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背俞穴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背俞穴为主治疗,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体疗效和SPIEGEL量表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PIEGEL量表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两组之间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背俞穴为主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背俞穴治疗哮喘的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分为背俞穴组、背俞穴加艾灸组、常规针刺对照组,三组均每星期治疗2次,10次为1疗程,治疗3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与结论背俞穴组和背俞穴加艾灸组控显率均高于常规针刺组(P<0.05),背俞穴加艾灸组控显率略高于背俞穴组,但没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背俞穴治疗哮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神门穴为主针刺治疗失眠症5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失眠症神失所主、阴阳失调的病机,采用神门穴为主,随症配以阴经穴、阳经穴、气穴或血穴对56例失眠症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痊愈24例,显效2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4%.表明该针刺疗法疗效显著,作用持久,无任何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膻中穴配合背俞穴拔罐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刺膻中穴配合背俞穴拔罐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8.6%和100.0%,对照组分别为62.9%和94.3%,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78.3±10.6)%,对照组为(49.8±1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膻中穴配合背俞穴拔罐是一种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刺腰部背俞穴治疗腰肌劳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刺腰部背俞穴治疗腰肌劳损疗效观察213003江苏省常州市解放军第102医院舒洪文腰肌劳损是以腰部慢性累积性损伤为特征,以腰痛为主症的常见病。多年来,我们摸索用针刺腰部背俞穴和针刺加红外线照射(下称针红组)治疗293例,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针刺背俞穴为主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背俞穴为主与常规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瘀血阻络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单盲对照试验方法分为背俞穴组(A组)、常规针刺对照组(B组)、非穴位针刺组(C组),每组40例。疗程4星期。观察三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记分)、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治疗后各观察指标均有改善,A组中医证候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总有效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医证候积分及神经功能积分降低值、Barthel指数记分提高、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针刺背俞穴为主治疗能明显改善中风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对于常规针刺治疗及非穴位针刺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陈连芝  王振林 《中国针灸》1999,19(12):754-754
笔者自1991年以来,采用针刺相应背俞穴和起止穴的方法,治疗指趾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5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6例,42个指(趾),女9例,21个指(趾),共计63个指(趾)。病程最短者15天,最长者8年。其中手的拇指、小指和足的趾、小趾疼痛最多见,达48个指(趾)之多。2 治疗方法21 取穴 与痛指(趾)所属经络相对应的背俞穴为主穴,所属经络的另一端,即起止穴为配穴,如手拇指痛,取肺俞为主穴,中府为配穴,其它各指(趾)取穴见表1。表1 指(趾)痛对应取穴表疼痛部位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手足肺俞—中府脾俞—大包肝…  相似文献   

8.
针刺四神聪治疗失眠症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失眠是由于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雨寐,重则彻夜不寐。由于睡眠时间的不足或睡眠不熟,醒后常见神疲乏力,头晕头痛,心悸健忘及心神不宁等。近年来,我们在门诊运用针刺四神聪治疗失眠症60例,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针刺背俞穴治疗糖尿病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针刺背俞穴的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同时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治疗糖尿病行之有效的办法,且取穴方便、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针刺为主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运珠 《中国针灸》2002,22(2):7-15
方法:采用针刺手法与电针结合,配合耳穴贴压与腹部拔罐治疗单纯性肥胖50例。结果:治疗前检测体重(G)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值,治疗后复检G、TC、TG、LDL-C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同时追踪观察,停止治疗后各项指标亦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本法有明显的即时效应和较稳定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针刺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萍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1):632-633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失眠的有效方法。方法将失眠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与46例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20d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治疗失眠症总有效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针背俞穴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温针背俞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并随访1个月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为85.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背俞穴是一种治疗黄褐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罗希全 《河南中医》2008,28(7):84-84
失眠又称"不寐",指入睡困难或睡中易醒、醒后难以再睡、甚则彻夜难眠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多伴有多梦、健忘、头晕、心悸等症[1],失眠一症治疗方法颇多,但疗效多不甚满意,笔者采用捻转针刺手法治疗失眠症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不寐四穴”为主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A组(“不寐四穴”组)、B组(常规针刺组)及C组(西药组),每组35例。治疗4星期后,对比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OI)分值的改变。结果A组总有效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愈显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SQI值较B组下降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寐四穴”组在疗效方面稍优于常规针刺组,在疗效及安全性两方面均明显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15.
针刺治疗单纯性失眠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循环针法治疗单纯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单纯性失眠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循环针法)与药物组,治疗1个月后评定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并于1个月、3个月后统计复发率。结果针刺组疗效优于药物组(P<0.05);针刺组治疗后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及总分都有显著改善(P<0.01);两组随访1个月、3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环针法治疗单纯性失眠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失眠症属中医学"不寐"范畴。症状表现为轻者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醒而不睡,重者彻夜难眠造成失眠。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取穴也不同。我们采用透穴配合拔罐治疗失眠症,并与单纯针刺治疗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治强 《光明中医》2011,26(8):1624-1626
目的观察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西药思诺思对照组和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组,两组患者分别治疗28天后,对其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积分进行比较。结果针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优于西药对照组的73.3%(P〈0.05)。针刺治疗组的睡眠质量完全改善率为73.3%,西药对照组为43.3%(P〈0.05)。针刺治疗组对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的改善均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思诺思,主要体现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等方面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半刺加拔火罐对失眠症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半刺加拔火罐;对照组采用耳穴贴压治疗。每星期治疗3次,治疗两星期结束疗程。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治疗组治愈16例,好转10例,无效4例;对照组治愈15例,好转10例,无效5例。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半刺加拔火罐能显著改善睡眠。  相似文献   

19.
针刺安眠穴、睡眠穴配合中药治疗失眠症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利强 《河北中医》2010,32(4):537-537
2006-03-2009-04,笔者运用针刺安眠穴、睡眠穴配合中药治疗失眠症30例,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均为本院针灸科门诊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四关穴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52例失眠患者针刺主穴四关穴,配穴随症加减。结果:总有效率为88%。结论:针刺四关穴治疗失眠取得较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