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异体肾移植术的广泛开展,自体肾移植术在临床治疗上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我院自1981年以来,施行肾体外手术4例,其中肾铸型结石1例,肾多发性结石2例,下段输尿管癌1例。现将我们在手术中配合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移植肾输尿管结石的超声诊断。方法对在1068例肾移植患者中应用彩超检出的16例移植肾输尿管结石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来自供体肾结石9例,术后形成结石7例;其中移植肾结石13例,输尿管结石1例,移植肾并输尿管结石2例;单发结石10例,多发结石6例;合并尿路梗阻8例,镜下血尿5例。结论移植肾输尿管结石无典型症状,彩超是诊断移植肾输尿管结石的可靠方法,对结石的定位及定性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肾离体碎石术加自体肾移植术,是将患者肾切下,置1000 ml的0℃冰盐水中,以保护肾脏组织,用4℃冰盐水灌注,至肾静脉流至清亮液体后,肾脏为白色,冰水保存肾脏,在体外无血状态下将肾脏切开,因结石为"铸形",无法取出,行气压弹道碎石将结石击碎后取出[1].然后,施行自体肾移植术(将左肾静脉与髂外静脉行端侧吻合,左肾动脉与髂外动脉行端侧吻合).此手术难度较大,过程复杂.我院泌尿外科于2002年2月施行1例,术后效果满意,病人康复出院.现将其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体肾移植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铸形结石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本文1例和文献报道的11例作术后效果分析。结果 12例患者术后结石均取尽,随访1~8个月,平均6个月,移植肾功能均正常。结论自体肾移植取石术对某些复杂性肾铸形结石是有效的治疗手段。结合腔道碎石技术能提供一个更为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5.
邢海云  张穗 《现代护理》2005,11(5):410-410
肾离体碎石术加自体肾移植术,是将患者肾切下,置1000ml的0℃冰盐水中,以保护肾脏组织,用4℃冰盐水灌注,至肾静脉流至清亮液体后,肾脏为白色,冰水保存肾脏,在体外无血状态下将肾脏切开,因结石为“铸形”,无法取出,行气压弹道碎石将结石击碎后取出。然后,施行自体肾移植术(将左肾静脉与髂外静脉行端侧吻合,左肾动脉与髂外动脉行端侧吻合)。此手术难度较大,过程复杂。我院泌尿外科于2002年2月施行1例,术后效果满意,病人康复出院。现将其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术中超声对多发性肾结石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山区肾结石发病率特高 ,严重影响劳动力 ,多发性肾结石及鹿角形肾结石术后常有结石残留 ,患者又不易接受再次手术 ,本病的治疗历来是泌尿外科的难题。介绍肾结石切除术中 ,以超声扫描进行结石定位 ,可减少手术引起的肾实质和血管损伤。我院自 1995年开始在术中超声监视下施行肾盂或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多发性肾结石 2 6例 ,疗效较好。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 2 6例 ,其中男 17例 ,女 9例。年龄 15~ 75岁 ,平均36.4岁。多发性肾结石 18例 ,结石 12~ 35 6枚不等 ,鹿角形肾结石 12例。行术中超声监视下肾盂肾盏切开取石 11例 ,肾实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方法 在2004年7月~2008年12月,96例复杂性肾结石(包括33例肾鹿角型结石,39例肾多发性结石和24例肾结石并输尿管上段结石)在B超引导下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平均年龄46.8岁,18例曾行肾切开取石术,36例曾行体外震波碎石术.结果 90例为经中盏单通道取石,6例为双通道取石,一期结石清除率为83.3%(80/96).7例残余结石者辅助ESWL治疗,9例残余结石者需二次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1例患者术后7 d出现迟发性大出血,经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止血,肾功能恢复尚可.2例患者术后出现气胸,经B超定位下穿刺抽吸胸腔内积气后治愈.结论 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具有安全、有效和创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 1 990年 1月~ 1 998年 1 2月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 78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8例 ,男 54例 ,女 2 4例 ,年龄 1 7~ 68岁。左侧 43例 ,右侧 35例。病史 3~ 1 5年。 78例术前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 (全肾或局部肾 ) ,IVP检查见其中 1 7例患肾不显影或显影不良者行肾盂逆行造影。 2例结石合并脓肾。本组多发性肾结石 2 8例 ,单纯鹿角形肾结石1 4例 ,鹿角形肾结石合并多发性肾结石 34例 ,孤立肾结石 2例。 78例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合并多发性肾结石 6例。手术取出结石最大6 5cm× 5 1cm× 3 2cm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对其安全性、高效性及可行性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8月-2015年10月因复杂性肾结石在该院行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下碎石治疗的21例患者,其中男12例,女9例,平均年龄48.2岁,多发性结石13例,鹿角形结石8例。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单通道碎石,1例因术中出血、2例因结石较大改行二期碎石术,余18例患者均一期成功处理结石。平均手术时间(106.0±15.0)min,一期结石清除率85.7%(18/21)。术中未出现大出血、尿源性脓毒血症和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是安全有效的,是单一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88年2月至1991年12月采用肾盂肾实质联合切开治疗鹿角形或铸形多发性肾结石68例,对某些特殊情况的术式处理作了一些改进,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 68例中男60例,女8例。年龄12~63岁,平均39.8岁。右肾结石39例,左肾结石12例,双肾结石7例,一肾最多结石达486颗,最少8颗,最大结石9cm×3cm×2cm,且为多发,均有不同程度的肾脏梗阻、积水、扩大,10例氮质血症,7例双肾结石致肾功能损害,16例尿路感染。 2 手术方法 全组均经肾窦内肾盂切开无法取出结石后改作本术式。  相似文献   

