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应用PCR—RFLP分析结核分枝杆菌rpsL基因突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了解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SM)耐药基因突变情况,建立快速检测耐药突变析的方法。方法 通过PCR-RFLP分析62株结核分直菌临床分离株的rpsL基因突变的部位和性质。结果 以H37RV标准株为对照,13株敏感的rpsL基因有MblⅡ酶切位点;37株耐SM分离株中,31株(83.8%)无MblⅡ酶切位点;12株耐其它抗结核药物株中,也有2株无MboⅡ酶切位点。结论 大多数结核发枝杆菌SM耐药分  相似文献   

3.
用PCR—RFLP和16SrDNA指纹图法分析幽门螺杆菌基因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建立了PCR-RFLP和16srDNA指纹图法.对19株幽门螺杆菌(HP)进行基因型分析:HP尿素酶C基因的PCR扩增产物.分别用HindⅢ、HaeⅢ、AluⅠ酶切,结果显示:每个酶均将19株HP分为3种RFLP图谱.综合HindⅢ,HaeⅢ和AluⅠ酶切结果,19株HP分为10个酶切带型;PCR扩增HP标准株16SrRNA基因,地高辛标记制备550bp探针,19株HPDNA分别经HaeⅢ和EcoRⅠ酶切、电泳后,通过Southern杂交获16SrDNA指纹图,结果显示:HaeⅢ酶切分为14个杂交带型,EcoRⅠ酶切19株HP杂交带型均不同。本实验表明:上述两种方法重复性好,分群力高,可准确有效地对HP作出鉴定并将其分型。19株HP株间存在基因型差异。  相似文献   

4.
胃癌和胃癌前病变组织FHIT基因的杂合性丢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5.
6.
PCR法检测胃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研究选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1995年度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为胃癌的10例患者,年龄47岁~56岁,男7例,女3例,其中贲门胃底癌1例、胃窦癌6例、胃体小弯侧癌3例,病理均为腺癌.对此10例切除具有癌灶标本用石蜡包埋备用.1.2...  相似文献   

7.
建立PCR—ELISA定量检测HBV DNA的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缪晓辉  戚中田 《肝脏》2000,5(4):216-218
目的 建立一种敏感特异和精确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PCR及其产物酶联杂交定量分析技术。方法 制备了一种与野生扩增片段等长的PCR内参照;设计了一对HBV基因组S区基因扩增引物,上游引物的5′-端用生物素修饰,可同时扩增长为319bp的野生和内参照片段。两套捕获探针可分别与竞争PCR产物中的野生片段和突变片段杂交,在同一反应管内,加入已知量内参照及待测HBV DNA标本。进行PCR扩增,然后用酶联杂交法进行产物分析。根据Clementi等介绍的公式计算待测标本中的HBVDNA标本。进行PCR扩增,然后用酶联杂交法进行产物分析。根据Clementi等介绍的公式计算待测标本中的HBVDNA含量。结果 灵敏度达到10^-3fmol/L。在该法中,由于有PCR过程中的特异引物及酶联杂交过程的特异探针两个环节的限制,因此具有很  相似文献   

8.
胃癌及肠化生组织微卫星不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使用聚合酶链反应-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PCR-SSCP)的方法,检测36例活检和手术切除胃癌标本及30例肠化生标本的MSI.结果36例胃癌中,有15例检出1个以上位点MSI,总阳性率为41.7%;中-高分化腺癌MSI检出率为66.7%(10/15例),显著高于低分化腺癌的26.3%(5/19例,P<0.05);肠型胃癌MSI阳性率为64.7%(11/17例)显著高于弥漫型胃癌的22.2%(4/18例,P<0.05);MSI与胃癌大小、发生部位、分期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无显著相关.3例早期胃癌MSI均阳性,30例肠化生标本中有9例检出MSI,阳性率为30.0%.Ⅰ、Ⅱ、Ⅲ型肠化生MSI阳性率分别为250%(2/8例)、25.0%(3/12例)、40.0%(4/10例).三者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MSI是胃癌多步骤发生过程中的早期分子标志,在胃癌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差别PCR技术检测胃癌C—erbB—2癌基因扩增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胃癌C-erbB-2癌基因扩增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差别PCR技术检测C-erbB-2在83例胃癌及101个转移淋巴结扩增情况。结果 28.9%的胃癌存在该基因扩增,进展期胃癌及伴淋巴结转移才扩增阳性率增高;转移淋巴结扩增阳性率明显高于胃癌原发灶,早期胃癌及高分化胃癌伴C-erbB-2扩增5年生存率低于不扩得,用Southernblot分子杂交及免疫组化ABC法检测原胃癌样本基因扩主过度  相似文献   

10.
作者采用CoA-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150例胃癌、25例良性消化道疾病、86例正常人血清中肿瘤标志物MG-Ags(MG7-Ag、MGd1-Ag、MG9-Ag、MGC1-Ag)的含量。胃癌阳性检出率为57.3%(86/150),良性疾病假阳性率为12%(3/25),正常人为9.3%(8/86),诊断符合率为87%;说明应用该法测定血清中MG-AgS对胃癌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胃癌组织中GST-π化疗前后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胃癌单纯化疗过程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变化,本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28例胃癌患者化疗前后癌组织中GSTπ进行了检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8例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37~79岁。入院前均未接受化疗,其中低分化腺癌10例,管状腺癌6例,粘液癌7例,乳头状癌5例。癌组织由胃镜活检获取。病人均失去手术治疗时机,均接受2次化疗。方案:甲环亚硝脲(200mg/m2)第一天,丝裂霉素c(10mg/m2)第一天,5Fu(450mg/m2)第1~5天。7周后再重复一次。第二次…  相似文献   

