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病例资料 患者,男,38岁.因"外伤致腹痛、伤口出血2h"于2020年9月24日收入我院普外科,诊断:①腹部开放性损伤:胃破裂?肠破裂?胰腺破裂?腹腔异物残留,腹腔内脏器损伤待排;②急性弥漫性腹膜炎;③胸部开放性损伤:左侧肋骨多发骨折、双肺挫伤,其他脏器损伤待排;④脂肪肝.患者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  相似文献   

2.
美罗培南的药品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据临床应用美罗培南引起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文献,考查美罗培南的安全性。方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收集1998~2008年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临床应用美罗沙星的1 675例病人共发生ADR163例(9.73%),涉及消化系统、皮肤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等9个系统。因ADR被迫停药3例。结论:临床应用中,应特别注意美罗培南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方面的ADR,密切关注血液系统实验室检查,监测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美罗培南属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抗菌谱广,对需氧和厌氧的革兰阴性菌、阳性菌的多数菌株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美罗培南药物不良反应163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根据临床应用美罗培南引起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文献,考查美罗培南的安全性。方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收集1998~2008年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临床应用美罗培南的1675例病人共发生ADR163例(9.73%),涉及消化、皮肤、神经、血液、泌尿等9个系统。因ADR被迫停药3例。结论临床应用中,应特别注意美罗培南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方面的ADR,密切关注血液系统实验室检查,监测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5.
18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10年收集的181例ADR报告,按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1例ADR报告中,男女比例相近;静脉滴注引起ADR最多,占95.58%;涉及药品64种;ADR主要是由抗菌药物引起的,占60.77%,其次是中药制剂,占21.00%;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51.03%。结论加强和重视ADR监测工作,规范临床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美罗培南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住院患者中使用美罗培南病例142份,填写调查表,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2例中合理与基本合理用药占88.73%,不合理用药占11.27%。结论该院临床上对美罗培南的应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患者费用负担较大等问题,应从严掌握该类药物的使用相关规定,提高病原学送检率,减少经验用药,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7.
1例老年女性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接受美罗培南、低分子肝素治疗1 d后出现黑便、血小板减少.停用低分子肝素后,黑便好转,但血小板进一步减少,停用美罗培南后血小板逐步恢复.考虑为美罗培南引起血小板减少,联合低分子肝素导致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8.
刘翠红 《首都医药》2007,(14):42-43
目的提高ADR监测质量,提升临床科室ADR上报主动性,更好地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北京佑安医院2006年内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DR发生与患者一般情况,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等因素相关。结果ADR发生与患者一般情况,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等因素相关。结论ADR监测是医疗机构一项重要任务,医务人员需提高认识,不断提高ADR报告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中南药学》2019,(4):576-579
本文以美罗培南、不良反应、安全性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大医网、Pubmed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美罗培南新发及严重的不良反应(ADR)进行归纳与总结,旨在指导美罗培南的临床合理用药。相关文献研究表明,美罗培南除说明书中记载的主要ADR外,还存在许多新发及严重的ADR,且涉及到多个系统。临床医师在应用美罗培南时,应加强对患者的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的监测,出现新发及严重的ADR时应及时处理,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8—2009年收集到的231例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31例ADR报告中,抗微生物药引起的ADR138例,占总数的59.74%。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方式,共218例,占总数的94.37%。ADR最常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共133例,占总数的57.58%,其次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损害等。结论:加强ADR监测工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148例使用左氧氟沙星患者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结果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变态反应、神经系统损害、关节软组织损害、循环系统损害以及低血糖等,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用药方法、给药时间有一定的关系。结论为减少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合理使用,严格掌握左氧氟沙星的临床适应症,尽量使用口服途径给药,必须采用静脉给药时,静滴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滴速和滴注浓度,并密切观察。  相似文献   

12.
