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儿童外伤性眼内炎多见 ,不少患儿因此失明或丧失眼球。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 ,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将 1994年 1月~ 1999年 9月我们收治的 42例儿童外伤性眼内炎的临床资料 ,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一般资料 :42例 42眼 ,男 38例 ,女 4例 ;右 2 7例 ,左 15例 ;年龄 5~ 12岁 ;均为农村儿童。受伤原因复杂 ,致伤物以一次性注射针头居多 16例占 42 % ,其次为铁丝 ,小刀、石块、木片、树枝、铅笔、鞭炮、猫、剪刀等。就诊时间 2天内 10例 ,3~ 14天 2 7例 ,2 0天 4例 ,1年 1例。就诊时视力 ,光感消失 10例 ,光感~手动 30例 ,数指~ 0 0 5  …  相似文献   

2.
儿童外伤性眼内炎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分析31例儿童外伤性眼内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对儿童外伤性眼内炎的致伤物、年龄、就诊时间、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进行讨论。结果 多见于学齿前儿童的自伤,目前致伤物为废弃的一次性注射针头的病例明显增多,占65.6%。对于就诊迟,视功能损害重的病例,虽经积极的手术治疗便预后极差。结论 对于儿童外伤性眼内炎重在预防,早期诊治是挽救一定的视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眼内炎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化脓性眼内炎的最佳治疗措施及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化脓性眼内炎41例41眼,其中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治疗联合玻璃体切除术23眼,眼球摘除6眼,单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治疗12眼。结果 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治疗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23眼中,术后视力0.1~0.7者9眼。单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治疗的12眼中,视力0.4、0.7各1眼。结论 眼内炎一旦确诊,即全身及局部应用广谱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一旦角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眼内炎11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并分析外伤性眼内炎的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对9例外伤性眼内炎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1例行眼球摘除术,1例儿童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并对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眼球摘除患者外,治疗后10例患者视力均有所提高。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外伤性眼内炎的有效方法,对于症状较轻的儿童外伤性眼内炎可在严密观察下进行非手术治疗,但在经药物积极治疗24h后,视力不提高并且病情发展者,还应尽早行玻璃体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探讨外伤性眼内炎病原体的变化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8年7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22例126眼外伤性眼内炎的临床特点、外伤性质、病原体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外伤性眼内炎中,以细菌感染为主,真菌和混合性感染明显增加,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硅油注入及玻璃体腔注药后炎症得到控制,视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眼球摘除9眼.结论 外伤性眼内炎中真菌的比例明显增加,细菌的药物敏感性明显下降,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硅油填允及玻璃体腔注药术是治疗不同病原体引起的眼内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外伤性眼内炎危险因素及玻璃体类手术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从1990~2002年收治的所有外伤性眼内炎患者30例,对其性别、年龄、外伤类型、病原体、治疗方法及其预后进行分性。结果 男性23例,平均24.8岁。女性7例,平均13.1岁。学龄前儿童和未成年人以注射器外伤为主,成年人以铁丝扎伤及铁异物为主;其中18例进行病原体检查,阳性率为55%,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分别有4例和6例。玻璃体类手术是治疗外伤性眼内炎有效的方法。结论 对不同的年龄与职业采取恰当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外伤性眼内炎;对眼内炎患者应及时选择适合的玻璃体类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38例儿童外伤性眼内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眼内炎是一种凶险的感染性化脓性眼病,眼外伤是引起眼内炎的常见原因之一,常见于眼球穿孔伤、眼球破裂伤和眼内异物,如不治疗,其致盲率极高,达78%。