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右室高位室间隔(HRVS)起搏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71例病窦综合征、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根据心室起搏电极植入部位的不同,随机分为HRVS起搏组(36例)和RVA起搏组(3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2个月通过超声心动图和起搏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患者左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容积(LVESV和LVEDV)、左右室射血前时间差值(LRVPEI)、室间隔与左室后壁收缩延迟时间(SPWM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相关指标进行观察随访。结果术后3个月、12个月时,两组各项起搏参数均无差别。术后3个月时,HRVS起搏组的LRVPEI和SPWMD均明显小于RVA起搏组(P<0.05),两组间其他指标在基础状态超声下无显著差别,在起搏负荷超声下HRVS起搏组的LVEF明显高于RVA起搏组(P<0.05)。术后12个月时,HRVS起搏组的LRVPEI、SPWMD和LVESV三项指标均显著小于RVA起搏组(P<0.05),LVEF明显高于RVA起搏组(P<0.01);LVEDV小于RVA起搏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RVS起搏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不良影响明显低于RVA起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右室高位室间隔(HRVS)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室收缩同步性和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为右室高位室间隔起搏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具有行永久性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指征的77例患者,根据心室起搏电极植入部位的不同,随机分为HRVS起搏组(40例)和RVA起搏组(37例)。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8个月,通过询问病史、查体、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患者的一般临床状况、QRS波群时限(QRSd)、左右室射血前时间差值(LRVPEI)、室间隔与左室后壁收缩延迟时间(SPWMD)、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观察随访。同时运用起搏器程控仪对患者术后3个月和18个月的起搏房室间期、心室起搏比例等起搏相关参数进行监测和调控。最后对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及术前各项观察指标均无明显差别。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起搏相关参数均无显著差别(P<0.05),△HRVS起搏组的△QRSd、△LRVPEI和△SPWMD均明显小于RVA起搏组(P<0.05),LVEF无显著差别(P<0.05)。术后18个月时,两组患者间起搏相关参数没有明显差别,△QRSd、△LRVPE...  相似文献   

3.
右室心尖部和流出道起搏患者白介素-6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不同部位起搏患者IL-6的改变。将双腔起搏器安置术后123例患者分为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n=66)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组(n=57),比较两组患者血浆IL-6的水平。经过中位数65天的随访观察,RVOT起搏患者IL-6水平较右室心尖起搏组低(15.68±4.82 ng/L vs 5.68±4.82ng/L,P<0.01)。结论:RVOT起搏患者较RVA起搏患者炎症介质释放少。  相似文献   

4.
冯霞  崔俊玉 《心脏杂志》2010,22(4):581-583
目的:评价右室间隔部(RVS)起搏的稳定性及对比RVS起搏和右室心尖部(RVA)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22例植入DDD起搏器患者,分为RVS组和RVA组,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起搏参数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RVS组术中测试起搏阈值及电流均高于RVA组,术后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VS组QRS波群宽度较RVA组小(P0.05);RVS组X线曝光时间较RVA组长(P0.05);术中阻抗及R波振幅无显著差异。术后6个月,RVS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二尖瓣血流E峰和A峰最大充盈速度比值(E/A)较RVA组明显提高,术前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RVS起搏安全、有效,RVS起搏血流动力学参数明显优于RVA组。  相似文献   

5.
