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M)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初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MM患者59例,检测其VEGF、白蛋白(ALB)、乳酸脱氢酶(LDH)及β2-微球蛋白(β2-MG)等实验室指标,分析VEGF与MM患者各临床指标相关性;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各实验室指标对MM患者预后的影响;通过生存分析初步评估VEGF等水平对MM预后价值。结果:VEGF升高的MM患者血小板及ALB水平减低,而β2-MG、LDH及血肌酐(Cr)水平则明显升高(P<0.05);分期较晚的患者VEGF水平更高(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VEGF、β2-MG、ALB及Cr可影响MM患者预后;生存分析显示VEGF、β2-MG和不良预后有关。结论:VEGF水平与MM患者各临床指标存在相关性,并对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游离轻链(SFLC)κ/λ比值(sFLCR)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的老年MM患者60例,根据sFLCR水平分组,其中高sFLCR组(sFLCR≥100或≤0.01)26例,低sFLCR组(0.010.05)。高sFLCR组深度缓解率(DRR)显著低于低sFLCR组(P<0.05)。患者随访9~85个月,高sFLCR组平均总生存时间(OS)显著低于低sFLCR组。多因素分析显示,sFLCR、ISS分期是老年MM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  相似文献   

3.
李和兰 《山东医药》2012,52(30):59-60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28例MM患者(MM组)的血清Cys-C、肌酐(Cr)、β2微球蛋白(β2-MG)。根据国际分期标准(ISS),28例MM患者中,Ⅰ期6例,Ⅱ期15例,Ⅲ期7例。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MM组血清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且Cys-C水平随其ISS分期的升高而升高(P均<0.05)。血清Cys-C水平与血β2-MG水平以及肾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956、0.867,P均<0.05)。结论 MM患者血清Cys-C水平上调,并与肾功能损害及肿瘤负荷有关;其可作为评价早期肾功能损害及肿瘤负荷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中血管新生的状态,探讨骨髓微血管密度(MVD)和β2-微球蛋白(β2-MG)与MM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改良的塑料包埋骨髓活组织病理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患者骨髓MVD;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MM患者血清β2-MG。结果初诊MM患者骨髓MVD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国际预后分期(ISS)及血清β2-MG相关(P<0.01),随临床分期的增加依次增高(P<0.01)。与治疗前相比,MM治疗有效组骨髓MVD水平明显下降(P<0.01),治疗无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MVD及血清β2-MG检测可作为MM患者体内瘤负荷、预后及疗效判断的指标,骨髓血管新生在MM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抗血管新生治疗可能成为治疗MM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03例MM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老年MM患者特别是发生了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与中年MM患者的临床不同点,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MM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结果 老年MM患者的肾功能不全(发生率为55%)及尿检异常(发生率为75%)的发生率高于中年MM患者(P<0.05).老年MM患者的男女比例为2.2∶1,其中有肾功能不全的MM患者的男女比例为4.5∶1高于肾功能正常患者(P<0.05).老年MM患者中83.3%的临床分期为Ⅲ期,老年MM有肾功能不全患者中93.9%为Ⅲ期.与肾功能正常患者相比,老年MM有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溶骨性骨质破坏更严重,浆细胞比例更高.老年MM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的血尿酸、血钙、血磷以及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比中年MM患者高,且老年MM有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水平更低.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血尿酸、血红蛋白、血钙、血磷、白蛋白、血和尿β2-MG的水平与老年MM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有关.结论 老年MM有肾功能不全患者以男性多见,溶骨性损害更严重,代谢紊乱如高尿酸血症、高钙血症、贫血更明显,同时男性、高尿酸血症、高钙血症、低白蛋白血症、贫血为老年MM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与初诊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6年1月年龄≥65岁的78例初诊老年MM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绘制病人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初诊时血清LDH水平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根据病人的LDH水平分为LDH正常组和LDH升高组,并根据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结果对60例资料完整的MM病人进行修正的国际分期系统(R-ISS)分期,比较其与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对预后判断的准确性。结果所有病人中位随访时间为16.5个月,初诊时LDH水平升高者占11.5%(9/78)。LDH正常组中位生存期(OS)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44.0个月、23.0个月,LDH升高组分别为14.0个月、12.0个月,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LDH水平升高是老年MM病人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HR=5.998,95%CI2.454~14.664,P<0.001)。