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眶神经鞘瘤罕见,约占眶肿瘤的1%~3%。自1981年以来,我们治疗3例良性和1例恶性眶神经鞘瘤。眶神经鞘瘤是有包膜的、非侵犯性病变,除了机械性压迫之外,对其它眶组织影响甚微。其最常见的临床特征是缓慢的、进行性的眼球突出,可达几个月至数年.完整的手术切除可以治愈。但是,恶性眶神经鞘瘤则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神经鞘瘤是末梢神经的一种良性肿瘤,此肿瘤源于神经的雪旺氏细胞,多见于神经根部、四肢、头颈部,而眼眶内发生者少见.据报道我国眶内神经鞘瘤占眶内肿瘤的3%.复习中山眼科中心1977年~1995年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神经鞘瘤共16例,现报告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特发性眶炎症与眼眶神经鞘瘤CT、MRI图像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特发性眶炎症和眼眶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MRI检查和MSCT检查对特发性眶炎症和眼眶神经鞘瘤定性、定位诊断符合率,并分析两者影像学表现。结果 40例患者MSCT、MRI检查对特发性眶炎症与眼眶神经鞘瘤的定性、定位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发性眶炎症3例呈椭圆形,2例呈不规则形。泪腺型5例呈椭圆形,4例呈扁平状。眼眶神经鞘瘤21例位于肌椎内,26例位于肌椎外。3例视神经受压移位,19例肿瘤内可见囊变和出血,未见包绕视神经生长。MRI可见4例出现肿瘤颅内蔓延。结论 MSCT检查和MRI检查均可有效显示特发性眶炎症与眼眶神经鞘瘤的影像学特点,但MRI检查鉴别诊断的能力要优于MSCT,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分析28例经手术证实的髓外膜内肿瘤的MRI表现,其中神经鞘瘤17例,神经纤维瘤4例,脊膜瘤5例,其它肿瘤2例,MRI对髓外膜内肿瘤定位准确率达96.4%。MRI SE序列T2加权像和Gd-DTPA增强扫描图像中病灶中心二是鉴别神经源性肿瘤和脊膜瘤的依据,但不能鉴别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颅入路切除眶尖神经鞘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眶尖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经颅入路手术方法。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是否颅内侵犯,选择合适的开颅骨瓣:单侧额部骨瓣、额-眶上缘骨瓣、翼点-眶上缘骨瓣。结果肿瘤全切除18例,近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6例有动眼神经麻痹,5例在3个月后恢复;2例患眼失明。无手术死亡及其他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1个月至6年,平均34个月,有1例肿瘤复发。结论眶尖神经鞘瘤易通过眶上裂侵犯海绵窦,经颅入路可获得充分的眶尖减压和肿瘤显露,从而保护眶尖部神经血管,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肿瘤全切则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神经鞘膜瘤和神经纤维瘤属于神经源性肿瘤。源于神经纤维膨大而形成的肿瘤称为神经纤维瘤,源于神经鞘膜增生而形成的肿瘤称为神经鞘膜瘤。临床上神经纤维瘤分布喉部和鼻腔,神经鞘膜瘤多见于喉的近端。神经纤维瘤和神经鞘膜瘤的发病率二者大致相等,男女的发病率约为3:2,发病年龄为10—50岁。  相似文献   

7.
神经鞘和神经内衣起源的肿瘤较为常见,分布广泛。来源于神经鞘膜的肿瘤包括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单发的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以及丛状神经纤维瘤都可恶变为恶性神经鞘瘤[1]。本文就我院1995年9月 ̄2003年4月所积累的神经鞘瘤32例、神经纤维瘤16例和恶性雪旺氏细胞瘤8例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神经鞘和神经内衣起源的肿瘤较为常见,分布广泛。来源于神经鞘膜的肿瘤包括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单发的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以及丛状神经纤维瘤都可恶变为恶性神经鞘瘤。本文就我院1995年9月~2003年4月所积累的神经鞘瘤32例、神经纤维瘤16例和恶性雪旺氏细胞瘤8例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神经鞘膜瘤的特点及疗效.方法对86例神经鞘膜瘤在放大6倍的手术显微镜下行肿瘤的包膜内切除术.结果 86例皆得到6~84个月的随访,切除部位无1例复发,其中3例多发性神经鞘膜瘤因肿瘤数量太多而无法全部切除,3例术后6月内有局部感觉麻木,其余皆神经功能正常.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神经鞘膜瘤的疗效满意,有瘤体切除彻底,神经干保护好、损伤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38例眼眶内神经鞘瘤,分析其临床特点和超声、CT影像学资料。方法收集1975年9月—2006年9月山西省肿瘤医院眼眶内神经鞘瘤住院患者,采用超声及CT检查。结果 38例中,以渐进性眼球突出就诊者23例,眼球突出伴视力下降者6例,眼痛伴眼睑肿胀者1例,发现眶内肿块者8例。22例行超声检查均有异常回声;18例行CT检查均有阳性发现。38例全部行手术治疗,病理结果为神经鞘瘤。结论超声对眶内肿块的定性定位诊断非常重要,能显示肿块的位置、大小、边缘、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及与视神经、肌肉的关系,但CT能够显示眶尖部较小肿块,因此,对于眶内肿块均应常规行超声和/或CT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动态CT增强扫描鉴别诊断眶内海绵状血管瘤和神经鞘瘤的意义,指导临床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6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眶内海绵状血管瘤和神经鞘瘤患者(16例海绵状血管瘤、10例神经鞘瘤)的一般资料、动态CT增强扫描以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并对比分析眶内海绵状血管瘤和神经鞘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组织学特点.