张洁  蔡尚郎 《山东医药》2010,50(5):51-52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寻找比右室心尖部(RVA)起搏更符合生理状态的起搏部位。方法将60例有安装起搏器适应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用主动固定电极行RVOTS起搏,对照组用被动电极行RVA起搏;比较两组起搏后即刻及1、3、6个月的起搏参数变化,起搏前后心电图Ⅱ导联QRS波时限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起搏后不同时间的起搏阈值、电极阻抗、R波幅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心电图Ⅱ导联QRS时限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起搏、感知异常,无电极脱位、心肌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RVOTS起搏安全可行,与RVA起搏比较更符合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右室心尖部( RVA)一直作为右心室起搏电极常规植入部位.研究表明RVA并不是理想的起搏部位.为此,人们试图寻找更理想的心室起搏部位.由于RVOT间隔部靠近His束,更接近正常传导系统.RVOT间隔部起搏理论上能产生更好的血流动力学效应.但是,以往RVOT间隔部起搏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本文就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熊三军  毛家亮 《心脏杂志》2009,21(3):429-431
传统的右室心室心尖(RVA)起搏可导致异常的心室去极化,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RVA起搏对左室功能和结构具有不利的影响,为此,用其他部位来替代RVA起搏已成为热点。本文中,我们回顾了各起搏部位的临床观察,重点关注右室流出道(RVOT)和希氏束起搏。最近发现,在许多对RVOT起搏的近期和中期效果的数据表明,其结果相互矛盾。尽管近期一项荟萃分析提示,RVOT起搏会产生益处,但是其对RVOT的解剖定位并不明确,而且引用的大多数研究方案也不是随机的。我们认为,起搏部位的选择对于减少或解决因长期起搏而带来的问题是有可能的,因而有必要进行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化的对照研究,并长期随访以获得确切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RVA)对心功能的影响,评估螺旋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技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有永久起搏器植入适应证的患者21例,分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试验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对照组),以超声心动图(UCG)和心电图评价两组术前、术后血流动力学和QRS波宽度差异。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RVOT起搏血流动力学优于RVA起搏(P<0.05),RVOT起搏QRS波宽度较RVA组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用螺旋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基本可行且较为安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优于右室心尖部。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VVI单腔起搏器置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和右室心尖部(RVA)对左室收缩同步性的近期影响。方法40例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动过缓需置入VVI单腔起搏器的患者,按起搏部位的不同分为RVOT组(n=20)和RVA组(n=20)。观察并比较两组置入起搏器后1周的起搏参数;术前及术后1周左室收缩同步性和心功能等指标。结果术后1周,两组起搏阈值、感知阈值、电极阻抗以及心功能无差异(P>0.05),RVOT组左室同步性指标术前与术后无差异(P>0.05),RVA组左室同步性指标较术前升高,且RVA组较RVOT组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VVI单腔起搏右室不同部位,RVOT较RVA更接近生理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右室高位室间隔(HRVS)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行永久性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54例完全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根据心室起搏电极植入部位的不同,随机分为HRVS起搏组(28例)和RVA起搏组(2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和术后36个月,对患者的一般临床状况、QRS波群时限(QR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NT-proBNP(N末端B 型利钠肽原)进行随访,并对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及术前各项观察指标均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6个月时,HRVS起搏组QRSd和NT-proBNP明显小于RVA起搏组(147.9±12.1ms比155.2±12.7ms;252.7±95.4ng/ml比313.2±121.4ng/ml,P<0.05),LVEF两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36个月时,两组间比较,HRVS起搏组的QRSd、NT-proBNP明显小于RVA起搏组(149.1±13.1ms比158.6±12.9ms;281.9±102.2ng/ml比372.4±136.6ng/ml,P<0.05),并且随起搏时间的延长差别越明显,LVEF明显高于RVA起搏组(52.6±7.0%比48.8±6.7%,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6个月时NT-proBNP的变化值(△NT-proBNP)与相应时间的QRSd的变化值(△QRSd)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73,P<0.05)。结论:HRVS起搏对心脏电活动和心功能的不良影响明显小于RVA起搏,并且这种优势随着起搏时间的延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流出道起搏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室间运动同步性及左室内运动同步性,以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因Ⅲ度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置入双腔起搏器患者共38例。其中心室电极置入右室流出道者20例(RVOT组),置入右室心尖部18例(RVA组),超声心动图术前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E/A值、心室间激动延迟时间(IVMD)、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间收缩延迟时间(SPWMD)。术后1个月、12个月随访。结果:术后1个月,与RVOT组比较,RVA组IVMD、SPWMD明显延长[IVMD(39.83±6.01)∶(31.95±7.86)ms,P=0.02],[SP-WMD(97.83±20.81)∶(84.6±10.89)ms,P=0.023]。术后12个月,与ROVT组比较,RVA组LVEDD明显增大[(49.11±2.39)∶(47.4±1.96)mm,P=0.02],LVESD明显增大[(34.28±3.41)∶(32.5±1.5)mm,P=0.04];LVEF明显降低[(59.56±3.38)∶(62.8±2.14)%,...  相似文献   

12.
