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生肥胖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 了解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生肥胖和超重患病率情况 ,为预防儿童肥胖制订防制策略及措施提供基础资料。  [方法 ] 普查区内共 40 3 10名中小学学生的身高体重。采用体重指数 (BMI)和身高别体重法同时评价调查对象的肥胖患病率。  [结果 ] 研究人群平均年龄 ( 12 .5 9± 3 .0 7)岁 ,总体BMI为 18.63± 3 .3 1,其中男性BMI高于女性。以BMI法为评价标准总体肥胖患病率为 2 .76%,超重患病率为 11.5 7%;以身高别体重法为参考标准则肥胖的患病率为 6.17%,超重的患病率为 6.76%,两种评价方法的总体患病率差异有极显著性。肥胖和超重患病率总体上呈现男高女低 ,并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低。  [结论 ] 闵行区中小学生的肥胖总体患病率呈现随年龄的增高而逐渐降低趋势。中小学生超重比例较高 ,应及早制订防制策略及措施 ,减少肥胖发生  相似文献   

2.
蒙古族居民血糖、血清胆固醇水平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 了解蒙古族居民的血糖、血清胆固醇水平及影响因素。 [方法 ] 通过现况调查收集相关资料 ,并对蒙古族居民的血糖及血清胆固醇进行了检测。 [结果 ] 蒙古族居民的平均血糖水平为 ( 4 .2 6± 1 .2 1 )mmol/L ,平均胆固醇水平为 ( 3.89± 1 .1 9)mmol/L。高血糖检出率为 4.6 8% ,高胆固醇检出率为 1 1 .2 %。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表明 ,体重指数及年龄可影响人群的血糖 ;体重指数、腰 /臀比值、年龄及饮酒对人群的胆固醇水平产生影响。 [结论 ] 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及定期的检测工作 ,以防止蒙古族居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发生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 ] 为创建我区学生膳食示范点 ,为今后发展中学学生膳食探索经验。 [方法 ] 用记帐法和称量法调查2 71名住宿学生的膳食情况 ,并结合人体测量指标评估其营养状况。 [结果 ] 平均每日男女生能量和各种营养素摄入量分别为 :能量 (32 5 0± 16 4)kcal,(2 5 80± 172 )kcal;蛋白质 (112 .1± 10 .3) g ,(97.0± 9.7)g ;脂肪 (137.6± 11.5 ) g ,(136 .0± 10 .9) g ;碳水化物 (390 .6± 17.9)g ,(2 37.8± 18.0 ) g。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物供能比为 13 .8∶38.1∶48.1;15 .0∶47.4∶36 .9。脂肪供能占总热量比例超过 30 %。碳水化物供能比低于 5 0 %。来自动物及豆类的蛋白质占总蛋白质的 5 0 %以上。早中晚三餐热能分配为 2 1∶38∶41和 2 7∶35∶38。常量及微量元素中铁、钠、钾、磷、碘、铜、硒、锰均达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要求 ;钙、锌男女生摄入量分别为DRIs 的 5 8.90 %和 5 6 .6 0 %、79.47%和 78.71%。维生素E、C和尼克酸均达DRIs要求 ;VitA摄入量男女分别为DRIs 的 6 3 .9%和 73 .1%。VitB2 摄入量男女分别为DRIs 的 83 .33 %和 90 .83 %。 [结论 ] 膳食结构基本合理 ,但应减少脂肪摄入 ,增加主食和菜果的供给量。  相似文献   

4.
