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虽然不论是器质性疾病或功能性疾病引起的心源性猝死,最后都是以心脏停止搏血而告终,但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病因不同,其病理生理、生化代谢和电生理机制亦不同。心源性猝死最常见于致死性快速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扑动(VF)和心室颤动(Vf),...  相似文献   

2.
最近,北京市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男性心源性猝死的年平均发病率为10.5/10万,女性为3.6/10万,心源性猝死男性较女性更多见。心源性猝死是指由心脏原因引起的、在急性症状发作后2小时之内发生的,以意识骤然丧失,循环和呼吸中止为主要特征的自然死亡。无论是否知道患者有无基础心脏病,都不能预料其死亡的时间和形式。也就是说,猝死就是意料之外、无法预期的死亡。  相似文献   

3.
该文设计了一种心源性猝死预警系统,以便及时发现心源性猝死信号,挽救生命。该系统主要由互联网心电图机、移动终端、智能平台、120急救中心4部分组成。经过验证,所研制的基于互联网心电图机与智能平台的心源性猝死预警系统运行可靠,适用于心源性猝死风险人群的远程心电监护,能提供诊断和早期预警。该系统实现了心电监测设备的小型化,具有诊断智能、预警快速等优点,可应用于心源性猝死高危人群院前监护,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鉴定心源性猝死的案件时,为确定心源性猝死的原因,不仅要进行尸体解剖,还要对死者进行病理学检查,然后联系死者的既往病史来确定死因。为了能够为心源性猝死案件提供可靠、科学的法医学鉴定结果,本文对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及法医学病理学特点进行了统计与探讨。方法:收集统计了86例心源性猝死案例,回顾性分析了死者的性别、年龄、发病原因、死亡原因等。结果:86例心源性猝死者中男性死者58例,女性死者28例,死者的年龄一般在18-45岁之间。发病原因方面,37例死者有冠心病史,22例死者患有心肌病,10例死者患有心肌炎。结论:由结果分析得知,冠心病患者在心源性猝死的案件中所占据的比例较大,应激反应是造成心源性猝死出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3月4日,著名导演吴天明因心肌梗死去世。人们再一次把关注焦点集中到了"猝死"上。有数据显示,我国的心源性猝死发生率为41.84/10万,若以13亿人口推算,我国心源性猝死的总人数约为每年54万人。什么是心源性猝死?它是如何发生的?该如何防范?针对吴天明患病情况和发病前的一些征兆,浙江医院心内科主任唐礼江主任医师对此进行详细解析,使大家对心源性猝死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源性猝死(SCD)的病因、发病机制,总结心源性猝死的诊断和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67例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发病机制、诱发原因、临床特点和年龄进行分析。结果 67例患者中抢救成功30例,成功率为45%,3min内使用心肺复苏抢救的成功率高,超过10min,患者存活率较小。结论心脏功能不全的患者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急救患者要进行心肺复苏和电除颤进行抢救。加强对心源性猝死的预防,有效的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的一位年仅47岁的朋友.因心脏病突发,撇下妻儿和年迈的父母,英年早逝。这种由心脏病而诱发的突然死亡称心源性猝死。冠心病或隐性冠心病病人.多由于劳累、情绪激动或酗酒而诱发病变的冠状动脉痉挛和阻塞,引起突然室颤或心脏骤停,导致心源性猝死。  相似文献   

8.
心源性猝死是因为心肌梗死、呼吸堵塞而发生的死亡.心肌梗死是心源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而且,心源性猝死多发生在潜在的心脏病人群.那么,发生心肌梗死急发的诱因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9.
余飞  曾盛芝  文海英 《中国卫生产业》2013,(14):133-133,135
目的通过研究心衰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时电解质水平的变化,结合多种指标综合分析心源性猝死的病因,从而为心衰患者提供更有效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该院就诊过程中发生的60例心源性猝死患者电解质水平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电解质水平在不同心功能患者的分布及电解质水平与心源性猝死抢救复苏的情况。结果电解质紊乱患者与正常者在心功能分布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患者心源性猝死抢救的成功率与电解质水平有关,电解质水平正常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电解质水平紊乱组,而死亡率则相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解质紊乱组病死率78.7%,明显高于电解质正常组的37.6%;电解质紊乱组抢救成功率21.3%,明显低于电解质正常组的6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解质水平紊乱是诱发心源性猝死的一个关键因素,临床上应该注意控制电解质水平,提高抢救复苏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心脏性猝死又叫做心源性猝死,由于其起病急骤、病死率高,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我国心脏性猝死的现状尤为严峻,一方面是因为社会人口老龄化和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工作压力的升高使得年轻人中也不乏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云南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病区主食粮中硒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病区主食粮中硒元素的含量,探讨云南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与硒元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集2004-2005年云南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病区村民及猝死病例家中主要粮食大米、小麦、玉米等,用2,3-二氨基萘荧光法测定其硒含量.结果 主食粮中硒含量普遍偏低,主要分布在0.001~0.02 mg/kg范围;其中大米和小麦中硒含量相近,玉米中的硒含量相对较低.病区村民硒营养水平低.结论 云南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病区人群摄入的主食粮处于低硒水平,应适当补充硒元素和加强营养补充预防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TyG)和社区人群心源性猝死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为社区自然人群前瞻性队列研究,选择美国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ARIC)研究中社区自然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人群人口学特征、心血管危险因素、心血管病史、血常规、血脂、肝肾功等变量。利用TyG指数四分位进行分组,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不同TyG指数和社区人群心源性猝死风向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14 684名社区居民,随访36年期间,2 188(14.9%)居民发生心源性猝死。TyG指数越高人群的心源性猝死发生率越高(Q1组发生率10.3%, Q2组11.9%,Q3组15.0%,Q4组22.5%,补充统计量值P<0.001)。限制性曲线分线显示,TyG指数越高,社区人群心源性风险越高。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TyG指数越高,社区人群无心源性猝死的累计生存率越低(log rank χ2=362.55;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yG指数是心源性猝死的独立影响因素[风险比(HR):1.161;95%置信区间(CI):1.073~1.25...  相似文献   

