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在诊断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2002年7月-2010年12月间在我科行全身骨显像73例单发病灶、可疑病灶或定位不清病灶行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进一步观察病灶的核素摄取特征。结果:73例全身显像单发病灶、可疑病灶或定位不清病灶行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结合同期MRI/CT/X线和临床资料确定诊断对照,其中25例为良性病灶,48例为恶性肿瘤病灶。结论: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可以精确定位,弥补全身骨显像前后位平面显像图像信息量少的缺点,明显提高对骨病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 SPECT/CT 联合三骨显像对骨骼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接诊 的 52 例骨骼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放射性核素 SPECT/CT、三骨显像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三骨显像 和联合放射性核素 SPECT/CT 诊断骨骼病变的诊断效能和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结果:二者联合诊断骨骼病变特异度、准 确度、阳性预测值高于三骨显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灵敏度、阴性预测值与三骨显像相比,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 > 0.05);三骨显像诊断骨骼病变结果与病理诊断一致性一般(Kappa = 0.414,P = 0.001);二者联合诊断骨骼 病变结果与病理诊断一致性良好(Kappa = 0.837,P = 0.000)。结论:放射性核素 SPECT/CT 联合三骨显像诊断能有效鉴 别骨骼病变性质,其与病理诊断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且具有高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PECT/CT融合显像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6例肺癌患者的138个病灶进行SPECT骨显像及SPECT/CT融合显像,最后经病理及随访结果确诊。结果 86例患者共检出138个病灶,其中92个病灶最终确诊为恶性病灶,46个诊为良性病灶。SPECT敏感度为92.6%,特异度为73.6%,诊断准确度为75.3%;SPECT/CT融合显像敏感度为95.6%,特异度为91.3%,诊断准确度为94.2%。结论肺癌骨转移的患者常规SPECT骨显像不能确诊的病灶,进行SPECT/CT融合显像对鉴别病灶的良恶性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99mTc—MIBI骨显像对四肢骨单发浓集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9mTc—MDP骨显像发现四肢骨单发浓集灶并经病理学确诊患者27例,行99mTc—MIBI骨显像,总结其对四肢骨单发浓集灶的判定结果。结果:99mTc—MIBI骨显像在全部病例的显像阳性率为63.0%,在四肢骨单发骨转移的显像阳性率为76.2%,在良性病变的显像阳性率为16.7%,骨转移与良性病灶显像结果比较有差异性(X2=5.51,P〈0.05)。结论:99mTc—MIBI骨显像在四肢骨骨转移诊断方面较99mTc—MDP骨显像具有敏感性高、假阳性率低的特点,可作为99mTc—MDP骨显像的有益补充用于四肢骨单发骨转移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SPECT/CT融合显像与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对骨转移瘤可疑病灶诊断效能并进行比较,为可疑骨转移瘤患者选择最为适合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可疑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于5 d内分别行平面核素骨显像及可疑转移灶部位SPECT/CT融合显像和WB-DWI显像,对所得结果行双盲法判读,判断并记录两种显像结果中可疑骨转移灶数量、位置并逐一对比分析。以活检病理、综合多种影像学检查或随访至少6个月以上作为最终确诊依据。计算两种显像方法在诊断骨转移病灶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和ROC曲线下面积,并对2种检查方法在骨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SPECT/CT融合显像对35例可疑骨转移瘤患者105处可疑骨转移灶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Kappa值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2.13%,68.75%,88.57%,0.579,0.804。WB-DWI显像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Kappa值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3.15%,81.25%,86.67%,0.492,0.822。经卡方检验,2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骨转移瘤的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ECT/CT融合显像与WB-DWI显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效能相似,可根据患者病情及就诊条件酌情选择最适宜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PECT全身骨显像在儿童和青少年腰痛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因腰痛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93例患儿的病例资料。男56例,女37例;年龄4~15岁,中位数9岁;病程8~38 d,中位数15 d。所有患儿最初的实验室检查和常规X线检查结果均为阴性或不能确诊。均采用Discovery NM/CT670型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仪行SPECT全身骨显像检查,显像剂选用99mTc-MDP。由2位有5年以上诊断经验的核医学医师共同阅片确定是否存在阳性病变,最终通过病理检查联合MRI或CT检查予以确诊。结果:22例SPECT全身骨显像诊断为阳性,均经病理检查联合MRI或CT检查确诊;71例SPECT全身骨显像诊断为阴性的患儿仅2例确诊为假阴性,经MRI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灵敏度为91.7%(22/24)、特异度为100%(69/69)、准确度为97.8%(91/93),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22/22)和97.2%(69/71)。