现对我院5a间38例儿童外伤性眼内炎的有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不同治疗时机和方法对该病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眼内炎是眼外伤后较易发生的并发症,也是主要致盲性眼部疾病之一。炎症反应发展迅速,可快速波及眼球及周围软组织并发展为眼球周围炎。若延误处理,可能导致失明等严重后果。因此,及早发现外伤性眼内炎,确认病原体并及时准确的进行处理,对挽救患者视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笔者对目前国内外外伤性眼内炎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就其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内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眼内炎的病因构成及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内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我院1999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眼内炎患者53例54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8例,女15例,年龄1~74岁,平均年龄32岁。对2例(2只眼)炎症较轻的患者仅采用药物治疗,5例(5只眼)视力无光感,炎症反应重的患者行眼球内容物剜除术,其余46例(47只眼)均采用常规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术。随访2~32个月,平均10.5个月。 结果 眼球穿通伤导致的眼内炎共32只眼,占59.26%。内源性眼内炎8只眼,占14.81%。与白内障手术相关的眼内炎共7 只眼,占12.96%,青光眼手术晚期滤泡感染2只眼,占3.70%。玻璃体切割术后3只眼,占5 .56%。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 keratotomy,RK)后1只眼,占1.85%。原因不明1只眼,占1.85%。经治疗后患者视力明显提高(P=0.003)。3 d内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的视力恢复明显高于3 d后的患者(P=0.014),7 d内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的视力恢复明显优于7 d后的患者(P=0.021)。功能成功(视力≥0.02)37只眼,占68.52%;解剖成功(视力<0.02,眼球结构完整)47只眼,占87.04%,脱盲(视力≥0.05)27只眼, 占50.00%。 结论 眼球穿通伤,尤其是伴有眼内异物存留者是导致眼内炎的最主要原因,尽早行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眼内炎的理想方法。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93-95)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感染性眼内炎病因和致病菌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了解感染性眼内炎流行病学特点及动态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5年内213例感染性眼内炎住院患者的资料,对病因及其致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眼外伤是眼内炎的主要致病原因占85.92%;在儿童组占98.67%,其中一次性废弃注射器致伤者最多 占33.33%。内眼手术后感染主要发生在老年组占29.27%。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是主要致病细菌,分别占48.49%和25.35%;真菌占21.23%。细菌感染对环丙沙星敏感者最多,为96.08%,头孢唑啉次之。经治疗后92.49%的患者炎症得到控制,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应重视眼外伤预防,加强一次性注射器管理。早期诊断、及时玻璃体腔注药和玻璃体切除手术是治疗眼内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因、病原、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的临床选择.方法 对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眼科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入院治疗的感染性眼内炎患者91例(91只眼),其中男81例,女10例,对其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因、病原、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眼玻璃体病原微生物培养阳性率29.5%,葡萄球菌占44%;根据情况采取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91例患者视力有提高78例,占85.7%.视力≥0.05者54例,有效率59.3%.结论 眼球穿通伤是眼内炎的最主要原因,及时玻璃体腔内应用敏感抗生素,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能够不同程度恢复患者视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外伤性眼内炎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68眼)3~7岁外伤性眼内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68例眼内感染最终全部得到控制,56眼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33眼矫正视力在0.1以上,其中ll眼在0.5以上,经弱视治疗和视功能训练,有20例获立体视觉。结论 学龄前儿童眼内炎预后较差,早期进行玻璃体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弱视治疗有利于视力进一步提高,建立立体视觉。  相似文献   