另外,ISS分期Ⅱ期和Ⅲ期病人的中位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0个月比39.0个月,P=0.713),中位PFS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26.0个月比20.0个月,P=0.569);而R-ISS分期Ⅱ期和Ⅲ期病人的中位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0个月比15.5个月,P<0.001),中位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0个月比14.0个月,P=0.097)。结论LDH水平是判断老年MM病人预后的重要指标,基于其基础上的R-ISS分期在预后判断中要优于ISS分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方法通过西安脑卒中数据库平台,收集2015年1~12月西安地区4所三级甲等医院连续入院的AIS患者3117例,登记随访1年的结局事件(脑卒中复发、死亡和预后不良),通过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合并糖尿病的AIS患者564例,其中非老年组275例(年龄65岁),老年组289例(年龄≥65岁),比较2组一般临床特征。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西安地区合并糖尿病的老年AIS患者1年预后情况。结果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肺炎、高血压、心房颤动、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重度比例明显升高(P0.05,P0.01)。老年组随访1年死亡率和预后不良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8%vs 4.0%,31.5%vs 13.5%,P0.01)。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糖尿病AIS患者1年预后不良风险显著升高(HR=2.09,95%CI:1.28~3.43,P=0.003)。结论西安地区合并糖尿病的老年AIS患者入院具有更重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合并较多并发症,其1年预后不良风险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在接受硼替佐米治疗的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诊断的接受硼替佐米治疗的81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确定NLR、MLR、PLR的界值,以此为标准将患者分为高值组(NLR≥1.53、MLR≥0.14、PLR≥54.48)和低值组(NLR1.53、MLR0.14、PLR54.48),然后分析治疗前不同NLR、MLR、PLR组在基线资料、总生存(OS)及无进展生存(PFS)方面的差异。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单核细胞≥0.6×109/L、MLR≥0.14、肌酐≥177mmol/L、DS分期Ⅲ期可能是影响患者OS的不良预后因素;单核细胞≥0.6×109/L、MLR≥0.14、血钙≥2.25mmol/L、DS分期Ⅲ期可能是影响患者PFS的不良预后因素。②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LR和DS分期是影响患者OS和PFS的独立预后因素。③ISS各分期不同MLR组预后比较,ISSⅢ期不同MLR组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ISS各分期不同MLR组PFS比较,ISSⅢ期不同MLR组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本研究表明,外周血MLR是接受硼替佐米治疗的初诊MM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且ISSⅢ期患者具有异质性,高MLR组ISSⅢ期患者预后差,低MLR组ISSⅢ期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和探讨血胱抑素C(CYS-C)与β2微球蛋白(β2-MG)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中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意义。方法 8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在入院第二天空腹静脉采血。CYS-C使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β2-MG使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并和同时测定的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相比较。结果 80例患者中有42例CYS-C升高,有31例β2-MG升高,另有14例BUN升高,12例Cr升高。CYS-C和β2-MG升高比例明显高于BUN和Cr,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老年肺部感染重视对CYS-C和β2-MG的检测,对于早期肾损害的诊断及抗感染等药物的选择和剂量的调整,改善患者的预后均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伴继发性骨髓纤维化(SMF)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着重探讨预后因素和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初诊63例MM患者,根据骨髓活检网状纤维染色分为MM伴SMF(MM-SMF)组与非MM-SMF组。比较两组白细胞介素(IL)-6表达水平、国际预后分期(ISS)、免疫球蛋白类型、一般实验室检查及生存期的差异性,分析相关指标在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结果各期和各型的MM均伴SMF。生长因子IL-6在MM-SMF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MM-SMF组(P<0.001)。两组β2-微球蛋白和肌酐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且进展期的MM患者的血清IL-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的MM患者(P=0.025)。另外,MM-SMF组较非MM-SMF组的总生存期缩短。结论MM-SMF患者较非MM-SMF患者总体预后较差。IL-6的高表达使得阻碍IL-6信号通路的药物可能作为有效治疗MM的手段,为MM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肾功能损害是多发性骨髓瘤(MM)的常见并发症且与生存期缩短有关.将评价MM病人半胱氧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的血清水平,探讨Cys-C水平与MM病人生存的关系.方法 新诊断的MM病人76例及健康人20例抽血检测Cys-C水平.结果 76例新诊断的MM病人中,男41例,女35例,年龄30~81岁,中位年龄66岁.与对照组相比,MM病人Cys-C水平显著升高(P<0.05),42例(55.3%) MM病人Cys-C水平高于正常值.ISS Ⅲ期的病人血Cys-C水平显著高于Ⅰ期病人(P<0.05).同时,Cys-C水平与血β2微球蛋白(β2-MG)、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密切相关.生存分析提示Cys-C正常的病人生存期明显优于Cys-C升高的病人(P<0.05).结论 这个研究提示MM病人Cys-C水平不但是肾脏损害的敏感指标,也很好地提示MM病人的肿瘤负荷和生存期.