学历水平是重症哮喘患儿社交焦虑患病的危险因素(OR=3.550,5.737,3.873;P0.05),而父母对患儿治疗信心是患儿社交焦虑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重症哮喘患儿社交焦虑发生率较高,提高患儿母亲对疾病的知晓率及照护能力,有效稳定哮喘日常控制水平,增强患儿父母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在降低重症哮喘患儿社交焦虑发生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放射配基受体结合分析方法,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及其父亲外用血淋巴细胞肾上腺素能β受体(简称β-AR)及血浆cAMP水平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哮喘发作期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β-AR为4148.3±372.5site/cellcAMP为17.0±1.5pm/ml,患儿父亲β-AR为2176±678.2site/call,cAMP为14.4±2.0PM/ml,.患儿母亲β-AR为1721.1±96.3site/site,cAMP为13.3±1.4pm/ml,哮喘息性发作期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淋巴细胞β-AR密度均明显升高P<0.01,表明哮喘患儿及其父母的β-AR功能低下或受到阻滞。而且患儿与其父母亲之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倾向。父母亲β-AR功能低下,其小儿可能易患支气管哮喘,小儿气道上的β-AR由于遗传因素影响而处于反应低下,可能是小儿支气管哮喘高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Th17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17、IL-21和IL-22在血清中的表达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以及与儿童哮喘发作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68例哮喘患儿和30例健康对照患儿血清中IL-17、IL-21和IL-22的水平进行检测。患儿血清中IL-17、IL-21和IL-22与患儿性别、年龄的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三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在不同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与年龄亦无相关性。哮喘患儿血清中IL-17(37.35±10.52)pg/mL和IL-22(407.42±137.41)pg/mL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IL-21表达水平在两组之间无差异;IL-21和IL-22的表达与哮喘发作程度无关,而IL-17表达水平与哮喘发作程度呈正相关。结论:Th17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17和IL-22在哮喘的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监测病情和诊断哮喘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就儿童支气管哮喘反复喘息发作的相关性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月所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45例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本院同期健康体检结果显示为正常的小儿45例为对照组,使用自行设计的诱发儿童哮喘高危因素统一调查问卷表来对两组儿童的家长进行面对面地仔细询问及调查。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有意义(<0.05)的因素有11个院剧烈运动、呼吸道感染、气候变化、情绪压抑、哮喘史、家族过敏史、儿童有特应性体质、常接触泡沫制品、甜食习惯、父母吸烟史、海产品摄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能进入主效应模型的因素有6个因素,分别是剧烈运动、呼吸道感染、气候变化、情绪压抑、哮喘史、家族过敏史。结论儿童支气管哮喘反复喘息发作与多种相关性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研究,能够有效地治愈患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测量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儿童患者瘦素(leptin)的水平,探讨瘦素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婴幼儿喘息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43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婴幼儿分别于入院后24h内、治疗结束及出院后12周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leptin水平,并随访2年.根据患儿喘息发作的情况,分为婴儿哮喘组和非哮喘组;另选10名健康儿童血清标本作对照.结果 BSV感染后喘息发作≥3次的婴幼儿患儿,占41.9%.治疗前,哮喘组和非哮喘组血清lepti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2.64,P<0.05).治疗后,哮喘组血清leptin水平高于非哮喘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4、6.23,P<0.05).出院12周后复查,哮喘组血清leptin水平仍高于非哮喘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2、6.11,P<0.05);而非哮喘组血清leptin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P>0.05).结论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喘息发作≥3次的婴幼儿血清leptin水平较健康同龄儿童及非哮喘儿童明显升高,持续高leptin水平可能是BSV感染后婴儿哮喘的高危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行为问题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在 0 .11%~ 2 .0 3%之间[1] ,其发生与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 ,按传统医学模式该病与遗传、感染、过敏体质和过敏原有关。