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PPE复方制剂对小鼠烙伤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PPE局部用药对小鼠颈背部皮肤Ⅱ~Ⅲ度烙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先脱毛后用烧红铁片烙伤小鼠颈背部皮肤,然后以PPE软膏涂搽皮肤烙伤创口部位.每2天1次,连续35天.以美宝湿润烫伤膏作阳性对照组,设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雌雄分开,各组小鼠每天均观察其脱痂和长毛时间以及食量和活动度.结果:PPE复方制剂和美宝软膏局部使用后,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对小鼠颈背部皮肤Ⅱ~Ⅲ度烙伤的脱痂时间和长毛时间均缩短并具有显著差异;并且,3组的雄性组比雌性组在脱痂时间上均显著缩短并具有显著差异,而3组的雌性组比雄性组在长毛时间上均显著缩短并具有显著差异.结论:PPE复方制剂对小鼠颈背部皮肤Ⅱ~Ⅲ度烙伤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杨明  尹西拳  李耿 《新中医》2014,46(2):193-196
目的:观察大黄白糖散对大鼠烫伤皮肤修复作用的影响,以评价其治疗烧烫伤皮肤的疗效。方法:取深Ⅱ度烫伤模型大鼠6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大黄白糖散低剂量组、大黄白糖散高剂量组。每组16只。阳性对照组:涂抹美宝湿润烧伤膏,大黄白糖散高、低剂量组:分别涂抹大黄白糖散软膏0.5 g、0.25 g。每天涂抹药并观察记录创面愈合时间,连续18天。分别于涂抹第9天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并各组取6只大鼠烫伤皮肤做HE染色切片观察。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黄白糖散高、低剂量组大鼠烫伤皮肤结痂、脱痂以及完全愈合的时间均缩短(P0.01),并且高、低剂量大黄白糖散均能显著改善烫伤皮肤病理形态。结论:大黄白糖散对大鼠烫伤皮肤创面具有较好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3.
复方白及涂膜剂治疗大鼠烧烫伤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白及涂膜剂对大鼠烧烫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实验用大鼠随机分为复方白及涂膜剂高、低剂量组及减方复方白及涂膜剂组、阳性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分别采用热水、水蒸气、明火等造成大鼠局部皮肤深Ⅱ度和Ⅲ度烧烫伤,分别涂抹给药,进行治疗。观察记录各组动物受损部位皮肤愈合情况(结痂天数、脱痂天数及愈合时间)。结果复方白及涂膜剂低剂量、减方复方白及涂膜剂可以缩短烫伤大鼠结痂天数,尤其是后者还能缩短烫伤大鼠脱痂天数,在促进创面愈合方面有显著作用。结论复方白及涂膜剂治疗大鼠烧烫伤有确切效果,尤其是原方剂减去醋酸洗必泰后制成的减方复方涂膜剂在缩短热水和水蒸气烫伤大鼠脱痂时间、缩短愈合时间方面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米油对小鼠烫伤皮肤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沸水烫的方法建立小鼠Ⅱ度烫伤模型,根据干预药物的不同,本实验分为普通小米组和米脂小米组。取10只小鼠,每只老鼠颈部下侧靠近后腿的两侧背部皮肤造成同种、相同程度的损伤,损伤左侧涂普通小米,右侧涂蒸馏水。另取10只小鼠,每只老鼠颈部下侧靠近后腿的两侧背部皮肤造成同种、相同程度的损伤,损伤左侧涂普通小米,右侧涂米脂小米。观察小鼠皮肤创伤处的结痂情况、愈合情况、愈合时间和组织病理变化等,分析小米油对小鼠烫伤皮肤的修复作用。结果:普通小米油从开始结痂、结痂完全、完全掉痂时间、愈合程度和组织病理变化等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蒸馏水,米脂小米油略优于普通小米。结论:小米油对小鼠烫伤皮肤有一定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连柏软膏对烧烫伤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分别设正常组、模型组、连柏软膏(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物对照组,观察各组小鼠Ⅲ度烫伤和大鼠Ⅱ度烧伤的愈合情况。结果连柏软膏中、高剂量组对小鼠Ⅲ度烫伤愈合的促进作用明显(P〈0.05,P〈0.01);高剂量组对大鼠Ⅱ度烧伤的愈合率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连柏软膏对烧烫伤有促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烧伤方对实验小鼠烫伤性水肿的抑制作用。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烧伤方组、京万红组,每组12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用80℃恒温水对小鼠造成Ⅱ度烫伤模型,通过皮肤给药对温水烫伤诱发小鼠背部皮肤炎症水肿的影响进行研究,并用8mm冲模冲下烫伤部位的皮肤称重观察抑制水肿作用,取下创面作病理分析。