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四川省通江县狂犬病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控制(防控)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狂犬病疫情资料。结果通江县1984/2008-06累计报告狂犬病发病48例,病死48例。从流行趋势看,疫情经历流行期(1984-1991年)、控制期(1992-2005年)和回升期(2006-)3个阶段,流行期年均发病率为0.75/10万,以1988年发病率最高达1.26/10万;控制期无病例报告;回升期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2007、2008-01/06病例数分别较2006年上升4倍和3倍。从三间分布看,秋季为发病高峰(45.45%),民胜、广纳片区为历年的高发地区(47.73%),发病年龄以15~64岁人群居多(74.99%)。从2006年以来病例个案资料分析结果看,100%病例分布在农村,以流浪犬和散养犬为传染源(分别占70%和30%),以头、面、手等裸露部位暴露为主(70%),Ⅲ级暴露及未处理伤口的比例较大(分别占60%和30%),Ⅱ、Ⅲ级暴露者人用狂犬疫苗全程接种率和Ⅲ级暴露者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接种率低下(分别仅达10%和16.67%)。结论通江县目前正处于狂犬病疫情回升阶段,应当进一步采取以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切实控制传染源、积极开展暴露后伤口规范化处理及免疫接种、加强疫情监测等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泸溪县1113例狂犬病暴露者流行病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泸溪县当前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分布状况及处置现况,为控制狂犬病疫情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09年期间在泸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咬伤门诊就诊登记的所有狂犬病暴露个案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09年共收治1113例暴露者,男性暴露多于女性,性别比为1.67:1。1-12月份均有发生,6-9月份最多,占48.43%;各年龄组均有暴露,最大年龄73岁,最小年龄8月龄,以0~15岁组为主,占45.28%。暴露程度以Ⅲ级为主,占49.69%。伤人动物以犬为主,占总数的77.54%。犬免疫率为5.93%。结论狂犬病暴露人群以犬伤为主,少儿为重点暴露人群。目前人群狂犬病暴露病例处置意识较强,疫苗接种意识良好,但狂犬免疫球蛋白的使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宜昌市狂犬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本市2000-2009年报告的所有狂犬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分析.结果 2000-2009年全市共报告狂犬病患者78例,年均发病率为0.20/10万,病死率100.00%.全市13个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以当阳市、枝江市发病多(39例),占全市报告总数的50.00%;4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占75.64%;发病以农民和学生为主.肇事动物以犬为主,占96.15%;致伤动物均无疫苗免疫史.结论 犬只管理不规范,群众暴露后未注射疫苗是狂犬病流行的因素.加强狂犬病疫情监测,加强犬类管理,及时做好暴露人群处理是防控狂犬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文通过描述性分析2006-2016年南宁市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狂犬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6-2016年南宁市狂犬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6-2016年全市报告狂犬病例177例,年均发病率0.23/10万,发病呈下降趋势(P<0.001)。狂犬病例分布于12个县(区),有病例报告的县(区)数呈下降趋势(P<0.001)。上林县、横县、宾阳县累计病例报告数位居前3;城区发病率比县低(P<0.001)。全年发病主要集中在4-9月份。18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P<0.00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01)。病例以农民居多(占79.10%)。伤人动物犬占87.01%,未接种疫苗动物占93.40%,Ⅲ级暴露占88.75%。暴露后采取伤口处置措施占25.99%,接种狂犬疫苗的病人占6.78%,疫苗联合免疫球蛋白预防占2.82%。 