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州县性病/艾滋病流行情况,为政府制定相关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州县2004~2009年淋病、梅毒、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9年累计报告淋病、梅毒、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下简称艾滋病)1009例,年均发病率为21.68/10万,年发病率分别为2004年14.79/10万、2005年为10.39/10万、2006年为17.58/10万、2007年为21.39/10万、2008年为26.65/10万、2009年为38.51/10万。年均发病率,淋病为5.31/10万,梅毒为13.26/10万,艾滋病为3.12/10万。1009例中,男性590例,女性419例;梅毒、淋病、艾滋病,男性分别为311、179、100例,女性分别为306、68、45例。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艾滋病、梅毒、淋病均为25~34岁。[结论]全州县梅毒、淋病、艾滋病发病率偏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海安县梅毒及淋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海安县2005-2014年梅毒及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4年海安县梅毒累计报告2 098例,报告发病率波动在16.70/10万~29.64/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2.26/10万,隐性梅毒占70.0%;淋病累计报告1 106例,报告发病率波动在4.16/10万~26.66/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1.74/10万。梅毒男女报告发病率比为1.05∶1,20~60岁年龄组占71.0%;淋病男女报告发病率之比为5.79∶1,20~45岁年龄组占78.4%。职业分布,梅毒农民占60.7%,淋病农民和工人占63.2%。结论海安县梅毒和淋病发病水平波动较大,应规范性病诊断和报告,有针对性进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马山县2005~2010年性传播疾病的流行趋势,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疫情网络报告系统疫情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马山县2005-2010年有梅毒、HIV/AIDS、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5种性传播疾病报告,共报告2201例,年报告发病率为69.92/10万.病例以梅毒、HIV/AIDS、淋病为主,占总病例数98.77%(2147/2201)各年报告的性传播疾病病例数呈快速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4.61%;HIV/AIDS年均增长速度最快,年增长率为29.83%;其次为梅毒,年增长率为16.83%,淋病则呈下降趋势,年增长率为-3.50%.男女性别比为1:1.76.病例集中在20-49岁,占报告病例数的81.42%(1792/2201).职业以农民为主,占总病例数84.92%(1869/2201).各乡镇年发病率在13.78-220.09110万.结论 马山县的性传播疾病在普通人群中广泛流行,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遏制性传播疾病蔓延.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16—2021年四川省凉山州梅毒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梅毒精准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6—2021年凉山州的梅毒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21年凉山州梅毒报告病例数共计18 065例,年均发病率为62.40/10万,年均增长2.82%。各年女性报告病例数均高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为1∶2.18。在梅毒病例构成中,Ⅰ期梅毒2 536例(14.04%)、Ⅱ期梅毒667例(3.69%)、Ⅲ期梅毒54例(0.3%)、胎传梅毒479例(2.65%)、隐性梅毒14 329(79.32%),胎传梅毒构成比逐年下降,隐性梅毒构成比逐年上升。艾滋病疫情重点县为梅毒高发区,国家级重点县和州级重点县发病率分别为121.99/10万和72.67/10万。25~49岁年龄组人群发病率最高,年均发病率为113.58/10万,50岁及以上人群发病增速较快,年均增速分别为5.80%和4.24%。职业分布以农民及民工最多(83.52%)。结论 2016—2021年四川省凉山州梅毒报告发病率高,且呈上升变化,需采取多病同防策略,加强梅毒筛查和防治,特别是高发地区及高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四川省2005-2014年梅毒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控梅毒流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信息系统,收集和整理2005-2014年梅毒报告疫情和人口学资料,并对梅毒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资料分析。结果梅毒报告病例数由2005年7 365例升至23 163例,发病率从2005年的8.99/10万升至28.57/10万,历年的各期型梅毒中,以隐性梅毒的报告病例数和报告发病率最高,成为主要流行类型;报告病例数的男女性别比从2005年的1.43∶1降至0.83∶1,女性报告病例数从2009年起高于男性,发病率从2008年起高于男性;历年的报告病例多集中于20~39岁年龄组,60岁以上年龄组增长迅速,年均增长率为27.49%;累计报告病例的职业分布广泛,但以农民为主。结论四川梅毒疫情处于上升趋势,提示应加大筛查力度,加强监测,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规范的治疗,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玉溪市淋病、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玉溪市2005~2009年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有关淋病、梅毒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5~2009年,玉溪市淋病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4.05/10万、9.10/10万、7.68/10万、7.36/10万、4.30/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梅毒报告发病率分别为4.33/10万、7.81/10万、11.05/10万、10.86/10万、13.09/10万,呈上升趋势;淋病、梅毒报告发病率均以18~34岁最高,分别为92.45/10万、78.31/10万,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病报告发病例数男性占70.31%,女性占29.69%,男性多于女性(P<0.05),梅毒报告发病例数男性占53.76%,女性占46.24%(P>0.05);淋病、梅毒报告发病例数以红塔区最多占52.10%。