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2年以来,我院应用自血光量子回输配合药物治疗急性脑梗塞,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2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病程均在10天以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按评分和分型,并经头颅CT检查确诊。本组120例病历不含无症状性脑梗塞。治疗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52~81岁,治疗至发病时间2~10天。轻型30例,中型16例,重型14例。其中线昏迷3例,失语3例,肌力0~1级9例,2~3级33例,4级10例,5级以下8例,有不同程度的感觉减退44例,头颅CT扫描为大面积梗塞灶丑例。对照组:男40例,女20例,年…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梗塞患者121例,男82例,女39例,平均年龄63.82±9.21岁,对其发病早期的血糖水平和CT 扫描所示的梗塞灶大小进行了临床观察。发现既往有糖尿病史和应激反应所致的高血糖症患者的梗塞灶较血糖正常者明显增大,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急性脑梗塞患者发病早期应避免应用高渗葡萄糖,尽快降低血糖水平对其预后可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急性脑梗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8例可疑脑梗塞患者行CT平扫及灌注检查,发病时间为30min~12h,观察分析其CT平扫表现及灌注图像的CBF、CBV、TTP图像表现。所有病例均在5~10d后复查CT。结果 3例CT平扫隐约可见梗塞灶,15例平扫未见异常,在12例脑梗塞灌注扫描图像上可见明显灌注缺损区,表现为CBF、CBV下降,而TTP延长,其中3例在部分灌注缺损区边缘仅表现为CBF下降、TTP延长而CBV未见异常或轻度升高,CT复查该区未见异常。3例Cr平扫及灌注扫描均未见异常,Cr复查1例未见异常,2例为基底节及脑干腔隙性脑梗塞。结论 Cr灌注成像最早可在出现症状45min后显示脑梗塞灶,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好,脑梗死区表现为CBF、CBV明显下降,TTP明显延长,半暗带区表现为CBF下降,TIP延长而CBV正常或轻度增高。Cr灌注成像对显示小的梗塞灶不敏感。  相似文献   

4.
研究急性脑梗塞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梗塞灶大小及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血糖升高尤其伴糖化务红蛋白高者,梗塞灶大,脑水肿严重,稞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脑梗塞为颅脑损伤的少见并发症 ,单纯外伤性脑梗塞较少见 ,作者在工作中遇到 2例后倒训练所致的腔隙性脑梗塞患者 ,均系新入伍武警战士 ,经颅脑 CT检查确诊 ,临床对症治疗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 男 ,1 8岁 ,后倒训练后头晕 5d,查体未见异常。颅脑 CT检查见左外囊区一 1 2 mm× 8mm大小的稍低密度灶 ,CT值 1 8Hu,边界欠清 ,CT诊断左外囊腔隙性脑梗塞。例 2 ,男 ,1 8岁 ,后倒训练后头晕 1 5d,查体无异常。颅脑 CT检查左颞叶一 9mm× 7mm大小的低密度灶 ,CT值 8Hu,边界清楚 ,CT诊断左颞叶腔隙性脑梗塞。2 讨 论…  相似文献   

6.
对85例脑梗塞的磁共振成像(MRI)与临床表现,和20例CT 扫描进行了对照分析,评价了MRI 在脑梗塞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表明:MRI 对急性和亚急性脑梗塞诊断敏感性很高,病灶检出多于CT。梗塞灶在T_1加权像为低信号,T_2加权像为高信号,急性和慢性期特点一致。MRI 灶与临床表现不一定完全一致,MRI 灶往往多于临床定位表现。在诊断脑梗塞方面,MRI 优于CT.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后出现血糖升高的临床报道较多,但对急性脑梗塞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研究较少。我们对1999年1月~2001年1月间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塞住院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进行测定,以观察甲状腺激素在急性脑梗塞时的变化。1.资料与方法1.1对象 60例观察对象均为急性脑梗塞患者,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56~78(67.2±9.6)岁。根据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诊断,所有病例均行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梗塞部位为基底节区34例、大脑皮层10例、内囊区3例和腔隙性脑梗塞12  相似文献   

