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椎外伤后合并颈椎骨折脱位或无骨折脱位型的颈脊髓损伤,经前路颈椎间盘摘除,髂骨植骨、钛板固定,椎体融合术后,仍然逐渐出现上肢麻木,疼痛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首先经查体确立感觉异常的范围与颈椎外伤所累及的神经根的范围是否一致。经上肢疼痛侧颈丛封闭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或完全消失后,确诊为前中斜角肌综合症后,将前、中斜角肌完全切断。结果:3例患者术后,疼痛症状两例完全消失,1例明显缓解。结论:很多颈椎外伤,颈脊髓损伤前路手术后逐渐出现上肢疼痛,麻木的患者很多是因为前中斜角肌损伤,变性,逐渐压迫臂丛神经所致,而非椎管内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脊柱骨折的多种影像学特征及损伤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7例明确强脊炎患者合并脊柱骨折病人的影像检查和临床资料,总结其特点。结果17例患者中,颈椎骨折3例,胸腰段骨折14例,其中剪力骨折3例,应力骨折13例,胸腰段多发压缩骨折1例,贯通三枉骨折15例,累及椎体32个,椎间关节38处,合并脊髓损伤5例。结论AS患者脊柱骨折通常表现为累及三柱的贯通骨折,其中应力骨折最为多见,影像学检查是发现病变的主要手段,MRI检查对显示脊髓损伤及椎体终板病变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脊柱脊髓损伤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6年4月75例脊柱外伤合并脊髓损伤病人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颈前路减压钛板内固定16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前、后路同时减压钛板内固定2例,胸椎及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采用后路全椎板或半椎板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25例,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采用A—F及R—F共32例。结果:75例患者,经术后6个月至12个月随访,除1例上颈段(C3,4)骨折脱位严重者,术后第2天死亡。3例截瘫者肌力恢复不明显,但二便失禁功能有部分恢复。其余71患者术后肌力明显改善,肌力提高2级~3级,感觉过敏消失,麻木减轻,感觉平面下降。讨论:对于急性脊柱脊髓损伤,早期正确的外科手术治疗可这到解剖复位,脊柱稳定性的重建,有助于残存脊髓功能的恢复和促进早期康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过伸性颈椎脊髓伤影像学特点,为临床方法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组78例因不同原因造成的颈椎过伸性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包括X线片、CT、MRI不同的影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椎前阴影增宽57例(73.1%),CT平扫显示椎体前后缘明显退变骨赘形成37例,椎间盘变性突出21例.椎体前血肿及水肿57例,64例表现脊髓不同程度受压或损伤.根据影像学变化,提出影像学诊断根据.结果 过伸性颈椎脊髓损伤影像有明显特征性变化,包括骨和前纵韧带、椎间盘及相应节段的脊髓存在特征性变化;脊髓损伤与影像学表现有明显相关性,临床上可能表现典型急性脊髓中央综合征,但多数表现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影像学变化特征结合临床表现特点,为过伸性颈脊髓损伤诊断及其早期治疗方法选择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脊柱脊髓损伤多伴有其他的合并伤,颈椎骨折多伴颅脑损伤、胸部损伤、肺及心血管损伤,以及胸腰椎骨折.胸腰椎骨折脊髓损伤时常合并腹部内脏损伤及四肢长骨干骨折.目的:讨论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原则.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和合并症,然后考虑是否需作早期脊柱复位和合并损伤的探查修复.尽早整复脊柱骨折脱位(复位)、固定与功能锻炼,仍然是脊柱骨折治疗的三要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颈椎过伸性损伤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高位颈脊髓完全损伤的预后,为颈椎过伸性损伤的诊治提供依据,确认颈脊髓损伤的早期死亡指标.方法 89例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颈椎过伸性损伤的临床表现进行分类,统计相关影像学特点.结果 脊髓中央损伤综合症占39.32%,居首位,其中典型脊髓中央损伤综合症占16.85%,不典型脊髓中央损伤综合症占22.47%,以手部运动、感觉障碍为主占23.60%,居其次,前脊髓损伤综合症占13.48%,以上肢感觉障碍为主占12.36%,完全性脊髓损伤致四肢全瘫占3.37%,非典型Brown-Sequra征占3.37%,四肢无运动功能,但保留骶段感觉运动功能者占2.25%,颈部疼痛占2.25%.脊髓损伤性表现主要为脊髓内出血、水肿或弥漫性出血、水肿,椎前血肿、水肿、积液,椎间盘前缘及椎间盘水平裂,前纵韧带断裂,分别占65.17%、57.30%、25.84%、22.47%.25例C3、C4以上损伤中,3例为完全性脊髓损伤,均死于呼吸衰竭.