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单向方波脉冲(波宽0.5~1ms,频率40~70HZ,电流强度5~100μA)刺激麻醉家兔下丘脑乳头体核及其周围区域,刺激期间和刺激停止后可引起持续时间较短的以期前收缩为主的心律失常和动脉血压明显升高。离断间脑以上中枢,并保持动脉血压在70毫米汞柱以上的动物,刺激仍可引起心律失常及动脉血压的显著增高,但对于刺激引起的心律失常反应的敏感性比离断高位中枢前对刺激的反应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
<正> 刺激某些中枢结构可引起心电失常。下丘脑作为重要的心血管机能整合中枢,刺激该部位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受到了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刺激下丘脑能导致心律失常和缺血样心电改变,甚至出现心肌梗死等形态学变化,更促使人们去推测神经系统活动异常在心肌缺血性疾病发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从过去的工作来看,引起这 相似文献
3.
<正> 自从1909年 Karplus 和 Kreidl 发现电刺激麻醉猫的丘脑下部腹侧区可以引起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反应以来,丘脑下部与心血管系统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以后人们相继在猫、狗等动物的实验中观察到电刺激丘脑下部某些区域可以引起动脉血压升 相似文献
4.
<正> 电刺激动物下丘脑某些区域可以引起包括各种心律失常在内的一系列心血管改变,但对其机理的研究尚有很大争论。为了研究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在电刺激家兔下丘脑乳头体核及其周围区域(NMH)引起的心律失常的产生中的作用及自主神经的这两大部分在其中的相互关系,本工作观察某些条件对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结果表明下丘脑后核是参与大豆皂甙对中枢升压作用的主要核团之一。向PHN内注入阿托品可减弱Ts在PHN中的升压作用,这是通过激活M受体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下丘脑后核是参与大豆皂甙中枢升压作用的主要核团之一。向PHN内注射阿托品可减弱Ts在PHN中的升压作用,表明它是通过激活M受体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1995,(5)
下丘脑后核(PHN)是参与大豆皂甙(Ts)中枢升压作用的主要核团之一。向PHN内注射阿托品可减弱Ts在PHN中的升压作用,表明它是通过激活M受体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结果表明下丘脑后核(PHN)是参与大豆皂甙(Ts)对中枢升压作用的主要核团之一。向PHN内注入阿托品可减弱Ts在PHN中的升压作用,这是通过激活M受体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压力感受性反射引起夹闭家兔颈总动脉后动脉血压升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夹闭家兔一侧颈总动脉后引起动脉血压升高的众多原因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动脉插管法记录动脉血压,观察破坏或麻醉颈动脉窦等因素对动脉血压的影响。结果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后动脉血压明显升高(P〈0.01),而夹闭一侧股动脉后动脉血压仅轻度升高(P〈0.05);破坏或麻醉颈动脉窦可显著削弱夹闭一侧颈总动脉的升压效应(P〈0.01);破坏双侧颈动脉窦后,夹闭双侧颈总动脉与同时夹闭单侧颈总动脉及股动脉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是引起夹闭家兔一侧颈总动脉后动脉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外周阻力增大所起作用不大,脑缺血反应不参与该过程。 相似文献
10.
夹闭家兔右颈总动脉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基础医学课程《生理学》实验教学中 ,分析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是极为重要的一课 ,实验中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引起家兔动脉血压升高是显而易见的 ,其导致的原因学生实验报告分析众说纷纭 ,有压力感受性反射减弱、外周阻力的增大、脑缺血反射等等。但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动脉血压升高中的主次关系缺乏有力的证明 ,以致学生对压力感受性反射在其中所起的主导作用表示疑惑。各项原因之间的具体定量关系国内并未见有报道。分析夹闭颈总动脉引起血压升高的众多原因之间的关系对进一步理解压力感受性反射在动脉血压调节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1 … 相似文献
11.
12.
损毁家兔单、双侧室旁核,观察迷走神经对皮层诱发的下颌运动抑制性影响的变化,发现损毁单侧室旁核不影响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对皮层诱发的下颌运动的抑制作用;损毁双侧室旁核,迷走神经对皮层诱发的下颌运动的抑制作用消失。 相似文献
13.