因此,MM病人有必要检测Cys-C水平,以更好地评价MM病人的预后.进一步将探讨Cys-C联合其他指标如LDH、β2-MG评价MM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组织中SOX2和Krüppel样因子5(KLF5)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0例MM患者的骨髓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72例正常人的骨髓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及正常骨髓细胞中SOX2和KLF5蛋白表达情况,分析SOX2、KLF5蛋白表达与MM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对所有患者随访3年,分析SOX2和KLF5表达对MM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MM组细胞中SOX2的阳性表达率为6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83%(P0.05);MM组细胞中KLF5的阳性表达率为6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00%(P0.05);MM细胞中SOX2表达情况与患者D-S分期、ISS分期有关(P0.05);MM细胞中KLF5表达情况与患者ISS分期、髓外转移有关(P0.05);术后随访3年,共有46例患者死亡,其中SOX2高表达MM患者3年总存活率显著低于低表达患者(P0.05),KLF5高表达MM患者3年总存活率显著低于低表达患者(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SS分期、SOX2、KLF5是影响MM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M患者细胞中SOX2和KLF5表达显著升高,与患者ISS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有关,可能成为MM患者不良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85例老年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我院1989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206例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60岁)与非老年组(<60岁),比较2组间临床表现、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和预后的特点. 结果 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患者常伴有内科基础疾病,且血清肌酐水平[( 115.1±44.2) mmol/L比(88.5±37.3) mmol/L,P<0.01]、APACHEⅡ评分[(8.7±4.1)分比(6.2±4.0)分,P<0.05]显著升高,且多发、双叶肝脓肿较非老年组多见(32.9%比20.7%,18.8%比8.3%,P均<0.05).经积极治疗后,老年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与非老年组无显著差别(P均>0.05). 结论 老年肝脓肿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宣与影像学检查有其自身特点,经积极治疗可获得与非老年患者相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炎老年与非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心肌炎患者133例,按年龄分两组,其中年龄≥60周岁的患者22例为老年组,其余纳入非老年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式、转归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室颤、心源性休克和死亡)的发生率。结果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起病隐匿,从前驱期症状出现到明显心功能不全的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住院期间MACE在老年组出现6例(27.3%),非老年组10例(9.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生命支持治疗在老年组应用比例更高(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炎患者临床并不少见,多数起病隐匿、潜伏期长,临床表现不典型,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高,病情重且死亡率高,需要及时采取生命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50岁以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22年11月本院收治的39例50岁以下初治MM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探索影响生存和预后的因素,并与既往已发表的国外研究数据进行比较。结果:50岁以下MM患者占同时期初治MM患者的21.5%(39/181),该部分患者国际分期系统(ISS)Ⅲ期比例为46.2%(18/39)、轻链型占30.8%(12/39)、贫血占56.4%(22/39)、肾功能不全占30.8%(12/39)。中位随访36(3~160)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5个月,总生存期未达到。单因素分析显示,血钙、乳酸脱氢酶、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最佳缓解深度均是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乳酸脱氢酶升高(HR=7.356,95%CI 1.288~41.998,P=0.025)是总生存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与国外数据相比,本中心年轻初治MM患者的比例更高,且ISSⅢ期、轻链型、贫血及肾功能不全的比例亦更高。患者预后大多较好,乳酸脱氢酶是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急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79例急性心肌炎患者的一般信息、肌酸激酶(CK)、CK同工酶(CK-MB)、超敏肌钙蛋白(hs-Tn)I、B型钠尿肽(BNP)、心电图、心彩及预后资料。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30例和青年组(年龄60岁)49例;将老年组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好转组。结果老年组CK、hs-TnI水平、体温升高例数明显低于青年组(P0.01);老年组与青年组房室传导阻滞、心室收缩力下降、死亡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死亡患者的hs-TnI水平、房室传导阻滞比例明显高于好转组;房室传导阻滞是老年急性心肌炎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老年急性心肌炎患者男性居多,起病隐匿,无明显前驱症状,发热少见,易出现心律失常,其中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可影响老年急性心肌炎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的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老年MM病人的细胞遗传学特征,并与同期167例非老年MM病人的核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q21扩增是MM最常见的遗传学异常,老年组及非老年组病人阳性率分别为59. 