结论 2006-2016年南宁市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表现为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男性农民是高危人群,主要由犬伤引起,其发病主要与未采取规范的暴露后预防措施、动物疫苗接种率低和暴露程度高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分析2005-2013年怀集县人狂犬病的流行特征,为有针对性制定狂犬病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怀集县2005-2013年人狂犬病疫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怀集县人狂犬病的流行强度、季节分布、人群分布、伤人动物、受伤情况以及暴露后的处理情况等流行特征,采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汇总分析,并针对当地的流行特征情况提出有效合理的防制措施.结果 2005-2013年怀集县共报告人狂犬病病例80例,死亡80例,病死率100%,其中2005年发病率最高(3.89/10万),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病率呈大幅下降趋势;发病时间主要集中于秋冬两季,共发病61例,占比76.25%;男女发病比例约为2.5∶1,以当地农民为主,共发病58例,占比72.50%;伤人动物以犬为主,占比96.25%(77例);受伤情况以咬伤为主,占比93.75%(75例);暴露后约87.50%(70例)均未接种过狂犬疫苗.结论 2005-2013年怀集县人狂犬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目前秋冬季、农村地区是防控重点,同时还应加强该地区的犬只管理和人群暴露后免疫,以提高群众狂犬病防制意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贵港市人间狂犬病疫情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探讨防制对策。方法收集2005~2009年贵港市狂犬病疫情资料,对其中部分个案的暴露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9年间贵港市共报告264例狂犬病,分布全市所有县市区92%的乡镇。男性占73.86%,农民占58.33%,学生占21.97%,散居儿童占13.64%;全年均有病例发生,以秋冬夏季相对较多。49例狂犬病中,89.70%的伤人动物为犬,65.30%伤人动物为家养且均未进行动物免疫。49例狂犬病病例中,93.88%未进行伤口规范性处置,97.96%病例未接种过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血清、人用狂犬病疫苗。结论贵港市是狂犬病自然疫源地,犬伤暴露机率的上升,群众防病知识缺乏、防病意识不强,未及时、规范进行伤口处理和狂犬病疫苗的接种,以及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血清的使用率低,是导致狂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需采取针对性措施,遏制疫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连云港市2003-2004年狂犬病疫情,探讨疫情突发因素;方法:对2003年7月至2004年12月期间59例狂犬病病人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狂犬病发病病例男性26例,女性33例;年龄2~83岁;其中57例暴露时间在2003年5月~2004年8月,有两例分别在1995年和1998年;暴露后伤口未处理或在家自行处理50例(84.7%),未接种疫苗的44例(74.6%),接种疫苗未完成全程免疫发病的10例(占接种者的66.6%);咬伤头颈部潜伏期在30日内有8例(80%);59例病例治疗无效100%死亡;调查农村犬密度1.74只/户,以散养为主,家犬均未免疫.结论:易感人群暴露后处理不正确,短潜伏期发病,犬未免疫是本次疫情突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江门市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狂犬病防制的重点策略。方法收集2005-2011年江门市狂犬病个案调查及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11年江门市共报告狂犬病70例,每年发病数分别为2、1、5、14、13、15和20例。年发病率介于0.02/10万~0.45/10万之间,病死率100.00%,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疫情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共67例,占95.71%)。男性45例,女性25例。50岁以上人群报告发病占45.71%(32/70),职业以农民和学生为主,构成比分别是50.00%(35/70)和14.29%(10/70);咬伤部位以上肢为主,占37.14%(26/70)。65例动物咬伤史明确的病例中,潜伏期中位数为67d,90.77%(59/65)的病例由犬伤引起,病例伤口暴露程度以Ⅲ级伤口为主,占56.92%(37/65)。全部病例均未接受规范犬伤处理。2005—2011年全市各犬伤门诊的数据显示,犬伤暴露人员伤口规范处理率为89.23%(148006/165874)、全程注射疫苗率93.95%(155840/165874),但接种免疫球蛋白的人数只占应接种人数的8.67%(4451/51315)。犬只管理方面,2005年全市共有存栏犬105430只,应免疫犬只86850只,免疫注射率为53.47%(46437/86850)。结论农民和学生是江门市狂犬病防控的重点人群。