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HNP视为普外科良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目前死亡率仍排徊在40~50%左右。作者自1985年来诊治6例,5例痊愈。虽然诊治病例不多,但可看到一点AHNP只要处理合理,早期诊断死亡率可望下降。本文仅对AHNP诊治中的某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经验。临床资料6例中,女4例,男2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8岁。术前均有上腹部绞痛及压痛反跳痛6例均合并休克。血淀粉酶测定最低为512u,最高>1800u。腹腔穿刺液均为血性,其淀粉酶测定均>1000u,最高>1800u。6例经确诊后即行剖腹探查术,手术方式均为:肋缘下横切口(自右腹直肌外缘至左腹直肌外缘),进腹探查后游离胰腺,清除坏死组织(2例作了胰体尾部正规切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一、本组9例中,男7例,女2例。二、诊断依据:9例均有典型的中上腹剧痛和腹膜刺激征,并先后发生休克。白细胞13200~28600,中性85~96%;血淀粉酶>250u(Somogyi氏法),尿淀粉酶>500u(8/9例),1例血、尿淀粉酶始终正常。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48岁,因间断性上腹部不适1个月于2013年入院,体格检查:腹部平软,未见肠形及蠕动波,全腹未触及包块,无压痛、反跳痛.实验室检查:尿淀粉酶正常,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癌抗原125、癌抗原19-9、癌抗原50)均正常.胃镜提示浅表性胃炎.CT平扫胰尾部见类圆形等密度影,显示欠清晰,2.2 cm×1.7 cm×1.7 cm,增强扫描动脉期呈不均匀强化,边缘欠清晰,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密度均匀,略高于胰腺.CT诊断:胰尾部占位,考虑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能性大(图1~4).术中见2.7 cm×2.2 cm×2.0 cm肿块,质脆,暗红色,包膜清楚,脾动脉紧贴胰腺.术后病理诊断:胰腺异位副脾(图5).  相似文献   

4.
我院从1978年—1988年4月共收治原发性大网膜炎4例均被误诊,术中证实为原发性大网膜炎,结合复习有关文献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例1:女,49岁,下腹部疼痛4天,上腹部偶可扪及包块、恶心、无呕吐。检查:T37.8℃全腹压痛,反跳痛,右中上腹可扪及3×6cm大小的包块,边界不清,压痛明显,莫非氏征(±),肠鸣音减弱、检验:白细胞10.5×10~9/L,中性78%,血、尿淀粉酶正常,入院诊断:胆囊炎、胆石症。急诊剖腹探查,大网膜与胃大弯粘连,其上见4×6cm大小的包块、大网膜部分坏死,表面有脓苔,沿包块周围行大网膜部分切除  相似文献   

5.
1 病历摘要 男,60岁.主因下腹部痛并可触及肿物2 d来院.查体: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肝脾未触及肿大,莫菲氏征阴性,左下腹可触及约5 cm×4 cm×3 cm肿物,质硬,压痛,活动度可,表面光滑,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叩鼓,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四项、丙肝三项、空腹血糖均正常,心电图示窦缓55次/min.  相似文献   

6.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47岁,体检发现盆腔包块2年,自觉月经规律,无不适症状,未就诊。近半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坠痛伴腰骶部不适,腹部明显增大,并有尿频尿急等症状,于2014年10月来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就诊。阴、腹超声联合扫查:子宫呈中后位,大小为5.3 cm×5.0 cm×4.8 cm,宫壁不规整,子宫体左侧壁浆膜下探及大小约1.6 cm×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22岁.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左侧上腹部胀痛不适4个月余,经休息后可缓解,既往无腹部外伤史.超声检查提示脾脏内一囊性肿物,CT平扫+增强提示脾脏囊肿或脾血管瘤可能.查体:心肺未见异常,无贫血及体重减轻、恶病质等严重情况,腹软,脾脏肋缘下1横指,全腹无压痛、反跳痛,Muiphy征阴性,脾区轻叩痛,余未见明显异常.术中见脾脏大小约20 cm×15 cm×8 cm,脾脏表面有散在黄色斑,脾上极见一大小约10 cm×10 cm×8 cm圆形囊性肿物,张力大,有波动感,切除整个脾脏.病理诊断:脾脏假性囊肿(无细胞衬覆性).  相似文献   

