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总结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外科治疗经验 .方法 分析了 2 8例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 .结果  7例行急诊肝癌部分切除者较肝动脉结扎、填塞等手术止血 ,再出血发生率低 ,生存期明显延长 .结论 肝癌破裂出血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行急诊肝癌切除 ,既切除了病灶 ,又达到了止血目的 ,是首选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结果 本组20例均因肝癌破裂出血后急诊住院.手术治疗18例,其中肝部分切除12例,单纯缝扎压迫止血2例,缝扎压迫加肝动脉结扎止血4例,住院死亡2例.结论 肝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最好的方法.定期的体检能减少紧急状态的发生并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急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自发性破裂出血是肝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出血和肿瘤双重因素影响致使临床处理较为困难.以往多行急诊肝切除治疗,但存在着较高的病死率.本文对16例肝癌破裂出血病人采用急诊介入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崔雄伟  李睿 《医学信息》2007,20(4):320-322,F0003
目的评价急诊动脉栓塞治疗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20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均经CT及腹腔穿刺证实。所有病例均先行DSA造影,找到出血靶动脉,采用同轴微导管技术用超液化碘油加明胶海棉进行栓塞治疗,进行了急诊动脉栓塞治疗的20例患者中伴有低血容量性休克11例。观察术前术后血压变化情况,术前及术后1周血红蛋白变化情况。结果造影均可见肿瘤血管和染色征,其中13例可见造影剂外溢,其余病例因血管痉挛或肿瘤染色掩盖等原因而未显示。20例患者急诊动脉栓塞治疗止血成功,成功率100%。从肿瘤破裂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或发现血性腹水到TAE治疗结束时间(3.18±1.18)h。术前术后血压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前及术后1周血红蛋白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急诊栓塞治疗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破裂出血急诊治疗的策略及其预后。 方法 回顾分析60例肝癌破裂出血急诊治疗经验。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肿瘤,经肝动脉介入栓塞(TAE)和非手术治疗。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影响本组患者30 d死亡率的风险因素。 结果 全组患者30 d死亡率为28.3%(n=17),单因素分析显示Child C级肝功,休克,大量输血及肿瘤体积巨大是影响患者30 d死亡率的风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休克和大量输血是影响手术切除患者30 d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TAE患者,较大的肿瘤体积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论 肿瘤破裂出血是原发性肝癌的严重并发症,肝功能较差,病期较晚以及出血的严重程度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根治性切除以及TAE治疗在严格选择的病例中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急诊肝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使用明胶海绵、碘化油对14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行肝动脉栓塞术,其中4例同时加用表阿霉素行栓塞化疗。结果:14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全部止血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无复发出血。其中2例术后2个月死于肝功能衰竭,其余12例生存4~25(平均7.6)个月。结论:TAE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勇 《医学信息》2007,20(7):592-59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5年我院26例原发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结果26例均有急性上腹部疼痛和急性腹膜炎表现,影像学检查和腹腔穿刺均阳性,26例中非手术治疗11例占42.3%;5例死亡,占非手术治疗的45.5%。手术治疗15例,占67.7%;3例死亡,占手术治疗的20%。结论病史、影像学检查和腹腔穿刺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治疗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采取保守治疗或缝扎止血、手术肝切除、肝动脉结扎等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是肝癌患者的一种严重而致命的并发症,治疗难度较大,预后较差,如不积极救治,多数患者迅速死亡。我科采用射频消融的方法对2例难治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进行了止血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结合治疗经验和文献资料讨论射频消融在肝癌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外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2000年1月~2010年2月我院收治的18例严重肝外伤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治疗效果.本纽全部病例均为急诊手术.严重肝组织毁损行肝叶切除7例,其中非规则性肝叶切除4例,规则性肝叶切除3例.非严重的肝破裂处均以间断缝合修补,对于间断缝合后仍有出血者1例采取右肝动脉结扎,1例采取肝脏周围纱布填塞止血.合并门静脉、胆总管损伤采取修补.结果 本组患者冶愈16例,死亡2例,2例均死于严重创伤伴出血性休克.结论 及时手术,确切止血及正确的手术方式是严重肝脏外伤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廖成涛 《医学信息》2010,23(3):681-682
目的评价急诊胃镜诊治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100例患者均在出血后24—48h内行急诊胃镜检查,其中50例患者在胃镜检查的同时进行止血治疗。结果明确诊断率98%,以消化性溃疡居首位。50例患者接受了内镜止血治疗,总止血成功率96%。结论急诊胃镜检查是诊断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较好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王跃  王守军  罗映  李希宁 《医学信息》2010,23(15):2874-2876
