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迎娣  唐锡尔 《海南医学》1999,10(4):237-237
研究证实HBV—DNA基因可以产生许多突变,尤以前核心区突变为著,为了解a—干扰素对这种突变株感染的治疗效果.我院近年作了初步研究,报导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对象自1996年3月—1998年5月我们对620例HBsAg、HBVDNA均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采用错配PCR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检测HBV前C区1896位点突变,共检出264例突变株,其中17例应用——干扰素治疗,男16例,女1例,年龄12岁一40岁,病程3年以上,另以野生株应用_干扰素治疗的对例患者作对照组,其性别、年龄、病程均与穷变株具有可比性,两组SB正常或接近正常,ALT>…  相似文献   

2.
HBV携带者ALT升高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出现肝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作者选择了81例出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的HBV携带者和83例未出现ALT异常的HBV携带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模式、父母患乙肝病史、身心劳累、酗酒等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胸腺肽α1(Tα1)与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4例CHB病人随机分为A、B2组。A组给予胸肽α1 1.6 毫克皮下注射, 每周2次,疗程6月,B组给予干扰素-α1b 300万单位肌注,每天1次,14天后改为300万单位肌注,隔日1次,疗程6月,ALT复常率及HBV-M转阴率为考核指标。结果:治疗结束后,ALT复常率HBsAg,HBeAg与HBV DNA转阴率在2组间无显差异(P>0.05)。停药后随访1年,A组ALT复常率,HBeAg与HBV DNA转阴率均显高于B组(P<0.05),2组HBsAg转阴率无显差异(P>0.05)。A组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结论:胸腺肽α1治疗CHB的远期疗效优于干扰素-α1b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干扰素(IFN)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有近二十年的历史,特别是八十年代重组干扰素(α-IFN)的问世及广泛使用,临床经验日趋成熟。仅30~50%的病人对IEN有疗效,加上药价昴贵并有一定毒副作用,IFN的治疗不得不有所选择,用于那些更有可能成功的病例。本文就目前较为肯定能影响IFN疗效的一些参数作一综述,以利于临床合理选择IFN使用对象,提高疗效,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患者HBV前S1抗原和HBV-M及ALT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S1蛋白(PreS1)、前S2蛋白(Pres2)和乙肝病毒抗原(HbsAg)三者共同构成乙肝病毒(HBV)的外壳蛋白,前S1抗原含有肝细胞膜受体,在HBV感染肝细胞和抗体免疫应答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前S1抗原介导病毒颗粒黏附宿主肝细胞上,与HBV复制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观察多亚型α干扰素与2b型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远期疗效的差异。随机选60例慢性乙型肝炎分成A、B两组分别接受IFN—αNI和IFN—α2b治疗。给药方法相同,3MU×22周,后为3MU×22周。在12周时A组和B组ALT复常率分别为66.7%和60.0%(P>0.05)、HBeAg阴转率为53.3%和43.3%(P>0.05)、HBV—DNA阴转率为50.0%和40.0%(P>0.05)。24周时ALT复常率为83.3%和66.7%(P<0.05)、HBeAg阴转率为60.0%和33.3%(P<0.05)、HBV—DNA阴转率为56.7%和30.0%(P<0.05)。72周时ALT复常率为90.0%和53.3%(P<0.05)、HBeAg阴转率为66.7%和26.7%(P<0.005)、HBV—DNA阴转率为63.3%和26.7%(P<0.005)。以上结果说明IFN—αNI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远期疗效明显优于IFN—α2b,这种差异可能来源于干扰素的多亚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α-2b普通干扰素治疗不同基因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1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基因型,并作治疗前临床资料及治疗后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1例病例中,基因B型20例(28%),C型51例(72%),B、C基因型在ALT、HBV DNA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α-2b普通干扰素治疗中,B、C基因组完全应答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α-干扰素治疗HBeAg慢性乙型肝炎,B基因型效果优于C基因型患者,乙肝病毒基因型是预测干扰素治疗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近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A组患者单独使用干扰素α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C组患者采用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联合使用进行治疗,观察3组患者的ALT(丙氨酸转氨酶)复常、HCV-RNA(hePatitisCvirus)转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C组患者在第6个月以及随访半年后和单独使用的A、B两组进行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相关的处理,均能在治疗期间或治疗结束后恢复至正常状态。结论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的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干扰素α、利巴韦林,不良反应轻,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是抗病毒治疗。目前公认有效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为干扰素-α(IFN-α)和拉米夫定。但单用任何一种抗病毒药物疗效往往不佳。苦参素是植物提取药,据文献报道有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作用[1]。为提高抗HBV疗效,我们采用了干扰素α-2b联合苦参素治疗慢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α-2b普通干扰素治疗不同基因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1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基因型,并作治疗前临床资料及治疗后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1例病例中,基因B型20例(28%),C型51例(72%),B、C基因型在ALT、HBV DNA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α-2b普通干扰素治疗中,B、C基因组完全应答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α-干扰素治疗HBeAg慢性乙型肝炎,B基因型效果优于C基因型患者,乙肝病毒基因型是预测干扰素治疗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干扰素 (IFN) -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肝纤维化的疗效及其对HBV复制的影响。方法 采用开放、随机、肝纤维化半定量计分等方法 ,对 60例CHB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肝组织学、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HBVDNA水平比较。结果 治疗 9个月后肝纤维化计分从治疗前的 13 4± 5 4下降到治疗后的 10 2± 5 3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0 1) ;透明质酸 (HA)、Ⅳ型胶原 (CⅣ )、Ⅲ型前胶原 (PCⅢ )、层黏蛋白 (LN)分别为 ( 165 2± 98 4)ng/ml、( 13 6 3± 5 8 9) μg/ml、( 187 6± 42 3 ) μg/ml、( 15 8 4± 10 8 6)ng/ml ,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0 1) ;血清HBVDNA水平 ( 10 5.8± 3 .6copies/ml)较治疗前 ( 10 7.6± 3 .4copies/ml)显著下降 (P <0 0 1)。结论 IFN -γ治疗CHB肝纤维化具有较好疗效 ,其对HBV复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2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HBV基因型相关性.方法 根据HBV基因型分为B型组23例,C型组26例,2组均在一般治疗基础上肌注干扰素α-2b 5 MU/次,隔天1次.结果 治疗48周时HBV/B型组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HBeAg消失率和HBV-DNA阴转率与HBV/C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基因B型对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C型.  相似文献   