结论 颈椎过伸性损伤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颜面部皮肤损伤、影像学变化结合临床表现特点,为颈椎过伸性损伤的诊断提供依据.高位颈脊髓完全性损伤,是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的一个早期死亡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低能量无骨折脱位性颈脊髓损伤的病例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30例由微小外力致颈脊髓损伤的一组病例,根据影像学特点和脊髓损伤程度分类,选择性治疗,观察近期疗效.结果 ①Ⅰ型:20%患者椎管狭窄,无明显脊髓受压,脊髓损伤轻,保守治疗疗效满意.Ⅱ型:60%患者椎管狭窄并间盘突出等致脊髓受压.Ⅲ型:20%患者颈椎不稳并间盘突出.Ⅱ、Ⅲ型适合手术治疗,疗效显著.②前路疗效优于后路.③1周内和1~3周手术疗效无差异.结论 低能量无骨折脱位性颈脊髓损伤应根据患者临床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椎多节段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2000~2008年45例(男38例,女7例)多节段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连续多节段损伤患者36例,其中32例位于下颈椎;不连续多节段损伤患者7例,其中有5例为上颈椎伴下颈椎损伤;损伤部位为椎体31例,椎板25例,棘突9例,椎弓4例,横突5例,关节突5例;多见的受累节段为C4、C5、C6和C7;屈曲压缩型占60.5%。行颈前路椎体大块切除脊柱稳定重建21例,后路椎板减压加关节突钢板内固定10例,前、后路联合减压颈椎稳定重建2例;保守治疗10例。结论:颈椎多节段损伤多为屈曲压缩型,连续性损伤多见,不连续型损伤少见;连续型多节段损伤多为下颈椎损伤;不连续型多节段损伤多数为寰、枢椎损伤合并下颈椎损伤;多节段颈椎损伤中不稳定节段及脊髓受损平面位于下颈椎;手术应在减压的同时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无脊髓损伤的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对21例牵引复位失败的无脊髓损伤的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首先俯卧往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的侧决螺钉或棘突间钢丝固定;陈旧骨折脱位,需行脱位小关节的上关节突部分切除及黄韧带切除.不固定.然后再行前路切开椎体减压,髂骨植骨或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后一周带颈托下地行走.结果 本组21例脱位完全复位,无脊髓损伤发生,随访8~24个月,平均16月,植骨完全融合,无假关节、骨不连发生,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及颈椎稳定性维持良好.结论 对于无脊髓损伤的下颈椎骨折脱位宜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于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最大限度保留活动节段,恢复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重建颈椎即刻稳定性,对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合并颈椎疾病的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治疗策略及疗效。方法回顾2005~2012年收治的41例合并各种颈椎疾病的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病例,根据治疗情况分为手术组及非手术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改变情况。结果 41例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患者中,合并颈椎管狭窄21例,颈椎病15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5例。其中手术患者24例,非手术患者17例。手术组采用前路减压15例,后路减压9例,所有病例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非手术组采取牵引、激素及脱水药物等治疗。治疗前后JOA评分及改善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颈椎疾病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根据患者年龄、退变程度、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有针对性地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可以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高延征 《中原医刊》1995,22(7):13-13
无颈椎骨折脱位的颈髓损伤与治疗高延征颈髓急性损伤,多由于头颈部外伤,颈椎骨折脱位压迫脊髓引起,但临床发现许多患者在颈椎x线片上无明显的骨折和脱位,却出现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Pang将此类损伤列为颈髓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国内学者称之为“X线无骨折脱位的...  相似文献   

12.
