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制定与实施临床输血管理评价机制的相关内容,包括明确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重点评价环节,岗位分工以及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采供血行业信息化迅猛发展,采供血机构通过信息化管理,实现了从"血管到血管"的输血安全全过程的管理,为输血安全和科学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根据《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结合临床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测中易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临床医生必须加强对输血相关法规及现代免疫血液学知识的学习,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临床护士在血液标本采集、取血及输血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输血科工作人员在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和发血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才能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任红  徐学芳 《医学信息》2000,13(4):156-157
我院中心血站是国家卫生部和总后卫生部联合批准的“军内甲类采供血职能医院”。作为一个集血源管理、血液检测、采集、生产及供血为一体的中心血站 ,抓好输血管理 ,加强血液及其制品的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我院应用计算机对输血工作进行全方位管理 ,加大了血液生产过程中的监控力度 ,提高了医院输血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调查医院输血病历存在的问题,分析不合理原因,提高临床输血质量。方法 以《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院输血管理检查评分表》为依据,随机抽查我院2017年1月~12月临床用血科室的466份输血病历,对输血有关记录的完整性、输血适应证、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共抽取病历466份,其中手术科室224份,非手术科室242份;手术科室与非手术科室输血相关记录不合格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输血治疗同意书记录缺陷为主;非手术科室输血合理率(93.80%)高于手术科室(89.7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部分临床医生对输血病历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医院应加强对临床输血病历质量的检查、分析和改进,加强医务人员输血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临床输血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6.
孙鸿  郭阳  黄有桂 《医学信息》2019,(24):133-135
目的 通过抽查输血病案,发现临床输血管理不规范行为,探索解决方案。方法 对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输血科和医务处抽检的720份输血病案进行督查,按照我院《临床用血管理考核实施细则》进行考核,包括输血标本的采集、交叉配血是否符合要求、输血前评估、输血申请审核、大量用血审批、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前感染性标志物检测、血液交接、血液运输冷链管理、输血过程监控、不良反应回报等。结果 存在缺陷的输血病案共182份,占受检总数25.28%;缺陷病历排名前5位分别为输血申请不规范(64例)、输血后疗效评价欠缺(44例)、输血治疗同意书填写不完整(26例)、输血病程记录不完整(12例)、血液冷链运输不符合要求(8例),占缺陷病案的84.62%;手术科室输血病案存在问题占缺陷病案总数62.64%,非手术科室缺陷输血病案占37.46%;医生记录的缺陷占缺陷病案总数91.75%,护理人员记录仅占7.02%。结论 我院临床医生记录的输血病案存在问题较多,建议严格按照临床操作技术规范执行,确保输血各个环节质量,以保证患者的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输血事业得到迅速发展,输血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是临床抢救和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医院医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安全、有效、科学"的用血原则,就要加强临床用血的管理,输血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及医疗质量,由于血液各种成分的生物结构、遗传特征十分复杂,输血存在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和导致不良反应等风险,如何利用科学的现代化的手段以及现代的循证医学,加强对输血工作的管理,推动输血工作的快速持续发展,确保输血工作平稳、有序供血关系,真正达到临床输血的及时、有效和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未实施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前的患者468例,将其设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实施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后的患者523例,将其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在输血期间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输血安全事故发生率为1.34%,对照组输血安全事故发生率为27.56%,两组患者安全事故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血型试验室的输血检验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输血质量,并且输血安全性有显著的提高.对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进行质量控制管理对输血安全的保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应对其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李力  张晓祥  魏晴  张文娟 《医学信息》2008,21(2):170-173
本文描述了医院输血管理系统的流程、功能、结构以及数据库设计过程.介绍了系统软件功能模块.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安全用血、降低输血差错率,提升医院的整体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输血病历评价系统评价全院输血病例,并通过病历质量控制系统监控输血病例,以期全面改进输血病历水平。方法根据《北京地区医院管理考核评价标准实施细则(2009版)》《病历书写规范》《输血技术规范》等相关要求,对输血病历进行评价。通过病历质控系统调取2015—2020年共21 790份临床输血病历,其中非手术科室5 515份,手术科室16 275份(实际用血病历4 134份)。采用输血评价系统对每一份病历问题进行登记分类和汇总,通过扣分制与绩效相关联,同时实时反馈并发布《输血月报》公示,对出现的共性问题输血病程遗漏、输血后评价未完成、知情同意书缺项等问题,通过电子病历质控系统进行提示或强制限制,未完成者禁止再次申请用血和禁止出院结算等方式,彻底对输血病历进行了全面全流程的监管。结果 2015—2020年合格病历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较前一年增加(P0.05)。非手术科室的输血病历合格率(96.33%)高于手术科室(88.90%),2020年病历质控系统干预后比前5年有大幅进步(P0.01)。结论通过信息系统对输血病历进行全流程的监管,临床输血病历质量得到有效地提高。  相似文献   