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仅考虑到以上的生物学因素 ,而忽视其他相关因素 ,特别是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的行为因素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为了了解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行为特征 ,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 ,希望找出行为与支气管哮喘相互关系中的规律 ,为临床工作提供一些参考。1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是 1998年 2月至 2 0 0 1年 2月间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内科住院或门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冬春季儿童、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呼吸道常见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IFA1、IFA3、IFB)、副流感病毒(PIF1、PIF3)、腺病毒(ADV)的感染情况及与临床症状和嗜酸细胞的关系。方法 对2000年11月至2001年3月及2001年11月至2002年3月,来首都儿科研究所哮喘中心就诊的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176名,采用病毒分离及间接免疫荧光法,对鼻咽分泌物(nasopharyngeal secretions,NPS)中七种病毒抗原进行监测,并同时记录临床症状和用药情况及进行鼻咽分泌物和外周血中嗜酸细胞计数。结果 176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NPS中,79例检测出病毒,阳性率为44.9%。其中RSV 66例,感染率为37.5%、IF7例(4.0%)、ADV6例(3.4%)及PIF4例(2.3%)。RSV占79例病毒感染患儿的83.5%;4例患儿同时测定出RSV和其他病毒混合感染。这些病毒在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中检出率与年龄呈反比,小年龄组的患儿病毒感染多;检出病毒的患儿病情重,伴发热的患儿显著多于未检查出病毒的患儿。病毒感染与非感染组的NPS中嗜酸细胞数目检测无明显差别;但血中嗜酸细胞的数目,病毒检出阳性的患儿,较病毒测定阴性的患儿明显减少(t=2.676,P〈0.001)。结论 北京地区冬季近半数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呼吸道病毒检测阳性,其中RSV是婴幼儿哮喘发作的主要感染病毒,引起较严重的临床症状;病毒检出阳性的患儿,血中嗜酸细胞的数目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观察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变应性哮喘1年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0年6月我院哮喘门诊就诊轻中度哮喘患者55例,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的研究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粉尘螨滴剂+吸入激素)30例,对照组(单纯吸入激素)25例。临床观察1年,比较2组哮喘症状评分、急性发作次数、发作持续天数、吸入激素量、肺功能及呼气峰流量变异率的改变情况。结果从治疗的第36周开始2组患儿的日均哮喘症状评分出现差异,差异持续至1年观察结束。试验组1年哮喘的急性发作次数、发作持续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从治疗的40周开始2组患儿ICS用量出现差异,差异持续至1年观察结束。治疗1年后试验组肺功能FEF50、MMEF占预计值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2组FEV1、PEF、FEF75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均>0.05)。试验组PEFR变异率于治疗29~56周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可改善哮喘患儿症状,减少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持续天数及严重程度,减少ICS剂量、改善患儿小气道肺功能、降低PEFR变异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对小儿失神癫痫的监测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小儿失神癫痫患儿40例为对象,对患儿进行2h以上的视频脑电图监测,并对监测过程中的各种事件进行标记,分析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脑电描记过程中40例患儿中有34例出现临床发作,患儿间歇期监测到发作波33例。结论视频脑电图可以将脑电图记录与患儿临床发作情况结合起来,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Th17细胞是以分泌IL-17为主的新型T细胞亚群,其在哮喘中的作用尚不十分清楚。本文通过观察哮喘急性发作儿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IL-17、IL-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哮喘急性发作儿童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 我院2009年2月-2009年12月期间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共88例,包括哮喘急性发作组(哮喘组,n=52)、非喘息组(肺炎组,n=25)及对照组(n=11),收集所有病例的BALF,进行细胞学分类,ELISA法测定BALF中细胞因子IL-17、IL-8、VEGF、IL-4、IFN-γ和IL- 4/IFN-γ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和肺炎组患儿的IL-17和IL-8水平均明显增高(均P<0.05);哮喘组患儿的IL-8水平较肺炎组低(P<0.05),而2组IL-17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与肺炎组和对照组比较,哮喘组患儿VEGF水平明显增高(均P<0.01);肺炎组与对照组患儿VEGF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3组患儿的IL-4,IFN-γ和IL-4/IFN-γ水平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及肺炎组患儿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增高(均P<0.01),而哮喘组与肺炎组患儿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 IL-17、IL-8及VEGF在哮喘儿童气道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Th17细胞可能参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