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 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胰腺癌发病、死亡及生存情况.方法 利用2002年至2010年浦东新区居民胰腺癌的登记资料,分性别组和年龄组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用世界标准人口计算标化率,采用对数直线回归法估算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年度百分比变化(APC),应用Kaplan-Meier法和COX多元回归模型计算患者1~5年生存率,分析不同TNM分期和是否手术的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2002年至201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胰腺癌新发患者3089例,其中男性1707例,女性1382例,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69±12)岁和(73±12)岁;合计粗发病率为13.32/10万,其中男性粗发病率为14.71/10万,高于女性的11.93/10万,男女性标化发病率之比为1.57:1.胰腺癌患者死亡2963例,其中男性1627例,女性1336例,合计粗死亡率为12.78/10万,其中男性为14.02/10万,高于女性的11.53/10万,男女性标化死亡率之比为1.55:1.男性在35岁、女性在40岁以后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升高,男性80岁以上、女性85岁以上发病率和死亡率达到高峰.胰腺癌患者1~5年生存率分别为16.59%、7.31%、5.23%、4.33%和3.87%.手术治疗组1~5年生存率均高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NM分期为0~Ⅱ期、Ⅲ期、Ⅳ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50.00±33.37)、(224.00±15.82)、(86.00±4.52)d.Ⅳ期患者与0~Ⅱ期及Ⅲ期患者生存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2.41、104.40,P值均<0.001).结论 上海市浦东新区男性胰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患者的生存时间与确诊时的TNM分期及是否手术切除肿瘤有关.  相似文献   

3.
1973-1999年上海市区老年人恶性肿瘤发病趋势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1,他引:19  
目的分析1973-1999年上海市区老年人恶性肿瘤发病趋势。方法根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国际癌症登记协会推荐的肿瘤登记方法和要求,计算各部位肿瘤的发病例数、粗率和标化率。发病率年均变化百分比用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并用病例数加权。结果27年间上海市区老年男性主要恶性肿瘤中,食管癌(年均变化百分比为-3.94%,下同)、胃癌(-1.84%)、肝癌(-0.73%)、骨癌(-2.23%)和非霍奇金淋巴瘤(-3.86%)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结肠癌(4.63%)、直肠癌(2.24%)、胆囊癌(5.47%)、胰腺癌(2.8j%)、肺癌(0.86%)、前列腺癌(6.61%)、膀胱癌(1.18%)、肾癌(5.26%)、脑和神经系统肿瘤(5.09%)、霍奇金淋巴瘤(2.88%)和多发性骨髓瘤(3.72%)发病率上升。老年女性肿瘤中食管癌(4.36%)、胃癌(-1.33%)、肝癌(-0.89%)、喉癌(-3.48%)和子宫颈癌(-8.52%)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结肠癌(4.76%)、直肠癌(1.86%)、胆囊癌(5.57%)、胰腺癌(3.06%)、乳腺癌(2.12%)、子宫内膜癌(4.41%)、卵巢癌(1.94%)、肾癌(4.44%)、脑和神经系统肿瘤(8.07%)、霍奇金淋巴瘤(4.57%)和多发性骨髓瘤(4.37%)发病率上升,男、女的变化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27年间上海市区老年恶性肿瘤发病趋势总体呈平稳态势,但部分肿瘤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4.
<正>咖啡是世界第二大贸易商品,深受人们的喜爱[1]。约一半美国成年人每天喝咖啡[2]。中国成年人咖啡消费率为3.5%,城市人群咖啡消费率约为农村人群的5倍[3],随着西方文化影响和购买方式的便利,咖啡消费逐渐增长。中国的咖啡消费量正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上升[4]。咖啡风味独特,化学成分类别较多[5],包括数千种不同的物质,如咖啡因、绿原酸、二萜类物质等,而一系列化学成分对于人体影响均不相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咖啡对于慢性疾病可能有重要作用[6-9]。  相似文献   

