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嗜铬细胞瘤为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 ,其在高血压患者中国内报告占 1% ,国外报告占 0 .1% 〔1〕,其中 99%为良性。笔者对 1985年~ 1999年经病理证实的 2 5例嗜铬细胞瘤进行临床分析 ,主要讨论膀胱嗜铬细胞瘤 ,儿茶酚胺心肌病诊断及嗜铬细胞瘤的定位诊断。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13例 ,女 12例。年龄 12~ 6 4岁 ,发病年龄多见于 30~ 5 0岁者。病程最短 1月 ,最长 14年。1.2 肿瘤部位及病理性质 :肿瘤位于肾上腺共 2 2例 (88.0 % ) ,其中左侧 16例 ,右侧 6例 ;腹主动脉旁 1例 ;膀胱 2例。 2例病理诊断证实为恶性 ,2 3例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2.
嗜铬细胞瘤患者常伴有糖耐量降低,但临床上出现糖尿病有“三多”症状,且必须用降糖药物治疗的仅为少数。我院从1949~1989年共收治嗜铬细胞瘤100例,其中伴发糖尿病者4例,占4%。临床病例例1,男,33岁。于1959年4月因发作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3.
赵成玉 《中外医疗》2010,29(25):85-85
目的提高对异位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病年龄为28~66岁,高血压占56%,嗜铬细胞瘤三联症状占50%,15例肿瘤在腹部,CT检查阳性率为100%,全部患者均手术切除肿瘤。结论异位嗜铬细胞瘤多见于中青年患者,症状隐匿,多见于腹部,CT检查阳性率高,手术切除是异位嗜铬细胞瘤最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嗜铬细胞瘤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和代谢紊乱,以往认为本病为一罕见疾病,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的发展,以及诊断技术的不断改进,此类病例的报告增多。嗜铬细胞瘤大多为良性,是一种可治愈的继发性高血压病,如果彻底摘除肿瘤,预后良好,如果不及时诊断及治疗,可危及生命。我在瑞金医院进修期间,共收集了嗜铬细胞瘤30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嗜铬细胞瘤病人共30例,年龄25~63岁,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6岁。病程3天~15年。2临床表现:有高血压者28例,其中,阵发性高血压23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23例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诊断、治疗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23例经病理证实的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 结果 获取了1991年5月—2016年3月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诊治的23例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资料,其中女性10例(43.5%),男性13例(56.5%);平均发病年龄50.4岁。异位嗜铬细胞瘤的典型表现为儿茶酚胺样症状,最常见的症状分别为头痛7例(30.43%),心悸5例(21.7%),腹部隐痛及腹部不适5例(21.7%),肉眼血尿2例(8.7%),大汗1例(4.3%),另有10例(43.7%)患者为隐匿症状。本组异位嗜铬细胞瘤均位于腹膜后,其中14例(60.9%)位于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旁,4例(17.3%)位于肾门附近,3例(13.0%)位于胰头,2例(8.7%)位于膀胱。CgA免疫组化染色是主要的病理确诊方法。23例患者全部施行手术治疗,行开放式手术的20例(87.0%),腹腔镜辅助的1例(4.3%);2例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均施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大部分异位嗜铬细胞瘤的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95.6%。2例恶性者术后复发,其中1例于术后25个月发生腹腔转移,并于术后40个月死亡。 结论 异位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发病率极低的肿瘤,多位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旁,可伴高血压以及头痛、心悸等临床表现,亦有部分隐匿症状者。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该病预后普遍较好,部分恶性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
唐启谦 《广西医学》2001,23(5):1314-1314
嗜铬细胞瘤患者常有糖耐量降低,严重时发展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但极少见.嗜铬细胞瘤占肿瘤的发病率极少,90%位于肾上腺内,10%在肾上腺外[1].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从1957~1999年共收治嗜铬细胞瘤63例,其中腹主动脉旁的2例,并且有1例是并发糖尿病的.国内报道发生在肾上腺的嗜铬细胞瘤并发糖尿病较多,尚未见有腹主动脉旁嗜铬细胞瘤并发糖尿病的报道.现将一附院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嗜铬细胞瘤较少见 ,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和代谢改变。亦有肿瘤较大而无临床症状者。本组自 1 987~ 1 998年共收治嗜铬细胞瘤 1 5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  本组 1 5例 ,年龄 2 2~ 55(平均 38.5)岁 ,男女比例 2∶ 1 ,其中 1 3例位于肾上腺 (左侧 9例 ,右侧4例 ) ;阵发性高血压、头痛者 5例 ,持续性高血压者 8例 ,均由 CT显示所在部位占位性病变 ,入院查 2 4 h尿 VMA2 8.4~ 1 49mmol/L ;其余 2例位于腹膜后腹主动脉旁 ,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水平。均无任何临床症状 ,以腹部肿块收治普外科。 1 5例均行开放手术切除病变 ,除首例死…  相似文献   