结果烧伤方外涂对小鼠Ⅱ度烫伤性水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明显减轻温水引发的小鼠背部皮肤炎症水肿。结论烧伤方具有较好的抑制水肿作用,并对实验小鼠烫伤性水肿愈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甲壳素敷料对深Ⅱ度烫伤小鼠和家兔创面愈合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灼伤法和热水烫伤法分别制备小鼠和家兔深Ⅱ度烫伤模型,观察小鼠和家兔背部创面愈合时间,并取创面做病理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甲壳素敷料组小鼠和家兔背部烫伤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缩短(P0.05),且愈合程度较好。结论:甲壳素敷料对实验小鼠和家兔烫伤创面的愈合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抗炎、镇痛、抑菌、水肿抑制实验及组织学观察等实验,观察复方米蒿籽软膏剂对烧烫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分别设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热板法、琼脂平板扩散法和水肿抑制作用实验,进行复方米蒿籽软膏剂对小鼠Ⅱ度烫伤的药效学评价。结果复方米蒿籽软膏高低剂量均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抑制作用,且低剂量组对肿胀的抑制程度接近于阳性对照组,具有显著抗炎作用(P=0.0023);该制剂高剂量组还具有缓解热板性疼痛的效应(P=0.0365);并具有较好的抑制小鼠烫伤性水肿的作用(P=0.0390);尚可抑制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为代表的G+细菌和G-细菌生长的作用。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用该制剂7天,皮肤组织伴有成纤维细胞生成,深层结构汗腺、毛囊腺恢复,表皮层次结构日趋完整,对试验性烧烫伤的治疗作用显著。结论复方米蒿籽软膏具有显著治疗实验动物烧烫伤创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竹红菌素对炎症和免疫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竹红菌素局部用药对大鼠皮肤埋置聚乙烯塑料环致炎症后期肉芽组织生成的影响和小鼠口服用药后对其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不同药物浓度的竹红菌素软膏涂搽皮肤创口部位,涂药后用白炽灯照30min (光照强度约3600勒克斯)。每天1次,连续10d。口服用药小鼠,每天灌胃给予(竹红菌素总提取物):低剂量组4g/kg,高剂量组8g/kg,并以醋酸强的松作阳性对照(2mg/kg),空白对照组灌给等容积生理盐水(N.S)。各组小鼠每天给药后照光6h(强度如上述实验)连续服药10d。结果:竹红菌素软膏Ⅰ号、Ⅱ号和皮炎平组软膏局部涂搽后,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抑制肉芽组织增生均非常显著(P<0.01)。而皮炎平组的抑制作用又明显大于竹红菌素软膏组(P<0.01)。竹红菌素Ⅰ号、Ⅱ号和强的松混悬液口服后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吞噬指数与吞噬百分率均非常显著降低(P<0.01)。而强的松降低吞噬指数与吞噬百分率的作用又明显大于组竹红菌素Ⅰ号、Ⅱ号组(P<0.01)。表明口服竹红菌素具有非常显著地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结论:竹红菌素对非病原微生物(创伤性)炎症后期肉芽组织增生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处方:取大黄、栀子、虎杖,洗净晒干研成细粉灭菌,冰片适量(用等量递加法混合),加香油调糊备用。适应症:治疗Ⅰ、Ⅱ、Ⅲ度烫伤病人,治疗Ⅰ度烫伤,无感染者7天左右脱痂痊愈,已感染者10~15天痊愈,Ⅱ度及Ⅲ度烫伤治疗时间略长,如有水泡可在无菌条件下排出渗出液后再涂糊剂。用法:用生理盐水清创局部后,将糊剂涂上,每日保持药痂不干裂为度,根据情况间隔创面换药,换药时如伤处有溃烂,应用无菌棉签拭去脓液、脓痂再涂糊剂,如果烫伤发生在夏天,伤面涂药后暴露,也可用无菌纱布覆盖,如果发生在冬天,用无菌纱布保温防冻,部分患者创面出现肉芽时,可交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烧伤膏对烫伤小鼠皮肤创面的修复作用。方法通过在沸水中加热砝码,然后施以压力于小鼠背部皮肤,建立浅Ⅱ度烫伤创面的烫伤小鼠模型。然后将模型动物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烧伤膏高、中、低剂量组。观察烧伤膏对创面皮肤愈合时间与愈合率和皮肤组织形态的修复作用。结果烫伤小鼠治疗15d后,与模型组比较,烧伤膏能明显缩短烫伤小鼠皮肤创面愈合的时间,提高愈合率,并能显著改善创面皮肤病理形态的恢复。结论烧伤膏对烫伤皮肤创面愈合具有较好的修复效应。  相似文献   

12.
