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控制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是国务院2012年印发的第11号文件《“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中的重要内容之一。2012年,我国医院门诊药费占门诊医药费的50.3%,住院药费占住院医药费的41.1%[1],可见药品费用仍占医院业务收入的一半左右,故控制好了医院药品费用,对控制我国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有显著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医院药品费用一直处于快速上升趋势。据卫生部统计的一组数据显示[2],我国综合医院门诊患者人均药品费用由2007年的68.0元逐渐增至2011年的92.4元,增加了35.8%,出院患者人均药品费用由2007年的2148.9元逐渐增至2011年的2939.7元,增长了36.8%。药品费用的快速增长有合理因素和不合理因素,其不合理因素主要是现行医疗体制的弊端、医院“以药养医”的经营模式、对处方者用药监管的松懈[3,4]等。目前,以破除医院“以药养医”机制为关键环节,一系列控制医院药品费用的政策和措施已出台并实施,医院作为药品的主要销售与使用端,在药品费用的控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医院应在明确政府和市场行为的基础上[5],以患者为中心,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主动探索控制药品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措施和方法,以缓解患者“看病贵”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医院临床管理方面对医院药品费用的控制措施予以总结。  相似文献   

2.
范景全 《华夏医药》2006,1(5):388-389
1 药品占医药费用比重的现状 现以我院近3年的有关资料测算:该院2003年业务收入1.73亿元,其中:医疗收入7,729万元,药品收入8,432万元,药品占医药费用比重为48.6%;2004年业务收入2.09亿元,其中:医疗收入1.03亿元,药品收入1.04亿元,药品占医药费用比重为49.8%;2005年业务收入2.57亿元,其中:医疗收入1.25亿元,药品收入1.3亿元,药品占医药费用比重为50.6%。3年来药品占医药费用比重以1%的速度增长,不仅如此,其它医院药品占医药费用的比重还远远大于这个数字。  相似文献   

3.
医药费用增长过快为社会热点话题,造成医药费用高的原因很多,有价格、质量、使用和政府投入等问题。而药价高是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的最主要原因。由于国家对医院的投入小、补偿少,医院为了维持正常运转,只能想方设法在药价等方面进行弥补。近年来采取的药品招标采购、医药分家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医院药价的上涨,但是社会评价仍然不满意。据世行报告,2003年,我国药品费用占全部卫生支出的52%,而这其他大多数国家仅在15%-40%。也就是说,在我国病人“看病贵”,主要是贵在药费。而我国的药品85%是通过医院销售,所以医改中最应改的是药品消费。  相似文献   

4.
用系统观点认识“看病贵”与“药价高”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孙利华  黄泰康  吴春福 《中国药房》2006,17(24):1844-1846
目的:促进我国药品价格的合理确定和调整,对“看病贵”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参考。方法:分析“药价高”与“看病贵”的实质,以及决定药品费用高低的关键要素,用系统观点分析药品价格与药品费用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与结论:我国目前采取的药品降价措施难以奏效;从药品价格入手解决“看病贵”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革现行的药品定价方法,合理确定所有药品特别是具有可替代性药品间的差比价。  相似文献   

5.
理顺药价合法经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隆奎 《医药导报》2002,21(11):751-752
1 医药经济呈现平衡增长的态势 ,医院收入结构正在变化目前老年人药品消费占全国药品总消费 5 0 %以上。按现行老人年人均用药 3 85元计算 ,2 0 0 5年老人用药总额将达到616亿元 ,比 2 0 0 0年的 5 0 0 .5亿元净增 115 .5亿元[1 ] 。目前我国药品消费水平较低 ,1998年人均药品消费约 80元 ,预计 2 0 0 5年 ,全国药品需求将达到 2 180亿元 ,比 2 0 0 0年净增 940亿元。“十五”期间 ,我国药品需求年均递增幅度可达到 12 % [1 ] 。医院经济结构也在变化 :据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发布《2 0 0 1年全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 ,2 0 0 1年 …  相似文献   

6.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在"三项改革"中的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 ,由于我国药品生产企业数量多 ,规模小 ,低水平重复 ,生产能力相对过剩 ;医疗机构“以药养医”机制引发“利益驱动” ,以及市场发育不健全、不规范等原因 ,造成药品流通领域不正常竞争的行为屡禁不止 ,导致药品价格虚高 ,不合理医药费用负担过重 ,严重损害了广大患者的切身利益。为了解决这个突出的问题 ,国家有关部门采取了种种措施 ,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1999年 9月 ,国家开始进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试点。现在全国绝大多数省、市及县级医疗机构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机构的组织下 ,进行各种形式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活动。药品集中招标…  相似文献   

7.
金向东 《上海医药》2001,22(12):556-556
进口药品系指国外生产的药品经我国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 ,取得“进口药品注册证” ,并经口岸药品检验所检验合格准予进口的药品。港、澳、台地区生产的药品在内地销售使用 ,应取得“医药产品注册证”。预防性生物制品、血液制品和进口药材除取得规定的“进口药品注册证”外 ,还应同时分别具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生物制品进口批件”和“进口药材批件”。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于 2 0 0 1年 12月 1日实施后 ,将只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生物制品、首次在中国销售的药品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它药品这 3种情况药品 ,在销…  相似文献   

8.
药品价格“恶性”增长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20多年来,我国药价增长速度超过人均收入增长速度达10倍之多,成为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降低药品价格的措施,对抑制药品价格、保护百姓利益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总体说来,百姓在药品降价方面所得的实惠并不多,要求降低药价的呼声越来越高。要彻底解决药品价格高、百姓看病难的问题,还需要从根本上寻找导致药品价格虚高的原因,对症下药。1药品生产方面的原因1·1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滞后,“医药不分、以药养医”的体制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是福利性的公益性事业,长期以来,医院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由国…  相似文献   

9.
我国1981~1989年用于医疗保健的费用平均每年以14.86%的幅度增长,其中65%用于药品支出。不断增长的医药费用已成为国家和企事业单位不堪承受的经济负担。上海市对医疗单位医药费用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政策,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医药资源。为配合此项工作的开展,作者对本院门诊1996年1至6月的药品消费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上海专讯     
《上海医药》2002,23(12)
上海医药费用逐渐走低 连续12次大范围降低药价,连续3年试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医院对住院病人收费实行“一日一清”并开列明细账单,这些抑制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的举措一一出台后,上海的医药费用正逐渐走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