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7 毫秒
1.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无缝线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无缝线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疗效。方法对65例(72只眼)老年性、并发性、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除,通过3.2mm切口植入硅胶折叠式人工晶体。结果术后1天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占94.4%;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视力≥1.0者分别占70.8%,75.8%和76.5%。术后1周和1个月平均散光分别为0.89±0.83D和0.73±0.76D,分别小于6.5mm切口对照组(P<0.001),但3个月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提示无缝线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早期恢复和稳定眼屈光状态和视力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目的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特点、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总结了一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操作改进及随访结果。方法对40例(40只眼)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小切口(6mm)人工晶体植入术,并采用周边旋转刻蚀法对硬核性白内障顺利完成手术。结果术后3~6个月,裸眼视力≥1.0者占57.5%;≥0.8者占82.5%;≥0.5者占97.5%。术后平均散光为0.50±0.25D,小于同期内施行的40例大切口(9~12mm)对照组(P<0.001)。结论该手术不失为一种优于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且安全、可靠的复明手术。  相似文献   

3.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峰  王慧 《临床眼科杂志》2000,8(3):205-206
目的 探讨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26例26只眼患者行5.5mm的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 26只眼中有2只眼轻度炎症反应,全部瞳孔恢复圆瞳孔,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0.5者22只眼(84.6%);≥0.3者3只眼(11.5%);〈0.05者1只眼(3.9%)。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轻,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63例(87眼)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个月,分别测量患者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及眼底检查,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分为<0.3和≥0.3两个等级,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近视病史时间、术前眼轴长度、术前角膜散光度、术前角膜屈光度、玻璃体后脱离、后巩膜葡萄肿及黄斑病变多种因素对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结果 术后2周视力:裸眼视力:<0.3者45眼(51.72%),≥0.3者42眼(48.28%);最佳矫正视力:<0.3者32眼(36.78%),≥0.3者55眼(63.22%)。术后3个月视力:裸眼视力:<0.3者38眼(43.68%),≥0.3者49眼(56.32%);最佳矫正视力:<0.3者23眼(26.44%),≥0.3者64眼(73.56%)。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和≥0.3组比较,眼轴长度、角膜散光度、黄斑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0.05)。黄斑病变(OR:8.06,95%CI:1.75~37.07)、角膜散光度(OR:3.87,95%CI:1.20~12.48)和眼轴长度(OR:1.50,95%CI:1.09~2.06)是术后矫正视力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有黄斑病变者术后矫正视力预后差;随着角膜散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增加,术后矫正视力恢复差;其他因素尚不能认为是术后视力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是安全有效地,伴随黄斑病变、角膜散光度过大和眼轴过长是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术后低视力的独立影响因素,影响强度:黄斑病变>角膜散光度过大>眼轴过长。  相似文献   

5.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73,自引:4,他引:69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疗效。方法对67例(74只眼)老年性、并发性和先天性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周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占80.5%,3个月者占97.6%。术后1周平均散光为1.90±1.15D,术后3个月为0.93±0.55D。分别小于10~12mm大切口对照组(P<0.001),但与手法切核小切口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本组并发症为术中瞳孔领虹膜咬伤6只眼,后囊膜碰破2只眼,术后无菌性前房积脓1只眼,其余未见明显并发症。并讨论超声乳化病例及方法的选择以及术中意外的处理方法。结论提示超声乳化术具有推广的价值,但不能忽视对初学者有更多和更危险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Yao K  Jiang J  Xu W  Qiu W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2):87-89
目的评价通过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疗效。方法采用上方3.2mm梯形透明角膜切口,对90例(100只眼)老年性、并发性、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除,并植入硅胶或HEMA折叠式人工晶体。结果术后1天裸眼或球镜矫正视力≥0.5者占93.0%;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视力≥1.0者分别占56.0%,65.1%和67.5%。术后1周平均散光为0.93±0.58D,比术前增加0.20D(P<0.001)。术后1个月和3个月平均散光分别为0.78±0.60D和0.73±0.59D,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提示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和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早期恢复和稳定眼屈光状态和视力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小儿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为4个月至11岁的小儿施人工晶体植入术26例36眼,其中先天性白内障17例27眼;外伤性白内障9例9眼。能够配合视力检查的29眼中,裸眼视力≥0.5者仅3眼(10.3%),接受矫正的18眼中有13眼(72.2%)视力≥0.5。本文还介绍了我们的手术方法,并对手术时机、人工晶体屈光度的选择、术后并发症及处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对53例(54眼)门诊白内障手术合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进行随访,其中老年性自内障29眼,并发性白内障14眼,外伤性白内障9眼,人工晶体二期植入2眼。术后视力≥0.5者25眼(46.3%),矫正视力≥0.5者49眼(90.7%)。术后并发症和国内其他报道相似。  相似文献   