用普济药膏涂敷脱痂疗法观察治疗中,小面积Ⅱ°-Ⅲ°烧,烫伤,与火烫药膏组进行对照。结果表明;治疗组的创面停止渗液,水肿消退,焦痂脱的平均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用兔造成小面积Ⅲ°烧伤创面感染的动物模型,用普济药膏和凡士林油纱条对照。结果表明:实验组动物创面PH值转为中性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认为普济药膏涂敷对烧,烫伤Ⅱ°创面减少渗液,消退水肿、防治感染、加速  相似文献   

13.
鲍秋羽  席建元  刘梨 《陕西中医》2021,(8):999-1004
目的:探究银屑平丸通过调控Notch信号通路对银屑病(PS)小鼠模型皮损及血清炎性因子的调节作用,进一步探讨银屑平丸对PS的治疗机制。方法:将50只BALB/c小鼠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阿维A胶囊组、银屑平丸组、阿维A胶囊加银屑平丸组(联合用药组)等五组,每组10只。以5%咪喹莫特乳膏涂抹小鼠背部暴露皮肤进行造模,抹药的同时以药物进行干预。实验过程中每日记录各组小鼠的皮损变化,末次给药24 h后,观察每组小鼠皮损变化并予以PS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32(IL-32)、白细胞介素-33(IL-33)、白细胞介素-36(IL-36)等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皮损组织中Notch受体1(Notch1)、JAGGED1蛋白(Jagged-1)、Hes1转录因子(Hes-1)等蛋白水平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皮损组织中Notch1、Jagged-1、Hes-1等的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对比,模型组、阿维A胶囊组、银屑平丸组、联合用药组小鼠背部皮损的严重程度通过计算PASI评分均有显著升高(P<0.05); 与模型组相对比,阿维A胶囊组、银屑平丸组、联合用药组小鼠背部皮损的严重程度通过计算PASI评分均有显著降低(P<0.05),其中联合用药组效果最佳(P<0.05); HE染色结果亦证实联合用药组的病理缓解程度最佳(P<0.05); ELISA结果显示,阿维A胶囊组、银屑平丸组、联合用药组均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IL-32、IL-33、IL-36水平,其中联合用药组效果最佳(P<0.05); Western blot及RT-PCR结果显示,阿维A胶囊组、银屑平丸组、联合用药组均可显著降低小鼠皮损组织的Notch1、Jagged-1、Hes-1蛋白表达及mRNA表达,且联合用药组效果最优(P<0.05)。结论:银屑平丸能有效改善PS小鼠模型的皮损情况,同时与阿维A胶囊联合使用起到协同增效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银屑平丸能够抑制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4.
