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8年11月14日,天津市河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接到某接种门诊报告,一名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颅内出血。河东区CDC专业人员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如下。1基本情况患儿,男,2018年10月8日出生,外地来津儿童。  相似文献   

2.
对1例接种乙肝疫苗偶合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病例进行调查分析与处理,认为是一种与免疫接种无关的夹杂症,纯属巧合。  相似文献   

3.
鄂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5年7~9月分别接到两个乡镇防保站的报告,在预防接种门诊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次)后,发生较重异常反应,后诊断为维生素K缺乏病,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20 0 2年 7月 4日 ,1名出生 37天的女婴在昆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玉山分中心计划免疫门诊接种卡介苗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批号 2 0 0 10 90 6 0 1,失效期 2 0 0 2年 12月12日 ) ,左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皮内注射 ,剂量 0 .1m l;右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下缘肌内注射乙肝疫苗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批号 2 0 0 2 0 10 5 0 5 ,失效期 2 0 0 4年 4月 30日 )第一针 ,剂量 5μg。接种 2天后 ,发现患儿右上臂乙肝疫苗接种局部有瘀血斑 (4× 4 cm ) ,中央皮下有 2× 2 cm硬结 ,并有压痛。其父母自述患儿接种后体温正常 ,但哭闹不止 ,否认以…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一起接种乙肝疫苗偶合死亡案例,为今后预防接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按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个案调查。[结果]患儿在村卫生所出生,纯母乳喂养,出生后第43 d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5 d后发病死亡。采用疑似预防接种死亡排查原则进行分析,初步排除死亡与乙肝疫苗接种有关。尸检分析死亡原因:左胸腔、纵膈大出血,休克,缺氧,循环、呼吸衰竭死亡。[结论]在尸检结果报告前用疑似预防接种死亡排查原则,可及时、科学并客观初步判断死亡与接种疫苗的相关度,这对此类案例的处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一起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后偶合巨大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为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提供参考。方法用描述性方法分析个案调查诊断资料。结果一出生20d的男婴在同时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后13d,出现右颈面部红肿包块伴血小板减少,经2次转院治愈。诊断:新生儿巨型血管瘤并血小板减少。接种门诊报告AEFI。崇阳县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根据患儿发病经过、病情进展及临床诊治综合分析,判定可能是新生儿血管瘤导致血小板减少,与预防接种无因果关系,属于预防接种偶合症。结论实施疫苗接种工作中,应加强对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诊治培训,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AEFI的监测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预防接种偶合死亡病例,总结经验教训。[方法]根据现场调查,综合分析患者的接种、死亡情况及尸检报告进行分析。[结果]死亡婴儿所种疫苗的来源正规,接种过程操作规范,死亡离接种时间短。尸体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死婴患有间质性肺炎,其口唇、双手指甲紫绀,心肌间质淤血、水肿,肝、肾、脾、脑等脏器淤血、水肿呈急死的一般病理改变。[结论]患儿患间质性肺炎引起缺氧,导致呼吸衰竭死亡,与接种乙肝疫苗偶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山东省接种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 B)后发生死亡的病例,评价Hep B安全性。方法对2006年1月-2014年2月山东省各地报告并开展调查的接种Hep B后死亡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报告的13例接种Hep B死亡的病例中,2例为接种Hep B导致过敏性休克而死亡,1例为接种流感疫苗(Influenza Vaccine,Inf V)导致过敏性休克而死亡,其他10例均为偶合其他疾病所致死亡,与接种Hep B无关。结论 Hep B安全性良好,偶合症是预防接种后死亡的常见类型,尸检是判断因果关联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
患儿,女,2008年9月9日出生,足月顺产,旧法接生,出生后未接种过疫苗。2008年11月24日15∶30,该婴儿在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首剂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1)及口服首剂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回家不久,患儿母亲就发现接种HepB1处有出血,给孩子擦拭后未作其它处理。22:00左右,患儿母亲发现接种部位仍有出血,出血处皮肤有一小瘀斑。  相似文献   

10.
母乳喂养中的维生素K缺乏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
婴儿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预防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婴儿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预防研究的进展及预防情况。方法 检索近期有关文献。结果 许多国家已十分地本病的预防、预防使发病率下降90-95%。口服和注射维生预防均有效。但令生后补充一次不能完全预防本病。结论应对所有新生儿从生后开始常规补充维生素K,口服每交2.5g10天,一次服3-4个月。生后注射了维生素K者,20天后仍应继续口服补充,对有早产儿先兆的产妇应继续注射维生素K1预防早产称颅内出血  相似文献   

12.
13.
我院收治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44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30例,女14例。3周~2月42例,大于3个月2例,早产儿3例,剖腹产1例,余均为足月正常分娩儿。母乳喂养38例,混合喂养6例。12例前数日有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及服药史。所有病  相似文献   

14.
15.
16.
我院1997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42例,其中致颅内出血22例.现将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维生素K缺乏(Vitamin K deficiency,VKD)是引起新生儿和婴儿出血症的主要原因,严重的可突发颅内出血,致死率和病残率极高.我国7省自治区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发病率平均为2.4‰,病死率为30.39%[1].  相似文献   

19.
于扬  郭淑艳  张永旭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5):5844-5845
目的:探讨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发病原因。方法:对54例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患儿年龄2周~3个月,均为母乳喂养史后未及时给予维生素K,突然发病呈进行性加重,面色苍白、甚至抽搐乃至昏迷,严重者可出现脑疝表现,头部CT显示颅内出血。轻者给予维生素K1后出血停止,并辅以止痉、降颅压等对症治疗预后良好。重者因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幸存者遗留后遗症。结论 :维生素K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而引起的凝血障碍性疾病,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所致的颅内出血症状重,死亡率高,幸存者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脑发育不良,癫痫、语言落后等)。  相似文献   

20.
<正>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之一,随着我国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的开展,疫苗品种及接种人数有所增多,人民群众对预防接种工作的要求逐年提高,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也备受关注。疫苗接种后发生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特别是出现死亡病例,会影响免疫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