随着对生理性起搏认识的深入,研究发现右室心尖部(RVA)起搏改变了正常的心室激动顺序,是血流动力表现最差的起搏部位,而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可以实现接近生理状态的心室激动顺序和双心室同步,改善血流动力学。开展RVOT间隔部起搏是今后生理性起搏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右室中位间隔、右室心尖部起搏及其他部位起搏对植入起搏器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据X线、心脏彩超及心电图标准,准确的将入选患者分为右室中位间隔起搏组(RVMSP组)、右室心尖部起搏组(RVAP组)及其他部位三组,回顾性分析长期随访后全因死亡、新发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及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心源性再入院的发生率。结果 364例患者(RVMSP=147例,RVAP=105例,其他部位=112例)经(57.2±10.1)个月随访,三组间新发心衰发生率RVMSP组及其他部位组发生率明显低于RVAP组(17.8%vs 17.0%vs 29.5%,P0.05),三组之间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420),但较RVAP组,RVMSP组死亡率较低(4.8%vs 8.6%)。三组间新发房颤(P=0.973)及心源性再入院率(P=0.286)无差别。术后QRS波时限和心尖部起搏是新发心衰的预测因素。结论 RVMSP及其它间隔起搏较传统右室心尖部起搏,能减少新发心衰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右室流出道起搏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右室心尖部作为传统的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位点,主要是因为电极容易放置及电极脱位率低。但是心尖部起搏属非生理性起搏,它使心室除极和机械收缩发生异常,从而导致长期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心室收缩和舒张异常)和组织结构的改变。随着近年主动固定的螺旋电极及螺旋电极操作手柄的问世,使右室流出道起搏成为可能。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提示右室流出道靠近房室结、希氏束部位,在此部位起搏心室激动和收缩顺序趋于正常,从而能明显的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目前右室流出道起搏尚处于临床实验阶段,且关于右室流出道解剖位点的确定,适宜患者群的筛选标准、监测和评价指标的选择尚无统一的标准。其长期效果及能否改善患者预后等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现就目前国内外关于右室流出道起搏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右室双部位 (RV Bi)起搏与右室心尖部 (RVA)、右室流出道 (RVOT)起搏对急性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对 15例患者 (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8例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7例 )。分别行RVA、RVOT、RV Bi起搏 (VVI ,6 0~ 90次 /min) ,测定心排血量 (CO)和心排血指数 (CI)、平均肺动脉压 (mPAP)和肺毛细血管嵌顿压 (PCWP) ,QRS宽度 (QRSd)和电轴 (QRSa)。结果 :RV Bi起搏较RVOT、RVA起搏CO、CI明显增加 ,均P<0 .0 1;PCWP显著降低 ,为P <0 .0 5~ 0 .0 1;3个不同部位起搏mPAP无明显变化 ;RV Bi起搏较RVOT起搏的QRS波时限平均缩短 17ms,较RVA平均缩短了 35ms ,均P <0 .0 1。结论 :RV Bi起搏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果明显优于RVOT ,RVA等单部位起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螺旋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方法连续入组195例具有植入起搏器适应证患者,术前随机分为螺旋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RVOT间隔起搏组(A组)和翼状被动固定电极导线的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B组),两组中每例入选患者均分别行RVA和RVOT两个部位起搏测试,最后固定于相应的位置。比较两组术中手术时间、起搏参数、起搏QRS波宽度、手术成功率及起搏3个月、1年和2年后电极导线参数的变化。结果 A组99例,B组96例。两组起搏后QRS波宽度明显大于起搏前,B组起搏QRS波时限长于A组(176.46±24.54 ms vs 165.45±22.78 ms,P=0.001)。用于固定RVOT间隔部的曝光时间长于RVA。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相似,R波振幅术后2年内及两组间无差别。术中A组起搏阈值高于B组(0.71±0.30 V vs0.56±0.19 V),术后2年内起搏阈值两组内及组间无差异。术后3个月时阻抗下降,A组的阻抗低于B组并持续整个随访期间。术后2年内超声心动图参数组内及组间无差别。结论采用螺旋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进行RVOT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右室流出道(RVOT)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脏做功和重构的影响。