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术后随访研究十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心房颤动(房颤)的导管消融经历了从起步到快速发展的两个阶段.伴随着导管消融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对导管消融术后随访方式及成功标准的讨论也从未停止过.因为随访方式及成功标准的不统一,必然增加学者进行交流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的设想来自外科迷宫术的启发.早期Swartz等[1]通过模仿外科手术径线进行导管消融取得一定疗效,但是由于操作过于复杂,心脏压塞并发症高等缺陷可行性差.虽然Swartz的早期探索没有转化为广泛开展的临床实践,但Swartz开创了内科通过导管进行房颤消融的先河.1994年Haissaguerre等[2]通过精简消融径线,完成了第一例右心房线性消融持续性房颤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我同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10年的发展历程.方法 根据参加注册医院提供的资料,对1998年至2007年我国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病例资料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 1998年至2007年我国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患者病例数快速增加,从1998年的11例增至2007年的2620例.10年里患者年龄、持续性房颤和长期持续性房颤的比例、合并基础疾病及在心房内径增大的患者比例逐年增加.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主要术式是环肺静脉消融术和节段性肺静脉消融术.消融能源主要为射频.标测系统发展迅速,Carto应用广泛.消融总成功率为77.1%,复发率为22.9%.对成功率和复发率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年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房颤类型和消融术式.消融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明显减少,但抗凝治疗加强.并发症发生率为5.3%,主要是皮下血肿和心脏压塞,严重并发症心房食管瘘仅1例.结论 建议在综合条件较好的医院,可以将经导管消融作为症状明显的阵发性房颤的一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心房颤动(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之一.目前,房颤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主要是控制心室率和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窦律)两种策略.药物治疗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前者仅仅能减轻部分患者的症状,不能终止抗凝治疗;后者往往效果不佳,电复律或药物转复后使用胺碘酮维持窦律,一年成功的比例仅65%左右,且随着时间延长,维持率逐渐下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副作用也使患者依从性下降,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近十年来,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发展迅速,新的术式不断涌现,成功率逐步提高,已经成为最有希望根治房颤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刘同宝 《山东医药》2005,45(8):64-66
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 ,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据统计 ,6 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房颤的发生率为 3%~ 5 % ,6 0岁后每 10年发生率增加 1倍 ,80岁后发生率可达 8%~ 10 %。房颤的主要危害是增加脑梗死的危险 ,并可使心排血量下降 ,长期房颤伴快速心室反应可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有关房颤机制的研究已持续了近百年 ,尽管其间曾提出过多种假说 ,但因其固有的复杂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至今仍未完全得到阐明。新近研究表明 ,多数患者的房颤是由异位冲动所诱发 ,起源于心脏肺静脉和腔静…  相似文献   

6.
心房颤动的经导管消融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过去的10多年里,经导管消融根治快速心律失常一直是临床心电生理研究领域的主旋律,并获得了多项突破性的进展。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一场心房颤动(房颤)经导管消融治疗的热潮正在兴起。本简要介绍有关这一治疗的现状、问题及前景。  相似文献   

7.
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是近年来心律失常领域无可争议的主角并已经成为各大电生理中心最日常的工作。房颤导管消融的进展日新月异,在此让我们回顾一下房颤导管消融近期的精彩内容。  相似文献   

8.
深化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8年,Hmssaguerre等首先发现肺静脉内的电活动可以导致心房颤动(房颤),并创造了点消融的术式;从此,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就成为最有希望根治房颤的方法,也成为心律失常领域内最受关注的研究热点。2000年,Pappone等报道了电解剖标测指导下的环肺静脉消融,进一步推动了经导管消融房颤的发展。现在,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成功率由过去的30%左右上升到90%,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认可。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注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分析截止2005年我国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2006年3月向全国开展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医院发出注册登记表,6月收回并汇总。根据各家医院提供的资料,对我国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收到40家医院自1998年以来共3 196例注册登记资料,其中男性2 193例,女性1 003例,平均年龄(54.77±5.98)岁。阵发性房颤占85.67%,持续性房颤占11.51%,永久性房颤占2.82%。45.93%的患者合并1种或1种以上的基础心脏疾病,伴左心房血栓的患者占0.9%。左心房直径(37.02±3.98)mm,左心室舒张末内径(46.81±4.05)mm,左心室射血分数0.59±0.06。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术式主要有5种: (1)局灶消融术;(2)肺静脉节段性消融术;(3)环肺静脉消融术;(4)左心房基质改良术;(5)肺静脉前庭改良术。消融能源中,射频占95.96%,超声占3.00%,冷冻占1.22%。5种术式的终点不尽相同,各术式亦无统一终点。影响成功率和复发率的因素有: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心脏结构与功能、术者经验、房颤类型、房颤病程、消融术式、消融能源等。术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明显减少,但抗凝治疗有所加强。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48%,严重并发症如心脏压塞和肺静脉狭窄3.19%。结论建议在相关条件较好的医院,可将经导管消融作为无基础心脏疾病的阵发性房颤的一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阵发性心房颤动经导管消融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 ,药物治疗的总体效果差 ,非药物治疗是近年的研究热点。在目前房颤众多的非药物治疗措施中 ,阵发性房颤的经导管消融治疗最为成熟 ,患者的获益 /风险比最高 ,因而倍受重视。本文就该项治疗的现状做一简要概述与评价。1 阵发性房颤经导管消融治疗的理论基础阵发性房颤经导管消融治疗的理论基础是房颤的局灶起源学说。该学说认为 ,阵发性房颤的发生起自心房或与心房相连接的腔静脉中的一个或多个局灶 (foci) ,这些局灶发放快速激动即导致房颤发生。其实 ,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有学者根据动物实…  相似文献   