犬只数量增加、管理不规范以及暴露后处理不及时不规范是导致江门市狂犬病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提示今后应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加大宣传力度,以农村地区为重点进行防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泉州市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3年到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就诊的狂犬病暴露人群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3年共接诊14 032例,以犬类咬抓伤多见(81.4%),就诊时间夏秋季较高;年龄以20~29岁和0~9岁较多(19.8%、19.4%);病例中Ⅱ级暴露占64.2%;咬伤部位以下肢为主(50.9%),头面部咬伤以0~9岁为主(63.3%);咬伤后能自己正确处理伤口者占13.1%,24h内就诊者占83.0%,狂犬疫苗接种率97.2%,Ⅲ级伤口患者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接种率60.7%。结论应加大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加强犬类管理,建议将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纳入医疗保险范围,降低狂犬病流行风险。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描述河南省2005-2013年人狂犬病疫情流行特征,提出防治对策。方法 收集狂犬病疫情资料和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5-2013年河南省共报告狂犬病病例1 02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12/10万;至2007年达到高峰,之后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全年皆有发病,8月份最多;病例主要分布在南阳、周口、商丘、驻马店、信阳、许昌6个市,其发病总和占全省的57.1%。男女性发病比例约为2.41∶1;40~60岁组报告最多,占总病例数的36.8%;职业以农民为主,占发病数的76.6%;主要伤人动物为犬类,以自家养的为主,流浪狗占36.7%,还有猫和其他动物伤人的报道,暴露后绝大部分人(67.2%)未处理伤口,规范处置仅有12.2%,疫苗使用率则更低(2.6%)。结论 9年来河南省人狂犬病例疫情在县区层面整体上有增多趋势,疫情有向全省扩散倾向。建议建立人犬联合监测系统,从源头上控制疫情的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2009年青神县狂犬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了解狂犬病发展的潜在诱发因素和狂犬病疫情真实动态,为下一步防控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青神县发生2例狂犬病例,符合临床诊断病例,有犬伤暴露史,无疫苗免疫史,狂犬病临床症状典型,潜伏期均在30 d左右,2者无联系,无相关性,呈散在发病。疫点2007-09/2009-09既往2年犬伤暴露1 062人,伤口规范处理522人(49.2%),伤口未处理35人(3.2%);有507人注射了狂犬病疫苗,占犬伤人员的47.7%,555人未注射疫苗,占52.3%。结论青神县狂犬伤暴露者规范处理及疫苗注射率较低,有再次发生狂犬病病例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隆回县2008—2012年狂犬病流行特征,为制订和强化相关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隆回县2008—2012年狂犬病疫情等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2年隆回县共报告狂犬病25例,年发病率在(0.34~0.67)/10万,病死率100%;病例散在分布于该县17个乡镇,分布覆盖率65.38%;夏秋季为发病高峰;以50~69岁和10岁以下年龄组为主,分别占68.0%、16.0%;男性发病高于女性(4:1);农民发病最多,占80.0%;家犬是主要传染源;暴露部位以上肢为主,占56.0%,且有无明显伤口者(常与家犬嬉戏)占8.0%;I级暴露2例,III级暴露23例,暴露后伤口未处理或未规范处置率高达96.0%。结论:隆回县狂犬病疫情较严重,应加强疫情监测和犬只管理,关键是要切实落实群众健康教育工作,普及狂犬病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重点要做好家犬免疫防疫工作和规范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等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韩大联 《职业与健康》2007,23(17):1530-1531
目的总结临沂市狂犬病的流行状况,进一步探讨流行特点和规律,分析疫情影响因素,为采取切实可行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临沂市2002—2006年连续5a狂犬病的流行状况、疫情报告、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02-2006年全市共发生狂犬病112例,全部死亡,死亡率100%。一年四季均有病例发生,下半年发病较上半年多,占68.75%,8-11月份为高峰期。病例主要分布在10个县区,占全市的83.33%。犬为主要致伤动物,感染方式以咬伤(97.32%)为主,咬伤后未进行免疫接种的(72例)占64.29%,伤口未进行处理的(59例)占52.68%,病例主要是农民(93例)占83.04%。咬伤头面部的潜伏期比咬伤上、下肢的要短,咬伤程度越重越高,潜伏期越短。