方法 83例缓慢心律失常的患者,其中男40例,女43例,随机分为RVOT间隔部起搏组(RVOT组,n=42)和RVA部起搏组(RVA组,n=41),观察两组QRS波时限、新出现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情况、心腔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随访11.47±1.67个月,两组术后QRS波时限均较术前明显延长(P<0.01),RVA组明显长于RVOT组(P<0.01);两组的左房内径和左室收缩末径均未见明显变化,RVA组1年后左室舒张末径较术前显著增加(53.53±5.72 mm vs 50.03±6.20 mm,P<0.05),两组1年后LVEF均较术前显著降低(RVOT、RVA比较分别为0.57±0.10 vs 0.62±0.11,0.53±0.08 vs 0.63±0.10,P均<0.01);两组新出现房颤例数亦未见差异。结论 RVOT起搏对心室重构的影响要好于RVA起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右室心尖(RVA)起搏可导致心室重构及心力衰竭。本研究探讨RVA起搏是否引起心力衰竭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方法:选取80例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心功能正常患者,随机1:1分为右室心尖起搏组和右室间隔部(RVS)起搏组,术前抽取外周血,测定心肌肌浆网Ca2+-ATP酶(SERCA)和 视神经萎缩症蛋白(OPAl)的mRNA表达水平,测定NT-proBNP,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术后1、6及12个月进行常规起搏器随访,并测定SERCA和 OPAl的mRNA表达水平,测定NT-proBNP,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结果:与术前比较,RVA起搏组术后1月,6月及12月SERCA和OPA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均<0.05),起搏器植入术后12月,RVA和RVS组间SERCA、OPA1 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P=0.034)。RVA起搏组术后12月与术前比较,LVEF值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12),而RVS起搏组LVEF值下降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术前比较,RVA起搏组术后12月的SERCA 和OPA1 mRNA表达水平变化与LVEF值变化呈正相关(r=0.529,95% CI:0.113-0.287, P=0.017;r=0.495,95%CI:0.028-0.788,P=0.044)。RVA起搏术后12月心功能减低组的SERCA、OPAl的mRNA表达水平较无心功能减低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P=0.035)。 结论:RVA起搏术后外周血SERCA、OPAl的mRNA表达水平发生变化,这种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先于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而且可能与心功能减低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起搏部位对高右室起搏比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新发心房颤动(AF)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心内科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置入 DDD 永久起搏器的缓慢性窦房结功能失调或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选择其中高右室起搏比例者(右室起搏累积百分比>50%)共120例,随机分为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n=47)及右室间隔部(RVS)起搏组(n =73)。随访内容包括起搏器置入术前、术后3年 AF 发生情况和超声心动图参数。结果:随访期间 RVA 组新发 AF 患者比例高于 RVS 组(23.40%对16.43%,P =0.03)。术后3年,与 RVA 组相比,RVS 组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缩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则明显升高(P <0.05)。结论:对于 DDD 起搏模式下高右室起搏比例患者,与 RVA 起搏相比,RVS 起搏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 AF 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2例放置Medtronic 2 188冠状窦电极失败后 ,将 2 188电极改放至右室流出道行右室双部位起搏 ,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结果 :2例右室流出道起搏阈值分别为 0 .9,1.3V ,阻抗分别为 5 72 ,90 0Ω。双部位起搏阈值为 1.4,1.8V ,阻抗为 5 70 ,5 0 0Ω。双部位起搏心电图QRS波时限比右室尖部及右室流出道单部位起搏缩短了 5 0~75ms。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 ,右室双部位慢性起搏阈值 2周、1月、3个月分别为 :2 .0 ,3.0V ;1.8,2 .5V ;1.8,2 .5V。随访 2 2个月以上 ,电极固定无移位。结论 :2 188电极可作为右室流出道永久起搏后备电极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