8.
尹红宇 《医学文选》2000,19(1):60-60
急性脑血管病居我国城市人口死因的首位 [1 ] ,缺血性脑血管病占脑卒中病例的 6 0 %~ 70 % [2 ] ,且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情严重 ,致残率和病死率高 ,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我科近两年用脑复素及脉络宁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36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 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 ,并经头部 CT诊断为脑梗塞 ,随机分成治疗组 36例和对照组 30例。治疗组 :男 2 1例 ,女 15例 ,年龄 5 6~ 78岁 ,平均 6 6 .5岁 ;单灶性脑梗塞 2 5例 ,多灶性脑梗塞 5例 ,腔隙性…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血管意外(ACVA)可导致“脑心综合征”[1]。急性缺血性脑梗塞并发急性心肌梗塞(AMI)为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病死率高。现将我院急性缺血性脑梗塞并发AMI1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14例病例均选自我院1990~1997年4月住院治疗的986例急性缺血性脑梗塞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4例。年龄56~85岁,平均年龄64.3岁,其中60岁以上者为11例。诊断标准: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突然出现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并经头颅CT或头颅核磁共振(MRI)证实。AMI;心电图(ECG)进行性改变和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57例早期脑梗塞患者及9例大脑梗塞模型。大脑梗塞模型的CT病型对照研究阐明了早期脑梗塞CT 征象的病理基础。在临床研究中,通过对梗塞灶的分组及分型,探讨不同部位及大小的梗塞灶在早期CT 征象上的差别,制定诊断标准。并发现了大脑镰增强征,内囊后肢增宽等新的CT 征象。作者首次将组织结构分析法用于诊断早期腔隙性梗塞,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CI)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微粒子法测定40例CI患者发病后1天、7天、14天的血浆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同时测定空腹因糖(FPG),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AI),按病灶大小和病情轻重分组,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CI患者FINS含量在1天、7天、14天高于对照组,大中梗塞灶组显著高于小梗塞灶组。结论 急性CI患者病后血浆胰岛素水平显著增高,其增高程度与脑梗塞体积的大小和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活血化瘀法治疗出血性脑梗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59例以“急性脑梗塞”入院的患者,均表现为程度不同的肢体麻木、瘫痪和失语等神经系统症状。入院时(病后48小时内)作颅脑CT检查排除颅内出血。入院后因病情突然加重而复查CT显示在原梗塞区内有出血性改变。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43~72岁,平均62.14±9.74岁。出血类型:皮质型9例,CT显示高密度影局限于皮质的梗塞灶内,出血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2~15ml,梗塞灶直径15~25mm;血肿型7例,CT显示高密度影局限在皮质下结构的梗塞灶内,出血量5~25ml,梗死灶直径25~80mm;梗死灶内渗血型15例,CT显示低密度灶内有散…  相似文献   

13.
引起血清酶增高的疾病主要有肝病及急性心肌缺血,急性脑血管病的血清酶含量变化报道较少。我们对8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多种血清酶含量进行动态检测,以探讨脑梗塞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酶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8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梗塞灶直径<20mm的腔隙性梗塞除外)。其中男56例,女30例,年龄53~78岁。对照组50例为健康体检者,其中男3O例,女20例,年龄50~64岁。两组均排除急慢性肝病、心肌炎、心肌梗塞、外伤等可能引起血清酶升高的其它疾病。1.2方法采用意大利产E0589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  相似文献   

