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肝纤维化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丙型慢性和亚急性重型肝炎、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以及各类肝硬化都是极易引致肝纤维化的疾病。肝纤维化系指肝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ularma trix ,ECM)呈现异常蓄积的状态 ,它与肝硬化只有量变过程的模糊界线。近年 ,对于肝硬化治疗的广泛深入探讨 ,推动了有关ECM及其受体的研究 ,而基础研究则又促进了临床实践的求索 ,启动了新治疗途径的开发。1 病理学研究 乙、丙型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特征为 ,汇管区炎症性细胞浸润与纤维化、界板破坏以及小叶内坏死炎症反应 ,丙型肝炎病毒(HCV)所…  相似文献   

2.
一、肝硬化的治疗肝硬化在世界范围内也算是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 ,而且威胁生命的一种重症疾病。迄今 ,对于本病只不过是采取各种对症治疗 ,一旦陷入失代偿 ,则其预后极堪忧虑。而在并发食管静脉曲张或肝癌等重症病例 ,则多成为直接死因。因此 ,肝硬化的治疗如获可能 ,并将得以预防肝癌 ,必当做出长足进步之贡献。1 肝纤维化之积累与TGF -β1相关 肝硬化实系各种病因所致炎症性肝病之终末表现 ,虽说不宜一概而论 ,其病理生理学描述乃为不拘病因之长期肝细胞损害和肝细胞死与再生交替反复所致肝纤维化的积累 ,血管结构破坏以及小叶改建形…  相似文献   

3.
有典型肝纤维化改变的肝硬化,同肝细胞癌和食管胃静脉曲张等影响生命预后的重笃并发疾病密切相关。从而,在肝纤维化治疗上着眼于改善慢性肝病患者的生命预后这一点非常重要。最近,有关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已渐有所阐明,而对于其治疗的研究亦悄然兴起。肝纤维化起因于肝炎病毒或酒精,形成以肝  相似文献   

4.
成人肝细胞癌有80%是由于有肝硬化或肝纤维症。从慢性肝炎到肝硬化至少需要10年的病变过程。近来有报告提示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发生有关系。有人报告10岁以下小儿HBsAg阳性发生肝细胞癌而不伴有肝硬化的病例。为此,小儿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过渡到成人型肝癌的病例报告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关注。日本国内报告的小儿HBsAg阳性成人型肝癌已有14例,最小4岁,男性13例,女性1例,男性居多数。非肿瘤部位的肝组织切片伴肝硬化的只有4例,其次是慢性肝炎3例,肝纤维化症1例,其余6例未发  相似文献   

5.
近20年间,日本的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尤其男性有增加倾向,成为男性主要死因之一。肝细胞癌的80%合并肝硬化和肝纤维化,因此认为肝硬化是一种癌前状态。可是欧美各国肝癌极少发生,因为欧美多为酒精性肝硬化,而日本多为病毒性肝硬化,不过,近年来日本的酒精性肝硬化也在不断增加。病毒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和肝癌关系如何?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日本东大第一内科1974年4月~1982年12月收治肝硬化和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238例,行HBs抗原检查,肝硬化的75%为病毒性的,20%为酒精性的,5%为  相似文献   

6.
慢性肝炎可根据病理组织学的肝纤维化程度和坏死程度进行分类。日本从1996年开始使用新犬山分类,将肝纤维化分为4期:F0:无纤维化;F1:门脉区域纤维性扩大;F2:纤维性架桥形成;F3:伴有小叶偏斜的纤维性架桥形成;F4:肝硬化。  相似文献   

7.
癌细胞间质浸润的最新见解一、小肝细胞癌的肉眼所见小肝细胞癌的定义限定为结节直径2cm以内者,其肉眼所见大别为二:①结节境界明了呈完整之球形;②境界不明了、形状亦欠齐整之结节。还须检视结节内有无背景肝组织结构(门脉区及肝硬化纤维间隔)和内部结节。上述①...  相似文献   