191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我院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和特点.方法:收集我院上报的191例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按患者的一般情况、涉及药物、给药方式、不良反应涉及器官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60岁以上患者中(45.02% );女性不良反应的发生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共涉及3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以左氧氟沙星为主;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为3例(1.57%),皆为过敏性休克;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164例,85.90% ) ;不良反应主要损害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加强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以减少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炎见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相关因素及临床转归,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以来我院上报的炎见宁ADR报告进行分析汇总,对其发生机制进行探讨。结果:我院炎见宁ADR发生率为0.87%;男性患者发生率稍高于女性患者;50.00%的ADR发生于大于61岁年龄段患者;71.43%的ADR发生于合并用药患者;66.67%的ADR发生于用药4 d以内,且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2.72%);发生严重不良反应3例(包括2例过敏性休克,1例药物性肝炎)。结论:炎见宁的ADR时有发生且发生机制复杂,临床应用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状态变化,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杨波  王来成 《安徽医药》2017,21(1):186-188
目的 为促进临床更合理地使用他汀类药品,为其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汇总徐州市2015年1月—2016年6月66例他汀类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60岁以上病人服用他汀类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中以胃肠道反应最为常见,使用辛伐他汀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结论 他汀类药品应从小剂量开始服用,加强监测,确保病人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氟喹诺酮类药物致不良反应12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氟喹诺酮类药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和规律.方法 收集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患者128例氟喹诺酮类药致ADR报表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128例ADR报表中,60~70岁发生率最高,6~30min时间段多见,涉及的5种氟喹诺酮类药以加替沙星为主,累及的6个系统以神经系统损害明显,静脉给药容易引起ADR,多数ADR转归良好.结论 应高度重视氟喹诺酮类药ADR的报告和监测,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相关因素及临床转归,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来我院进行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年龄≤60岁)的56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癫痫控制情况、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不良反应及转归,对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在561例使用丙戊酸钠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5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居前3位的分别是神经系统24例(40.67%),消化系统17例(28.81%),皮肤及皮下组织7例(11.87%);罕见不良反应:听力下降,小便控制不佳各1例(3.39%);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表皮坏死松解症和严重肝中毒各1例(3.39%)。经过调整剂量、换药、停药及支持对症治疗,59例不良反应患者中,除2例头发变白未恢复,2例严重不良反应(肝中毒和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经过住院治疗后康复,3例脱发患者部分恢复,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年龄 < 10岁的儿童是丙戊酸钠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人群,特异性体质是丙戊酸钠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我院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以期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3年—2020年我院上报的533例抗肿瘤药物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累及系统、临床表现及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533例抗肿瘤药物ADR中,男性256例,女性277例;发生ADR的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61~70岁(28.5%)和51~60岁(25.7%)。ADR涉及的抗肿瘤药物种类占比最高的依次为抗肿瘤植物药(23.3%)、新型抗肿瘤药物(23.3%)和抗代谢类药物(22.0%)。ADR临床表现例次排名前3位的抗肿瘤药物分别为紫杉醇、多西他赛和奥沙利铂;排名前3位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分别为利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和西妥昔单抗。ADR主要累及血液系统损害(30.6%)、胃肠系统损害(19.4%)、全身性损害(15.5%)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4.4%)。静脉给药引起的ADR最多(81.2%);给药后1 d内更易发生ADR,15 d内发生的ADR约占86.8%。严重的ADR有102例,主要涉及多西他赛、表柔比星和紫杉醇;新型抗肿瘤药物引起的严重ADR共13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灯盏花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集的36例灯盏花素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6例灯盏花素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中,有12例(33.33%)既往有过敏史,有18例(50.00%)用药30 min内出现药品不良反应,主要为变态反应(36.36%),36例患者均痊愈,无出现后遗症或导致死亡。结论临床应重视灯盏花素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的特点,加强用药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某院多西他赛所致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的特点及临床表现,总结ADR发生时的处理措施,为临床安全有效的使用多西他赛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院2007-2013年上报的多西他赛所致ADR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某院发生多西他赛所致ADR的患者主要为中老年人(年龄≥45岁).原患疾病以肺癌(32.26%)、乳腺癌(27.42%)及妇科肿瘤(24.19%)为主,因此女性患者较多.临床表现以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反应及骨髓抑制居多.结论:使用多西他赛前,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使用后,一旦发生ADR,需根据ADR的类型,及时有效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新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上报蚌埠市药品不良反应中心关于使用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引起的54例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54例新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中,男性多于女性,以≥51岁的老年人群为主(45例,83.3%).涉及新型抗肿瘤药物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