8.
例1女,34岁,因同房后下腹痛1d入院.腹痛呈持续性坠痛,入院后减轻.无痛经史,孕3产1,剖宫产.查体:腹软,右下腹压痛,麦氏点无明显压痛,子宫及左附件未及异常,右附件触及7cm×6cm×6cm质韧包块,压痛,边界清, 活动好.超声示右附件区囊肿7.2cm×6.8cm×6.6cm,内透声差并见分隔,入院诊断:右卵巢肿瘤蒂扭转.于次日手术探查见:子宫及双输卵管无异常,左卵巢4cm×4cm×3cm,表面有2cm×1cm×1cm囊肿,右卵巢7cm×7cm×6cm,表面有6cm×5cm×5cm囊肿,另一囊肿已破裂约4cm×4cm×3cm,囊液成巧克力样,剥除3个囊肿,探查阑尾无异常.病理检查: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35岁,农民.突然左上腹部疼痛伴紧缩感5小时.以急诊来院.体检:T36. 6℃,P60次/分,R20次/分,Bp 13/8kPa,神志清楚,表情痛苦.心肺正常,左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血常规正常,尿淀粉酶488u/L.以腹痛待查、急性胰腺炎?收住观察,给予对症处理.经过:住院次日解大便后腹痛加剧,呼吸急促.检查:神清,左侧呼吸音低,腹平坦,除左上腹轻度压痛外,余腹(-),腹穿(-).X 线报告:左侧气胸、肺压缩100%.即行左侧胸腔闭式引  相似文献   

10.
患者 女性,38岁,住院号27022245,因“左下腹反复痛1年,加剧2d”于2007年8月18日入本院妇产科。病史采集:既往月经规则,有痛经史;LMP:2007年8月10日。11年前行剖宫产1次,人流2次;1年前出现左下腹阵发性疼痛,能自行缓解,未诊治。入院前2d,无明显诱因腹痛加剧伴、发热,本院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左后方探及一16.8cm×11.3cm×8.7cm液性为主的混合性团块。入院查体:T37.1C,P84次/min,R21次/min,BP118mmHg/72mmHg;神志清楚,心、肺(-);腹平,腹肌稍紧张,左下腹压痛明显,反跳痛可疑,肠鸣音正常。  相似文献   

11.
胰腺癌并发急性胰腺炎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癌早期表现多样,没有特异性,不易确诊,发生急性胰腺炎者少有报道。我院近3年来收冶5例胰腺癌并发急性胰腺炎,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例病人,男4例,女1例,年龄43~67岁,平均年龄55岁。均以急性腹痛、呕吐芳弥漫性腹膜炎收住院。其中2例并发休克。5例均有发热,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增高(15×109/L~25×109/L)。腹腔穿刺抽出血性腹水,腹穿液及血清淀粉酶显著增高(>500u.正常范围20-112u)。以重症急性胰腺炎剖腹探查,发现腴腺普遍增大变硬,有出血坏死。胰体部有约2.5~4.5cm2大小的硬块,表而结节样改变。胰周围淋巴结…  相似文献   