8.
按日本现行的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 ,将肝细胞癌块径 2 cm以内者划作“小肝细胞癌”。近年来 ,由于影像诊断仪器的长足进步 ,常可发现慢性肝病特别是肝硬化患者的 1 cm左右小结节性病变并可明确其病理学特征。此类小结节性病变固然多为肝细胞癌 (经典的肝细胞癌或普通型肝细胞癌 ) ,同时也发现确有已往几乎不为所认识的高分化肝细胞癌 (初期的高分化肝细胞癌 ) ,乃至属于肝细胞癌前癌病变的交界性病变 (边缘病变 )即发育异常结节。另外 ,肝硬化的大型再生结节也可依影像检查显示 ,而须留意与肿瘤性肝细胞性结节相鉴别 (表 1 )。在日本 ,将交界…  相似文献   

9.
一、腹水是非代偿性肝硬变的症状之一,合并肝细胞癌的肝硬变也有此症状肝硬变是一种进行性慢性肝病。从形态学看,由于肝实质细胞脱落、纤维间隔扩展和再生结节的形成,导致了肝小叶结构的改变和血流动态的异常,因此肝硬变可认为是一种弥漫性病变。从临床角度看,它是一种伴有肝细胞机能不全和门脉高压的不可逆性病变。虽其病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肝炎病毒和  相似文献   

10.
甲胎蛋白(AFP)L3组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肝细胞癌 (HCC)在日本有急增之势,现在每年因肝癌死亡的人数达 3万以上。其中70%以上病例合并有病毒性肝硬化 (LC),主要是合并C型病毒性肝炎。以这些慢性肝病为发病基础的肝细胞癌的诊断,现正在广泛定期测定肿瘤标志物AFP(α fetoprotein)之中。然而,轻微的AFP上升也常见于病毒性肝硬化等慢性肝疾病。目前以鉴别这种非特异性AFP上升和由HCC引起的AFP上升为目的,正在进行检测AFP的糖链变异的L3组分 (即岩藻聚糖型AFP组成)。一、HCC中AFP阳性率据第 15次日本全国原发性肝癌追踪调查结果(1998~1999年的全国统计 ),在 16636例…  相似文献   

11.
肝病     
肝内胆汁淤积系肝细胞至间隔胆管段的胆汁分泌径路由于某种原因发生障碍 ,引起胆汁淤积 ,并进而导致胆汁成分停滞于血中的疾病状态。根据日本厚生省特定疾病调研组分类法(1 977)分为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反复性肝内胆汁淤积、慢性肝内胆汁淤积和乳儿期肝内胆汁淤积。慢性肝内胆汁淤积又可分类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慢性药物性肝内胆汁淤积、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幼年性小叶间胆管形成缺陷和原因不明性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本文仅就最近临床上倍受瞩目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一、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原发…  相似文献   

12.
机体的胶原代谢涉及多方面,胶原分解酶主要起胶原再生、分解作用。但是,此酶在生理状态、病理状态通过什么样的机制起作用,至今还有许多不明之处。近年来,从培养细胞上清液和组织提取液发现来源于组织的胶原酶抑制因子(CI)在胶原代谢过程作为机体的调节机制已引起人们注意。作者测定了各种肝脏疾病血清及各种培养细胞上清液的CI,现就其临床意义进行报告。对象及方法:以经组织学确诊的肝细胞癌90例、肝硬变56例、慢性活动性肝炎66例、慢性迁延性肝炎  相似文献   

13.
作者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cⅢ-p)值,了解其在各种肝脏病特别是肝癌时出现的意义,并就其临床实用性进行了探讨。对象和方法选择内科住院之肝脏病人213例,健康人23例,共236例。肝病细分:原发性肝癌63例,转移性肝癌23例,肝硬化50例,慢性肝炎45例(非活动型9例,活动型28,例未做活检8例),不合并肝硬化的酒精性肝损害21例,急性肝炎11例。pcⅢp 值的测定是依Rhode 等方法用Roeckst 社制的RIA 药盒。结果在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和酒精性肝炎合并肝硬化的病例中出现显著高值,把非癌慢性肝损害的pc  相似文献   

14.
肝脏疾病     
据推测日本每年因肝病死亡的病人中,肝硬化、肝癌各约两万人,重症肝炎约2000人。一般认为,这些疾病多数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尤其是非甲非乙型肝炎的比例逐渐增多;而乙型肝炎病毒的比例逐渐减少。如果能预防病毒性肝炎的发生,防止慢性肝炎向肝硬化发展,就可以降低肝病的死亡率。近年来,随超声检查等映像诊断的发展,对肝细胞癌(HCC)的早期发现及诊断做出了重要贡献。肿瘤直径在2cm以下的微小肝细胞  相似文献   