8.
0 引言 嗜铬细胞瘤好发于青壮年 ,儿童嗜铬细胞瘤极为少见 ,我院 1985~ 2 0 0 2年间共收治 14岁以下儿童嗜铬细胞瘤11例 ,总结其临床特征及诊治要点 .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和临床特点 全组 11(男性 7,女性 4 )例 ,年龄4~ 14 (平均 10 2 8)岁 .10例以阵发性头痛、心悸为首发症状 ,1例无明确症状 .入院后均连续监测血压 ,9例表现为持续性高血压 ,伴阵发性加重 ,1例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 ,2例患儿发作期血压最高达 3 1 9/2 3 9kPa .实验室检查及化验检查发现 :7例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 ,3例ST T段改变 ,1例窦性心律不齐 ,4…  相似文献   

9.
嗜铬细胞瘤较少见 ,静止型 (或称无症状 )嗜铬细胞瘤更少见[1] 。国内最近有二组报告 ,一组为 12 0例中静止型有 9例 ,占 7.5 % [2 ] ;另一组 10 7例中有 13例 ,占 11.3% [3 ] 。本院自 1976年 12月至 1999年 1月 ,共收治嗜铬细胞瘤 10例 ,其中静止型 2例 ,占 2 0 % ,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例均为男性 ,年龄分别为 38岁和 5 2岁 ,无高血压病史。B超发现“肝占位”而行CT检查时证实有右肾上腺占位。血压 15 0 / 90~ 113/ 75mmHg之间 ,测定尿中儿茶酚胺含量值均正常 (10 1.5~ 32 0mmol)。病人在苯苄胺、心得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的发病特点,为临床及时、正确诊断嗜铬细胞瘤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病医院2001年1月-2010年12月69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9例为疑似症状病例组,30例为意外发现病例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意外发现病例组高血压发生率、血压发作时最高收缩压及舒张压、临床症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疑似症状病例组(P<0.01)。两组生化检测血、尿儿茶酚胺升高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两组嗜铬细胞瘤的位置及大小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生化检测辅以影像学检查可提高临床症状不典型的嗜铬细胞瘤的诊断率,避免漏诊意外嗜铬细胞瘤。  相似文献   

11.
嗜铬细胞瘤发生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和体内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此病过去发现的较少,患者常被误诊为一般性的高血压,随着临床诊断水平的提高,近来已较多发现。本文分析本院自1958年至1977年3月所治疗的50例嗜铬细胞瘤。临床资料一、发病率50例嗜铬细胞瘤,约占同期高血压住院病人的1%。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令最小12岁,最大72岁(表1)。  相似文献   

12.
嗜铬细胞瘤多数发生在肾上腺髓质;约10%发生在肾上腺以外嗜铬组织内,其中发生在膀胱者更为少见。Vatsala等,(1972年)蒐集各国文献,共见有膀胱嗜铬细胞瘤30例,其中恶性者3例。国内文献见有5例,其中1例为恶性。我院曾收治一例膀胱恶性嗜铬细胞瘤,现结合复习参考资料报告如下: 患者女,30岁,社员,因排尿后头痛、血压升高13年,于1976年4月17日入院。六年前因产后失血,症状加重,每次排尿后约1分钟出现头痛、胸闷、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乏力,此时血压为180~200/140~  相似文献   

13.
垂体腺瘤的放射治疗及生长激素测定对疗效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71~1988年放疗垂体腺瘤80例,其中36例于疗后不同时间检测了生长激素(GH),本文报告放疗结果及初步分析疗后GH含量与疗效的关系。临床资料本组80例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18~63岁,平均38.3岁,以30~50岁为多占67%。病理证实41例(厌色细胞瘤34例,嗜酸细胞瘤4例,混合性细胞瘤3例),其余39例为临床、X线片,CT及内分泌测定确诊。全组嗜酸细胞瘤41例(因无明显视神经压迫症状仅4例手术),厌色细胞瘤37例,泌乳素-嗜酸细胞瘤(PRL-GH瘤)2例,病程最短半月,最长30年,平  相似文献   