结论采取多部门联合作战,长期坚持实行对犬“管、免、灭”的综合性防制措施,是降低和减少狂犬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咬伤后及时规范处理伤口,全程足量免疫接种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贵州省2015-2016年狂犬病暴露就诊人群流行病学特征,为贵州省狂犬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贵州省2015-2016年狂犬病暴露就诊人群登记资料,对地区发病率与暴露率作相关性分析,不同年份的月暴露率差异作χ2检验。结果 贵州省2015-2016年共报告621203例狂犬病暴露就诊病例,年均暴露率882.70/10 万。每年狂犬病暴露就诊高峰为7-9月。狂 犬病发病率与暴露就诊率呈正相关,r=0.735(P<0.05)。暴露就诊者男女性别比为1.2∶1; 14岁以下暴露就诊病例占就诊总数的42.96%;致伤动物以犬类为主(85.14%);伤势级别以Ⅱ、Ⅲ度暴露为主,占92.39%。暴露后进行伤口处理者占98.20%,24h内接种狂犬疫苗者占84.34%,注射被动免疫制剂者占Ⅲ度暴露者的22.29%。结论 贵州省Ⅲ度暴露病例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较低,存在狂犬病发病的风险,应提高Ⅲ级暴露病例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使用率,降低狂犬病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天柱县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3-2008年天柱县报告的所有狂犬病病例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8年天柱县共报告狂犬病2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18/10万,发病以农村为主,以夏秋季节发病较多(79.31%)。男性发病高于女性。职业以农民为主(58.62%),其次是学生(24.14%)和散童(13.79%)。35.00%的病例是10岁以下的儿童。暴露至发病最长潜伏期178 d,最短5 d,平均潜伏期37.5 d,其中头面部咬伤的平均潜伏期最短(18 d),下肢咬伤的平均潜伏期最长(79 d)。伤人动物主要为犬(89.66%)。结论加强犬类动物的管理,提高犬只免疫率是控制人间狂犬病防治工作的关键。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暴露后人群的免疫率、及时规范处理伤口,是预防控制狂犬病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暴露后处置情况,为狂犬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3年长沙县狂犬病门诊报告的狂犬病暴露人群资料以及狂犬病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长沙县2010~2013年共报告狂犬病暴露病例25652例,年均暴露率为654.74/10万,报告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四年的狂犬病暴露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0)。暴露病例时间分布具有明显季节性,呈夏季高发特点。暴露者男女性别比为1.18:1;男女暴露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报告病例以青年人为主,占总数的36.9%。暴露人群以犬伤为主,占80.4%。Ⅲ级暴露者中,仅有43.12%注射了被动免疫制剂。10例狂犬病病例全部死亡,均为被犬咬伤。结论长沙县2010~2013年狂犬病年均暴露率高于湖南省平均水平,狂犬病暴露后正确处理率低,应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的科普宣传, 加强犬猫免疫接种, 让各类人群有效掌握动物致伤后的正确处置知识,并提高狂犬疫苗接种率,尤其是应提高被动免疫制剂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上海市闵行区受动物伤害人群暴露后处置的状况及其效果,为进一步规范狂犬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1-2010年闵行区报告的人狂犬病资料、疑似狂犬伤人事件及狂犬病暴露后处置等资料进行描述。结果①2001-2010年期间上海市闵行区共报告3例狂犬病,均死亡,1例为本地病例,2例为传入病例;其中2例未经过任何处置,1例未进行规范性处置。2001-2010年闵行区共发生28起疑似狂犬伤人事件,有24只犬头送检,送检率85.71%,其中3例为阳性,阳性率12.50%;3例阳性犬分别分布在2001、2002及2003年,共咬伤10人,1人因未进行暴露后处置而发病,9人犬咬伤者以及密切接触者进行暴露后处置包括伤口处理、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医学观察至少6个月,无一例发病。②狂犬病暴露以犬伤人为主,占伤人动物总数的88.25%,而无证犬伤人占犬伤总数的78.11%;其中Ⅲ级暴露占暴露总数38.72%,RabAn及HRIG接种数占三级暴露总数的21.08%,且有逐年下降趋势(R2=0.409,P=0.046),回归系数有统计学意义。犬伤率有明显地区集中趋势,不同街道犬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1,P〈0.001)。狂犬病暴露时间分布显示无证犬伤人数在5~9月间形成一个高峰,峰顶在7~8月,而有证犬伤人数在12个月中分布比较平稳。③10 339份血清样本检测显示狂犬病暴露处置后人狂犬病全病毒抗体阳性率98.07%。结论上海市闵行区狂犬病防制工作有待加强,今后还需强化规范养犬,提高疑似狂犬送检率,并切实提高三级暴露后被动免疫制剂接种率。  相似文献   

18.
