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又称胃术后胃瘫(GastricAtony),是胃次全切除术后常见早期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各专家学者统计报告不一。我院自1998年以来共为252例病人实施了胃次全切除或根治性胃次全切除术,术后共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11例,发生率为4.37%。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是指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的胃排空延迟[1].长期以来,其命名不统一,有称之功能性胃排空延迟、胃瘫、胃麻痹、术后胃无张力症等,是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常见的近期并发症之一.若诊断治疗不当,常可引起严重后果.因此,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避免盲目再手术,减轻病人痛苦有着重要意义.1995年6月至2004年9月我科共行425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出现22例胃排空障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结合文献,对1983年~2003年46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的18例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均发生于术后4~12天。主要临床表现为胃术后上腹饱胀,呕吐,胃区振水音,肠鸣音无亢进。胃造影及胃镜检查显示残胃蠕动弱或消失。16例经保守治疗,于术后12~37天痊愈。4例合并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二次手术2例,术后症状无缓解,继续保守治疗痊愈。结论:胃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发生与手术方式,迷走神经损伤等综合因素有关。胃造影、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综合性的保守治疗可治愈本病。合并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者亦应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对1998—2006年施行的167例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发生功能性排空障碍(FDGE)13例,发生率约7.78%,均发生于术后7—12天。所有病人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出院。结论:术后残胃运动功能减弱是发生功能性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关键词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的临床资料。结果行毕Ⅱ式胃肠吻合术患者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率8.1%,显著高于毕Ⅰ式的2.6%(P〈0.01)。32例患者确诊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后,给予非手术综合治疗10~64d,平均23.4d治愈出院。随访22例,6个月无复发。结论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是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毕Ⅱ式吻合术为易发因素,经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可确诊,采用非手术综合治疗多可治愈。  相似文献   

6.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延迟综合征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延迟综合征6例报告杨振林张洪臣蒋宏李明泉*(附属医院普外科,滨州市256603*滨州地区建筑公司职工医院)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并发症;残胃排空延迟综合征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延迟综合征是术后继发的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也是胃术后早期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4~2003年我院收治的18例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6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中有18例出现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为7%,所有经保守治疗的病例治疗10~31d治愈。结论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胃排空障碍及鉴别机械性梗阻的重要手段,采取非手术疗法可治愈胃排空障碍,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8.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子恒 《海南医学》2005,16(9):19-20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方法 对1994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24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功能性胃排窄障碍均发生于胃大部切除术后3-12天。24例经非手术治疗于术后13-48天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3周内治愈10例(41.67%),4周内治愈14例(58.33%)。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胃排夺障碍及鉴别机械性梗阻的重要手段。采取非手术疗法可治愈胃排空障碍,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9.
张志磊 《中国医疗前沿》2010,5(20):41-41,64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临床症状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本院2008年6月~2010年3月45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共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9例,发生率约为20%,均发生于术后2~11d。所有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均经保守治疗出院,于术后14~25d治愈。结论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对于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要坚持及早发现、治疗的原则,给予患者胃肠减压,并加强营养支持,以促进疾病的痊愈,进而降低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4年至2005年收治的215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13例,发生率6%,均发生于术后3~15天.所有患者均经保守治疗出院,均于31天内治愈.结论:术后残胃和远端空肠正常的运动功能破坏是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鉴别机械性梗阻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针对胃排空动力学机制的改变采用促胃肠动力药可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胃瘫又称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是指由胃动力减弱引起的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一个综合征,1990年1月~2003年11月,我院胃大部切除术后共发生胃瘫13例,发生率为3.26%。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常继发于胃大部切术、胃癌根治术、近侧胃切除、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少数也可继发于腹腔其他手术,其发生率为3%-4%。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7~2007年收治的1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2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发生于术后3~10天。通过临床表现、胃肠道造影和胃镜检查确定诊断,经非手术治疗18~42天恢复胃肠道功能,痊愈出院。结论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主要胃肠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经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14.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吴华 《实用全科医学》2005,3(5):403-404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17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的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及诱发因素。结果所有病例经保守治疗,13-28d内治愈。结论术后胃肠道运动的改变及吻合口水肿可能是胃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而高龄、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失衡、腹腔感染则是诱因。胃肠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发生原因以及预防和早期诊断治疗的方法。方法对2004—2009年收治的248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12例,发生率4.8%,均发生于术后3~14d。所有患者均经胃肠减压、应用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中药、针灸等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后治愈出院。结论术后残胃和远端空肠正常的运动功能破坏是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鉴别机械性梗阻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针对胃排空动力学机制的改变采用促胃肠动力药可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岑小波  陈光明 《西部医学》2006,18(5):643-644
目的探讨食管癌食管次全切除、食管胃颈部或胸内吻合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960例食管癌病人行食管次全切除、食管胃颈部或胸内吻合术后发生胸胃排空障碍的1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排空障碍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结果13例胸胃排空障碍者中9例为功能性排空障碍(FDGE),4例为机械性排空障碍(MDGE)。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经保守治疗全部治愈,机械性胃排空障碍均行手术治疗,1例开胸,3例经腹手术,1例死亡,其余治愈。结论胸胃排空障碍以颈食管胃吻合术常见。胸胃排空障碍诊断不难,重要的是对功能性和机械性排空障碍进行及时的鉴别诊断。发生原因多与手术操作和术后处理不当有关。幽门成形术、术中精细操作、加强术后处理对胸胃排空障碍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本院2003年12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0例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于术后3~10 d.经非手术治疗后,均于术后14~35 d恢复胃肠道功能,平均21.3 d.全部病例均痊愈出院,无再手术病例.结论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因素的,胃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采取非手术治疗可以治愈胃排空障碍,同时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的以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症。它是胃大部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常表现为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后常持续数周,进流质饮食或流质饮食改为半流质饮食后上腹胀满,恶心,湿出性呕吐,呕吐物为所进食物和古胆汁或无胆汁的液体。临床处理非常棘手,既往由于对胃排空障碍认识不足,常导致医生错误判断和不合适的外科处理。因此,正确地诊断和治疗胃排空障碍,对避免盲目再手术,减轻病人痛苦有着重要意义,我院1994年~2004年行胃大部切除术i28例,发生6例胃排空障碍,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FDGE)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82例行胃大部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2例中有12例出现FDGE,发生率6.59%,均发生于术后3~12天.12例经非手术治疗于术后10~28天胃排空功能恢复,痊愈出院.结论:术后残胃和远端空肠正常的运动功能破坏是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鉴别机械性梗阻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针对胃排空动力学机制的改变采用促胃肠动力药可能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 1995年至 2 0 0 2年 389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 16例进行分析。结果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发生率 4 .1%。经保守治疗 ,全部治愈。结论 :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明确本病诊断的重要方法。术后残胃蠕动功能的改变及吻合口水肿是残胃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手术越大、越复杂 ,合并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贫血及电解质紊乱 ,可导致本病发病率增高 ,本病经保守治疗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