14.
<正> 嗜铬细胞瘤是发生于人体内嗜铬细咆组织中的肿瘤,在高血压的发生原因中约占0.4—2%。我院自1971—1978年共收治7例,均经手术切除病检证实,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性别、年龄、病程及临床表现本组7例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52岁。病程最短17日,最长者8年,主要临床表现见表1。  相似文献   

15.
嗜铬细胞瘤发生在机体的嗜铬组织,大多数为良性,约5%为恶性。其中发生在肾上腺髓质的占92%,但也可发生在主动脉周围交感神经节等处。瘤体可持续或间歇性地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入血,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当高血压发作时,出现心悸、头晕、头痛、视力模糊并可引起内分泌代谢紊乱及心律失常。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因常并发心血管系统的改变,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护理配合至关重要,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994年4月~1999年4月,共行手术切除嗜铬细胞瘤14例,男11例,女3例,年龄10~44岁。入院时BP23~25/15~20k…  相似文献   

16.
嗜铬细胞瘤较少见,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和代谢的改变,亦有肿瘤较大而无临床症状者。我院自1987年~1998年共收治嗜铬细胞瘤15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22~55岁,平均385岁。其中13例位于肾上腺,左侧9例,右侧4例。阵发性高血压、头痛者5例,持续性高血压者8例。CT均显示所在部位占位性病变。入院查24h尿儿茶酚胺(VMA)284~149mmol/L。其余2例位于腹膜后腹主动脉旁、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水平,均无任何临床症状,以腹部肿块收治普外科,其中首例由于认识不足,术中探查死亡。15例均行开放手术切除病变,除1例死亡之外,其余…  相似文献   

17.
嗜铬细胞瘤是发生在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系统其他部位的一种功能性腺瘤。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有效治疗方法 ,但手术引起血压的急剧变化 ,危及患者生命。我院 1984年 1月— 1999年 3月收治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嗜铬细胞瘤患者 17例 ,由于加强了围手术期管理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7例 ,男 7例 ,女 10例 ,年龄 14~ 6 7岁 ,平均 39.9岁。病史 3个月~ 5年 ,平均 2 .5年。发生于肾上腺 15例(88.3% )。其中左侧 8例 ,右侧 7例。肾上腺外发生 2例(11.7% )。有临床症状的 13例 ,其主要症状为持续性高血压2例 (14.1% ) …  相似文献   

18.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病,90%在肾上腺髓质发生,亦可在交感神经系统的其他部位发生,一般为良性肿瘤。它主要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使儿茶酚安增多,引起心血管系统病变和代谢紊乱。我院自1990年至今共收治患嗜铬细胞瘤病人15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效果满意,现将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5例中,男10例,女5例。年龄30-64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一年余,其中1例嗜铬细胞瘤生长在甲状腺,14例均生长在单侧肾上腺,1例血压偏低,无自觉症状,在体验时发现。13例血压持续性或阵发性增高,有轻重不同的头晕头…  相似文献   

19.
本院自2000年2月~2008年12月,收治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8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将麻醉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8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15~70岁,平均36岁。左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例,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5例,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临床表现为高血压(22.6~29.2/15.9~23.9/kPa),头痛,头晕伴大汗、恶心、  相似文献   

20.
嗜铬细胞瘤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很少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病 ,发病率低 ,如能早期诊断和治疗 ,90 %的病人可望治愈。现将近 10余年来我们诊治的 2 0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 ,探讨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方法。1 临床资料1.1 病例  2 0例中 ,男性 12例 ,女性 8例。年龄 2 0~5 7岁 ,平均 4 2岁。病程 1天~ 12年 ,平均 3年。1.2 临床表现 高血压者 15例 ,血压为 (15 0~ 2 70 ) (10 0~ 15 0 )mmHg ,其中阵发性高血压 6例 (4 0 % ) ,持续性 9例 (60 % )。头痛、头昏、心悸 10例 (5 0 % ) ,出汗、视力模糊 5例 (2 5 %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