11.
医院输血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红  张继利 《医学信息》1999,12(3):22-23
医院输血工作中,离不开血液的来源、生产、管理、检测及应用。血液制品的质量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关系到医院的声誉。为建立健全血液生产过程中的监测手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我院应用微机对输血科信息进行全方位管理,确保了血液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金卫“军字一号”工程医院输血管理分系统 (高级版 1.0 1版 )是为军、地医院血库管理而开发的应用软件 ,用于管理与输血相关的信息。我院于 1999年 9月开始使用 ,运行情况较好。工作中 ,我们在打印机的设置问题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 ,现在介绍给大家 ,相信会为即将投入使用的单位提供一定的帮助。1 有关打印的流程1.1 “外来血管理子系统”中 ,当从血站取回血液后 ,应及时进行入库处理 ,这个过程中系统将对血液设置外来血液血袋号 ,并打印血袋标签及试管标签。此模块对于具有采血权的医院尤其重要。1.2 “配血管理子系统”中 ,当科室…  相似文献   

13.
输血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血液制品的取送是输血的前提,这就要求血液制品的取送流程必须标准化和制度化.通过对手术室血液制品的取送流程进行科学的管理,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防止严重差错事故的发生,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可靠保障的目的.本文就手术室血液制品的取送流程及注意事项探讨以下.  相似文献   

14.
本书内容实用,重点介绍了一些成分血的制备和应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全书由血液的生理、生化基础、血液的成分输注、成分输血的意义及国内外进展概况、常见成分血的制备技术、全血及成分血的质量标准、检测方法及保存法、血细胞制品在临床中的应用技术、成分血临床输注剂量和计算、成分血临床应用适应证与禁忌证、血浆及蛋白制品在临床中的应用、血浆和血液代用品在临床中的应用、输血的不良反应和防治、血源性传染病以及附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附录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录)、附录3.血液制品管理条例、附录4.关于下发《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附录5.成分输血指南组成。本书可供广大医务工作者和高等医学院校的师生阅读。  相似文献   

15.
严瑞 《医学信息》2010,23(5):1499-1500
输血可分为异体输血和自体输血两种.异体输血越来越多的副作用引起了人们的恐慌,特别是经血液传播的各种病毒性肝炎、梅毒、艾滋病等等.因而人们在输异体血的同时,寻找并发现了一种更安全的输血方式-自体输血.  相似文献   

16.
血站业务档案工作管理是采供血机构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它是记录采供血工作活动的真实记录,是血站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及领导决策的历史依据和重要基础,是维护献血者及献血者和采供血机构、医疗机构公正的重要依据。做好业务档案管理并充分应用档案进一步推动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提高血液质量和服务质量,开展输血科学研究和处理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输血作为重要的创伤救治手段却因血液的保存及输血过程中的诸多不便而在应用上受到限制,为此,旨在部分地替代红细胞载氧功能的红细胞代用品的研制便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述了红细胞代用品研制的历史及现状,重点介绍了目前正在研制的基于血红蛋白的第三代红细胞代用品的制备及载氧性能研究状况和趋势。  相似文献   

18.
杨焱  郭晓玲 《医学信息》1999,12(12):25-26
金卫“军字一号”工程输血管理分系统(高级版)是为军地医院血库管理而开发的应用软件,用于管理与输血相关的信息。我院于1999年9月开始使用,运行情况较好。现介绍给大家,相信会给即将投入使用的单位以一定帮助。1 系统环境1.1 硬件环境 系统采用服务器、客户端工作模式。服务器为惠普PⅢ450机,128M内存,9G×3块硬盘;工作站为金长城PⅡ266机,16M内存,4.3G硬盘;打印机EPSON850彩喷、OKi针打各1台。1.2 软件环境 服务器应用WindowsNT4.0操作系统,Oracle7.…  相似文献   

19.
输血作为重要的创伤救治手段却因血液的保存及输血过程中的诸多不便而在应用上受到限制,为此,旨在部分地替代红细胞载氧功能的红细胞代用品的研制便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简述了红细胞代用品研制的历史及现状,重点介绍了目前正在研制的基于血红蛋白的第三代红细胞代用品的制备及载氧性能研究状况和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研究不同血液制品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规律,并对此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住院输血的患者6000例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和原因。结果研究结果发现,6000例输血患者的输血发生不良反应的有140例,发生概率为2.33%,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几乎全部为发热和过敏,其中输注血浆不良反应最高,血小板其次。在输血患者中,有输血史、妊娠史的患者更易引发输血不良反应。结论在患者接受输血的过程中,注重患者的输血史和妊娠史,针对患者做出特殊的输血护理,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