阳江市2001-2006年狂犬病流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阳江市2001-2006年狂犬病流行特征及其相关因素,为今后预防控制狂犬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1-2006年发生在广东省阳江市的狂犬病病例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其流行特征及流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01-2006年共报告狂犬病病例69例,农村居民占92.8%,城镇居民占7.2%,男女性别比为1.56∶1,发病年龄以70岁以上人群发病多,占26.1%,4-10月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72.5%。67例为犬咬伤,2例为猫咬伤。暴露后未进行伤口处理者占71.0%,未进行疫苗接种者占84.1%,所有病例均未注射抗血清或免疫球蛋白。伤人的犬只有78.3%(54/69)未注射狂犬病疫苗,另有21.7%(15/69)不详。结论阳江市狂犬病病例分布以农村为主。犬饲养量大、免疫率低、疫点灭犬率低以及暴露后未按要求进行伤口处理、疫苗接种率低、未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等是阳江市狂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调查平顶山市狂犬病死亡病例,了解狂犬病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进一步在本地区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10-2020年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平顶山市狂犬病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电话和现场走访调查死亡家属和相关知情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0-2020年平顶山市狂犬病死亡病例共计42例,由2010年的8例下降到2020年的2例;平均潜伏期60.7天;平均病程4.1天;职业全部为农民;地区分布主要在郏县;有明显的季节性,其中7-8月份最高(52.38%);年龄分布以60~岁最多(40.48%);暴露者以男性居多,男女构成比为2.5∶1。致伤动物全部为犬类,以农村放养犬为主(88.57%);暴露伤口以Ⅱ级、单处、上肢暴露最多,分别占66.67%、52.38%、69.04%。暴露后狂犬病疫苗接种率较低(11.90%),大部分病例暴露后未做正规处理,所有死亡病例均未注射免疫球蛋白或抗血清,也未进行过暴露前免疫。结论 加强犬类管理,提高家养犬尤其是农村放养犬的管理、监控和免疫工作,从根源上控制狂犬病的流行和传播,同时加强农村狂犬病的防控宣传和基层卫...  相似文献   

20.
张苏华  冯启荣  左慧彬 《职业与健康》2007,23(18):1618-1619
目的 分析临沂市狂犬病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防制策略和措施.方法 对临沂市30 a狂犬病流行状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疫情报告、疫情监测和流行病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0 a中出现2次流行,共发生狂犬病600例,全部死亡,病死率100%.疫情以苍山、平邑、郯城3县为重,发病占全市的54.67%.传染源主要是犬,感染方式以咬伤(97.25%)为主;每年4月份疫情开始上升,7-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14.50%(87/600)的患者是免疫失败病例.结论 降低犬密度,提高犬免疫率,暴露后正确处理伤口,是控制狂犬病发生和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