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例1男性,46岁.因胆囊炎住院查体.内镜检查示进镜距门齿20~35cm处食管黏膜见散在多个淡黄色扁平隆起病灶,直径0.1~0.4cm,颗粒状,组织软,弹性好.无任何上消化道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2.
孕妇,27岁,孕2产1,因"停经2月余,拟诊早孕"行常规超声检查.超声显示:子宫前位,大小15.25 cm×12.51 cm×7.63 cm,宫腔左侧见9.21 cm×9.11 cm×5.16 cm蜂窝状囊实性中强回声区,相间多个无回声区,直径0.2~0.7 cm;宫腔右侧见一胚囊,大小约7.86 cm×7.69 cm×4.17 cm,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其内见卵黄囊及一胎儿回声,头臀长4.76 cm,胎心率175次/min;双卵巢未见异常.超声诊断:宫内早孕,胎儿存活伴宫内蜂窝状囊实性结构(葡萄胎与正常胎儿共存).  相似文献   

3.
皮肤针刺反应是白塞氏病的一个特殊体征,在静脉采血或肌肉注射后24~48小时内,其针刺点出现红色丘疹、硬结;有时呈针尖样大小之无菌性小白脓疱疹,可在一周左右自行消失。常被误认为注射引起的皮肤细菌性感染。我院1984年5月收治一女性患者,59岁,病历号27661。因持续性高热8天入院。患者伴有口腔溃疡,双下肢皮肤有散在对称性多形红斑,左颊粘膜及舌尖共有3个0.1×0.2cm大小之溃疡。入院印象诊断为①白塞氏病②败血症③药疹(磺胺)。经大剂量青霉素静点及链霉素肌肉注射,仍持续  相似文献   

4.
患儿女性,1个月.出生时发现上颌牙切牙区牙槽包块,表面淡红色,带蒂,大小0.6 cm ×0.5 cm ×0.3 cm,质中.出生1个月后,行外科手术带蒂完整切除. 病理检查巨检:灰白、淡红色肿物1个,0.6 cm ×0.5cm×0.3 cm大小,境界清楚,带蒂,切面灰白色、质中.镜检:肿物被覆有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其下平滑肌纤维增生(图1),排列呈编织状或束状,细胞温和,未见核分裂象;其间散在少许神经纤维,与周围结缔组织分界不清(图2).免疫组化:肿瘤细胞呈vimentin、SMA(图3)和desmin(图4)(+),S-100、NSE和PGP 9.5散在(+).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男,57岁,因甲状腺肿物来我院就诊。超声检查:甲状腺左叶形态大小未见明显异常,右叶增大,大小2.3 cm×2.6 cm(图1),表面欠光滑,左叶内部回声均匀,其内可见0.2 cm×0.1 cm低回声,边界欠清,右叶内部回声增粗、减低、不均匀,可见多个中等回声,较大者1.8 cm×1.5 cm,边界不清,周边可见血流信号(图2,3);右叶内另可见多个强回声伴声影,最大直径0.3 cm,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4岁.左阴囊肿物2个月.术中见肿物位于精索外侧,囊性,包膜完整.临床诊断:左精索鞘膜积液.病理检查巨检:囊性肿物2.5cm×2cm×2cm,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囊壁厚0.2~0.4cm,囊内为无色透明液体,并可见一灰黄色的游离体约O.5cm×0.5cm×0.3cm大小,切面质脆、软.镜检:囊壁由纤维组织构成,内衬一层扁平间皮细胞.  相似文献   

7.
戴建宜  李彩银 《新医学》2002,33(6):351-351
例1男,28岁.因反复腹泻一年余就诊.肛检在距肛门约3cm处直肠左侧壁扪及一个约米粒大小、光滑、质中、边缘清楚的结节.于2000年3月1日行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所见:距肛门约3cm处之直肠左后壁可见一个半球型小肿物,大小约0.2cm×0.4cm×0.2cm,表面光滑,淡红色,质中,予以钳除送病理检查,其余大肠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8.
骨斑点症1例     
患者男,23岁,5年前因右侧大腿下段皮肤结节状纤维组织增生(犹如瘢痕疙瘩)行手术治疗,现感其局部不适而来院检查.X线检查:右股骨远段干骺端松质骨小梁清晰粗大,骨皮质下可见散在的多个0.2~1.2 cm大小不等,呈圆形、卵圆形、索条形或不规则的斑点状致密阴影,其中少数斑点状病灶与骨皮质相连,少数零星斑点于松质骨内,长轴与骨小梁平行,未见骨质破坏(见图).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5岁,已婚。孕1产1。停经第40天患者自测尿妊娠试验(+)即就诊于第1所医院,常规腹部超声检查示子宫体大小6.0cm×5.7cm×4.5cm,宫腔内见不规则混合性回声区,范围2.9cm×2.6cm,内回声不均匀,可见多个小囊状无回声(最大径0.2cm)及附着于后壁的片状高回声区(大小1.6cm×1.2cm),未见明确胚胎结构回声;宫颈大小3.9cm×3.6cm;卵巢大小:右侧2.9cm×2.3cm,左侧  相似文献   

