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脑血管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生、发展主要经历3个时期.早期, 由于社会生产力不高, 在人群中主要疾病是传染病和营养不良, 当时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仅占到人口死亡的5%-10%; 中期, 随着某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 构成人类死亡原因的10%-30%.近期, 即20世纪60年代开始,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使心脑血管疾病日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生年龄提前, 不论是在发达国家, 还是在发展中国家, 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占到总死亡原因的35%-45%. 相似文献
2.
心脑血管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生、发展主要经历3个时期.早期,由于社会生产力不高,在人群中主要疾病是传染病和营养不良,当时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仅占到人口死亡的5%~10%;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的身体健康问题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越来越突出.多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的身体状况在逐渐下降,而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肥胖症等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患的患病率在逐渐增高.因此,对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要做预防工作.中国古话有云:防患于未然,上医治未病,实质是以预防为主.实现三级预防,即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是全民参与的战略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心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分析和评价健康教育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河南省医学会辖区内的12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方法,并给予基础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知识讲解、心理疏导、饮食健康教育、加强用药指导、运动治疗、家庭健康教育和合并症的治疗指导等全面的综合健康教育干预。治疗过程中对2组患者进行实时观察。 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综合健康教育和干预,并对患者的治疗情况、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测试和观察得到相应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为96.7%,并发症发生率为3.3%;对照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率为71.7%,并发症发生率为2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通过对患者进行知识培训、心理干预、饮食教育、用药指导、运动质量、家庭健康教育等综合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极大地提高了患者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认识和健康知识的掌握,改变了错误的生活习惯,养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通过2组对照,充分地说明了健康教育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在日常生活和干预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中心脑血管疾病占第一位,去年全世界死于此类疾病的人数达1550万人,占死亡人数29%。 相似文献
6.
7.
健康是金子!健康是财富!健康是人类共同享有的权力.人们对身心健康的重视,标志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无论是人类自身的发展,自我价值的体现,或是社会的参与.以及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都必须以自身健康为前提,若没有健康的身心一切将无从谈起,所以追求身心健康是人生永恒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1心脑血管疾病的概念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系列疾病的总称,常见的有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外周动脉或外周血管疾病。其中冠心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脏猝死;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供血突然中断引起的脑部缺血症状。这种缺血可以时间很短,即短暂性缺血发作,也可以时间很长(中风)。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系统过程,因此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的联系非常紧密。心肌梗死和脑卒中是最常见的两种心脑血管疾病。2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1)吸烟: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吸烟量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呈正相…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的变化,脂肪肝的发生率明显上升.脂肪肝肝纤维化的发生率约25%,且1.5%~1.8%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最终致肝衰竭而死亡[1].脂肪肝参与高脂血症、高血糖、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探讨脂肪肝的致病因素和相互关系,制定预防措施,做好健康教育,对降低其发病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我院心脑血管病区在实施整体护理的4年中,健康教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对我院的该病区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调查问卷,对护理人员和病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16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用阿司匹林,对照组予以安慰剂,分析对比2组患者预防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有15例心脑血管疾病复发,复发率为18.8%;对照组41例心脑血管疾病复发,复发率为51.3%,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可起到较好的预防控制作用,并且可使患者早期病死率得到有效降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认识其危险因素,并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可以控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上医治未病、预防为主等观念自古有之,但在基层医院往往被忽视或宣传不够。故本文针对吸烟、酗酒、肥胖、运动减少、情绪应激等危险因素,普及预防知识。 相似文献
13.
建立良好生活方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良好生活方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方法 实施生活干预措施,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充足睡眠、不过度劳累等来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结果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通过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可以使死亡率减少50%.特别是老年人,只要降低收缩压(SBP)2mmHg,就能使高血压病发生率减少17%,脑中风减少14%,冠心病减少6%.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与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存在着很大的因果关系,只要能长期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一定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血压血脂这类疾病也慢慢走进我们,并且呈上升趋势。而心脑血管疾病成了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多发性常见疾病。在这类疾病中,中老年人群占的比重较大,甚至导致了很多病人因此死亡。笔者从医多年,对心脑血管疾病给病人身体上带来的痛苦和家庭经济上带来的巨大压力都非常了解,为改善这种现象,笔者结合多年的从医经验,就如何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保健工作进行了探究分析,从加强预防措施、注重饮食科学合理、减少外部刺激、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这四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几点预防和保健措施,供广大同仁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心脑血管疾病是可以预防的,而且控制的关键就在于预防。面对庞大的患者队伍和高猝死率,再高超的医疗技术也显得无能为力。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们说:“除非大力加强社区人群的防治,否则,人类将无法控制心脑血管病这个世界瘟疫的蔓延。”可见,心脑血管病的预防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心脑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脑卒中、冠状动脉粥样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特发性心脏病、心肌病以及肺心病等.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患病人数不断增加,据估计,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超过260万,是各种死因中比例最高者,约占12%,因此有第一杀手之称.其中,对人民健康危害最为严重的是高血压、脑卒中、冠状动脉粥样性心脏病等.从卫生部了解到,到2020年全球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将达2 500万,其预防也成为2008年9月29日世界心脏日的主题.近几年来,我院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心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做好社区人群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分析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和心脑血管的预防措施,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对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100例患者进行饮食、运动、心理以及合理的药物治疗,治疗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结果:采用饮食、运动、心理以及药物治疗并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结论:合理完善的治疗是减少或延迟老年性高血压并发症的关键因素,从而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药理学机理。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40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均为200例。对照组患者利用常规防治进行治疗并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观察组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心肌梗死以及冠心病而导致死亡患者明显减少,减少率分别为22.5%与17.5%。结论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阻止血小板聚集、粘附与释放,增强内皮细胞功能,降低血栓形成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建立良好生活方式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措施。方法: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措施。结果: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可以收到良好效果。结论: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可以看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与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只要长期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一定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