22例SPECT全身骨显像检查阳性的病例中,病灶位于脊柱11例、骨盆3例、骶髂关节3例、髋关节3例、骨外组织2例;恶性肿瘤骨转移7例、骨髓炎5例、骶髂关节炎3例、腰椎峡部裂3例、良性骨肿瘤2例和非骨性病变2例。结论:SPECT全身骨显像能准确探测多种引起儿童和青少年腰痛的骨骼病变和非骨性病变,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建议将此检查作为儿童和青少年腰痛的首次影像检查方法,以避免不必要的检查或延误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早期诊断骨转移肿瘤应用ECT全身骨显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7年10月到2018年10月为研究时段,取研究时段内本院收治的1500例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所有患者均进行ECT全身骨显像检查,对骨转移肿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00例患者经过ECT全身骨显像检查发现1200例患者出现骨转移肿瘤,检出率80.00%(1200/1500),其中包括乳腺癌骨转移肿瘤患者701例(91.40%)、肺癌骨转移肿瘤患者310例(75.24%)、肝癌骨转移肿瘤患者137例(66.18%),前列腺癌骨转移肿瘤患者52例(45.61%)。经ECT全身骨显像检查发现骨转移肿瘤部位共75处,其中比例最高的部位为胁骨转移,接下来依次为椎骨转移、四肢转移,其它部位转移。在早期诊断骨转移肿瘤诊断中,ECT全身骨显像诊断敏感率、阴性预测值、特异度均较高。结论:在早期诊断骨转移肿瘤中,应用ECT全身骨显像诊断价值较高,其可以提前诊断出骨转移肿瘤,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时间,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研究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肠梗阻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整理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梗阻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术前CT诊断,归纳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对肠梗阻的敏感性为100%(50/50);对于大肠各段及十二指肠各段的解剖定位率达100%(50/50);对于空场、回肠及肠系膜血管病变的判定,准确率达76%(38/50);梗阻病因符合率96%(48/50)结论多层螺旋CT对肠梗阻的诊断具有很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30例临床疑诊冠心病病人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插管法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计算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结果 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总体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7%、96.2%,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5%、96.6%,准确度为94.7%。结论 64层螺旋CT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是一种无创、简便、安全可靠的冠状动脉血管诊断与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对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临床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骶髂关节多排螺旋CT扫描,根据图像征象进行分级,并与临床分期对照。结果:本组52例,无0级表现,I级7例(13.5%),II级22例(42.3%),Ⅲ级15例(28.8%),Ⅳ级8例(15.4%)。cT表现为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囊状或毛刷状骨质破坏、骨质疏松,关节间隙正常、增宽、狭窄、消失和积气。结论:多排螺旋CT能够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的细微结构,做出正确的诊断及l}缶床分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在小肝癌(SHCC)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方法:分析42例经病理确诊患者的CT表现,总结螺旋CT增强扫描和诊断的要点。结果:诊断符合率93.6%,病灶大小平均2.1cm,位置以肝表面和肝右叶多发,并以圆形或类圆形为主。大多数患者在增强扫描时捡出。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在小肝癌的诊断上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能明显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螺旋CT诊断女性盆腔囊性肿块的正确性。方法:收集明确诊断的女性盆腔囊性肿块15例.所有病例行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并对其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良性13例,恶性2例。CT诊断定位正确14例(93.3%),定性正确10例(66.7%)。其中卵巢囊性畸胎瘤2例;卵巢囊腺瘤3例;卵巢囊腺癌1例;卵巢转移瘤1例;卵巢内膜异位囊肿2例;卵巢囊肿3例;盆腔囊性感染性包块3例;结论:螺旋CT对女性盆腔囊性肿块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肿块的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对42例多层螺旋CT透视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获取肺内病变部位病理标本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42例穿刺成功100%(42/42),对肺部病变病理诊断正确率95.24%(40/42),良性病变诊断准确率75%(3/4),1例并发大咯血经抢救好转出院。结论:多层螺旋CT引导下对肺内病变穿刺活检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准确性高。尤其对支气管镜不易取得活检的周围性病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别行CT及超声影像学检查,比较各自临床价值。