10.
何绍亚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3,10(2):80-80,T028
患者男性 ,60岁。因腹痛、腹胀 4月余 ,右下腹包块 3个月入院。钡剂灌肠示腹腔内回盲部有一 9cm× 8cm× 7cm大小肿物 ,行手术切除。术中见回盲部腹膜有一肿块 ,大小1 0cm× 8cm× 8cm ,其他部分的腹膜 ,肝表面及膈下见有大小不一的结节散在 ,直径约 0 5~ 3cm。切除回盲部肿块及部分肠管送检。病理检查 巨检 :灰红色肿物及部分肠管和肠系膜 ,大小 2 6cm× 2 4cm× 8cm ;距一端肠管 5cm处系膜上有一 9cm× 7cm× 7cm大小肿块 ,表面光滑 ,周围有多个大小不一的灰红色结节 ,切面灰红色 ,质中脆。镜检 :肿瘤细胞呈不规则团片状或巢状排列 ,其…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35岁.阵发性右上腹隐痛10个月,加重伴黄疸20天.查体:右上腹可扪及一约5cm×5cm大小肿块,质韧、压痛,活动度差.上消钡餐检查见十二指肠降段、水平段线样狭窄,提示十二指肠肿瘤.CT检查:十二指肠及胃窦壁不均匀增厚,最厚处达2.2cm,CT值约40Hu,十二指肠管腔不规则狭窄;肝内胆管树支样扩张,胆囊增大,大小约8cm×6cm×6cm;胆总管扩张,最大横断面直径约1.3cm,末端可见增厚的十二指肠水平段肿块.增强检查肿块CT值约57~73Hu.CT诊断:十二指肠肿瘤,考虑为淋巴瘤(图1).术后病理见黏膜肌层内大量散在的淋巴细胞,诊断为恶性淋巴瘤.  相似文献   

12.
病例1:女性,61岁,因"体检发现盆腔包块1年余"入院.妇科检查:仅左侧附件区有增厚感,无压痛.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左侧见稍低回声区37 mm×30 mm×38 mm,边界尚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散在短线状强回声;CDFI检查:肿块内见少量血流信号PSV:7 cm/s,RI:0.55~0.57;左卵巢未显示.超声诊断:子宫左侧实质性肿块伴散在钙化灶,考虑卵巢来源.术中见:左侧卵巢囊实混合性肿块3 cm×4 cm×4 cm,部分实质性,部分内部为少量暗褐色液体.术后病理标本:灰白灰红囊壁样组织5.5 cm×2.5 cm×0.5 cm,壁厚0.1~0.2 cm,剖面灰白质硬有砂粒感.病理诊断:良性Brenner瘤(卵巢).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性,47岁。上腹痛伴胃部烧灼感,两侧胸助痛和背痛2个月。体检未见异常。纤维胃镜检查发现在食道的20~30cm处,有散在分布、大小不一的黄色颗粒,约0.1cm×0.1cm~0.2cm×0.2cm,稍隆出于食道粘膜表面,分布于食道前壁,小弯侧较密集。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粘膜皱壁粗大、充血、无溃疡。临床诊断:食道黄色瘤。病理检查标本为小米粒大的灰白色软组织。镜下见食道粘膜组织下有皮脂腺,食道粘膜上皮组织内也有度脂腺灶,与局部粘膜鳞状上皮组织关系密切。局部粘膜上庆元增生,也未见炎性细胞浸润。病理诊断:食道异位皮脂腺(E。-topics…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24岁.发现右侧阴囊间断性胀痛半年,时轻时重,尚能忍受.半月前发现"花生米"大小肿物.查体:右侧阴囊可触及径约1 cm肿物,不活动.超声检查:双侧睾丸大小正常,实质回声不均匀,可见散在点状强回声;右侧睾丸实质内见1个无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肿物,边界清晰,无回声区内可见条索状高回声,并可见细密点状低回声,CDFI:肿物周围血流信号丰富;左侧附睾头内可见3个无回声肿物,周边界限清晰,较大的大小0.49 cm×0.43 cm,右侧附睾头内可见1个无回声肿物,周边界限清晰,大小0.32 cm×0.24 cm,CDFI: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15.
病例报告男 ,1岁 7月龄。以头皮包块 2个月 ,齿龈出血 4 d入院。患儿自 2个月前出现头皮包块 ,初始包块颜色为粉红色 ,质软 ,逐渐变淡变硬 ,并于左侧面部出现同样包块 ,未经诊治。 4 d前发热 ,齿龈出血及皮肤瘀点、瘀斑 ,当地医院骨穿后疑为白血病 ,予输血后转来我院。查体 :t36 .7℃ ,P136次 / min,R2 4次 / min,一般情况差 ,面色苍白 ,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及瘀斑 ,右眼球结膜出血 ,左面部及头皮可及 4个包块 ,分别为 1.5 cm× 1.0 cm大小 2个 ,0 .8cm× 1.0 cm大小 1个 ,2 .5 cm× 2 .0 cm大小 1个 ,表面不红 ,质硬无压痛。心肺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6.
患儿男,8岁,发现颈部包块半个月余就诊。查体:颈部左侧扪及一约3cm×2cm大小的实性包块,质中,随吞咽动作活动。临床诊断:左侧甲状腺包块性质待定。超声所见:甲状腺峡部厚0.2cm,左侧甲状腺形态失常,其内见一大小约2.8cm×2.2cm实性中等稍低回声包块(图1),边界清晰,形态尚规则,呈分叶状,内部回声不均匀,并可见多个散在点状强回声(图2),肿物周边可见低回声晕。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其内部及周边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Vmax=25.17cm/s,RI=0.66(图3)。于双侧颈部可探及多个肿大淋巴结,右侧最大淋巴结0.9cm×0.5cm,左侧最大淋巴结1.5cm×0.8c…  相似文献   