11.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乙灶性心房颤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19例局灶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结果,其中药物治疗无效且发作频繁(〉1次/日)的阵发性房颤17例、慢性房颤2例。17例患者尚同时合并有频发房性早搏(简称房早)(动态心电图显示〉700个/日)。同步记录高位右房、冠状静脉窦及左、右上肺静脉电图。根据房早或房颤开始发作时的心房激动顺序确定异位兴奋灶部位,以局部双极科较体表心电图P波起点最提前处为消融靶点。成功标准为消融后60min内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接受治疗的30例患者(阵发性房颤28例,持续性房颤2例)利用CARTO进行左心房重建后,对阵发性房颤患者行环绕同侧肺静脉的线性消融,射频消融终点为房颤终止且不能诱发;对持续性房颤患者进行左心房和冠状静脉窦的重建,标测射频消融复杂心房碎裂电位区,至房颤终止或行直流电转复。并检测其中1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术后心脏生化标记物动态变化。结果28例阵发性房颤均达到射频消融终点,2例持续性房颤患者中,1例在射频消融中转为窦性心律,1例行直流电转复。术后随访2~14(5.6±3.5)个月,25例患者无房颤复发,单次手术成功率83.3%。16例患者术后第1天肌钙蛋白T由术前的(0.01±0.00)μg/L升至(2.20±0.99)μg/L(P<0.01)。结论在CARTO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安全有效,但肌钙蛋白T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3.
<正>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目前,估计我国房颤患者已>1000万。由于抗心律失常药物(AAD)治疗房颤效果不理想,房颤治疗已成心脏电生理领域研究的一大难点和热点。随着房颤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房颤的导管射频消融(射频消融)治疗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ACC/AHA/ESC2006年房颤治疗指南中,已将射频消融  相似文献   

14.
心房驱动灶是新近在人类证实的一种心房颤动维持的关键基质,其包括转子和脉冲源两种形式。目前心房驱动灶的标测主要是通过心房全景标测的方法得以实现。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心房全景标测指导下的心房颤动消融具有传统消融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现将这一领域的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H在过去10年里,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术式由仿迷宫术线性消融到点消融,发展到现在的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解剖标测指导下的环肺静脉消融等;能量由单一的射频能发展到射频、超声、冷冻等多种能量;成功率由过去的30%左右上升到90%[1].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并有逐渐取代药物治疗,成为一线治疗手段的趋势.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并非完美,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6.
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房颤)一直是电生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上世纪90年代,经历了房室结改良术控制心室率、毁损房室结造成三度房室阻滞加起搏器植入、仿迷宫术线性消融、肺静脉内点消融、环形消融等多种术式,本世纪初,则以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术、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口消融术为主。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临床研究的充分证据,导管消融治疗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治疗相关指南中的推荐级别越来越高。文章从房颤导管消融的最新临床证据、消融策略和工具进展等方面加以论述,以期对临床医务人员和读者有所普及和启发。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心房颤动的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可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心力衰竭和血栓栓塞等并发症,使老年患致残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AF的药物治疗包括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和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等,但治疗效果有限。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AF近年进展较大,其主要进展为应用射频导管消融技术成功电隔离肺静脉有效治疗AF,其它进展包括消融典型心房扑动(房扑)治疗房扑合并AFD、消融房室结加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治疗AF伴药物难以控制的快速心室率或(和)心力衰竭、改良房室结慢径治疗持续性AF伴快速心室率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小剂量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经导管射频消融术中的止痛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0例房颤患者在CARTO指导下行环肺静脉电隔离和/或左房线性消融。消融前静脉给予1μg/kg芬太尼和0.4mg/kg咪唑安定,术中以小剂量(1μg.kg-1.h-1)芬太尼静脉维持,消融剂量1~3μg.kg.-1.h-1,消融剂量以患者无疼痛或仅有轻微疼痛掌握,特别疼痛处加用咪唑安定1mg。结果50例共隔离肺静脉204根,17例患者加做左房线性消融,9例典型心房扑动患者加做右房峡部消融,即刻电隔离成功率98.0%。手术时间262±21min,透视时间38±7min,芬太尼剂量245±32μg,咪唑安定剂量3.1±1.1mg,术中患者仅有轻微疼痛。结论小剂量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在房颤经导管射频消融术中止痛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阵发性心房颤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评价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74例发作频繁、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 ,前 5 0例的消融靶点为房颤特异性早搏或房颤的起源部位 ,消融终点为自发和诱发的房颤特异性早搏或房颤消失 (终点 1) ;后 2 4例的消融靶点为致心律失常性肺静脉的开口部 ,消融终点为该肺静脉的肺静脉电位消失 (终点 2 )。结果 共发现 111个异位灶 ,行76次消融术 ,有 5 8例 (78 4% )达到消融终点。随访 1~ 31(12 9± 6 6 )个月 ,2 3例 (31 1% )消融成功 ,可以无需药物而维持窦性心律。术中达到消融终点者的成功率为 39 7% (2 3例 / 5 8例 ) ,其中达终点 1者为 34 1% (15例 / 44例 ) ,达终点 2者为 5 7 1% (8例 / 14例 )。并发症 :无症状的单支肺静脉狭窄 5例(6 8% )、气胸 1例 (1 4% ) ,均发生于本组的前 30例中。结论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较为安全 ,但成功率尚待提高 ,目前可用于部分发作频繁、症状严重、而且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