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BICE)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收治的21例轻度胃肠炎伴无热惊厥的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和出院后随访。结果患儿平均年龄13.7个月,秋冬季发病13例,占61.90%,3天内发生惊厥18例,占85.71%,整个病程惊厥发作次数最少者1次,最多达5次,一次病程中惊厥平均发作2.2次,发作间期脑电图、脑影像学、脑脊液、血电解质检查均正常。全部病例无长期抗癫痫治疗,出院后定期随访(平均间隔1年3个月)未见惊厥复发,生长发育如正常儿。结论BICE具有以下特点:①1~2岁高发,秋冬季多发,无家族史;②无热惊厥多见于发病3天内,全身性发作为主,早期频繁发作多见;③无脱水及酸中毒,血电解质、脑脊液、脑影像学和发作间期脑电图正常;④不需要长期抗癫痫治疗,预后好。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 探讨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BICE)的临床特点.②方法 对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和出院后随访.③结果 本组16例患儿中,发病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28个月.其中男10例,女6例;秋冬季发病13例,3天内发生惊厥14例.临床胃肠炎症状不严重,伴无热惊厥呈全身性发作16例.发作间期EEG背景正常、头颅CT、血生化及脑脊液检查正常.惊厥发作易控制,惊厥停止后未行抗癫痫治疗.出院后随访13例,未见惊厥复发,生长发育正常.全部病例无癫痫和热性惊厥家族史.④结论 本组BICE具有以下特点:①1~2岁高发,秋冬季多发,无家族史;②无热惊厥于病程的1~3天发生多见,全身性发作为主,无脱水及酸中毒.血电解质、脑脊液、头颅CT及发作间期脑电图正常;③惊厥易于控制,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分析2001年11月~2006年10月轻度胃肠炎伴发无热惊厥31例患儿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结果: 31例均为5~25个月的婴幼儿,12~24个月22例;均发生在秋、冬季;3天内发生惊厥29例,1次病程中惊厥平均发作1.4次,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发作间期脑电图仅1例呈4~5Hzθ波活动,其余脑电图均正常;脑影像学、血生化及脑脊液检查正常,惊厥停止后未行抗治疗。1例复发,复发≤ 2次,病程少于1年。全部病例无癫和热性惊厥家族史,精神运动发育正常。结论: 轻度胃肠炎可以伴有无热惊厥,均发生在婴幼儿,多数为一过性,不需特殊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BICE)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近4年来收治的25例6~36个月的轻度胃肠炎无热或低热惊厥的住院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和出院后12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 因急性胃肠炎住院的患儿中,确诊为BICE的患儿25例,均于病程1~5天突发惊厥,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样发作,8例发作期脑电图轻度异常,发作间期25例患儿脑电图未发现异常.其他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生化、肾功、电解质、血糖、尿常规均正常,17例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呈阳性.6例做脑脊液检查、23例做头颅CT检查、2例做MRI检查结果均正常.出院后随访25例未见惊厥复发,生长发育如正常儿.结论 本组病例具有以下特点:1)1~2岁高发,秋冬季多见,婴幼儿既往体健,无家族史;2)患儿无热或低热,惊厥于病程1~5天发作,全身性发作为主,无明显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3)血生化、脑脊液、脑CT和发作间期脑电图均正常;4)观察病例均未见复发,预后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BICE)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近4年来收治的25例6~36个月的轻度胃肠炎无热或低热惊厥的住院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和出院后12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因急性胃肠炎住院的患儿中,确诊为BICE的患儿25例,均于病程1~5天突发惊厥,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样发作,8例发作期脑电图轻度异常,发作间期25例患儿脑电图未发现异常。其他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生化、肾功、电解质、血糖、尿常规均正常,17例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呈阳性。