[结论]淋病、梅毒流行病学特点并不完全相同,深入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有助于描述性传播疾病流行规律。玉溪市从2005年开始梅毒发病率明显上升,目前需加强梅毒防控措施,降低梅毒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州县性病/艾滋病流行情况,为政府制定相关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州县2004~2009年淋病、梅毒、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9年累计报告淋病、梅毒、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下简称艾滋病)1009例,年均发病率为21.68/10万,年发病率分别为2004年14.79/10万、2005年为10.39/10万、2006年为17.58/10万、2007年为21.39/10万、2008年为26.65/10万、2009年为38.51/10万。年均发病率,淋病为5.31/lo万,梅毒为13.26/10万,艾滋病为3.12/10万。1009例中,男性590例,女性419例;梅毒、淋病、艾滋病,男性分别为311、179、100例,女性分别为306、68、45例。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艾滋病、梅毒、淋病均为25~34岁。[结论]全州县梅毒、淋病、艾滋病发病率偏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启东市梅毒和淋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启东市2008—2014年梅毒和淋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4年启东市报告梅毒1 768例,年均发病率为22.49/10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报告淋病216例,年均发病率为2.75/10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以Ⅱ期梅毒为主,但近年Ⅱ期所占比例有所下降,隐性梅毒比例上升明显。梅毒男女比为0.86∶1,以40~49岁组人数最多,占21.89%,发病率以20~29岁组最高,为38.14/10万。淋病男女性别比为11.42∶1,以20~29岁组最多,占35.65%,发病率以20~29岁组最高,为8.00/10万。职业分布均以农民最多,大部分病例报告来自启东市人民医院。结论启东市梅毒和淋病发病水平较高,应加强疾病防制能力,加大监测力度,控制疾病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梅州市2008-2013年淋病和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3年梅州市淋病和梅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3年全市共报告淋病2 502例,年均发病率9.83/10万,前4年呈逐年下降趋势,近2年呈增长趋势;报告梅毒9 205例,报告发病率从25.04/10万上升到46.63/10万,呈逐年增长趋势,年均增长14.21%;淋病和梅毒的报告病例均集中在20~59岁组;淋病报告病例数男性显著超过女性,男女性别比达3.46∶1;而梅毒报告病例数男女性相当,男女性别比为1.18∶1;职业以农民最多,病例主要集中在梅江区、梅县区为主的市中心区域。结论 2008-2013年梅州市梅毒增长迅速,淋病前4年逐年下降、近2年呈增长趋势,性活跃人群仍然是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衢州市2004-2009年梅毒和淋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浙江省衢州市梅毒和淋病发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4-2009年衢州市梅毒和淋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9年衢州市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以隐性梅毒年均增幅50.11%最大,淋病发病率近2年呈现上升趋势,梅毒和淋病各年度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 174.307,242.218;P0.01);梅毒和淋病年均发病率柯城区最高,分别为95.09/10万和75.49/10万,男女之比为1∶1.33和3.23∶1,发病均以青壮年为主。结论梅毒和淋病等性传播疾病已成为衢州市传染病预防控制的主要问题之一,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梅毒和淋病疫情的进一步流行。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大兴区2004~2009年淋病、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敖秀  李洁  吕玉奎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346-4347
[目的]了解大兴区淋病、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区上报的淋病、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4~2009年全区累计报告淋病病例数为69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3.99/10万;梅毒病例数为89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8.79/10万;淋病发病情况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而梅毒呈上升趋势;淋病男女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448,P﹤0.001),梅毒男女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47,P﹤0.005);淋病发病年龄集中在20~39岁年龄组,梅毒发病年龄集中在20~39岁年龄组和50岁及以上年龄组;职业均以家务待业及其他职业为主。[结论]应根据本区淋病、梅毒的流行特征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完善性病管理。  相似文献   

12.