14.
冷光光量子血液疗法,是用患者自身小量血液,在体外紫外线照射并加入氧后回输入体内。作者对对倒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冷光光量子血液疗法,取得明显效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病例选择治疗组为经临床诊断及CT证实的33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其中男25例,女8Wi年龄55~85岁,发病]周内开始治疗。对照组为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33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亦经临床诊断及CT证实,其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55~85岁,发病1周内住院治疗。两组在发病年龄,症状,体征及全血粘度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反对照组疗程开始前的高切粘度分别为8.74±0…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低剂量CT颅脑灌注成像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4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急诊科收治220例予以脑卒中CT扫描并以疑似脑梗死收治住院的脑血管意外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相关标准,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低剂量CT颅脑灌注成像患侧及对侧扫描的相关参数、辐射剂量以及患者半暗带和对侧的相关参数情况。结果 CT灌注成像的辐射有效剂量明显高于常规的CT平扫(P0.05);CT灌注成像的灵敏度为86.63%,特异度为72.92%;予以CTP检查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灶患者以及诊断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灶且伴有缺血半暗带患者检查参数比较,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灶患侧CBV低于对侧,CBF、TTP、MTT水平高于对侧(P0.05);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灶且伴有缺血半暗带患者患侧CBV、CBF水平低于对侧,TTP、MTT水平高于对侧(P0.05)。结论低剂量CT颅脑灌注成像扫描可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有效的诊断,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不同类型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MRI弥散加权成像(DWI)的结果,及相关ADC(表观弥散系数图)的诊断值。方法:选取笔者医院进行急性脑梗塞治疗的50例患者,其中急性脑梗塞患者37例,超急性脑梗塞患者13例,对5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MRI弥散加权成像诊检查与常规CT、MR检查,比较不同诊断手段在急性脑梗塞诊断中准确性、敏感性,并测量ADC的相关值,对病灶的范围进行测定。结果:MRI弥散加权成像(DWI)结果显示:37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在DWI上呈现不同程度的高信号,12例超急性脑梗塞患者;与常规CT、MR检查比较,急性脑梗塞患者只检测出30例,超急性脑梗塞患者在常规CT、MR检查中显示正常(T2WI)。ADC值与对侧相应区域相比,平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急性脑梗塞患者在ADC值上都表现为梯度征。结论:MRI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对脑梗塞患者的不同类型有敏感性,同时诊断正确率远高于常规CT、MR检查;ADC值的测定,可以有效的推测脑梗塞病灶的大小及程度,为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们自1992~1995年应用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塞52例,并与常规疗法治疗的52例进行对照比较,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本组病例均符合全国第2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并经CT证实.均为第1次脑梗塞发作且为脑血栓形成。年龄在50岁以上,病程在72小时内,无其它严重并发症。1.2分组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病例根据全国第2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对脑卒中临床研究工作的建议》附件,将每组病例分为轻、中、重3型。根据人院时和入院1周后CT复查梗塞灶大小分为小灶(最大直…  相似文献   

18.
急性脑梗塞为最常见的脑血管病,其发病率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50%~60%。我科于1994年5月~1996年12月应用自拟活血消桂杨治疗急性期脑梗塞60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观察对象本文病例均为在我院住院患者,经头颅CT证实,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1],采用随机抽样分组方法,治疗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36~80岁,平均年龄648岁;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37~79岁,平均年龄63.9岁。起病1~周内。1.2治疗方法治疗组:活血消栓汤组成:水蛭10~15g、全蝎10~20g…  相似文献   

19.
<正> 我院对65例脑梗塞患者进行血糖测定,并根据CT结果将其分为大梗塞灶与小梗塞灶两组。以探讨血糖与脑梗塞面积大小的关系及测定血糖的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65例经CT确诊为脑梗塞的住院患者,男34例,女31例,年龄49—82岁,平均63.7岁,其中糖尿病患者12名。根据CT结果将梗塞灶最大直径≤2cm定为小梗塞灶组,计30名,其中糖尿病患者4名;将梗塞灶最大直径>2cm定为大梗塞灶组,计35名,其中糖尿病患者8名。 1.2 方法:上述病例均于发病24小时内空腹静脉采血。用己糖激酶方法测定血糖(试剂由长征公司提供,使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采用统计学中对期望的双侧检验(t检验)。 2 结果 大梗塞灶组35例病人血糖8.9±4.3mmol·L~-,其中28例高出正常值,占80%。小梗塞灶组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5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脑电地形图(BEAM)检查,并与头颅CT做对比,探讨BEAM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诊断价值。一、资料与方法 1989~1999年我们共诊治急性脑梗塞患者58例,男性36例,女性22例。年龄57~79岁,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