13.
郁丽娟  陈芳  徐春军  王淑燕  高础 《眼科》2000,9(4):230-231
眼球穿通伤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化脓性眼内炎,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常以视力丧失和眼球萎缩而告终,随着新的更有效的抗生素的发现及玻璃体手术的日益完善,预后得到明显的改善,近期我科应用上述方法治疗外伤后化脓性眼内炎4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1998年10月~1999年10月住院病例中采用玻璃体内注药加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外伤性化脓性眼内炎4例4只眼,男2例,女2例,右眼3例,左眼1例,年龄:12~48岁。致伤原因:球内异物1例,注射器针头扎伤1例,缝纫机针扎伤1例,铁丝扎伤1例,伤后玻璃体切除术的时间最短5天,最长20天…  相似文献   

14.
应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外伤性眼内炎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现将我院自1991年~1993年应用玻璃切除术治疗20例眼内炎进行回顾性的临床分析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经治疗的20例20眼,男12例,女8例;右眼11例,左眼9例;最小年龄5岁,最大年龄69岁,平均年龄36.5岁。导致眼内炎的原因:角膜穿孔伤10例(50%),巩膜穿孔伤6例(30%),白内障术后1例(5%),青光眼术后1例(5%),视网膜脱离术后2例(10%),其中3例有眼内异物、伤后行玻璃体切除术的时间最短6小时,最长90天,平均12.5天。诊断依据:根据外伤和手术病史,眼痛加剧,视力减退,结膜混合充血,角膜水肿,Tyn-dall(+),前房积…  相似文献   

15.
外伤性化脓性眼内炎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抗生素及玻璃体切除术对外伤性化脓性眼内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玻璃体腔内注射抗生素或联合玻璃体切除术。结果G 球菌占52.2%,G-杆菌占40.0%,真菌占10.8%。治疗后视力高于指数有39例。结论外伤性化脓性眼内炎的主要病原菌是G 球菌及G-杆菌,玻璃体腔注射抗生素能有效控制眼内感染。玻璃体切除术仍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眼内炎不同时期玻璃体切除术效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对外伤性眼内炎行玻璃体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观察 40例40眼外伤性眼内炎于发病后 1天~ 1 5月行玻璃体切除术 ,早期手术 (≤ 1周 ) 10例 ,15天以后手术2 1例。其中进行了第二次玻璃体切除术的 10例中 ,7例是因为术后出现了视网膜脱离 ,3例因为炎症未控制。结果 术前视力 <0 0 5的 3 5眼占 87 5 %。术后观察 1月~ 3 3月 ,获得有效视力 (矫正视力≥ 0 0 5 )的 2 7眼占 67 5 %。在术后视力≥ 0 3的 15眼占 3 7 5 % ,其中有 7眼为早期手术者。术后炎症控制但眼压长期低于正常者 6眼。结论 对于控制外伤性眼内炎及其可能造成的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性病变 ,早期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敏感抗生素的应用仍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外伤性眼内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外伤性眼内炎的病原菌,探讨外伤性眼内炎的治疗中玻璃体切除的范围,以及视网膜脱离的复位时机.方法 根据外伤性眼内炎的具体情况,在缝合穿通伤口和(或)异物取出的基础上,采取少部分玻璃体切除取标本和大部分玻璃体切除两种方式联合眼内注药治疗外伤性眼内炎.发生视网膜脱离者,待眼内炎症控制后,二期行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复位.结果 47只眼中真菌感染7只眼,细菌感染40只眼;术后随访6~24月,平均随访9个月.治疗后炎症控制45只眼,其中矫正视力0.6~0.1者16只眼(34.04%),0.1~0.05者20只眼(42.55%),<0.05光感者7只眼(14.89%),光感阴性2只眼(4.26%),眼压<10mmHg者8只眼(17.02%).2只眼(4.26%)炎症不能控制,行眼内容物剜除.5只眼(10.64%)在眼内炎治疗前合并视网膜脱离,炎症控制后有3只眼(6.38%)发生视网膜脱离,二期玻璃体手术均视网膜复位.结论 细菌感染是外伤性眼内炎的主要原因,玻璃体切除联合玻腔注药治疗外伤性眼内炎彻底切除全部玻璃体并非必须,伴发视网膜脱离时可行二期手术复位.  相似文献   

18.
外伤性眼内炎是眼外伤后导致视力下降、失明、眼球萎缩甚至眼球摘除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将我院2年来收治的外伤性眼内炎15例15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药物灌注治疗严重的外伤性眼内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30眼)因外伤性眼内炎行玻璃体切除术,术中联合药物玻璃体腔灌注的患者.结果:术后 3mo 29 眼炎症得到控制,眼球得以保留,28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眼内异物是最常见的受伤原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细菌.结论:及时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眼内药物灌注是治疗外伤性眼内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近6年来,我科治疗眼球穿孔伤后眼内炎18例,占眼球穿孔伤病例总数4.6%,其中8例在穿孔伤后14~120天发现为眼内炎。由于细菌性眼内炎多在伤后1周内发生,我们把伤后2周以上的病例称为迟发性眼内炎。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