12.
13.
胃癌组织DCC基因(VNTR)的杂合性丢失和Bcl—2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DCC基因的杂合性丢失(LOH)和Bcl-2蛋白过度表达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胃癌组织DCC基因的LOH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结果发现,胃癌(信息个体)LOH发生率为545%(18/33),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0%(30/50);ⅢⅣ期胃癌LOH发生率(822%,15/18)显著高于ⅠⅡ期胃癌20%,3/15)(P<001);Bcl-2蛋白的表达与DCC基因的LOH及胃癌大小、分化、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临床分期及Latlren’s分型无显著相关。结论:以上结果提示,DCC基因的LOH和Bcl-2蛋白的高表达均参与了胃癌的发生,DCC基因的LOH是胃癌发生的晚期事件,其致癌机制与Bcl-2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免疫—PCR新技术在原发性肝癌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免疫-聚合酶链反应(免疫-PCR)技术,提高肝癌肝病相关抗原的检测敏感性。方法 29例原发性肝癌(1组)34例肝硬化(II组),12例慢性活动性肝炎(Ⅲ组)患者血清中的肝癌相关抗原PCR产物以2%琼脂凝胶电泳,溴化乙锭染色体观察记录,同时测定患者血清中的甲胎蛋白(AFP)含量,结果 利用免疫-PCR技术I组中有23例呈阳性反应(79.3%)而Ⅱ,Ⅲ组阳性分别为为3例和1例,I组AFP升高  相似文献   

15.
应用PCR技术检测HLA—B2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81例广东地区汉族健康人群和48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HLA-B27的频率分布,阳性率分别为4.93%和6.25%。同时对血清学方法检测HLA-B27为阳性的85例和阴性的16例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标本应用PCR技术进行检测,发现血清学方法检测为阳生的标本中84例为阳性,符合率为98.7%;阴性标本中6例为阳性,误判率为37.4%。通过引进一对内对照引物,避免假阴性  相似文献   

16.
肺癌发病机制中涉及多种癌基因激活及抑癌基因失活 ,其中 H- ras基因主要发生于非小细胞肺癌 (NSCL C)。为进一步探讨 H- ras基因在 NSCL C中的突变情况及对早期诊断 NSCL C的价值 ,本研究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 RFL P)检测 40例 NSCL C及 2 0例肺炎患者中 H- ras基因的点突变。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所有患者均来自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 1996年 8月~ 1999年 12月门诊住院病人 ,肺癌组 40例 ,男 30例 ,女 10例 ,年龄 45~ 72岁 ,细胞或病理证实为肺癌。根据 TNM分期 , 期 13例 , 期 17例 , A期~ 期 10例。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AFPmRNA在人肝细胞癌中的表现规律。方法 用RT-NestedPCR技术检测30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AFPmRNA;放免法检测其血清AFP。结果:28例癌组织AFPmRNA阳性,2例癌旁组织AFPmRNA阳性;9例血清AFP阴性者,有7例组织AFPmRNA阳性;2例癌组织AFPmRNA及血清AF均阴性;结论:人肝细胞癌AFP基因表达调控形式不同,AFPmRNA在早期诊断肝细胞癌中有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组织芯片技术诊断胃癌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芯片(胃正常组织10份、增生组织45份、胃癌组织45份)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4(TRAF4)的表达。结果 TRAF4胞质阳性率在正常组织、增生组织和胃癌组织中逐渐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胞核阳性率逐渐降低,正常组织显著高于胃癌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高分化者显著高于低分化者(P〈0.05),无淋巴转移者显著高于有淋巴转移者,P〈0.05。结论组织芯片可大规模、高效率检测胃癌组织样本,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等特点,可用于胃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在胃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A)在胃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有随访资料的101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中的PDGF-A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在101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中PDGF-A阳性表达者43例(42.57%)。有淋巴结转移者(65.12%)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30.61%)(P<0.05);脉管内有癌栓者(64.52%)明显高于无癌栓者(32.86%)(P<0.01);癌组织浸及粘及粘膜下,肌层、浆膜下及浆膜者分别为13.04%、37.04%、58.82%,三者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DGF-A阳性表达者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60.34%和47.28%,低于阴性表达者5年及10年生存率(73.55%,56.19%)。说明PDGF-A阳性表达者预后较差,阴性表达者预后较好。癌组织PDGF-A阳性表达的病例,间质中浆细胞和树突状细胞阳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54.81%和74.40%,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36.30%、29.74%),(说明PDGF-A在浆细胞和树突状细胞阳性表达者预后后经阴性者好。PDGF-AmRNA表达(61.54%)与PDGF-A蛋白表达(42.57%)一致)。结论:PDGF-A阳性的胃癌恶性度高、易转移、预后差,而胃癌间质中浆细胞和树突状细胞PDGF-A阳性表达者的胃癌预后较好。PDGF-A参与肿瘤免疫调节,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胰腺癌相关抗原Span-1和Ypan-1在110例胃癌及343例肠上皮化生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Sapn-1和Ypan-1在胃癌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72.7%(80/110)和65.5%(72/110);将肠化分为Ⅰ、Ⅱ、和Ⅲ型,两种抗原在Ⅱ型肠化阳性率(79.0%,75.2%)显著高于I型(42.3%,45.5%)和Ⅱ型(51.2%和50.0%)(P〈0.01-0.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