5.
6.
目的了解消化系癌症(DC)患者抑郁症发病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1年3月两所三级甲等医院多个科室的DC患者321例,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的评定及抑郁相关因素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15份,研究DC并发抑郁症的发病情况,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DC患者抑郁发生率为44.76%,以轻、中度程度为主,与文化程度和TNM分期有关。结论DC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与文化程度和TNM分期相关,临床应加以辨识。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结核病发病趋势的时间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利用乘积季节模型预测广东省结核病的发病趋势,为制订结核病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方法 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应用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模型与随机季节模型相结合的乘积季节模型,对广东省结核病发病趋势进行预测。 结果利用1996年至2008年资料构建ARIMA(0,1,1)(0,1,1)4模型,所建立的模型的预测效果良好,实际值均在预测值的95%可信区间内。 结论 采用ARIMA乘积季节模型预测广东省结核病发病情况,拟合及预测效果较好,预测结果符合全省发病现状及当前采取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9.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是全世界范围的常见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研究表明诸多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氧化应激相关因子的改变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的预测和评估作用,抗氧化应激有望成为消化系统肿瘤的治疗靶点。本文就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与氧化应激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00-2012年贵州省鼠疫疫源地监测结果,掌握该疫源地鼠疫流行现状及趋势.方法 收集2000-2012年贵州省兴义市、安龙县和顶效区3个县(市、区)鼠疫疫情报告、疫源地调查和动物鼠疫监测等资料,分析贵州省鼠疫疫源活动状态.结果 2000-2003年,兴义市、安龙县发生了人间鼠疫流行,累计有腺鼠疫患者137例,死亡1例;66个村寨发生鼠间鼠疫流行,共检出鼠疫菌54株,鼠疫F1抗原阳性鼠49只,占30.62%(49/160).2004-2012年未发生人间鼠疫.2005和2006年分别在顶效区和兴义市检出鼠疫F1抗体阳性鼠4只,2007-2012年未检出鼠疫菌和鼠疫F1抗体.2000-2003年为鼠疫流行期,2004-2006年为疫源活动期,2007-2012年为静息期.疫源地优势鼠种为黄胸鼠,占42.83%(7 966/18 597),鼠疫流行期和疫源活动期的优势鼠种为褐家鼠,构成比为47.22%(1 480/3 134)和35.35%(2071/5 196),鼠疫流行期的鼠密度为5.34%,与疫源活动期(3.27%)和静息期(1.7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 286.15,P< 0.01).印鼠客蚤为优势蚤种,占56.34%(10 034/17 811);鼠疫流行时印鼠客蚤指数为1.537 9,与活动期(0.959 6)和静息期(0.540 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2.68,P< 0.01).结论 贵州鼠疫疫源处于静息状态,鼠密度和印鼠客蚤指数低于国家鼠疫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1.
陈茉 《胃肠病学》2010,15(11):690-692
肿瘤干细胞假说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肿瘤,对消化系肿瘤干细胞进行全面地了解、鉴定和纯化可为消化系肿瘤的治疗带来新的方向,其中充分认识消化系肿瘤干细胞标记物是其基础,并可进一步证实肿瘤干细胞的存在以及选择有效的抗肿瘤靶向药物。本文就消化系肿瘤干细胞标记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彭志红  房殿春 《胃肠病学》2007,12(7):428-431
在消化系统肿瘤的研究中,蛋白质组学能直接从分子水平动态定量考察肿瘤发生过程中蛋白质种类、数量的改变,有助于寻找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的特异性标记物以及有效的治疗靶标。蛋白质组的进一步研究将在肿瘤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肿瘤研究、诊断和治疗带来新希望。  相似文献   