目的探讨肝外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2000年1月~2010年2月我院收治的18例严重肝外伤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治疗效果。本组全部病例均为急诊手术。严重肝组织毁损行肝叶切除7例,其中非规则性肝叶切除4例,规则性肝叶切除3例。非严重的肝破裂处均以间断缝合修补,对于间断缝合后仍有出血者1例采取右肝动脉结扎,1例采取肝脏周围纱布填塞止血。合并门静脉、胆总管损伤采取修补。结果本组患者治愈16例,死亡2例,2例均死于严重创伤伴出血性休克。结论及时手术,确切止血及正确的手术方式是严重肝脏外伤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粘膜下注射和喷洒立止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60例24 h内急诊内镜检查的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内镜下单纯采用金属钛夹治疗者为对照组,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粘膜下注射和喷洒立止血治疗者为治疗组。结果与内镜下单纯采用金属钛夹的治疗方法相比,内镜下采用金属钛夹联合粘膜下注射和喷洒立止血治疗非食管胃底静脉破裂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效果显著,两组的立即止血率、第二次止血率和止血成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的止血无效率和外科手术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内镜下联合使用金属钛夹及粘膜下注射和喷洒立止血是治疗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种有效措施,其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操作简易、止血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严重肝外伤的处理经验与治疗方法。方法对2001年1月-2008年1月经治的58例严重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损伤程度、手术方式、疗效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全组58例均于急诊科床边B超检查确诊。肝外伤Ⅲ级36例;Ⅳ级15例;V级7例。行单纯修补缝合16例:大网膜填塞加缝合19例;明胶海绵填塞加缝合6例;纱布填塞4例;不规则肝段切除10例;规则右半肝切除3例。痊愈48例。死亡10例,其中死于大血管破裂失血性休克7例,死于颅脑外伤、肝创面再出血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各1例。18例发生近期并发症,其中再出血8例,均再次手术止血。膈下感染3例,胆漏1例,肝脓肿3例,应激性溃疡2例,急性肾衰1例。结论床边B超对严重肝损伤的诊断是一种方便而快捷的方法。尽快救治失血性休克,术中彻底止血,充分引流,预防术后并发症,是治疗严重肝外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三腔二囊管压迫联合静脉套扎与急诊套扎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价值,寻求治疗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的优化方案.方法三腔二囊管压迫后行内镜下静脉套扎与急诊内镜下静脉套扎治疗食道静脉曲张出血64例,对这两种方法的疗效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三腔二囊管压迫联合静脉套扎组与急诊套扎组的并发症及远期治序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序贯治疗组2周内出血复发率为2.6%, 明显低于急诊套扎组(19.2%)(p<0.05).结论三腔二囊管压迫联合静脉套扎能有效减少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的近期复发出血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一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术后监护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确诊后行开胸探查+胸腔闭式引流+空肠营养管置入术,术后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精心护理患者的胸腔引流管、胃管、空肠造瘘管,配合抗感染、体液管理,营养支持治疗.结果 1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治愈出院.结论 确诊后积极手术治疗是早期治疗自发性食管破裂的方法,通过精心护理能使患者转危为安渡过危险期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门脉高压症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5例,经内科多种止血方法治疗未能控制或缓解病情,故采取急诊脾切除术加贲门周围血管高断术治疗,术后都达到了立即止血、肝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的效果.随访1~7年,无再出血者。作者认为应用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大出血急症病人,断流术比分流术相对比较简单,止血效果确切,适于基层医院对本病的救治。在条件具备时可行断流术加分流术的联合手术,以弥补断流术的某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级分区干预模式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20年7月期间于本院急诊治疗的7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按就诊时间段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分级分区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止血情况、治疗情况,采用采用Blatchford入院危险性积分(Blatchford risk score system,BRS)评估消化性出血的风险.结果:观察组止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血次数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与出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BR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分级分区护理模式可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成功率,减少出血次数,缩短止血时间及出院时间,降低消化道出血危险性.  相似文献   

18.
三腔二囊管压迫联合套扎对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三腔二囊管压迫联合静脉套扎与急诊套扎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价值,寻求治疗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的优化方案.方法三腔二囊管压迫后行内镜下静脉套扎与急诊内镜下静脉套扎治疗食道静脉曲张出血64例,对这两种方法的疗效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三腔二囊管压迫联合静脉套扎组与急诊套扎组的并发症及远期治序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序贯治疗组2周内出血复发率为2.6%,明显低于急诊套扎组(19.2%)(p<0.05).结论三腔二囊管压迫联合静脉套扎能有效减少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的近期复发出血率.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移植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报道发生率可达8.9%,国内报道为5%左右。 目的:总结原位肝移植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412例肝移植后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处理及对肝移植预后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6例,均发生在移植后2个月内,其中胃、十二指肠溃疡、炎症出血8例,胃底、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例,胆道出血4例,死亡4例。出血诱因为急性排斥反应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严重感染、胆瘘,肝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经皮肝穿胆管引流,肝穿活检等。8例经内科治疗后止血成功,3例介入治疗止血成功,1例开腹手术止血成功。说明消化性溃疡出血是肝移植后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和胆道出血次之;一经明确诊断应立即给予合理的治疗,并应根据患者移植前情况给予积极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是恶性细胞异常增殖和细胞凋亡异常的结果,虽存在着自发性凋亡,但肿瘤细胞的凋亡远不及其恶性增殖.肝癌瘤细胞的凋亡机制极为复杂.近年的研究提示,诱导肝癌肿瘤细胞凋亡是临床治疗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