结果:5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CT检查阳性者42例,阳性率为72.41%,超声检查阳性者35例,阳性率为60.34%,CT检查阳性率高于超声,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可为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探讨 MRI 与螺旋 CT 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 2017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46 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 CT 与 MRI 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法检出率、 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特异度、灵敏度、诊断符合率、漏诊率、误诊率。结果:MRI 检出率高于多层螺旋 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RI 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特异度、灵敏度高于多层螺旋 CT,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RI 诊断符合率高于多层螺旋 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RI 漏诊率、 误诊率低于多层螺旋 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MRI 的诊断结果较多层螺 旋 CT 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86例行电子阴道镀检查子宫颈病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电子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的符合率。结果:发现宫颈炎症158例,CIN774例,宫颈浸润癌3例,与宫颈病理检查诊断比较,宫颈炎症符合率76.33%(158/207),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浸润癌符合率94.08%(779/828),宫颈癌前病变(CINI-Ⅲ级)符合率93.82%(774/825)宫颈浸润癌符合率60%(3/5),阴道镜与病理诊断两种方法总体比较P=0.0009,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电子阴道镜检查对诊断女性宫颈疾病,特别是癌前病变与宫颈癌结果准确、可靠,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尿路造影技术在先天性输尿管囊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先天性输尿管囊肿患者的肾脏、输尿管、膀胱行16层螺旋CT多期容积扫描,对薄层图像行二维、三维重建并进行图像分析、将诊断结果与IVU及B超进行对照。结果:8例共10个囊肿,显示准确率分别为IVU占70%(7/10),B超占60%(6/10),CTU占100%(10/10)。8例中,单纯型7例,异位开口型(并重复畸形)3例,单侧6例,双侧2例,囊肿内合并结石1例。结论: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技术在先天性输尿管囊肿的诊断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可作为术前诊断的一种可靠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我院23倒,上级医院16例肠套叠患儿临床资料,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把征样改变31例,检测率79.49%(31/39),肾型肿块或不规则型肿块8"N。检测率20.51%(8/39),CT在小儿肠套叠诊断的正确率为100%。结论:螺旋CT可准确、及时、可靠诊断小儿肠套叠,为临床选择治疗的小儿肠套叠方案提供依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螺旋CT与放射性核素肺显像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比较。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128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4例。螺旋组患者采用螺旋CT进行诊断,放射组患者采用放射性核素进行诊断,均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分析螺旋CT与放射性核素检查急性肺栓塞结果,并统计其诊断价值状况。结果:经临床诊断结果确诊,螺旋组中34例急性肺栓塞患者;放射组中有34例急性肺栓塞患者;放射性核素检查急性肺栓塞的准确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特异性及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螺旋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螺旋CT检查比较,放射性核素肺现象诊断急性肺栓塞的价值较高,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早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一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64排螺旋(玎对100例冠心病或疑似冠心病者,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统计.0肌桥的检出率、部位、分型、厚度、长度、壁冠状动脉及其近段和远段血管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检出22(22%,22/100)例心肌桥一壁冠状动脉患者,共计25段,左前降支15(60%,15/25)段,对角支5(20%,5/25)段,左旋支5(20%,5/25)段;浅表型18(72%,18/25)段,深厚型7(28%,7/25)段;lO(40%,10/25)段心肌桥厚度可测量,为1.0mm-7.5mm(平均2.4mm),15(60%,15/25)段无法准确测量厚度。壁冠状动脉长度1.4cm-4.5cm(平均2.6cm)。6(24%,6/25)段壁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19(74%,17/25)段管腔未见明确狭窄,5(20%,5/25)段壁冠状动脉近段管腔可见斑块并狭窄。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可以显示壁冠状动脉管腔和管壁情况,心肌桥的部位、长度、厚度,是一种有效的诊断心肌桥一壁冠状动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