6例做脑脊液检查、23例做头颅CT检查、2例做MRI检查结果均正常。出院后随访25例未见惊厥复发,生长发育如正常儿。结论本组病例具有以下特点:1)1~2岁高发,秋冬季多见,婴幼儿既往体健,无家族史;2)患儿无热或低热,惊厥于病程1~5天发作,全身性发作为主,无明显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3)血生化、脑脊液、脑CT和发作间期脑电图均正常;4)观察病例均未见复发,预后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轻型胃肠炎伴惊厥(CwG)临床特点及随访预后。方法对2007年10月—2010年3月我科确诊的32例轻型胃肠炎伴惊厥患儿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和出院后≥1年的随访。结果 32例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最小7个月,最大29个月,发病季节以秋冬季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伴或不伴轻度脱水,伴无热惊厥。惊厥多发于病程1~5d,其中23例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9例为部分性发作泛化为全身性发作。惊厥持续时间<10min。其中7例一次病程中发作2次,发作间期EEG正常,脑影像学、血生化、脑脊液检查正常。惊厥发作易控制,出院后随访32例,随访≥1年,2例出现复发,复发间隔时间分别为3个月、4.5个月。32例本次惊厥发作前均无热性惊厥史,1例发作后随访到7个月时出现1次热性惊厥发作。全部病例无癫和热性惊厥家族史,精神运动发育正常。结论婴幼儿轻型胃肠炎可以伴有无热惊厥,易于控制,预后良好,不必进行抗癫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轻度胃肠炎伴发良性婴幼儿惊厥的特点。方法对20例4~30个月的轻度胃肠炎伴发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和出院后12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20例发病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30个月,1~2岁共14例。冬季发病10例,秋季发病8例。3天内发生惊厥17例,均为全身发作,持续时间短,不超过5min,一次病程中惊厥平均发作1.8次。临床急性胃肠炎症状不严重,伴无热惊厥呈全身强直阵挛发作,间期GGE正常,血清电解质、血糖、肝功能检查均正常,10例做脑脊液检查正常,12例做头颅CT检查结果均正常。全部病例无癫痫和热性惊厥家族史,出院随访17例有2例惊厥复发,17例患儿生长发育如正常儿。结论本组轻度胃肠炎伴发良性婴幼儿惊厥有以下特点:①1~2岁高发,冬秋季多发,无家族史;②无热惊厥于病程的1~5天发生,全身性发作为主,无脱水酸中毒;③血清电解质、血糖、肝功能、脑脊液检查、发作间期GGE均正常;④部分病例可复发,次数≤2次,病程少于1年,预后好。  相似文献   

8.
轻度胃肠炎伴发良性婴幼儿惊厥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祖蕙  刘志峰  郝理华  练敏 《海南医学》2008,19(2):106-106,105
目的 分析轻度胃肠炎伴发良性婴幼儿惊厥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近1-6年来收治的32例轻度胃肠炎伴发非高热惊厥的住院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和出院后随访.结果 在观察研究期间因急性胃肠炎住院的患儿中,伴发非高热惊厥者32例,发病年龄最小3.5个月,最大31个月,1~2岁共25例.临床腹泻症状不严重,但于病程1~5天突发惊厥呈全身强直阵挛样发作.发作间期32例患儿脑电图检查未发现异常.其它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电解质、血糖、肝功能检查均正常,29例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呈阳性.12例做脑脊液检查、18例做头颅CT检查、2例做MRI检查结果均正常.惊厥发作易控制.出院后随访25例未见惊厥复发.生长发育如正常儿.结论 本组病例具有以下特点:(1)1~2岁高发,冬季多见,婴幼儿既往体健,无家族史;(2)患儿无热或低热,惊厥于病程1~5天发作,全身性发作为主,无明显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3)血生化、脑脊液、脑CT和发作间期脑电图均正常;(4)多数病例不复发,预后好.  相似文献   

9.
伴有轻度胃肠炎的良性婴幼儿惊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BICE)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目前发病率尚不明确,其病因可能与轮状病毒感染有关。临床具有以下特点:秋冬季1~3岁高发;轻度胃肠炎伴无热或有热惊厥,初期可频繁发作;无明显脱水及酸中毒;血生化及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正常;粪便轮状病毒抗原常呈阳性;发作期脑电图可为局部起源继之泛化,发作间期背景正常;脑影像学正常;少数病例可复发;预后良好。目前该病症是否需要抗癫痫治疗及疗程多长为宜尚不明确,对起病初期的频繁发作的控制亦不理想。  相似文献   

10.