MRI对脊柱损伤全面性评估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脊柱损伤全面性评价的价值.方法 对50例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脊柱外伤病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50例患者中,颈椎骨折15例,颈、胸椎复合骨折6例,胸椎骨折11例,腰椎骨折15例,胸、腰椎复合骨折3例.平片发现椎体和附件骨折54个.CT发现椎体骨折59个,附件骨折6例,18例可见椎体明显错位和椎管狭窄.MRI发现椎体骨折61个,椎体和附件挫裂伤103个;脊髓损伤20例,2例合并脊髓断裂;硬膜外血肿5例,外伤性椎间盘突出11例.颈椎损伤病例中,合并椎动脉损伤7例,3例表现为椎动脉痉挛变细,4例椎动脉闭塞.结论 MRI能全面评价脊柱的损伤,包括轻微的损伤和其他的继发性损伤,对临床治疗计划的制定和患者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fracture‐dislocation ,SCIWOFD),是指头颈部受伤后经过X线和CT 影像学检查,没有发现颈椎骨折、脱位等情况,但是临床上具有颈脊髓损伤表现的一种损伤。国际上习惯称之为无放射学异常的颈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radio graphic ab‐normality ,SCIWORA )[1]。该类损伤伤前均合并退变性颈椎椎管狭窄或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骨化等基础疾病,这可能是发生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病理基础[2]。主要有四肢及躯干不同程度的疼痛、麻木、感觉障碍、四肢肌力减退以及病理征阳性等体征。随着解剖、影像学的发展及学者研究的不断深入,因车祸等因素导致该病患病比例上升,本文就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脊柱骨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5 %~6 %,其中胸腰段脊柱骨折最多见.脊柱骨折可以并发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特别是颈椎骨折、脱位合并有脊髓损伤者.据报告最高可达70 %,能严重致残甚至丧失生命[1].我院骨科自2001年1月至2009年3月,收治各部位脊柱骨折、脱位病例42例,根据患者颈、胸、腰椎各部位的骨折、脱位情况,采用前路或后路减压及内固定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颈椎外伤可导致颈脊髓损伤,但X线片检查并无颈椎骨折脱位的情况,临床上称之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此病一般在X线、CT等检查中未见影像异常,但在MRI中却表现出明显的脊髓病变。本文就此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影像学表现、临床治疗及预后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颈椎外伤合并脊髓损伤分为骨折脱位型与无骨折脱位型,前者是指各种外伤导致的颈椎骨折脱位所致的急性颈脊髓损伤,后者是指有外伤但无骨折或脱位的急性颈脊髓损伤。既往,颈脊髓损伤经保守治疗后,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而今随着诊断和治疗手段的提高及内固定技术的发展,颈脊髓损伤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均有显著改善。本文就颈脊髓损伤的病因与损伤机制、外科治疗的目的与原则、治疗现状与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利用后路减压植骨AF螺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并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分析60例经影像学确诊的胸腰段椎体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的资料,采用神经恢复疗效以及骨折复位效果来分析和评价临床效果,其中,神经恢复疗效主要标准是Frankel分级评分,骨折复位效果指标主要是Cobb’s角和椎体高度测量。结果 60例患者治疗前后两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并脊髓损伤,后路减压植骨AF螺钉内固定的方法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颈3以上颈椎骨折脱位应用Halo-vest装置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7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临床资料,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应用Halo-vest装置治疗颈3以上颈椎骨折脱位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远优于头颈胸石膏及颈托,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正确合理使用Halo-vest装置,使颈3以上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损伤的治疗变得简单和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1992~2002年收治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患者7例,5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2例行手术治疗,采用AESCULAP的MACS TL胸腰椎前路固定系统进行固定,观察疗效.结果2例颈椎损伤患者均因呼吸衰竭在1年内死亡;1例T12/L1损伤患者因褥疮感染于2年后死亡;2例应力性骨折患者经对症治疗3月后症状缓解;2例胸腰段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年后复查脊髓神经损伤程度由原来B级恢复至C级.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一旦发生脊柱骨折,容易造成脊髓损伤;对脊髓损伤的患者,应争取早日行手术减压和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椎弓根RSS内固定系统在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合并脊髓损伤早期行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RSS内固定,其中11例行椎管切开减压,并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结果:30例患者术后随访9~21个月,平均17个月,总优良率86.5%。结论:后路椎弓根RSS内固定系在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中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