2002年某院老年内科死亡病例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 通过老年人内科疾病死亡情况的分析 ,为临床及时诊断、治疗和预防相关疾病提供证据。  [方法 ] 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 ,对 2 0 0 2年 1~ 12月在我院因内科疾病而死亡的 60周岁以上的病例进行分析。  [结果 ]  13 5例死亡病人中 ,13 3例 ( 98.5 % )患有基础疾病 ,其中 97例 ( 71.9% )为心脏疾病 ,64例 ( 4 7.4% )为高血压 ,49例 ( 3 6.3 % )为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部感染为死亡的主要诱因 ,占 83 .7% ( 113 / 13 5 ) ;发生多器官衰竭 (MOFG)者占 44 % ( 60 / 13 5 ) ;发生衰竭的器官共 14 2例次 ,其中呼吸衰竭 89-4 5 6+1居首位 ,占 3 8.7% ( 5 5 / 14 2 )。  [结论 ] 我国老年人多患有慢性基础疾病 ,肺部感染是诱发病情加重导致死亡的最常见的因素 ,增强抵抗力 ,预防呼吸道感染是提高生活质量、延年益寿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闵行区2002~2003年居民主要死因及减寿年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闵行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变化动态 ,为制订疾病预防干预措施、评价其效果提供依据 ,我们应用死亡率 ,潜在减寿年数 (PYLL)、平均减寿年数 (AYLL)和减寿率 (YPLLR )等指标对 2 0 0 2~ 2 0 0 3年闵行区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 ,并对 1994~ 1995年新建的闵行区的居民死亡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广州市不同工业行业职工的主要死因。方法 将广州市工业系统参照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告表行业分类分为 6个行业 ,以 1989~ 1992年实施职业健康监护系统中建立的 795 4 7名年龄≥ 35岁的工厂职工个体健康档案为基础资料 ,按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 ,随访至 1998年 12月 31日 ,登记队列中职工的生存状态和死亡原因 ,计算粗死亡率 ,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RR及 95 %CI。结果  (1) 795 4 7名职工中 ,男 4 935 5人、女 30 192人 ,平均年龄 (43.8± 6 .5 )岁 ,6 4 %的职工年龄在 35~4 4岁 ,各行业职工年龄相近 ,相差± 1岁 ;4 1%的职工接触职业有害因素 ,石化行业职业有害因素接触率最高 (5 3.9% ) ,冶金行业次之 ,机械行业最低 (30 .2 % )。 (2 )截至 1998年 12月 31日 ,平均追踪 (8.0±1.3)年 ,共 6 335 10人年 ;共有 15 77名职工死亡 ,总死亡率为 2 4 8.9/ 10万人年 ,其中橡胶行业总死亡率最高 ,其次为冶金和石化行业 ,主要死因为恶性肿瘤、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占总死亡人数的 80 .3%。(3)全死因和血管疾病的粗死亡率橡胶行业排第一位 ,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粗死亡率则为冶金行业排第一位。 (4)调整各相关因素后 ,以轻工行业为对照 (RR为 1.0 ) ,发现冶金行业的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的RR(  相似文献   

7.
[目的 ] 分析上海市居民的死亡谱、死亡地点分布和死亡时间趋势等死亡特征。 [方法 ] 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 ,死亡时间趋势分析采用圆分布统计方法。 [结果 ] 上海市居民的死亡构成因年龄而不同 ,青少年的主要死亡原因为损伤中毒 ,中年为肿瘤 ,老年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年组及老年组的死亡时间呈集中趋势 ,死亡时间均趋向集中于冬季。不同疾病的死亡地点特征不同。随年龄增大 ,在家死亡比重上升。 [结论 ] 各种疾病死亡率在冬季较高 ,应引起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全面了解枣庄市薛城区居民死亡水平,掌握人群死因结构,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薛城区2010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薛城区报告居民死亡2 105例,死亡率为493.58/10万。居民死亡率(/10万),城区为282.48、农村为548.02(P<0.01);男性为583.46、女性为396.04(P<0.01);0岁、1~4岁、5~14岁、15~44岁、45~64岁、≥65岁分别为649.82、92.87、22.80、77.35、451.90、3 153.86(P<0.01)。前5位死因,全部居民和男性均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伤害、呼吸系统疾病,女性依次是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结论]薛城区2010年居民死亡率较低,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伤害、呼吸系统疾病是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9.
