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贤民  姜德咏 《眼科研究》1996,14(2):107-109
研究了28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下液对人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生长的作用。所有标本均可刺激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但存在较大范围的活动性,发现增殖刺激活力与视网膜脱离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程度、视网膜脱离范围和脱离持续时间呈正相关,且与视网膜脱离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程度及脱离范围相关性最大(P<0.01)。结果表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在C级以上,脱离范围超过2个象限、脱离时间超过4周者,视网膜下液促增殖活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生长因子对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的作用及作用机理作一概述。认为血-眼屏障破坏是一个启动因素,它启动生长因子类物质进入玻璃体,而缺血、炎症及损伤修复则进一步加强生长因子的作用,进而导致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3.
生长因子和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生长因子对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的作用及作用机理作一概述。认为血-眼屏障破坏是一个启动因素,它启动生长因子类物质进入玻璃体,而缺血、炎症及损伤修复则进一步加强生长因子的作用,进而导致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增殖性糖尿病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持续性出血的发生率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42例(53眼)增殖性糖尿病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血量分别给予局部糖皮质激素、降低眼内压药物、前房冲洗或玻璃体腔灌洗。结果:增殖性糖尿病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持续性出血共22眼,发生率52.38%收,自发清除率86.3%。2眼经前房冲洗吸收,1眼经玻璃体腔灌洗吸收。结论:持续性出血是增殖性糖尿病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早期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5.
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再手术原因及术式选择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键  韩冰  樊宁  罗恒  秦磊  古洵清 《眼科》2002,11(6):357-360
目的:分析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再手术原因,以及再手术选择巩膜扣带术或玻璃体手术的指征。方法:回顾65只再手术病例,分析原手术方法及眼底改变,重点观察玻璃体病变的动态变化和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据此分别施行巩膜扣带术或玻璃体手术。结果:再手术原因为原裂孔未封闭,新裂孔形成,玻璃体状态变化和增殖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与暨往文献报告相同,因手术操作不当者比例下降(15.4%),玻璃体牵引和后脱离动态变化比例上升(44.6%和73.8%),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加重者占46.2%,多次手术治愈58只眼(86.1%),结论: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再手术仍首选巩膜扣带术,多行巩膜环孔加压。严重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度病变但有明确的局部玻璃体状态变化及增殖性改变者行玻璃体手术,重视玻璃体-视网膜界面变化,玻璃体状态和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性变化的局部特征,对症施行手术,可提高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玻璃体取出物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视网膜静脉周围炎(Eales病)的病因及引起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细胞来源,对临床确诊为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玻璃体出血伴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或继发视网膜脱离者28例(30眼),行常规巩膜三切口玻璃体切割,将玻璃体取出物沉淀涂片后行细胞学及免疫组化分析。细胞计数的分布频率为成纤维细胞占首位,其次为淋巴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及巨噬细胞。免疫组化染色证实检出的淋巴细胞中T淋巴细胞占85%。结论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引起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与成纤维细胞及T淋巴细胞密切相关,提示自身免疫反应在发病机理中可能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维甲酸对实施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防治作用及维甲酸对视网膜是否有毒性,本实验将26只色兔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A组20眼、C组6眼,玻璃体内注射PBS,实验组B组20眼、D组6眼,玻璃体内注射15ug/ml维甲酸,A组和B组玻璃体内同时注射2.5×10^5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以检眼镜观察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级别;以光镜、电检检查来观察28天时视网膜变化。结果表明:4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前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地所面临的最重要难题之一。近几年来人们对其认识日见深入,手术治疗效果逐渐提高。本文通过对国外近年有关文献的分析,从解剖概念,临床病理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分型,手术原则及手术要点,手术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前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前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时所面临的最重要难题之一。近几年来人们对其认识日见深入,手术治疗效果逐渐提高。本文通过对国外近年有关文献的分析,从解剖概念、临床病理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分型、手术原则及术中要点、手术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前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血栓通和汉防已甲素对实验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摘要)郭小健,姜德咏,刘湘平,聂爱光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PVR)是许多眼内疾病共有的病理过程。随着PVR的动物模型研制成功,许多...  相似文献   

11.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外伤性玻璃体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92例外伤性玻璃体病变应用玻璃体切除治疗的结果。其中玻璃体出血性混浊16眼;外伤增殖性玻璃体病变9眼;增殖性玻璃体病变伴牵引性视网膜脱离51眼;增殖性玻璃体病变伴眼内异物13眼;外伤性眼内炎3眼。手术方法采用闭合式玻璃体切除、环扎、外加压、玻璃体条索剪断、冷凝、气液交换等。术后玻璃体清亮者86眼,占93.5%;视力增加者71眼,占77.2%;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复位33眼,占64.7%。  相似文献   

12.
视网膜色素上皮(RPE)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上海医大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栾洁综述王文吉审阅PVR是指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表现为剥离后由视网膜在其内、外面及玻璃体内形成可以收缩的细胞性膜,常致视网膜剥离复位手术失败。许多学者认为,视网膜...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包括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糖尿病性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DR)及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等所有眼内过度增殖性的病变〔1〕。目前认为这些疾病的发生是由炎症、损伤、缺血产生的过度修复而引起。生长因子在其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生长...  相似文献   

14.
周忠友  魏文斌 《眼科》2002,11(2):113-117
药物性玻璃体后脱离是近年来许多学者关注的问题,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virteous detachment,PVD)可以改善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裂孔等眼底疾病的预后,缩短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目前,药物性PVD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对药物性PVD的组织结构基础。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及实验研究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手段,其作用快、收效好是某些药物和激光治疗所不能比拟的。但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手术并发症及视功能的恢复各家报道差別很大,因此,究竟应如何评价玻璃体切割术在治疗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细胞外基质及其调控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细胞外基质及其调控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孙晓东张皙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200080)视网膜脱离(RetinalDetachment,RD)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而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  相似文献   

17.
已知玻璃体的变化在增殖性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上起重要作用,玻璃体收缩及后脱离,可促使增殖性变化的发展。玻璃体切除术为糖尿病性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根治疗法,不仅可切除病变的玻璃体,而且能切除增殖组织。通常多在病变晚期进行,故对视网膜及视神经已有严重损害者,视功能仍难改善,因此有人提出可早期手术,以防增殖性病变发展及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发生。从而可保持良好视力。作者对增殖前期及增殖早期的患者行该手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15例伴有玻璃体视网膜异常粘连的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进行了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前膜剥离、玻璃体注惰性气体及巩膜扣带术。术中重点在于玻璃体后界膜的分离。追踪观察6 ̄12个月,视网膜解剖及功能复位率为93.3%。根据术中所见,本文提出针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治疗方案,同时注射到玻璃体后界膜对黄斑孔的形成、视网膜脱离的发生,以及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进展改善了巨型视网膜裂孔的预后,但因术后形成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所以手术失败的发生率仍很高。作者采用眼内注入气体和巩膜扣带术治疗视网膜瓣翻卷的巨型裂孔并于冷凝后作玻瑞体切割术以清除进入玻璃体内的色素上皮细胞,减少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本文报道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后并发白内障(气体性白内障)及其临床特征等进行研究。[方法]对患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或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54眼,切除玻璃体和增殖膜后,向玻璃体内注入空气或其与SF_6的混合气体,以替代玻璃体。然后取俯卧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