烧伤膜剂Ⅰ号治疗烫烧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烧伤膜剂Ⅰ号对大鼠实验性烫烧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烧伤膜剂Ⅰ号组),阳性对照组(湿润烧伤膏组)和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造成大鼠浅Ⅱ度烫伤及Ⅱ度烧伤动物模型组,分别涂布给药,单笼饲养,观察第5,10,15天的创面结痂面积和脫痂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第15天的创面结痂面积小,结痂愈合时间短,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烧伤膜剂Ⅰ号治疗烫烧伤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周婷婷  张艺  樊展  胡晔  武彩花 《陕西中医》2020,(11):1665-1668
目的:探讨补脾益肾方联合温针灸治疗对重症肌无力(MG)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分配84例MG病例为西药组和针药组,每组各42例,西药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即泼尼松片中剂量冲击,小剂量隔日维持治疗,针药组基于以上用药基础给予补脾益肾方联合温针灸治疗,治疗3个月后,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评估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对比治疗前后的颈部血管流速、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针药组的变化幅度大于西药组(P<0.05); 针药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低于西药组(P<0.05); 治疗后,两组颈内动脉(ICA)、颈总动脉(CCA)、颈外动脉(ECA)显著提高(P<0.05),两组T淋巴细胞中CD3+、CD4+亚群所占比和CD8+、CD4+比值显著降低(P<0.05),两组血清slL-6R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以上指标针药组变化幅度大于西药组(P<0.05)。结论:补脾益肾方联合温针灸治疗能缓解MG患者的中医证候症状,提高疗效,促进其颈部血管循环,纠正患者自身机体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冬奇子口服液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皮肤组织衰老程度的影响及其延缓衰老的作用。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冬奇子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0.1,0.2,0.3 ml/20 g),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外,其他组均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剂量为0.1 ml/20 g)法复制亚急性衰老模型,连续42 d。各给药组造模的同时皮肤涂布给药,42 d后取各组小鼠背部皮肤检测含水量、羟脯氨酸(HYP)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冬奇子口服液可保持皮肤组织水分,明显提高亚急性衰老小鼠皮肤中SOD活性以及HYP含量,并使皮肤MDA含量降低。结论冬奇子口服液具有延缓皮肤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乌梅水煎液对小鼠镇静、催眠及抗惊厥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乌梅水煎液(高、中、低)组、艾司唑仑与空白对照组。利用光电计数法观察乌梅水煎液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利用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实验和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实验,观察乌梅水煎液对小鼠催眠的作用,并考察了乌梅水煎液对尼可刹米致小鼠惊厥的抗惊厥作用。结果:不同剂量组的乌梅水煎液、艾司唑仑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能明显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P〈0.05);能显著缩短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持续时间(P〈0.05);明显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小鼠入睡只数(P〈0.05);乌梅水煎液中高剂量组有一定的抗惊厥作用。结论:乌梅具有镇静催眠及抗惊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降酶保肝合剂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降酶保肝合剂对CCl4皮下注射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皮下注射CCl4造成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并于造模前、后灌胃给药。结果:该剂能改善CCl4致急性肝损伤模型大鼠血清ALT、AST和SOD、MDA、GSH指标;对肝细胞病变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结论:降酶保肝合剂抗肝损伤的作用与其降酶、清除活性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硬化复方与青霉胺对硬皮病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 C_3H 雌性小鼠52只,皮下注射博莱霉素造模分组给药。以 HE、Masson 染色法观察硬皮病小鼠皮肤厚度及真皮纤维化程度,测定其皮肤羟脯氨酸含量进行皮肤胶原分析,对各组的测定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小鼠皮肤厚度明显变薄(P<0.01),胶原含量有不同程度减少,尤其中西药结合组显著减少(P<0.01)。早予中药组不仅皮肤厚度、胶原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且较 PBS 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抗硬化复方药物能明显抑制硬皮病小鼠皮肤胶原纤维增生,减少胶原等细胞外基质的沉积,越早应用,效果越好,中西药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通便胶囊泻下、止血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通便胶囊的泻下、止血作用。方法用禁水不禁食的方法制造小鼠便秘模型,运用色素流动法,以黑色炭末为指示剂、以小鼠排黑粪时间和数量为指标观察通便胶囊的泻下作用,以墨汁在大鼠大肠的推进率为指标观察对大肠推进、蠕动作用;分别用断尾法和毛细玻管法测定小鼠出、凝血时间,比较用药前后家兔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以小鼠腹腔洗涤液光密度值为指标测定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验证通便胶囊的止血功能。结果通便胶囊对便秘小鼠可显著缩短排粪时间、增加排粪量(P<0.01),对大鼠大肠有明显的推进蠕动作用(P<0.01),与空白组比较,通便胶囊组和阳性对照组均明显缩短小鼠的出、凝血时间(P<0.01),高剂量组和安络血组出血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中剂量组和维生素K3组凝血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高剂量组和维生素K3组凝血时间有差异(P<0.05),该药缩短家兔用药后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0.05),与空白组比较,通便胶囊组和安络血组均显著抑制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