13.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α干扰素疗效相关性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综述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及α干扰素治疗疗效的研究概况,并就两者相关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用干扰素与胸腺肽治疗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观察其对HBV复制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146例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随机分为三组。Ⅰ组应用干扰素冶疗,Ⅱ组应用胸腺肽治疗,Ⅲ组应用干扰素和胸腺肽治疗。治疗6个月后随访6个月,在不同时期检测HBV复制指标并比较其差异。结果 Ⅲ组疗效优于Ⅰ组和Ⅱ组(P<0.05及P<0.01),Ⅰ组与Ⅱ组间疗效无差异。结论 干扰素与胸腺肽联用可明显提高对HBV的抑制或清除。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聚乙二醇α-2a干扰素与α-1b干扰素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治疗效果,选择2004年7月~2005年1月我院收治的CHB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I组31例应用聚乙二醇α-2a干扰素;II组44例应用α-1b干扰素,6个月后观察肝功能复常情况,HBV血清标志物及HBV-DNA的转变情况,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肝纤维化恢复情况。结果,Ⅰ组肝功能复常率明显高于Ⅱ组(χ2=16.16,P<0.01)。I组HbeAg、HBV-DNA阴转率高于II组(P<0.05),1年后的肝纤维化发生率I组明显减低,不良反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说明聚乙二醇α-2a干扰素治疗CHB的效果好于α-1b干扰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e抗原阳性的HBV患者应用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本科室治疗的105例e抗原阳性HBV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52例列为对照组,拉米夫定联合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的53名患者列为研究组,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HBV DNA、HBV抗原转阴率,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与对照组的82.69%相比,研究组总有效率显增高为92.45%(P<0.05);在各指标变化方面,与对照组相较,研究组HBeAb/HBeAg转换率、HBsAg阴转率、HBV DNA阴转率均呈明显增高(P<0.05)。ALT水平在治疗3个月、12个月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别。结论e抗原阳性HBV患者应用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可以改善血清ALT、HBV DNA水平,提高HBeAb/HBeAg转换率、HBsAg及HBV DNA阴转率,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转录后调节序列中与干扰素α治疗应答有关的差异位点。方法采用PCR反应产物直接测序法,对31例HBV感染者血清中HBV DNA上的转录后调节序列(HPRE)片段扩增后测序,与GenBank中来源于欧美人群的乙型肝炎序列进行比较,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中国慢性HBV感染者HPRE的β2区,存在3个位点变化,分别为nt1 504 (T→C),占75.0%;nt1 508 (C→T),占57.1%,C→G,占10.7%;nt1509 (C→T),占60.7%。而在欧美HBV感染者的HBV DNA序列中均不存在上述位点变化。HPRE位点差异的发生率与HBV DNA水平未见明显相关。结论不同种族HBV感染者转录后调节序列的差异可能与干扰素α治疗的应答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远期疗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远期疗效。方法:对α干扰素治疗的109例慢性乙肝患者和未经过干扰素治疗的95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24-126个月(平均70个月)的随访。结果:治疗结束时干扰素治疗组和对照组的HBeAg和HBVDNA阴转率分别为:50.5%/14.7%、52.3%/15.8%,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访结束时,两组患者HBeAg和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8.8%/64.2%、64.2%/62.1%(P>0.05);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发生率及病死率两组比较依次为:3.7%/4.2%、10.1%/16.8%、2.8%/2.1%、7.3%/7.3%,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50%病情恶化患者HBeAg和/或HBVDNA仍为阳性。82.6%的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血清存在HBV前C区1896位点和/或其启动子T1762A1764双位点变异。结论:α干扰素对HBV的复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加速乙肝患者HBeAg自然阴转过程,但单一、短程α干扰素治疗未能降低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自1995年以来应用重组α-干扰素(美国干扰能、立陶宛α-2b、中外合资α-1赛若金)治疗丙型肝炎39例,疗程为24周,疗程结束后完全应答者28例,部分应答者8例,无应答者3例。对完全应答者28例随访1年以上,每3个月化验肝功、丙肝病毒核糖核酸(HCVRNA),从而进一步观察评价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的远期疗效。材料与方法1对象治疗病例为我院传染科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急性丙型肝炎6例,轻度慢性肝炎8例,中度慢性肝炎22例,重度慢性肝炎3例。男引例,女8例。平均年龄46.l岁,慢性肝炎平均病程为5.5年。全部病例均符合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  相似文献   

20.
乙性型肝炎病毒(HBV)属于嗜肝DNA科,主要是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HBV复制是靠一个RNA的中间体通过逆转录方式完成。HBV感染的标志物主要有HBV—DNA,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等。HBV—DNA的含量是判断病毒复制活跃和具有传染性最为直接可靠的依据,而ELISA法检测的是乙肝病毒基因表达产物和患者的免疫反应产物,只能渐渐提供标本感染HBV的依据。另外,目前认为肝脏的损伤不是HBV直接导致,而是免疫反应所致。因此,本文对1100例标本进行HBV—DNA含量和HBV—M以及AST,ALT测定,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