2%和54. 5%。老年组病人IGH重排阳性率为34. 0%,非老年组病人为47. 3%,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3),但进一步分析显示,具有高危预后意义的t(4;14)和t(14;16)的阳性率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及非老年组17p-阳性率分别为13. 6%和12. 6%。结论老年MM病人更易合并1q21扩增异常,IGH重排阳性率较非老年病人明显低,但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中NK细胞、Treg细胞表达水平与疾病进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48例初诊MM患者治疗前及3~4个疗程治疗后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16~+CD56~+NK细胞、CD4~+CD25~(high/+)CD127~(low/-) Treg细胞百分比,并收集初诊MM患者年龄,性别,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β_2-微球蛋白(β_2-MG),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Cr),血钙(Ca~(2+)),乳酸脱氢酶(LDH),骨髓浆细胞比例、免疫球蛋白、M蛋白、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等临床资料。结果:治疗有效组CD16~+CD56~+NK细胞百分比治疗后[(21.38±8.76)%]较治疗前[(16.00±7.11)%]升高,CD4~+CD25~(high/+)CD127~(low/-) Treg细胞治疗后[(1.90±0.92)%]较治疗前[(2.29±0.99)%]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无效组MM患者治疗前后NK细胞百分比[(15.63±3.50)%∶(18.13±5.30)%]及Treg细胞百分比[(2.93±1.43)%∶(2.81±0.94)%]无明显变化(均P0.05);不同ISS分期的MM患者外周血NK细胞百分比Ⅲ期低于Ⅰ期、Ⅱ期,Treg细胞百分比Ⅲ期Ⅱ期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NK细胞百分比与β_2-MG、LDH呈负相关,Treg细胞百分比与患者年龄、β_2-MG呈正相关,与Hb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核型有异常组CD16~+CD56~+NK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核型无异常组[(14.81±7.22)%∶(20.27±4.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型有异常组较核型无异常组CD4~+CD25~(high/+)CD127~(low/-) Treg细胞百分比稍升高[(2.45±1.16)%∶(2.33±1.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CD16~+CD56~+NK细胞、CD4~+CD25~(high/+)CD127~(low/-) Treg细胞可作为判断MM疾病进展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征及发生肾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MM患者分为肾损害组和非肾损害组,单因素分析2组的临床资料,再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M合并肾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轻链(LC)型、血红蛋白(Hb)、血β2微球蛋白(β2-MG)、血钙、血尿酸(UA)、骨髓浆细胞百分数(BMPC)与肾损害相关(P均<0.05),其余指标与肾损害无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C型、血β2-MG、血钙、血UA、BMPC是与肾损害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而Hb与肾损害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LC型、血β2-MG、血钙、血UA、BMPC均是MM合并肾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高度重视,应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对于存在贫血、低白蛋白血症、高龄、高血压等因素的患者,也应注意去除加重肾功能损害的因素,这样才能使MM患者尽量避免肾损害的发生或减轻肾脏损伤的程度,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评估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 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支架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将我院123例年龄≥60岁(老年组)和265例年龄<60岁(非老年组)已行支架术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病灶特点、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及近、远期临床随访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对照分析。 结果 老年组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基础上行支架术总成功率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96.7%与99.6%,P>0.05);老年组手术死亡率为1.6%(2/123),但与非老年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冠状动脉血管、外周血管并发症无明显差异;老年组因冠状动脉扩张后发生急性血管闭塞或严重内膜撕裂而置入支架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23.7%与14.3%,P<0.001);老年组左主干病变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3.2%比0.3%,P<0.001)。随访6~54个月,两组患者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老年组患者血运重建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16.3%与7.8%,P<0.05)。 结论 随着PTCA及支架置入技术的日臻完善,老年患者行支架术的成功率与非老年患者无明显差异,均达国内先进水平,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死亡率、急性期并发症及长期临床疗效与非老年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均与全国注册水平相似,因此支架术是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