结果 海绵状血管瘤的时间与CT值密度曲线为快速上升在高峰持续较长时间,然后缓慢下降.神经鞘瘤的曲线呈速升速降型,海绵状血管瘤和神经鞘瘤肿瘤增强后1 min、5 min、10 min和最高CT值减去10 min的CT值有差别(P<0.05)(神经鞘瘤的CT值较低,即下降较多).结论 海绵状血管瘤和神经鞘瘤在动态增强CT扫描中的表现具有明显差异,运用动态增强CT扫描可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这对于肿瘤的定性诊断和麻醉方式、手术方法的选择,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地 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及脊膜瘤MRI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了20例椎管内髓外硬膜下神经鞘瘤和8例脊膜瘤的MR表现和病理对照。结果 椎管内神经鞘瘤T1WI低或等混合信号,T2WI高、或高、低混合信号,增强绝大多数肿瘤周围强化,伴或不伴有肿瘤内分隔,椎管内脊膜瘤T1WI上多为等、低或等、高混合信号。T2WI高或等、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强化均匀,病理上,神经鞘瘤和脊膜瘤MRI上不均匀信号区,可以代表囊变或胶原沉积。结论 椎管内髓外硬膜下神经鞘瘤及脊膜瘤地MRI特征,有助于两种椎管肿瘤地鉴别诊断,尤其是伴有瘤内分隔的周围性强化,应提示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对盆腔神经鞘膜瘤诊断与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例盆腔神经鞘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中,女1例,男2例,年龄36~72岁。均为体检时B超发现盆腔囊性或实质性占位,均无明显临床症状。2例查体能触及盆腔肿块。2例行CT检查,1例行MRI检查,2例经膀胱镜检查。3例均行开放手术切除肿瘤。术中证实3例肿瘤均来源于生殖股神经,打开神经鞘均可保留神经将肿瘤剥除。病理符合神经鞘膜瘤诊断。术后随访3~8个月,肿瘤无复发,无感觉及运动神经系统异常。结论膀胱周围无症状性肿瘤应考虑神经鞘膜瘤的可能性。手术切除是最好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的关键点是避免损伤神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I对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和脊膜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MRI表现,其中神经鞘瘤10例,神经纤维瘤3例,脊膜瘤7例,采用GE3.0T磁共振仪进行扫描。结果肿瘤的发生部位、与硬膜面的夹角、囊变坏死、强化方式及硬膜尾征在神经源性肿瘤(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和脊膜瘤间存在明显差异,两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源性肿瘤与脊膜瘤T1WI信号无明显差异;神经鞘瘤T2WI信号多不均匀;脊膜瘤T2WI多呈等或稍高信号,若发生钙化,则T1WI、T2WI呈低信号改变。结论神经源性肿瘤和脊膜瘤都有特征性MRI表现,MRI是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神经源性肿瘤和脊膜瘤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椎管内肿瘤绝大多数为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脊膜瘤。我们遇到一例硬膜下血管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RI对眶颅沟通性肿瘤性病变的显示能力及其临床价值。方法:45例患者,男20例,女25例。发病年龄4~66岁,平均41岁。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所有病例均行MRI普通扫描,其中15例行强化扫描。结果:本组资料MRI显示眶颅沟通性肿瘤常有4个沟通渠道。其中18例经视神经管沟通,包括视神经胶质瘤8例,视神经鞘脑膜瘤8例,视网膜母细胞瘤2例,侵犯视交叉及海绵窦。通过眶上裂沟通14例,神经鞘瘤6例,视神经鞘脑膜瘤6例,炎性假瘤2例,侵犯同侧海绵窦。通过眶下裂沟通5例,神经鞘瘤5例,侵犯同侧海绵窦。经过眶壁骨质缺损与颅内沟通8例,有皮样囊肿2例,泪腺腺样囊性癌4例,蝶骨脊脑膜瘤2例。结论: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能明确显示眶颅沟通性肿瘤的沟通路径,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和直接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神经鞘瘤及脊膜瘤均为良性肿瘤。神经鞘瘤大多起源于背侧神经根,多位于髓外硬膜下。脊膜瘤多位于硬脊膜下方。手术切除为该两类肿瘤治疗的唯一方法。我科自2007年购入德国蔡氏显微镜后收治该两类肿瘤29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神经鞘膜瘤(Neurilemmoma)是起源于神经鞘膜施万细胞的良性肿瘤[1],可单发或多发于身体任何部位,发生于颈部者,其诊断与治疗易与颈部转移性肿瘤混淆,误诊率较高,临床上有研究意义,我科收治的1例颈深部神经鞘膜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神经源性肿瘤中神经鞘膜瘤(又名雪旺氏瘤)占大多数。优以头,颈部多见。肿瘤生长缓慢,有包膜,常无临床症状,往往体检时被发现。作者遇四例(其中二例在进修期间所遇)。现报告如下:例一:唐××、女性、28岁、工人,已婚,系新建县水电站工人。住院号43561主诉:经常反复咽喉疼痛,时伴有发热5年余。  相似文献   

20.
前臂中央型神经鞘瘤MRI征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病例资料神经鞘瘤又称许旺氏细胞瘤神经鞘瘤,是起源于神经鞘膜雪旺细胞的良性肿瘤,为周围神经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最常见于头部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