轻度胃肠炎伴发良性婴幼儿惊厥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轻度胃肠炎伴发良性婴幼儿惊厥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4例轻度胃肠炎伴发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轻度胃肠炎婴幼儿,在发病第1~4天,发生无热惊厥,惊厥呈全身强直阵挛样,有3例发作2次。主要发生在秋冬季,发作间期脑电图均没有波发放,发作后查血电解质基本正常,10例脑脊液常规、生化均正常,13例头颅CT无异常,2例M RI未见异常,惊厥发作易控制。出院后9例获随访,随访3个月~4年,无一例有惊厥再次发作,生长发育正常。结论: 婴幼儿轻度胃肠炎可以有无热惊厥发作,易控制,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陕西医学杂志》2016,(1):26-27
目的:探讨婴幼儿轻度胃肠炎并发良性惊厥的临床以及脑电图特点,分析临床特点与脑电图之间的关联。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6例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临床特点:有家族史者较少(3例,占3.95%);该病秋冬季多发(1~3月17例,占22.37%;4~6月12例,占15.79%;7~8月11例,占14.47%;9~12月36例,占47.36%),且惊厥发作时间多见于病程3d内(其中第1天23例,占30.26%,第2天37例,占48.68%,第3天16例,占21.05%),以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及全身强直发作为主,发作平均2.6min;2脑电图特点:未监测到发作,发作间期脑电大多正常(43例,占56.58%),另有26例(34.21%)可见思睡期广泛性θ波夹杂低波幅棘波及睡眠期中央、顶区小棘波等良性变异性波,仅7例(9.21%)可见少量颞区、额区或枕区局灶性放电。结论:婴幼儿轻度胃肠炎并发良性惊厥以1~2岁幼儿最为常见,秋冬季节多见,多在病程3d内发生抽搐,以第2天最多见,本组患儿发作形式均为全身强直-阵挛或全身强直发作,本组患儿发作间期脑电图监测半数以上未见异常,约1/3病例可见良性变异性波形,仅7例患儿可见少量局灶性癫痫样放电。  相似文献   

12.
轻度胃肠炎伴发良性婴幼儿惊厥2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轻度胃肠炎伴发的良性婴儿惊厥(BICE)的预后情况。方法对因急性胃肠炎(GE)合并无热惊厥的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和出院后随访。结果21例患儿中,其中男11例,女10例,发病年龄最小4.5个月,最大25个月,1~2岁者共12例。临床GE症状不严重,伴无热惊厥,呈全身强直阵挛样发作,发作间期EEG(16例)和视频脑电图(5例)主要改变为4~5Hzθ波活动和正常睡眠EEG背景波,无一例有棘-慢波或尖波发放。其它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电解质、血糖、肝功能检查,均正常,5例做脑脊液检查,11例做头颅CT检查,均正常。惊厥发作易控制。出院后随访16例,未见惊厥复发,生长发育同正常儿。结论轻度GE可以伴有无热惊厥,称之为BICE。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病毒性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儿科住院诊断为病毒性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和出院后12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12例发病年龄6~30个月,秋冬季发病10例,均为全身性发作,一次病程中平均发作1.6次,发作期间脑电图(EEG)背景正常,血生化、脑影像学正常,惊厥停止后未行抗癫治疗,无一例复发,全部病例无癫痫和热性惊厥家族史,精神运动发育正常。结论本组患儿具有以下特点:①6个月-2岁高发,秋冬季多发,无家族史;②无热惊厥于病程的1-3d发生,全身性发作,无脱水及酸中毒,无血电解质紊乱;③脑影像学正常,EEG正常;④全部病例无复发,预后好。  相似文献   

14.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16例轻度胃肠炎伴惊厥患儿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及出院后随访4-42个月.结果 16例患儿发病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34个月.3天内发生惊厥12例(75%),持续时间<5分钟,全身发作13例,一次病程中惊厥平均发作1.56次.发作间期脑电图、脑影像学、血生化、脑脊液检查均正常.结论 BICE为一良性过程,患儿预后良好,无需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4例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患儿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 24例6月至31月婴幼儿均为无热惊厥,惊厥发作形式包括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及部分发作,持续时间不超过5分钟,一次病程中惊厥平均1.8次,脑CT,血生化,脑脊液检查均正常,惊厥停止后未行抗癫痫治疗.结论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易于控制,不需特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并良性婴幼儿惊厥(BICE)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8例轮状病毒肠炎伴无热惊厥的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和随访。