9.
对48例(56只眼)老年性和并发性白内障施行6mm巩膜眉状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10天矫正视力≥0.5者占76.9%,3个月以上则为95.9%,术后10天平均散光度为1.98±1.06D,术后3个月为0.98±0.68D,分别小于同期内施行的24例(30只眼)12mm大切口对照组(P<0.001)。文中详细介绍了手术体会及该手术方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小切口手法切核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0  
对66例(70只眼)老年性和并发性白内障施行6mm切口手法切核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人术。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占76.6%,3个月者占96.4%。术后1周平均散光为196±1.08D,术后3个月为0.92±0.68D。分别小于同期内施行的10~12mm大切口对照组(P<0.001)。并详细介绍了小切口手法切核技术和器械,以及讨论术中操作要点和意外及其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治疗近视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美国CHIRON公司keracor117型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对68例130眼近视患者行PRK治疗。术前屈光度(等值球镜)为-2.00—-9.75D(x±s:-5.11±1.81D)散光度0—-4.0D。结果:术后3—6个月残留屈光度为+0.08±0.29D,裸眼视力≥0.8者占94.2%,≥1.0者占90.4%。术前屈光度-2D—-6D患眼,术后3—6个月裸眼视力≥0.8者占95.2%,≥1.0者占94.2%;术前屈光度-6.25D—-9.75D者,术后3—6个月裸眼视力≥0.8者占91.7%,≥1.0占65.4%。实际矫正度数在预测矫正度±0.5D范围内者占84.6%,0.8%的术眼有2级以下的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1.5%术眼角膜有丝状物,1.5%术眼用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最佳矫正视力下降1行者占5.2%。结论:PRK治疗中低度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其稳定性好,预测性强,值得临床应用。但术后应注意护理及随访。  相似文献   

12.
王静  李建平 《眼科》1998,7(4):208-211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56例(64只眼)老年性、先天性和并发性白内障施行3.2mm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及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对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视力和散光进行追踪观察。结果:术后1周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占87.5%,1个月者占93.8%,3个月以上者占97.1%。术后1周平均散光为1.42±0.89D,1个月为0.84±0.64D,3个月以上为0.81±0.12D。与同期所做5.5mm切口超声乳化及PMMA硬性人工晶体植入术组比较,术后1周和1个月散光均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散光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3.2mm切口超声乳化及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早期视力恢复快,效果好而稳定,角膜散光小,适当的植入方法及慎重选择病例可保证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晶体核切开法,在6mm切口下对53例56眼白内障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PMMA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周,1月,3月,裸眼视力≥4.7者分别为:35眼(62.5%),49眼(87.5%)53眼(94.6%),平均术后角膜散光度分别为:1.55D(s:1.22),1.11D(s:0.97),0.87D(s:0.75)均较同期10mm切口常规手术对照组为低(P〈0.001)。本文还手术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14.
核切开法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晶体核切开法,在6mm切口下对53例56眼白内障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PMMA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在术后1周、1月、3月,裸眼视力≥4.7者分别为:35眼(62.5%)、49眼(87.5%)、53眼(94.6%);平均术后角膜散光度分别为:1.55±1.22D、1.11±0.97D、0.87±0.75D,均较同期10mm切口常规手术对照组为低(P<0.001)。本文还对专用器械的设计、手术操作技巧和并发症的预防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准分子激光(NIDEK EC-5000型)治疗24D以下,伴呈不伴5D以内散光的近视眼。214只治疗眼随诊6个月以上。结果 随诊1年以上的病例显示术后3个月敢光度及视力基本稳定。术后6个月时,在等值球镜度低于6D的治疗眼中,裸眼视力≥1.0者占92.04%,≥0.5为100%,80.53%4 裸眼视力≥术前最佳矫正视力,99.  相似文献   

16.
折叠式人工晶体眼内植入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对3.2mm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同期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的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方法随机选择白内障42例(49只眼)行上述手术,对术后视力、屈光状态、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等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周裸眼视力在1.0以上者32只眼(65.31%),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1.0以上者41只眼(83.67%),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为11.72%,术后角膜散光较术前平均逆规化0.10DC。结论手术切口小,操作轻,术后早期获得良好的裸眼视力,角膜散光轻微,减少了缝合所需时间及消除缝线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魏文斌  李冬梅 《眼科》1996,5(3):149-150
报道14例16眼先前经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成功后的白内障行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最终视力12只眼(75%)≥0.3,6只眼≥0.5。并发症发生率低,经平均14.1个月随访,未发现再发性视网膜理解孔和视网膜脱离。  相似文献   

18.
报道412只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老年性白内障337只眼,膜样内障16只眼,外伤性白内障25只眼,先天性白内障13只眼,并发性白内障10只眼,无晶体眼11只眼。术后随访4周以上者362只眼,最长时间1年中。术后视力在0.8以上含251只眼(69.3%),0.5以上者328只眼(90.6%)。作者就开罐式截囊技巧的改良及后囊膜破裂时人工晶体植入方式进行了探讨。指出术后散光控制和处理在视力恢复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囊外摘除与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确诊为糖尿病的74例90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糖尿病年限从1至21年不等。术前常规检测血糖,使血溏控制在正常或最低水平。患者行囊外摘出加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晶体为6.5~7mm直径单凸型。术后3天裸眼视力1.0以上者8只眼(8.9%),0.5~0.9者57只眼(63.3%),0.1~0.4者16只眼(17.8%),0.1以下者9只眼(10%)。术中并发症主要有虹膜出血和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共2眼(2.2%)。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晶体表面色素沉积(92%);晶体表面渗出膜7眼(8%);术后虹膜后粘连5眼(6%)。糖尿病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多数都能获得满意的结果,但应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对术前血糖不能降至正常的患者,术前应用止血药和抗菌素,术后及时抗炎治疗,同样能恢复良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20.
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对我院开展2035只眼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了回顾性统计分析。除17只眼不能配合视力检查外,术后矫正视力<0.1者100只眼(4.9%),0.1~0.4者396只眼(9.6%),≥0.5者1526只眼(75.6%)。老年性白内障和Fuch's综合征合并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较其他各类白内障好(P<0.05)。术后视力恢复不良的主要原因是手术适应症放宽,为合并其他严重影响视力恢复因素的眼施行了人工晶体植入术,然而这些患者术后视力多有改善,不应轻易放弃手术治疗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