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3.
4.
三、肝硬化1.肝性脑病关于肝性脑病的病因。对于苯二氮(艹卓)(BZ)受体的内源性配体,继续进行了探讨。通过HPLC鉴定以安定为首的四种物质,发现这些物质在脑病患者的脑脊液中,比正常者或非脑病患者增加10倍。在急性肝衷大鼠的脑内也见同样增加,而在门静脉下腔静脉吻合(PCA)的大鼠却无变化。免疫组织学研究表明,安定结合抑制物的代谢产物ODN的脑内分布,仅局限于PCA四周后的大鼠脑中星形细胞和窒管膜细胞等非神经细胞中。这种由PCA引起的神经病理学变化,与其说是来自神经细胞,不如说是与星形细胞所见相一致,与存在于星形细胞的“末梢型”BZ受体结合与脑病有密切关系。但是,有关这些物质的起源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有待今后研究。 相似文献
5.
6.
日本每年因肝脏病死亡约4万人,多为重症肝炎、肝硬变、肝癌,其中也包括少数先天性胆道闭锁、先天性代谢病等。对所谓晚期肝脏病的治疗,在欧美国家普及肝脏移植。病因虽以肝炎病毒为主,但最近与HBV(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比例下降,而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增加。另外,重症酒精性肝炎也有所增加。近来,由于乙型肝炎病毒疫苗的应用,甲型肝炎病毒疫苗人体接种的实验,肝炎的一级预防已成为可能。但尚须探讨公共卫生学方面的问题。一、乙型及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过去检查HBV-DNA的Southern blot法敏感性不够,0.1~1.0pg(病毒粒子10~5个)以下即不能检出。最近应用聚合酶反应(PCR)将极微量的DNA预 相似文献
7.
8.
众所周知 ,在病毒性肝炎由A~E诸类型中 ,与肝癌密切相关的是乙型和丙型。为积极防治肝癌 ,有必要关注乙、丙型肝炎的研究 ,以期寻找出预防和治疗肝炎的良策。本专辑在报道病毒性肝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重点阐述乙、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专辑选译自 :《医学のあゆみ》2 0 0 2年Vol2 0 0 ,NO 1特集———ウイルス性肝炎の现况と展望。全集由哈尔滨医科大学姚桢教授主译、主审。 相似文献
9.
肝脏疾病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医学的肝疾病包括从急性肝炎到慢性肝炎、肝硬化乃至肝细胞癌等众多病态 ,其病因也多种多样 ,有病毒、酒精、药物、自身免疫等。迄今为止 ,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仍以完全清除病毒为最终目标 ,但近年来评价疗法是否有效已并不完全追求单纯清除病毒 ,而是转向抑制从肝炎进展为肝硬化 ,进而预防肝细胞癌的发生。在这一点上 ,中医治疗的效果已得到证明。可以认为 ,今后对中医治疗的期望将更加提高 ,实际上 ,在普通临床现场 ,开中药方的医师中以青年人为主的倾向正在增加。 1997年 ,以内科系诊所的 516名医生 ,病院勤务医生 2 4 9人为对象进…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一、基于TTV碱基序列的区分将由非乙非丙型肝病患者检出的TTVDNA碱基序列同最初发现TTV的TTVDNA克隆N22碱基序列相比较,可区分为同源性95%以上和65%左右的两组。作者将上述结果连同已报告的各基因型/亚型碱基序列依UPGMA法绘成分子系统树,表明各分离株首先可分为两大组,而进一步细分则可最终分成5个小组,其中4个依各基因型/亚型参比序列(referencesequence)分布澄清分别相当于G1a、G1b、G2和G3。鉴定碱基序列的13个分离株中,属G1a者5株(33%)、G1b者4株(27%)、G2者2株(13%),另2株不属于任何组者后来弄清属于G4。二、个体间遗传… 相似文献
14.
已知肝是通过合成尿素而参与体内pH值的调节,即2NH~+_4+CO_2?尿素+2H~++H_2O,每生成1克分子量尿素,就产生2克当量的H~+,同时必然消耗2克当量的重碳酸离子。因此,体内产生尿素就起到了消除重碳酸离子的作用。肝脏不仅是通过氨基酸、有机酸(柠檬酸等)、乳酸的代谢而产生H~+的脏器,而且也是消耗H~+的脏器。脑、红细胞、肌肉所产生的乳酸,在肝脏可转化成葡萄糖或CO_2、H_2O。同时也消耗H~+,故对肝功正常者,乳酸的生成并不影响体内pH值。 相似文献
15.
16.
慢性肝炎组织学诊断的改订背景小慢政男等一、改订时机犬山分类或欧洲分类的修订,均已历时10年以上,而慢性肝炎的主要病因HCV的病毒学诊断现已成为可能。如今令人深深感到,肝穿活检镜读不只要了解患者的疾病程度,并也希望窥知病因和预后,迄今的分类方案,既有贡... 相似文献
17.
自古以来 ,熊去氧胆酸 (UDCA)的主要成分是民间医疗中所用的熊胆 ,其作为胆石溶解疗法的治疗药 ,已是一般的大众健胃药、强肝药 ,而被广泛应用。特别是最近发现UDCA具有肝细胞保护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 ,在治疗肝疾病中广泛应用 ,并且治疗的疾病也是多种多样 (表 1 )。本文就各种肝脏疾病的UDCA疗法的效果和现状进行简述。表 1 UDCA的作用机制和效果①肝细胞保护作用 (利胆作用 ,胆汁酸组分置换作用 )②免疫调节作用③糖皮质激素作用④谷胱甘肽 /硫氧环蛋白的抗氧化作用⑤抗肿瘤效果 1 UDCA临床治疗有效的肝脏疾病… 相似文献
18.
19.
20.
抗甲状腺药与药物性肝损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伴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肝损害伴发于“甲亢”的肝损害可分类:①伴发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剩的全身性影响的继发性肝损害;②甲状腺激素直接作用所引起的肝损害;③自身免疫性肝损害;④抗甲状腺药所导致的肝损害;⑤合并病毒性肝炎等。Huang等早年曾报告称,甲亢患者于治疗前检测值异常出现率为AST28.4%(最高90U/L)、ALT38.3%(最高170U/L)、ALP61.7%(最高340U/L)、GGTP17.3%(最高120U/L)、T.Bil 4.9%(最高1.7mg/dl),但于治疗后同甲状腺激索一起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