12.
胰性脑病2例     
急性胰腺炎并发神经精神症状,称胰性脑病。现将2例报告如下: 例1:女,21岁。发病前一天与人争吵后出现哭笑反常、胡言乱语、紧张焦虑、不愿意吃东西、问之不答或答不切题,怀疑精神病而来求医。检查:体温38℃,脉搏95次/分,呼吸23次/分,发育良好,急性痛苦面容。皮肤颜面潮红,颈软,心肺(-),腹肌紧张,左上腹压痛非常明显,肠鸣音亢进,化验检查:白细胞15000,中性81%,血淀粉酶150u(温氏法),患者过去无精神病史。诊断急性胰腺炎收住院治疗。住院后再复查血淀粉酶145u,尿淀粉酶200u、按胰腺炎治疗后,精神症状逐渐消失,住院10天精神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58岁.2005年10月5日晨,突发上腹刀割样剧痛,恶心呕吐;患者既往有胃痛病史,近2周餐后胃区疼痛不剧烈,未经诊治;患者急诊入院,自诉全腹持续性疼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量少,发热38.2℃,血压135/70 mm Hg(1 mm Hg=0.133 kPa),血红蛋白132 g/L,血淀粉酶96 U/L,查体:腹平坦,板状腹,全腹压痛反跳痛,以上腹为重,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音弱3次/min;血常规:WBC 13.6×109/L,腹平片示膈下见游离气体;超声示腹腔少量积液.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 患者36岁,闭经48天,阴道少量流血三天伴下腹坠痛。无任何诱因国于3天前阴道出现少量流血伴轻微的下腹疼痛,未见血块及肉样组织,无发冷、发热、恶心、呕吐及腹泻,无肛门下坠感。行“B”超检查提示“子宫增大10×8×6cm,见1.5×1.5cm大小孕囊,未见原始的胎心搏动,右侧附件正常,左侧卵巢约4×5×3cm大小,包膜完整。诊断:1.胚胎停育,2.左侧卵巢囊肿。于1997年10月15日下午门诊以胚胎停育,左侧卵巢囊肿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76次/分,呼吸19次/分,血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68岁.上腹部隐痛1年余。左上腹有一包块6个月,伴食欲不振,腹胀纳少,消瘦,全身无力.偶有低热。体检:慢性病容,消瘦,两肺呼吸音粗,心律规整,A_2>P_2左上腹隆起,局部可触及3×6cm硬块,呈大结节状,凹凸不平,境界不清,位置偏深且固定,并有压痛,肝脾未及,腹水征( ),超声,左侧季肋下探及7×6×5cm实质性肿块.除ESR45mm/h处,其它检验正常,胎甲(-).胸透:  相似文献   

16.
伤寒     
病例1:某患者 ,男 ,23岁 ,以“发热两周”为主诉入院 ,伴有食欲不振、腹胀。查体 :体温39 4℃、脉搏88次/min。表情淡漠、反应迟钝、颈软 ;腹平坦、软 ,右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 ;肝肋下3cm、脾肋下2 5cm、质软。血常规白细胞4 0×109/L、淋巴细胞47% ;血培养见伤寒杆菌生长。病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59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入院前5天出现双上肢麻木。CT示:(1)右颞叶多发性脑膜瘤;(2)右颞叶转移瘤待排除。术中见,硬脑膜张力高,肿物5.5cm×5.0cm×4.0cm,边界清,右颞部也有相似形态的肿物2.0cm×2.0cm×1.5cm,有蒂与颅底硬脑膜相连。  相似文献   

18.
例1患者女,63岁。因黑便10天入院。内镜示胃底部肿物。大体检查:肿物3.8×3.5×2.7cm,灰白灰红色,质地韧,中央区域有不规则囊腔形成。镜下观及免疫组化标记(见图1):GIST图1图2例2患者女,44岁,因黑便1天入院,贫血貌。内镜示十二指肠降部肿物。大体检查:肿物2×1.5×1.5cm,灰白灰  相似文献   

19.
薛晓斌 《工企医刊》2012,25(1):39-39
我院自2006 - 2010年对19例须手术治疗的胃溃疡病人行保留幽门和幽门部迷走神经的胃段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少,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3例,女6例.年龄40 - 94岁,平均48岁.均有慢性胃病史.术前胃镜检查见溃疡最小1.5cm×1.5cm,最大5.0cm×5.0cm.溃疡位于小弯侧胃窦部这11例,胃体部大弯侧6例,胃底部2例.术前常规在胃镜下取材进行病理检查,并且做上消化道钡透、拍片,确定疾病的性质和解剖位置,以决定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59岁,三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人院前5天出现双上肢麻木。CT 示:(1)右颞叶多发性脑膜瘤;(2)右颞叶转移瘤待排除。术中见,硬脑膜张力高,肿物5.5cmx 5.0cm×4.0cm,边界清,右颞部也有相似形态的肿物2.0cm×2.0cm×1.5cm,有蒂与颅底硬脑膜相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