17.
雷鸣  吴文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5):8734-8734
对电离子配合中药治疗眼睑型汗管瘤伴瘢痕体质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38岁。主因双眼睑及周围皮肤多发汗管瘤10a余。检查发现双侧上下睑及周围密集分布直径0.2~0.4cm大小黄褐色扁平丘疹,表面光滑,有光泽[1]。曾于多家医院求治,因瘢痕体质,即使蚊虫叮咬也会形成瘢痕疙瘩(左肩背部一长方形1.8cm×4cm大小,隆出皮面、暗红色、呈象皮样硬的瘢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求可以预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住院期间总栓塞事件的独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2005~2012年收治的13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发病特点,包括基本情况、生化结果、超声心动图表现和血培养结果与栓塞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WBC> 15×109/L、CRP> 40 mg/L、赘生物累及多个瓣膜以及赘生物大小>1 cm与栓塞相关(P值分别为0.023、0.029、0.004、<0.001),将其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后发现赘生物累及多个瓣膜以及大小>1 cm是栓塞的独立预测因素(P=0.003,OR=3.34,95% CI:1.52 ~7.31;P =0.030,OR =2.37,95% CI:1.09 ~5.18).结论 赘生物累及多个瓣膜以及大小>1 cm是栓塞的独立预测因素,临床中处理这类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时可能需尽早手术,以减少栓塞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男,44岁,农民。左上腹痛2月,黑便伴腹胀、纳呆半月。体检:全身皮肤无色素痣,心肺检查无异常,腹平软,中上腹压痛(+),左上腹可触及一2×3cm 圆形包块,质中,触痛(±),B 超检查:肝胆肾胰未见异常,左后腹膜有一直径5cm 的光团,其周围有直径0.4~0.6cm 的圆形光团数个。胃镜检查:胃粘膜粗糙,全胃粘膜均可见散在的脐凹样突起结节,大小不等,直径约0.2~2cm,结节表面(?)愚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深静脉高价营养在外科广泛应用,施行过程中常出现各种并发症,现将我科所遇锁骨下静脉插管后引起胸腔积液1例教训,报告如下。患者,女,13岁。因大便带血10余年,诊断为直肠息肉入院。入院后全身检查无异常,肛门捐诊:在距肛门4cm以上有大量1—2cm的葡萄状息肉。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盲肠、升结肠有0.5~2cm大量成簇的球形息肉。肝曲、横结肠及脾曲乙状结肠有散在单个0.5—2cm,之球状息肉,直肠距肛门4—13cm有大量0.2—2cm.息肉弥漫分布,息肉密集以4—10cm之间为甚,4cm处几乎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