糖耐量减低者胰岛素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状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佳懿  白桦  茅静娟 《上海预防医学》2003,15(7):324-325,327
[目的 ] 探讨糖耐量减低者的胰岛素分泌及胰岛素抵抗状态。  [方法 ] 选择 162例研究对象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后 ,分为 3组 :正常糖耐量 (NGT)组 49例 ,糖耐量减低 (IGT)组 5 8例 ,糖尿病 (DM )组 5 5例。查空腹和餐后 2h胰岛素 ,应用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 )作为胰岛素抵抗指标 ,稳态模式胰岛 β细胞功能指数(HBCI)及胰岛素分泌指数 (IS)作为胰岛素分泌指标 ,对 3组患者的这些指标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 与NGT组比较 ,IGT组HOMA -IR( 1.4± 0 .6)、FINS( 2 1± 15 )mU/L、2hINS( 61± 3 8)mU /L、HBCI( 5 .7± 0 .9)、IS ( 1.3± 0 .6)均增高 ,P值均 <0 .0 0 1。  [结论 ] IGT人群可能以外围组织的胰岛素抵抗为主及胰岛素持续的高分泌状态 ,IGT者胰岛素的分泌功能已有明显受损接近DM。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进一步研究左心室肥厚病人QT离散度 (QTd)的变化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采用 12导联心电图同步描记及心脏超声等方法对 8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 [男性 4 0例 ,女性 4 6例 ,年龄 (5 4 .6± 10 .8)岁 ]和 16例正常人 [男性 10例 ,女性 6例 ,年龄 (4 2 .3± 12 .5 )岁 ]作QTd、QTcd及左心室肥厚的检测分析。结果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组QTd为 5 9± 16ms,QTcd为 6 2± 2 0ms,高血压不伴左心室肥厚组QTd为 4 6± 13ms ,QTcd为 4 8± 17ms ,健康组QTd为 4 2± 15ms,QTcd为 4 4± 11ms ,前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后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QT间期离散度增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颍东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主要疾病死亡原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颍东区2010年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颍东区居民粗死亡率605.78/10万,标化死亡率为549.19/10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全死因的86.21%,前五位死因顺序依次为: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及伤害。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为颍东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应加强和重视这些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2.
管文齐 《职业与健康》2012,28(21):2639-2641
目的分析北京市顺义区居民2008—2010年死亡状况和死因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 10进行编码分类,使用死亡率、构成比及减寿率(PYLL率)对2008—2010年北京市顺义区居民死因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0年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4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仍是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恶性肿瘤构成比逐年上升。结论应采取针对性强的有效措施控制脑血管病、心脏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对恶性肿瘤的防治应加强监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白云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居民寿命减短的主要原因,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死因监测系统数据及人口统计数据,编制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分析居民死亡原因及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2012年白云区居民粗死亡率为265.9;/1077,居民死亡原因前五位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疾病和死亡的外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的疾病,居民平均期望寿命是82岁(男性81.18岁,女性84.26岁)。结论白云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相关的疾病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开展健康教育,防治结合,提高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彭元章  黎美芝  薛亮  孟炜  田毅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9):3637-3638,3641
[目的]了解循环系统疾病死因对克拉玛依市居民健康的影响,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国际分类标准ICD-10进行死因分类,以死亡率、死因顺位及平均死亡年龄作为统计指标。[结果]循环系统疾病标化死亡率为117.23/10万,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增长死亡率明显上升,主要集中于60岁以上老年组人口;前3位主要死因是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和高血压疾病;汉族死亡率为50.90/10万,少数民族为79.14/10万。[结论]本市循环系统疾病死亡水平低于全国水平,老年人死亡水平较高,男性多于女性,少数民族死亡率高于汉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居民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探讨主要死因对居民健康造成的影响,为制定疾病控制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5~2006年,克拉玛依市对当地居民2000~2004年死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000~2004年克拉玛依市居民年均死亡率为254.84/10万,标化死亡率为451.36/10万。年均死亡率(/10万)男性为324.44,女性为177.82(Χ^2=276.33,P〈0.01);0岁为78.70,1~9岁为30.83,10~19岁为18.93,30~49岁为83.79,50~69岁为415.19,70岁以上为4811.60。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运输事故(车祸)和消化系统疾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克拉玛依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1996—2021年上海市闵行区脑血管病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为政府部门针对性制定脑血管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死亡率、早死相关的损失生命年(YLL)、伤残损失健康生命年(YLD)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等指标评价闵行区脑血管病疾病负担,运用Joinpoint线性回归法分析疾病负担变化趋势,计算不同年份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1996—2021年闵行区脑血管病YLL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全人群:APC=-1.69%,t=-6.9,P<0.05),脑血管病YLD率呈缓慢上升趋势(全人群:APC=1.17%, t=3.5,P<0.05),脑血管病DALY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3年起有所波动(全人群:APC=-1.43%,t=-5.6,P<0.05)。男性YLL率高于女性,女性YLD率高于男性,2014年后男性DALY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长,脑血管病疾病负担上升,70岁以后疾病负担大幅上升。结论闵行区脑血管病疾病负担处于较高水平,年龄、性别等存在差异,需进一步完善脑血管病筛查、干预和康复措施,减少因脑血管病导致的残疾和过早死亡,降低脑血管病对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的负担。  相似文献   

17.
