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自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问世以来,脑外伤所致的脑梗塞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我科近年来共收治小儿外伤性脑梗塞19例,占我院同期收治的14岁以下小儿脑外伤的12%,报告如下。1 临床分析1.1 一般资料 19例中男性10例,女性9例;年龄  相似文献   

2.
李传金 《中原医刊》2003,30(19):39-40
我院自 1986年 2月~ 2 0 0 2年 2月 ,共收治 12例经CT证实的外伤性脑梗塞的患儿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 ,男 4例 ,女 8例 ;年龄 8月~ 3岁 ,均有头部外伤史 ,无发热 ,外伤后神志均清楚 ,起病距外伤时间 8小时~ 40小时 ,平均 2 3小时。1.2 临床症状及体征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偏瘫 ,右侧 7例 ,左侧 5例 ,2例有惊厥 ,四肢肌力 :0级 2例 ,Ⅰ~Ⅱ级 7例 ,Ⅲ级 2例 ,Ⅳ级 1例。1.3 头颅CT检查 :头颅CT扫描分别于伤后 8小时~ 6天进行。其中 3例于 48小时内行头颅CT扫描均未见异常 ,但于外伤 72小时后复查C…  相似文献   

3.
4.
小儿急性偏瘫是后天所患的神经系统综合征,除少数病例外,主要病理改变是脑动脉病变,病因复杂,重者可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近几年我院儿科共收治小儿急性偏瘫7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偏瘫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研究方法按照诊断标准,对本组病例作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脑电图、CT扫描等,对确诊本征的病人,采用低分子右旋醣酐、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扩血管药物等治疗。结果本征以婴幼儿,冬春季发病者多。闭塞性脑动脉炎为本征的主要病因。本组病例应用低分子右旋醣酐、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扩血管药物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论小儿急性偏瘫综合征的诊断,除一般实验室检查外,脑电图和CT扫描,不但能了解本征的病因,而且能及时指导适当治疗,以起到减少后遗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小儿急性偏瘫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一侧肢体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我院2000-2006年收治1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儿急性偏瘫是由许多病因引起的一种获得性神经系统综合征,以一侧肢体不同程度的瘫痪为主要特点。本症在婴幼儿中较为多见,但具体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近10年来共收治小儿急性偏瘫48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刘建军  纪树荣 《中国医刊》2007,42(11):36-38
小儿急性偏瘫综合征(acute hemiplegia syndrome in childhood,AHS)是一种严重致残的小儿神经系统疾患,国外较早已有研究,但国内报道较晚。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报告越来越多。小儿急性偏瘫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急性一侧肢体瘫痪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美国有学者调查15岁以下儿童中,脑卒中引起的急性偏瘫为2.48/万,国内尚缺乏流行病学方面的调查。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16例小儿急性偏瘫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寻找致病因素,掌握更准确、更及时的诊断方法和有效的治疗措施,从而降低致残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报告三例少儿急性外伤性脑梗塞.阐述本病的临床特点,并对其发病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指出小儿外伤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且与暴力大小不相称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例:女,19岁,于2004年6月28日10时10分口服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约20ml。服后5分钟后自感胃部不适 并出现恶心呕吐,全身皮肤发热,于当日11时急诊入院。 查体:体温正常,脉搏86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 100/70mmHg,神志清醒,面色潮红,双瞳孔直径2mm,口唇 不绀,心肺正常,腹平软无压痛,四肢活动自如,无肌束震 颤,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检验:血、尿常规正常。处理:  相似文献   

12.
小儿急性偏瘫是一组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以急性一侧肢体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同时伴有惊厥、意识障碍。不及时抢救易危及生命,存活者常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现将我院1986年1月至2002年10月期间收治的67例急性偏瘫病例做回顾性分析,以指导今后的临床工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挽救小儿的生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14.
报告头颅CT扫描确诊的7例小儿外伤性脑梗塞,其主要临床特点为外伤后伴有或无短暂性意识障碍,24h内出现肢体瘫痪,CT显示梗塞灶周围有轻微水肿,无占位效应。经非手术治疗,6例基本痊愈,1例显著好转。对本病的发病机理、诊断、鉴别诊断、预后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陈莹  王治平  周莎 《海南医学》2007,18(5):20-21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肢体偏瘫(ALH)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ALH患儿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 60例ALH患儿中,非特异性脑血管缺血性病变及颅脑外伤为主要病因,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在ALH诊断上提供重要信息,感染和颅脑外伤经综合治疗预后良好,3例应用高压氧疗效明显改善.结论 感染及颅脑外伤是ALH主要病因,MRI及MRA是ALH重要的诊断技术,改善微循环、扩张脑血管药物及高压氧的使用是ALH治疗所需.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8岁。剧烈剑突下疼痛伴恶心呕吐10h。该患者于工作中突然出现剧烈剑突下疼痛同时伴恶心呕吐,发病4h急诊入外院,诊断为急性下壁心梗,给予溶栓抗凝扩冠治疗,病情加重,急诊转入我院。既往高血压17年余。否认其他疾患史。入院查体:BPl50/90mmHg(右侧),120/60mmHg(左侧),R20次/min,P110次/min。意识清,表情痛苦,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罗音。  相似文献   

17.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中药制剂川芎嗪注射液及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治疗小儿急性脑梗塞 3 6例 ,效果良好。结果 ,治疗组显效 2 5例 ,有效 1 1例 ,总有效率 1 0 0 %。其精细动作开始恢复平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 ,P <0 0 0 1 ;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发病机理、诊疗及预后。方法全部患儿予以头颅CT扫瞄。予扩血管、解痉、营养神经、激素、抗凝、高压氧等治疗。结果全部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CT扫描和追踪观察对本病诊断的确有重要价值,外伤后脑微循环障碍和脑血管痉挛为本病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早发现和治疗,本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小儿颅脑外伤性脑梗塞临床诊治效果。方法通过临床资料分析,进行病例回顾性研究。结果19例小儿颅脑外伤后脑梗塞,经保守治疗,15例痊愈,其余4例肌力Ⅲ-~Ⅳ-,疗效满意。结论该病的发生主要与颅脑外伤后脑血管痉挛、血管内膜损伤、血栓形成、小儿年龄及特殊部位的解剖特点有关,并认为与小儿自身原有疾病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外伤性脑梗塞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塞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24例外伤性脑梗塞患者,根据梗塞面积决定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结果:出现脑梗塞的病人根据梗塞面积及颅内压情况决定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按GOS判断预后的标准,恢复良好6例,中残10例,重残6例,死亡2例.结论:急性颅脑损伤病人随时可能并发外伤性脑梗塞,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有一定死亡率,主要治疗方法应该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