11.
自体肾移植术最早应用于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治疗,但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临床适应证的不断扩展,也可用于长段输尿管缺损、肾血管损伤、复杂性肾铸型结石、腹膜后纤维化引起的肾积水、孤立肾及双肾恶性肿瘤等的治疗。本院2008年10月-2012年6月对5例此类患者成功实施了自体肾移植术,手术效果理想,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改良田口氏法取石治疗鹿角形多发性肾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一般情况良好,肾脏总体体积不太大,并排除脓肾的鹿角形多发性肾结石20例,采用改良田口氏法取石。记录术中、术后平均输血量,残石率,肾阻血时间及肾功能改善情况,从而判断此项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采用改良田口氏法取石共治疗鹿角形多发性肾结石患者20例,手术顺利,有16例术后约1个月复查,均未发现残留结石,效果优良。结论改良田口氏法取石是治疗鹿角形多发性肾结石的一种合理、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的肾实质切开取石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院1987年1月~1987年8月采用木夹子止血行肾部分切除取石术34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34例中,男24例,女10例,年龄18~70岁。左肾多发性结石13例,右肾多发性结石15例,双肾多发性结石合并尿毒症4例,孤立肾多发性肾结石2例。34例切除肾上极10例,肾下极24例。  相似文献   

14.
1993年6月~1997年2月,术中超声监视下施行肾盂或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52例,其中多发性肾结石44例。鹿角形肾结石8例,疗效满意。本文介绍了复杂性肾结石术中超声声像图的特点,术中在超声监视下手术方法及应用术中超声监视的优点。作者认为,术中超声监视可以精确地进行结石定位,减少手术对肾实质和血管的损伤,提高了手术成功率,节省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腔内技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残留结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提高复杂性肾结石的治疗水平。方法 收治32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硬镜在术中从肾窦内肾孟切口,术后从肾造瘘口取肾内残留结石。结果 32例患者1次取净结石28例,术后经肾造瘘口取净肾内残留结石2例,2次手术结石总取净率87.5%,手术平均120min,平均住院12d。结论 复杂性肾结石术中和术后配合输尿管硬镜取石可有效处理残留结石。  相似文献   

16.
肾移植术后并发症是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1],其中,移植肾继发结石较为少见,但结石严重影响肾功能,患者可因再次发生肾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移植肾切开取石术,因手术创伤大,手术危险性高,术后恢复时间长,术后护理尤为重要。我科1997年6月~2005年10月对11例移植肾切开取石患者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1例,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37~60岁,因慢性肾功能衰竭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6个月~5年不等。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下腹痛、血尿。经B超及腹部平片检查确诊为移植肾继发结石。其中1例行移植肾切开取石、自体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经皮肾微造瘘术治疗肾切开取石术后复发性肾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0月 ̄2005年10月肾切开取石术后复发性肾结石病人87例,其中单独性肾盂结石36例,下盏结石4例,多发性结石31例,铸型结石16例,单侧65例,双侧12例,均行经皮肾微造瘘取石。结果平均住院时间10d,手术时间(2±0.98)h,取净率87.5%,输血率3.4%。结论经皮肾微瘘治疗肾切开取石术后复发的肾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重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取石术(MPCNL)治疗开放手术后复发肾结石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对50例开放手术后复发肾结石患者施以MPCNL治疗,其中全鹿角状结石18例,部分鹿角状结石20例,多发性结石12例。结果50例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92min;36例一期MPCNL取净结石(72.0%),10例接受二期MPCNL,术后结石清除率84.0%。7例术后发热,2例需要输血,1例气胸,经保守治疗均好转。结论MPCNL治疗开放手术后肾结石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可以作为开放手术后复发肾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局麻下经B超引导的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2例肾结石患者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22例患者均采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经B超引导下穿剌建立皮肾通道,应用气压弹道碎石机进行碎石,22例均为单侧,结石最大径≥2.5cm,其中单发性结石19例,多发性结石及铸型结石3例。结果: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9例单发性结石及1例多发性结石均一期取净,一期结石完全清除率达90.9%(20/22),另2例多发性结石行二期手术后结石取尽(其中1例采用双通道)。手术时间40~100min,平均住院10d。结论:局麻下经B超引导的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相对简单性肾结石安全、有效,并且能降低治疗费用,具有可行性,尤其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可有效缓解看病难、贵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消除结石梗阻、恢复改善肾功能是肾结石治疗的目的。经皮肾镜技术(PCNL)在治疗上尿路结石方面,较传统的开放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我科近年用此治疗多发性肾结石并肾积水10例,经精心护理,术后恢复顺利。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