13.
洪昭光 《健康向导》2010,16(4):12-13
<正>心血管疾病以冠心病为主,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供应心肌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动脉血管变窄,心肌供血不足造成的。由于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的临床症状,在时间长短、程度轻重上不尽相同,因此可表现为隐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硬化和心源性猝死等多种形式。目前,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我们生命健康的第一大杀手。  相似文献   

14.
了解上海某高校学生对心源性猝死及其急救知识的认知情况,为未来心源性猝死及其急救知识的科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1年4月7日—6月13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上海某高校在校学生中抽取247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发放问卷247份,回收有效问卷210份。调查对象中有69 人(32.9%)认为自身身体素质尚可,141人(67.14%)认为自身身体素质不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入睡时间及体育锻炼情况不同的调查对象身体素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调查对象中有125人(59.5%)对心源性猝死并不了解,85人(40.5%)对心源性猝死有一定了解,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及不同专业调查对象对心源性猝死的了解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调查对象中,197人(93.8%)认为当下需要向高校学生普及心源性猝死及其急救知识,其中仅36人(18.3%)有心源性猝死急救能力。针对“您是通过什么途径接受心源性猝死科普教育的?”这一多选题,180人(85.7%)选择了学校课堂,123人(58.6%)选择了校外培训机构课堂,116人(55.2%)选择了图书/期刊,162人(77.1%)选择了网络媒体。结论 高校学生对心源性猝死及其急救知识的认知水平仍有待提高,且部分高校学生亟须改善自身不良的生活方式。学校应加大对学生进行心源性猝死及其急救知识的科普力度,有效提高高校学生的心源性猝死相关知识认知度及心肺复苏术普及率。  相似文献   

15.
何谓心源性猝死 貌似健康或症状不明显,以及病情平稳的人,由于体内潜在的器质性病变或功能性突变.所引起的突然或意外的自然死亡.称为猝死或急死。心源性猝死多由于心电不稳定所致.症状突然出现,往往立即死亡,称为“瞬间死亡”。  相似文献   

16.
心源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病原因意外地引起的猝然死亡,如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正确有效的心肺复苏措施,病人可能得救而存活.我院1992~1996年6月共抢救心源性猝死病人32例,其中13例复苏成功.有关情况如下:1 临床资料32例病人中,男23例,女9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9岁,平均54.5岁;冠心病24例.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5例,不明原因心脏病3例.发病诱因为情绪激动12例,过度用力10例,饱餐5例,过度饮酒3例,大便用力2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浅析心内科老年患者院内心源性猝死的病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6年2月在河北省成安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发生心源性猝死的60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内科老年患者院内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以情绪因素为主,占46.7%;主要病因为冠心病占41.7%,高血压心脏病占15%,风湿性心脏病占11.7%,扩张型心肌病占10%;时间上66.7%发生在入院2~3周内,33.3%发生在零点以后,71.7%发生在病情恶化1h内。结论心源性猝死起病急,进展快,预防和治疗困难,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危险因素等区分级别,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一个看来健康的人,突然在24小时内死亡的叫猝死。医学资料表明,猝死多见于中老年人心源性病变,且多在30分钟左右死亡,75%死于家庭。心源性猝死,多是由于有潜在性心脏病,如心肌炎、心肌病、隐性冠心病、陈旧  相似文献   

19.
从2004年3月至2004年8月,《健康报》连续报道了北京地区发生的四起汽车司机猝死事件,引起了有关专家与许多司机的特别关注。为什么司机容易发生猝死?司机加强自我保健、防止出现意外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司机猝死多因疲劳紧张导致的心源性猝死据有关专家现场推测,导致司机猝死的最大可能是因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引起的心源性猝死。冠心病在目前心脏病中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也最高。  相似文献   

20.
1975-2004年云南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回顾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云南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的流行病学规律和发病特点.方法 选择曾上报云南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病例的23个县进行云南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病例回顾性调查及病例搜索,以1975-2004年21年中的猝死病例为调查对象,逐级培训调查员,统一调查方法,统一制定及下发调查表格,死者家属、见证人、救治医生、村干部为询问对象. 结果 299例被定为"云南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其中死亡病例286例(95.65%),同发病例13例(4.35%).死亡病例中有36例(12.04%)为该次回顾性调查中搜索到.该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家庭和村庄聚集性、明显的季节分布、青壮年多发等流行病学特点及突然发病、突然死亡的发病特点;病区自然村主要分布在2 1002 300 m高海拔地带.结论 云南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是一种新的、尚未被完全认知的一类疾病;可能是由多种病因共存,遭受某种致病因子打击而表现出以"猝死"为主要发病特点的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