13.
梁晓  陆红 《胃肠病学》2009,14(12):710-712
世界范围内,上消化道肿瘤具有高患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由此产生的医疗费用也相当惊人,尤其是在高发病率的亚洲地区。因此上消化道肿瘤的预防以及内镜下早期癌的发现和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受到许多国家胃肠病学专家的关注。本文摘录了第六届上海国际胃肠病学会议期间欧美和亚太地区胃肠病学专家在这些方面的专题报告,分为致癌原、化学预防、癌前疾病、内镜下早期癌的发现和治疗等几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4.
微RNA(miRNAs)是一类大小约21~25个核苷酸、非蛋白质编码的小分子RNA,可通过干扰mRNA翻译,下调靶基因表达,从而调控体内许多重要生命活动。近年来研究发现,miRNAs异常参与了多种消化系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如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胆管癌、胰腺癌等。本文就miRNA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消化系肿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王峰  邵建国 《胃肠病学》2008,13(5):315-317
增殖诱导配体(a proliferation—inducing ligand,APRIL)基因是近年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的新成员,研究发现APRIL基因在多种肿瘤组织,特别是消化道肿瘤中高表达,提示APRIL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对APRIL基因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消化系肿瘤的本质,并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王晶桐  刘玉兰 《胃肠病学》2010,15(9):513-5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习惯的改变,免疫介导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其临床表现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多变性,个体差异大,常可累及多个器官,并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已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我们在充分认识免疫介导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现状的同时,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努力,提高其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7.
宋军民  李琳  李岩 《胃肠病学》2013,18(6):374-377
DNA碱基切除修复(BER)参与由各种原因导致的DNA损伤修复过程,是维持基因组DNA完整性的一个重要修复机制。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APE/Ref-1)是BER过程的关键酶之一,具有DNA修复、氧化还原激活、基因表达调控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近年研究显示APE/Ref-1与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本文就APE/Ref-1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Digestive symptoms are common in adults.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ir prevalence in older adults and the association of digestive symptoms with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mortality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digestive symptoms among older adults in Canada and whether they a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mortality, independent of the effect of potential confounders.

METHODS:

The present study was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data collected from community-dwelling participants 65 years of age and older in the Canadian Study of Health and Aging. Measures incuded age, sex, presence of digestive symptoms, cognition, impairment in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and self-reported health. Outcome measures included death or institutionalization over the 10 years of follow-up.

RESULTS:

Digestive symptoms were found in 2288 (25.6%) of the 8949 subjects. Those with digestive symptoms were older, with a mean difference in age of six months (P=0.007). Digestive symptoms were more common among women (28.4%) than men (20.3%), among individuals with poor self-reported health and those with an increased number of impairments in their ADLs (P<0.001). The presence of digestive symptoms wa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mortality (HR 1.15 [95% CI 1.05 to 1.25] adjusted for age, sex, cognitive function and ADL impairment); however, this association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fter adjusting for self-reported health.

CONCLUSION:

Although digestive symptoms we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ortality independent of age and sex, cognition and function, this association was largely explained by poor self-assessed health. Digestive symptoms were not associated with institutionalization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的优势,已成为外科医师的有力工具。随着腹腔镜器械不断改善、操作技巧的积累,以及对内镜操作技术的娴熟,消化内科医师已尝试将腹腔镜运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中,尤其双镜结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本文就腹腔镜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消化科医师应在消化系肿瘤的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静远 《胃肠病学》2009,14(11):641-642
肿瘤是世界上的主要死亡因素,约30%的确诊肿瘤患者和肿瘤相关死亡者源自消化系恶性肿瘤。在第六届上海国际胃肠病学会议上,欧美和香港的专家们阐述了有关消化科医师在处理消化系肿瘤中的作用。消化科医师的主要职责是对消化系肿瘤诊断、筛查和疾病分期.但近几年来自全球47个同家的调查结果证实.31%的消化科医师应用过化学治疗、71%的医师采用过多学科综合治疗,68%的医师积极实施预防工作。因此,消化科医师工作贯穿于患者从诊断、治疗和随访的整个过程。我们相信,我同消化科医师在对消化系肿瘤的处理过程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