15.
自发现HBV以来 ,有关HBV的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迅速发展 ,先后发现了HBsAg、HBcAg、HBeAg、HBxAg等多种病毒蛋白 ,其中HBeAg及其装配形成的HBV核壳体有着独特的免疫学特性 ,并且有很多没有清楚的地方 ,其中它的免疫调节作用成为热点 ,与HbcAg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一、肝炎特别是HBeAg与肝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众所周知 ,病毒性肝炎是肝细胞癌的首要起因 ,肝细胞癌是世界八大癌症之一。而乙型肝炎在现在及将来将占绝大多数比重 ,丙型肝炎尽管也占一定比重 ,但重要性则差之。肝癌在慢性肝病患者隐袭的发生 ,当出现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研究肝硬化症合并消化性溃疡之发生机制,而进行了各种肝病患者胃粘膜组织学的分析。对象:肝硬化症10例,乙型肝炎6例,酒精性肝炎5例,其他慢性肝损害6例,原发性肝癌1例,合计28例。平均年龄51岁,男女之比2.6。在内窥镜下于胃幽门、胃角、胃体的各部小弯侧前后壁采取粘膜活检,然后福尔马林固定,染色后镜检。以过去所采集的胃活检组织标本中选择为各年龄组的代表例。结论:(1)肝硬化:考虑年龄因素在内比较其他肝疾患,其固有胃腺的萎缩、肠上皮化生的程度和伴形质细胞和淋巴滤泡形成的淋巴球的浸润均明  相似文献   

17.
肝纤维化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的构成成分可分为细胞及细胞外组织两部分,细胞外的主要成分是结缔组织。当肝脏受损时,由于肝内的结缔组织生成大于分解而致其异常增生,从而形成所谓“肝纤维化”。随着近年来对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如胶原及其代谢研究的进展,肝纤维化的生化学机制已逐步阐明。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与肝癌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桢 《日本医学介绍》2001,22(5):223-224
一、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日本的肝癌患者之 95%系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者 ,其以慢性肝病特别是肝硬化为背景的发生率甚高。据 1 980~ 1 993年间厚生省人口动态统计中的慢性肝病肝硬化死亡例数和地区癌症登记研究组的肝癌推算例数 (年间发病数 )显示 ,近年 ,高龄者肝癌病例数有所增加 ,年发病数的男女比例为 2 5~ 2 8∶1 ,慢性肝病、肝硬化死亡者的男女比例为 2 1~ 2 6∶1 ,即均呈男性占多而女性占少。另据德岛大学医院和 3所协作医院的 1 994~ 1 998年间统计 ,肝硬化和肝癌的男性患病率较女性分别高达约 2 5和约 3 0倍。早有报…  相似文献   

19.
近年多有报道以丙型肝炎病毒 ( HCV)感染为契机 ,或由病毒本身或因宿主免疫应答关系而发生肝外病变。须予指出 ,其中多数尚未弄清发病机制 ,而目前已知者为 HCV不仅可侵袭肝细胞 ,并能感染以淋巴细胞为主的其它各种细胞和脏器且有增殖的可能。另外还已揭示 ,HCV可提升自身抗体的检出率。有关能以说明肝外病变表现及其机制的实验结果 ,可列出如小池论文所述 HCV包膜基因导入小鼠可引起慢性唾液腺炎 ,并可于导管上皮细胞质中检出 HCV E1蛋白表达。所有这些 ,都当视为 HCV感染时多有肝外病变的理由和机制 ,乃是重要的实验结果。以下辑…  相似文献   

20.
一、肝纤维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TGFβ(转化生长因子 β)有显著促进纤维化作用 ,因其在肝纤维化动物实验模型及肝硬化患者中显示增加 ,故考虑其活性化在肝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在纤维化肝中 ,主要是Kupffer细胞的旁分泌或活化星状细胞本身的自分泌分泌TGFβ ,由于TGFβ ,静止期的星状细胞可转化为活性化肝星状细胞 (又名 :myofibroblast,平滑肌α肌动蛋白 :αSMA阳性 )。这种活性化肝星状细胞可产生胶原 ,引起肝纤维化。但在纤维化形成后 ,由于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metalloprote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