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经颈椎硬膜外连续神经阻滞联合银质针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收治的60例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硬膜外连续神经阻滞联合银质针治疗(YYZ)组和星状神经阻滞(XZ)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3个月~1年的随访,发现两种治疗方法治疗颈性眩晕均有疗效,但以颈椎硬膜外连续神经阻滞联合银质针治疗疗效好,颈椎硬膜外连续神经阻滞联合银质针治疗的总有效率(84.9%)明显大于星状神经阻滞治疗组(64.2%)。结论颈椎硬膜外连续神经阻滞联合银质针治疗颈性眩晕优于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性眩晕,不仅疗效确切,而且患者远期疗效好,复发少,颈椎硬膜外连续神经阻滞联合银质针治疗颈性眩晕是临床上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57例患者随机抽出治疗组30名,用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对照组27例用西比灵胶囊加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敏使朗)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6.7%,对照组55.6%,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加味对颈性眩晕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接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牵引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30例,在牵引的基础上采用中医针灸推拿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7%,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3.3%,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采用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的治疗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免除患者手术的痛苦,安全可靠,效果明显,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患有进展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上的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有十分明显的差异,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由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论低分子肝素在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方面有十分积极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张台明 《医学信息》2010,23(4):1035-1036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2例,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康复情况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星状神经节连续阻滞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星状神经节连续阻滞术对颈性眩晕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分析.方法 通过对43例颈性眩晕采用星状神经节连续阻滞术,观察住院及随访中患者的眩晕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星状神经节连续阻滞术对颈性眩晕患者有效率达88.4%.结论 连续阻滞术药效持久均匀,避免多次穿刺注药造成痛苦,病人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灸在颈性眩晕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对中医症状积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内皮素-1(Endothelin-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颈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整脊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接受针灸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中医症状积分、CRP、ET-1、CGRP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物模糊、头痛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CRP、ET-1、CGRP指标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RP、ET-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G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SF-36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F-35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性眩晕患者在接受整脊法治疗基础上,再给予针灸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CRP、ET-1、CGRP指标水平和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盐酸倍他司汀、氟桂利嗪联合治疗眩晕的疗效.方法 把病人分成两组,治疗组(盐酸倍他司汀联合氟桂利嗪)和对照组(能量合剂加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 倍他司汀与氟桂利嗪治疗眩晕起效快,总有效率为94.28 %.对照组起效慢,总有效率70.0 %,2 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 0.01).结论 盐酸倍他司汀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眩晕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朱园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7):1295-1296
目的:研究苯海拉明辅助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本院进行眩晕症治疗的94例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苯海拉明辅助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7d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1%,明显高于对照组86.96%(P<0.05).治疗前,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明显较低(P<0.05),且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苯海拉明辅助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眩晕症可改善脑循环供血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平衡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已经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门诊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平衡针灸治疗组80例,普通针刺对照组40例.经过2周治疗后观察情况.结果 平衡针灸组80例中痊愈38例,显效30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97.50%,其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针刺对照组(P<0.05).结论 平衡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中药辨证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60例,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配合中药辨证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负面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在自我护理及生活质量上,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针灸配合中药辨证加减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缓解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对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具有积极的治疗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耳石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60例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采用耳石复位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7%,平均治疗时间为(7.3±2.5)d;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7%,治疗时间为(15.7±3.2)d.结论 采用耳石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确切,可将其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郭振海 《医学信息》2010,23(5):1369-1370
目的 观察活血温经汤配合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门诊收治的160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用活血温经汤(熟地黄、党参、赤芍、川芎、莪术、川楝子、制香附、延胡索、当归、黄芪、丹参、炒小茴香、川牛膝)配合温针灸治疗本病87例,并设立对照组73例,服用田七痛经胶囊口服,每次6粒、3次/日.两组连续治疗4~6个月经周期.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59%,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14.7%,总有效率64.7%.两组对比治愈率、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活血温经汤配合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两者协同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来接收的21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窥镜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53.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有较大差异(<0.05)。结论给予慢性鼻窦炎患者内窥镜手术治疗可有效的缓解鼻窦炎症,提高其治疗效果,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及患者用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口服倍他司汀5 mg tid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睡前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 mg治疗,治疗2 w后采用国际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DH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眩晕症患者采用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用药安全,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联合西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对照组采用雷尼春替丁联合西沙比利治疗,治疗8w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联合用药临床改善总有效率为95.6%,胃镜下胃食管炎愈合情况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的临床改善总有效率为82.2%,胃镜下食管炎愈合总有效率为75.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I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联合应用西医康复训练和中医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具备临床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主要观察比较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所收治的腕管综合征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36.7%,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腕管综合征患者而言,采用手术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治疗优势,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水囊压迫与纱布填塞治疗剖宫产大出血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92例剖宫产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纱布填塞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水囊压迫法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48小时内总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71.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h内观察组患者总出血量为(140.23±633.01)ml,明显低于对照组(442.63±659.62)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囊压迫止血比纱布填充法操作简便,临床效果更好,宫腔感染几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放射和手术治疗颌面部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颌面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3.33%(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23.33%(P0.05);观察组患者3年内生存率为90.00%(27/3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3年内生存率80.00%(24/30)(P0.05)。结论手术方式治疗颌面部肿瘤患者临床疗效更好,有利于提高患者近远期生存率,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