陈秋霞 《预防医学论坛》2011,(7):660-661,673
[目的]探讨厦门市同安区淋病、梅毒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0年厦门市同安区的淋病、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4~2010年厦门市同安区累积报告淋病和梅毒病例2 117例,平均发病率为91.51/10万,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29.94%。淋病年平均发病率为51.83/10万,其中大同街道为96.22/10万、西柯镇为57.41/10万、祥平街道为55.62/10万;男性为78.54/10万,女性为24.18/10万(P<0.01);20~44岁占79.48%,工人占31.78%,农民占13.84%。梅毒年平均发病率为39.68/10万,其中大同街道为66.26/10万、西柯镇为41.62/10万、祥平街道为40.38/10万;男性为38.51/10万,女性为40.89/10万(P>0.05)。20~44岁占69.28%,农民占26.03%,工人占25.49%。[结论]2004~2010年厦门市同安区淋病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梅毒报告发病率趋势呈曲线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江阴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及变化趋势,为预防控制传染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09年江阴市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9年江阴市累计报告甲、乙类法定传染病18种21 740例,年发病率为120.17/10万-177.49/10万,年均发病率为145.66/10万。其中,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和虫媒传染病分别发病8 398、8 182、5 057、78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56.63/10万、53.96/10万、34.40/10万、0.51/10万;新生儿破伤风发病14例,活产儿年均发病率为15.23/10万。发病率最高的前5种传染病依次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淋病、细菌性痢疾、梅毒,年均发病率依次为50.77/10万、28.27/10万、25.32/10万、18.77/10万、15.48/10万。[结论]2000~2009年江阴市法定传染病疾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淋病、细菌性痢疾、梅毒是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漯河市淋病与梅毒的流行特征,探讨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漯河市历年来的淋病与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漯河市自1991年有淋病疫情报告以来,截至2012年底累计报告淋病2391例,淋病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1998年达到最高峰为13.01/10万,之后发病率一直呈下降趋势,2012年降至最低,为0.55/10万,2005年之前梅毒发病率一直低于淋病,2005年疫情有所上升,自2008年以来呈快速上升势头,由1991年的0.08/10万上升到2012年发病率达35.30/10万,1991--2012年累计报告梅毒3566例,2004--2012年隐性梅毒(1699例)占总病例数(3293例)的51.59%。结论漯河市近年来梅毒发病率上升速度较快,隐性梅毒占比重较大,必须加强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对临床医生传染病诊断标准的培训,规范性病的报告,提高疫情报告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2004—2010年广西横县梅毒、淋病、AIDS/HIV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横县近7年法定传染病中的梅毒、淋病、艾滋病和HIV阳性病例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4—2010年的法定传染病梅毒、淋病、AIDS/HIV阳性病例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县近7年报告梅毒、淋病、艾滋病和HIV阳性病例共6682例,人群发病率为83.35/10万,男性高于女性,其中淋病2126例(26.52/10万),梅毒2930例(36.55/10万),艾滋病371例,死亡70例,HIV阳性1255例,死亡151例,艾滋病及HIV阳性病例人群发病率为20.28/10万。以上4种疾病高发年龄在15~44岁。农民发病人数占70.22%。4种疾病病例数近几年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梅毒和AIDS/HIV阳性病例呈现平行上升较明显。结论该县淋病、梅毒、AIDS/HIV阳性总病例不断增多,其防治任务仍然非常严峻。  相似文献   

16.
王成科 《预防医学论坛》2011,(11):1032-1034
[目的]了解绵阳市涪城区2005~2010年淋病和梅毒的流行情况,为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涪城区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淋病和梅毒报告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10年,淋病累计发病752例,梅毒累计发病939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9.10/10万和23.85/10万。淋病年均发病率,男性为29.93/10万、女性为7.56/10万(P<0.01);梅毒年均发病率,男性为23.97/10万、女性为23.72/10万(P>0.05)。淋病病例中15~59岁人群占94.95%,农民占19.28%,工人占18.62%。梅毒病例中15~59岁人群占87.33%,农民占15.44%,工人占13.10%。[结论]涪城区2005~2010年淋病发病率呈快速下降趋势,梅毒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04-2012年北京市梅毒和淋病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性传播疾病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收集北京市2004-2012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梅毒和淋病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2年北京市共报告梅毒33 363例,年报告发病率范围为12.26/10万~25.13/10万;淋病23 983例,年报告发病率范围为5.52/10万~35.53/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48.53,P<0.01)。除隐性梅毒外,其他各期梅毒和淋病男性病例均多于女性。梅毒和淋病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20~49岁性活跃年龄组,分别占全部报告病例的64.59%和88.43%。梅毒报告病例以隐性梅毒为主,占所有报告病例的53.76%。梅毒和淋病报告病例较多的区县均为丰台区、海淀区和朝阳区,以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为主。结论梅毒已成为北京市发病率最高的性病,应重点针对流动人口集中区域加强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有效控制性传播疾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