结果:经补液对症治疗均痊愈出院,28例中有22例出院后通过门诊随访、电话随访,随访时间为2~14个月,平均随访7.5个月,未见惊厥复发,精神运动发育均正常。结论:本组患儿具有以下特点:(1)秋冬季发病,以婴幼儿为主;(2)惊厥前均有轻度轮状病毒肠炎,轻度脱水,但无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3)无热惊厥均在发病3天内,早期可反复发作,全身性发作为主;(4)血生化、脑脊液、脑影像学和发作间期脑电图均正常;(5)预后好.不需要长期抗癫痫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0例BICE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为4个月~4岁3个月的婴幼儿,均为无热惊厥,惊厥发作形式包括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及部分性发作,持续时间多数不超过5min,一次病程中惊厥平均发作2次,脑影像学、血生化检查正常,惊厥停止后未行抗痫治疗。结论轻度胃肠炎可以伴有无热惊厥,均发生在婴幼儿,易于控制,不需特殊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婴幼儿轻度胃肠炎伴良性惊厥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婴幼儿轻度胃肠炎并良性惊厥患儿的临床、实验室检查资料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出院后通过门诊随诊、电话随访了解治疗效果、惊厥复发情况和精神运动发育水平.结果 50例患儿惊厥特点:(1)惊厥均发生在疾病早期的5 d内,首次惊厥出现时间:第1天6例(12%),第2天15例(30%),第3天22例(44%),第4天5例(10%),第5天2例(4%).(2)惊厥可在短期(大多24 h)内连续发作多次,平均发作次数为2.3次,其中发作1次20例(40%),2次12例(24%),3次10例(20%),4次8例(16%).(3)惊厥发作形式均为全身性强直-痉挛性发作,每次持续时间短,多不超过5 min,惊厥后无明显意识障碍,无明显后遗症.(4)随访患儿未有复发,预后良好,不影响生长发育.结论 本组患儿具有以下临床特征:(1)秋冬季发病,既往体健.(2)惊厥前均有轻度胃肠炎,部分轻度脱水,但无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多为轮状病毒感染.(3)惊厥均在病程的早期5 d内发作,在短期内可反复发作多次,惊厥的发作形式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4)血生化、脑脊液、脑CT和发作间期脑电图均正常.(5)预后良好,一般不复发,不影响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崔建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9):885-886
目的分析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BICE)的临床特点和近期预后。方法对我科2005年8月—2009年3月因轻度胃肠炎合并无热惊厥的住院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38例BICE患儿年龄5个月~36个月,平均年龄18个月。惊厥多发生在病程的3d内,表现形式均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发作次数多在3次以内,平均2.6次。26例行脑脊液检查,常规生化均正常。38例发作间期脑电图大多数正常,仅有少数(8例)轻度异常,头颅CT或MRI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惊厥停止后未行抗痫治疗。随访32例,3例复发,次数≤2次,病程少于1年,接受随访的患儿精神运动发育均正常。结论 BICE预后良好,不需要长期抗癫痫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良性惊厥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4例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良性惊厥患儿的临床、实验室检查资料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出院后通过门诊随诊、电话或信件随访了解治疗效果、惊厥复发情况和精神运动发育水平。结果:44例患儿惊厥特点:(1)惊厥均发生在疾病早期的3d内,首次惊厥出现时间:第1天4例(9.1%),第2天16例(36.4%),第3天24例(54.5%);(2)惊厥可在短期(大多24h)内连续发作多次,平均发作次数为2.3次,其中发作1次14例(31.8%),2次10例(22.7%),3次12例(27.3%),4次8例(18.2%);(3)惊厥发作形式均为全身性强直-痉挛性发作,每次持续时间短,多不超过5min,惊厥后无明显意识障碍,无明显后遗症;(4)随访患儿未有复发、预后良好,不影响生长发育。结论:本组患儿具有以下临床特征:(1)秋冬季发病,以婴幼儿发病为多;(2)惊厥前均有轻度轮状病毒性胃肠炎,轻度脱水,但无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3)惊厥均在病程的早期3d内发作,在短期内可反复发作多次,惊厥的发作形式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4)血生化、脑脊液、脑CT和发作间期脑电图均正常;(5)预后良好,一般不复发,不影响生长发育,不必进行抗癫痫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