王飞  周权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8):961-963
目的 了解常德市鼎城区居民2013-2015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及疾病负担的影响,为有针对性的开展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文利用鼎城区2013-2015年各年度死因登记资料及人口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健康寿命年损失年等指标。结果 2013-2015年常德市鼎城区居民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6 207人,粗死亡率为257.54/10万,标化死亡率为252.27/10万,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男女标化死亡率分别为275.69/10万和233.20/10万,男性高于女性。按各主要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数进行排序如下:脑血管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循环系统其他疾病、缺血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炎症性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造成的平均每千人健康寿命年损失(YLL率‰)为20.77人年,标化后YLL率‰为18.57人年,平均每位因心脑血管疾病死者健康寿命年损失(YLLd) 8.07人年。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鼎城区居民的生命健康,已成为鼎城区居民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应针对目标人群制定有效的控制策略和干预措施,以降低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闵行区糖尿病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糖尿病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Joinpoint 线性回归模型对1996 - 2018 年闵行区糖尿病死亡率进行时间趋势分析。对2016 - 2018年闵行区所有提及糖尿病的死亡病例做回顾性调查,运用Cox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全人群和女性糖尿病标化死亡率以2001年为拐点(全人群APC = 14.56%,P<0.05,女性APC = 18.14%,P<0.05),男性糖尿病标化死亡率呈逐步上升趋势(APC = 2.7%,P<0.05)。对3 813例2型糖尿病死亡病例的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注射胰岛素、规律服药和患有慢性病的患者死于糖尿病的风险小(P<0.05),男性、年龄和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死于糖尿病的风险大(P<0.05)。结论 糖尿病危险因素和并发症均增加死于糖尿病的风险,建议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糖尿病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闵行区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项丹红 《职业与健康》2009,25(8):804-806
目的调查上海市闵行区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的职业卫生状况,并提出职业卫生管理相应对策。方法对闵行区2007年的职业卫生管理现况进行抽样调查,并整理分析。结果闵行区企业行业分布齐全,企业数量多,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繁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数占企业总人数的22.89%,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的企业占47.24%,建设项目开展评价的占60%,劳动合同告知的占48.97%,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占69.31%,健康监护率为67.11%,检测率为73.45%,检测点的合格率为92%,新发生职业病人10人,疑似职业病人5人,急性职业中毒1起。结论闵行区职业病危害状况不容乐观,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五角场镇2010年居民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上海市五角场镇居民死亡水平及主要死因,为制定科学的疾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对上海市五角场镇居民2010年死亡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分析。[结果]五角场镇2010年全死因死亡数为659人,居民死亡率为633.72/10万。主要死因顺位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与中毒及内分泌系统疾病,这5类死因死亡人数占全死因死亡数的88.31%。居潜在减寿年数前5位的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伤害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恶性肿瘤所致的寿命损失最为严重,减寿率为10.74%。[结论]慢性疾病和伤害为本镇居民的主要死因,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增强安全意识,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与伤害的发生率,以达到有效降低居民死亡率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