颅内外动脉搭桥结合金属夹慢性阻断术治疗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外动脉搭桥结合金属夹慢性阻断术治疗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应用颅内外动脉搭桥结合金属夹慢性阻断术治疗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的结果和随访资料.结果 术后造影示移植的血管通畅、动脉瘤不显影,术后症状缓解或消失,无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 颅内外动脉搭桥结合金属夹慢性阻断术是治疗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建立异常切应力诱导的兔颈总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颈总动脉血管壁的表达分布。方法 26只新西兰兔行右颈总动脉硅胶管套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胆固醇组。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测定兔血浆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HE染色观察兔颈总动脉病理组织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兔颈总动脉血管壁VEGFR-2的表达分布。结果 9周末,高胆固醇组TC、HDLC、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颈总动脉HE染色显示高胆固醇组套环远心段和近心段有斑块形成,且近心段斑块更加明显,并可见大量泡沫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对照组颈总动脉血管壁内膜有少量VEGFR-2蛋白表达,高胆固醇组套环远心段和近心段内膜VEGFR-2的蛋白表达增多,其中近心段和远心段斑块内也有少量VEGFR-2蛋白表达。结论 VEG-FR-2在异常切应力诱导的兔颈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有表达,其主要分布在套环部位的远心段和近心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大鼠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的制作基础上,应用神经介入"微导丝导管"技术,建立一种改良的以家兔为实验对象的MCAO模型,为脑缺血研究提供新的模型。方法分离麻醉固定后的家兔颈部动脉,在用PE-50管特制的中空导管内插入合适的导丝经颈外动脉残端剪口再经颈内动脉插入颅内,堵塞大脑中动脉。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处死家兔后用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结果手术未影响家兔血气pH值、PO2、PCO2、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MABP)及血糖水平;动物模型缺血后脑血流平均下降至插栓前的45.8%±16.2%;大脑中动脉缺血后24 h家兔行为学差异较大。脑组织TTC染色均匀,出现梗死的脑组织相对梗死体积百分比为9.43%±5.37%;动物模型成功率为54.3%。死亡原因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失败原因多为脑血管痉挛、脑血管解剖结构变异导致线栓位置有误。结论此模型的成功率为54.3%,用于脑缺血研究时应监测脑血流以及注意术中细小的操作环节。 相似文献
16.
作者用经氯醛糖、乌拉坦麻醉,肌肉麻痹,人工呼吸的成年家猫24只。用0.1~0.5mA,80Hz,0.2m的方波脉冲电刺激下丘脑室旁核(PA)12秒(n=9),引起显著的血压增高反应。22个最大反应位点多位于PA的后部背内侧份,其中11个位点伴心率加快17个位点伴心率减慢14个位点心率无变化,且均位于PA的前部。电解损毁双侧孤束核(NTS)尾侧半(n=5)后,电刺激PA引起的增压反应和心率改变与损毁前无显著性差异,以上结果表明,PA是调节心血管活动的重要中抠之一;NTS可能不参与电刺激PA引起的增压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亚低温疗法对家兔持续性心肌梗死 2 4h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 :13只家兔随机分为常温组和亚低温组 ,开胸结扎心脏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亚低温组通过物理降温使结扎后 30min体温降到 35℃以下 ,保持在 33~ 35℃之间 ;常温组体温维持在 38℃以上 ,取心染色切片 ,计算梗死心肌和左室心肌重量。结果 :①常温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亚低温组 (1/7比 0 /6 ) ,死亡率也高于亚低温组 (1/7比 0 /6 )。②亚低温组梗死 2 4h血清CK -MB活力低于常温组 (34119.33± 115 32 .6 9比 4 6 95 0± 12 915U/L ;P =0 .0 99)。③亚低温组梗死心肌重量与常温组相近 (0 .5 7± 0 .0 5比 0 .6 0± 0 .0 9;P >0 .0 5 )。占左室心肌重量的比例也相近 (16± 1%比 16± 1% ;P >0 .0 5 )。结论 :亚低温疗法并不能缩小家兔持续性心肌梗死 2 4h的面积 ,但可以减少心肌酶的释放 ,延缓心肌细胞的坏死速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复制WHBE兔冠脉结扎所致心肌缺血模型,并与日本大耳白兔比较其心血管系统的敏感性.方法 雄性WHBE兔和日本大耳白兔各20只,随机分成伪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伪手术组只开胸不结扎,模型组采用冠脉结扎复制心肌缺血模型,各组分别在造模前,造模后60 min观察sT段抬高程度,并取血测定血浆AST、CK、LDH活性的变化;用NBT染色法,结合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心肌缺血梗死程度.结果 与伪手术组比,冠脉结扎后WHBE兔和日本大耳白兔模型组ST段明显抬高(P〈0.01),梗死面积程度明显增加(P〈0.01),且血浆AST、CK、LDH活性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0.01);与日本大耳白兔比,WHBE兔冠脉结扎所致心肌觖血的ST段、梗死面积程度和血浆AST、CK、LDH活性水平的上升变化程度均略高于日本大耳白兔,以梗死面积程度变化最为显著(P〈0.05).结论 WHBE兔对冠脉结扎所致心肌缺血较为敏感,是比较理想的心肌缺血模型,更适合于心血管缺血性疾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TCD)在单侧颈动脉阻断试验(CAO)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对32例可能需要临时或永久阻断颈动脉的患者进行前瞻性TBO-TCD-SP(残端压)研究.结果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下降率(ΔmV%)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ΔmV%和ΔSP%相关性显著(P<0.01).结论TCD结合TBO在CAO后脑对缺血耐受性预测中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